高考大纲要求的18个虚词常见用法识记歌诀与练习(上)

高考大纲要求的18个虚词常见用法识记歌诀与练习(上)(2011-06-03 22:14:01) 转载▼标签: 杂谈

【1】“而”

一.“而”字用法歌:

“而子”修假因递并,转承老师把假请。

注:此歌可谐音记忆为:儿子修假因弟病,(假条)转呈(给)老师把假请。

二.用法详解:

(一)。“‘而子’修假因递并,转承老师把假请”即“而”可作连词分别表示修饰、假设、因果、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关系。

1.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2.     表假设关系,译“如果”“假如”。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值二册,宁许以负秦曲。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冯婉贞》

3.     表因果关系,译“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4.     表递进关系:译“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劝学》

5.     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

6.     表转折关系:译“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7.     表承接关系:不译或译“就”“接着”。

①扁鹊见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②图穷而匕现     《荆轲刺秦王》

(二).代词通“尔”译“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三).衬音节,无义。

“而已”(罢了)、“已而”(一会儿)、“俄而”(一会儿)、“既而”(又,不久)等,“而”无义,只是起到衬音节的作用。

高考大纲要求的18个虚词常见用法识记歌诀与练习(上)

①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祭十二郞文》

②中丞匿于溷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三.练习:说出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5、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6、吾恂恂而起。
7、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8、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
9、老妇恃辇而行。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1、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1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5、秦师轻而无礼。
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朝济而夕设版焉。
18、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9、灭滑而还。
20、军惊而坏都舍。
21、而翁归。
22、若欲死而父。
23、而母立于兹。

答案:1-4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5-9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10-11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12-15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16-19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20通“如”:好像,如同。21-23通“尔”,你,你的。

【2】“何”字用法歌:

代词谓定宾;副词动形前。

一.“代词谓定宾”即“何”可做疑问代词分别作句子中的谓语、定语、宾语。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然则何时而乐耶?

3.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二.“副词动形前”即“何”可以作为疑问副词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泣发,泣下沾襟,何其哀也!《伶官传序》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三.通“呵”,译“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呵:呵问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

四.                    

1.“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怎么样”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什么”“凭什么”等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3.“无何”译“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4.“何乃”译“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

四、“何” 用法练习
1、君何以知燕王?
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3、客何为者?
4、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5、却看妻子悉何在。
6、豫州今欲何至?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10、作计何不量!
11、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1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3、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4、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15、吾何爱一牛?
16、徐公何能及君也?
1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18、吾欲之南海,何如?
19、今日之事何如?君谓皇上何如人也?
20、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1、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22、何乃太区区!
23、万钟于我何加焉!
24、何其衰也!
25、如太行、王屋何?
26、其如土石何?
答案:1-3什么。4-7哪里。8-10多么。11-14为什么。15、16怎么。17何:通“呵”,喝问。18-20“何如”怎么样,怎样。21“何意”岂料,哪里料到。22“何乃”怎么能。23“何加”有什么益处。24‘何其“多么。25、26“如……何”译为“对……怎么样”。

【3】“乎”字用法歌:

 

啊呀;吧;吗呢;停顿;词尾;

同“于”比较;对象;时与地;

一.语气助词

1.译“啊呀”表感叹语气。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译“吧”表测度语气。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3.译“吗”“呢”表疑问语气。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表句中停顿,不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5.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二.同“于”的部分用法

1.表比较: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表对象: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

3.表时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表地点、范围: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出、跳梁乎井上。《秋水》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乎”的用法。
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2、壮士,能复饮乎?
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乎吾?
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9、忽乎吾将行兮。
10、日食饮得无衰乎?
1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15、吾尝疑乎是。
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9、幽独处乎山中。
20、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2、无以,则王乎?

答案:1-3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4-7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8、9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11-13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14-19同“于”,对,于。20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21-22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4】“乃”字用法歌:

 

诸葛是能臣,三顾才出山。

隆中只一对,天下便三分。

草船可借箭,孟获竟七擒。

汝读三国志,感慨亦斯深。

即“乃”作副词可以分别译为“是”“才”“只”“便”“竟”;作人称代词类似于“汝”可译为“你”,作指示代词类似于“斯”译为“这样”。

一.          副 词:

1.表判断,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2.表条件,译“才”“这才”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对事物范围、数量、程度的限制,译“只”“仅仅”“才”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有五。

4.表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承接)译“便 ”“于是”“就”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曹刿论战》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5.表转折(强调行为出乎意料)译“竟”“竟然”“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不能及。《师说》

二.          代词

1.     表第一人称译“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     指示代词译“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三.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乃”的用法
1、乃入见。
2、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3、良乃入,具告沛公。
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5、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6、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7、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8、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9、今君乃亡赵走燕。
10、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1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14、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1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1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8、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19、作计乃尔立。
2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1-4于是,5、6才,这才。7-10却。11-14是,就是,原来是。15-17竟然。18、19这样。20你,你的。

 

