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卅”以后,叶圣陶的作品,如《一包东西》对社会的批判更为深透有力,刻画出了斗争性强的人物形象。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在《教育杂志》连载后,开明书店出了单行本。这部富有历史深度和充满时代气息的小说,被视为他的创作的高峰。尽管小说在思想认识上有些局限,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叶圣陶有“伯乐”的美誉,丁玲、巴金等被他的慧眼发现,经不断扶持,成为文坛巨匠。他由商务印书馆转到开明书店后,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国学功底,编辑《中学生》杂志,还编写一系列教学用书。他编的《开明国语课本》(四册),成为当时最畅销的教材,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叶圣陶到上海后,与在北京清华园的朱自清天各一方,只能靠书信互叙友情。有一次朋友拉他们二人去了一趟福州。短暂相会,别情依依,他写了《将离》抒发那回的别恨,是缠绵悱恻的文字。
有时候,朱自清游览浙江,顺便到上海小住。叶圣陶总是告了假,陪他到各处玩。或逛城隍庙,或到一处酒家小酌。天晚了,朱自清就住在叶圣陶家。可每次朱自清都是行色匆匆,他们深聊的机会不多,因此叶圣陶总抱怨没有畅谈。叶圣陶常写信给朱自清,下回来上海,一定要畅谈几天才行。
1927年1月,朱自清接家眷武钟谦北去,路过上海。朱自清18岁时,依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与武钟谦完婚,虽非自由恋爱,且一个村姑一个文化人,但感情一直很好。后武钟谦因肺病故于扬州。朱自清曾怀深情写《给亡妇》,读之令人凄然。
朱自清此次路过上海,许多老友为他接风又饯行。那晚他和叶圣陶都喝了不少酒,乘酒兴,他大发议论,叶圣陶依旧默然倾听。酒喝光,朱自清拉着叶圣陶四处闲逛。有时朋友们与叶圣陶开句玩笑,他脸有窘色,却微笑不语,用朱自清的话说,“他不是个浪漫的人”。叶圣陶的稳重、谦和、厚道,在圈内是有好口碑的。
叶圣陶虽常默然不语,尊重别人的谈话,但他有时却也能突发奇想,妙语连珠。那夜他们在爱多亚路,叶圣陶突然脱口而出:“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那是周美成的词。朱自清忽从心底涌出一种人生苦短的愁绪。他们默默地在夜中走着。朱自清知道,为了陪他,叶圣陶破例改变了“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老习惯。他知道,那是兄长对自己深厚的友情的表达方式。第二天,叶圣陶将朱自清一家送到船上,直到那船驶离口岸,淹没在冬雾里。
朱自清乘船到天津,然后改乘火车,住进他在清华园的小院。大革命失败,朱自清惶惑,“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无法“解决这惶惶然”。从此,他走进书斋里,专心致志地做学问去了。他的小院矮墙,是阻隔不了俗世风雨的。有些熟人恭恭敬敬地敲开他家的木门,微笑着谈了些风花雪月之后,即转入正题,希望他加入国民党。他总是以书生不问政治为由,把来人客客气气地打发走。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叶圣陶堪称文坛伯乐 丁玲、巴金等被其慧眼发现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