【5】“其”的用法总结

一.“其”字用法记忆歌:

其字真是不简单;身兼三任代副连;

代词人称一二三;远近指代其中含;

副词反问译难道;揣测大概有诀窍;祈使一定还是要;

连词假设费大脑;选择关系最好找;

助词调音无意了。

二.用法歌解析:

“其字真是不简单”谐音记作“妻子真是不简单;身兼三任代副连”

代词:

(一)“代词人称一二三”即“其”做代词可以分别做第一、二、三人称代词:

1.活用为第一人称。译为“我”或“我(自己)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2.活用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触龙说赵太后》

3.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的小主语译为“他”“它”,用在名词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

秦王恐其破璧      他  代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他    代曹操《赤壁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他的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远近指代其中含”即“其”作指示代词表远指,译“那”“那个”“那些”;表近指译“这”“这个”“这些”;还可作指示代词译“其中的”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那  那个   表远指 《游褒禅山记》

2. 其后楚日以削,几十年竟为秦所灭。 这   《屈原列传》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这   表近指    《烛之武退秦师》

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其中的   《石钟山记》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其中的  《劝学》

副词:

(三)“副词反问译难道”即“其”作副词表示反问语气译“难道”“哪里”“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四)“揣测大概有诀窍”即“其”表示揣测译“大概”“或许”。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五)“祈使一定还是要”即“其”当表示强烈的祈使(命令)语气时译“一定”“千万”;当表示弱祈使(婉商)语气时译“还是”。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义志。   一定、千万     表命令   《伶官传序》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  还是        表婉商    《殽之战》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还是        表婉商   《烛之武退秦师》

连词:

(六)“连词假设费大脑”即“其”作连词表假设关系译“如果”“假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送东阳马生序》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七)“选择关系最好找”即“其”作连词表示选择关系译“是……还是”“抑或”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  《祭十二郞文》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八)“助词调音无意了”即“其”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4、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5、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6、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7、既其出。
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10、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1、其孰能讥之乎?
1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13、其为死君乎?
14、怀其璧。
1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6、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0、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3、则齐国其庶几乎?
2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5、其若是,孰能御之?

答案:1-3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4-6其中,其中的。7-9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们”“我(的)”、“自己(的)。”10-1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14-1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17、18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19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件事”之类的词。20、21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还是”“一定”。22、23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24、25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6】“且”字用法歌:

连词递进、让步和并列;副词将要、暂姑且。

一.          连词

1.     表递进关系:译“并且”“而且”“再说”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2.     表让步关系:译“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3.     表并列关系:译“又”“又……又”“一面……一面”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二.          副词。相当于“将要”“暂且”“姑且”

1.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2.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3.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4.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5.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三.

1.“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译“况且”“再说”。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过秦论》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2.“且如”译“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六、指出下列各句中“且”的用法
1、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2、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3、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4、不出,火且尽。
5、若属皆且为所虏。
6、旦夕且死。
7、吾攻赵,旦暮且下。
8、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9、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0、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11、且矫诏纷出。
1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3、且使遽告于郑。
14、且秦强而赵弱。
15、且相如素贱人。
16、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17、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1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9、示赵弱且怯也。
20、磐石方且厚。
21、四体康且直。
2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24、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2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答案:1-3暂且,姑且。4-7将,将要。8-13而且,并且。14-17况且,再说。18尚且,还。19-22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23-24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25“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1951/95827206348.html

更多阅读

高考考生饮食的四个禁忌 冠心病4大饮食禁忌

本文为你介绍的高考考生饮食的四个禁忌,不能食用不卫生不安全的食品,不能暴饮和暴食,不能因预防困乏而喝咖啡或吃巧克力,不能大量食用保健品。高考考生饮食的四个禁忌——工具/原料高考考生饮食高考考生饮食的四个禁忌——步骤/方法

5个最常见的草创公司推广失败 百度推广常见问题

5个最常见的草创公司推广失败早期雇佣一个PR团队当你的业务起步时,你不需求有一个PR团队。你所需求的是一个稳定的客户群,他们已经形成了品牌的忠诚度,而这个最好经过社交媒体账号互动来有组织的完成,并且对你的业务保持敞开。人们喜

怀孕第三个月的症状 怀孕头三个月常见的症状

怀孕头三个月常见的症状――简介  怀孕三个月,是一个女性的孕育过程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很多未怀孕的女性朋友一定想知道怀孕三个月有什么反应?怀孕头三个月常见的症状――方法/步骤怀孕头三个月常见的症状 1、  一、恶心、呕吐

2016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2016高考语文写作的8个审题技巧

   2016高考语文写作的8个审题技巧   1、抓实质  如果作文材料讲的是生活中的故事,那么,不要被其表面的文字所迷惑,要深入进行分析,找出隐藏在现象里的实质,然后抓住实质来确定角度.  如北京语文卷作文材料:课堂上,

声明:《高考大纲要求的18个虚词常见用法识记歌诀与练习(上)》为网友忽如远行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