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精准”的证候规定,有了“精准”的状态描述系统,以此为参照系,基于统计分析,就可筛选出针对各种病理状态的“精准”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同时使中医学对药物作用的认识进一步精准化。
从近年来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手段的进步可以看到,医学诊断的精准化带来的药物研究参照系的精准化,对精准药物研发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准医学助推精准中药研究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居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
非小细胞癌有近20种致病基因,不同致癌基因需要用不同药物才有效。治疗这类癌症,上世纪60年代,医学界使用细胞毒药物,有效率小于5%;2003年,发现EGFR是重要致病因子,转而改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有效率提高到10%;2005年,发现EGFR中的突变才是敏感标志物,新药有效率提高到70%至80%,可延长生命30个月。
2013年,面对EGFR耐药突变T790M,科学家们研制出EGFR三代抑制剂,在耐药群体中有效率达到60%至70%。
这里要特别申明一点,中医学的药物筛选及作用研究一定要以中医的人体状态描述体系为参照系。目前,中西医学研究的药物分属于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不是由这些药物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而是由于在研究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时,是以相应的医学体系为参照系,对其作用描述也是相对于相应的人体模型和状态描述体系的。
近年来,采用现代科技对中药的研究已经进行得相当深入了,对常用中草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但为什么既不能触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从本质上更深入地揭示其中的奥秘,又不能运用这些成果把中医学对中药的运用水平大幅提升呢?原因就在于这些研究均是以西医的人体描述体系为参照系进行的,研究出来的药物作用和作用机制是相对于西医的人体模型,而不是相对于中医人体模型的。
在中医领域,针对某个状态变量(证候)的精准药物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单味中药的研究。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提示,在中药学中属于具有同样作用的同类药物,在微观层面可能会有不同的作用机理。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针对同一病理状态的几种药物一齐运用,由于作用于不同部位、不同环节药物间的协同效应,比起单独一种药物加大剂量,会显示更好的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每种药物(或一类药物),可能会有各自的副作用或者中医说的“偏性”,精准药物的研究,不仅要求针对标靶的治疗作用的精准,还要尽量减少副作用,以避免“伤及无辜”。
但实际上要找到这样的药并不容易。选择对标靶有较好治疗作用的药物或药物组合,而对其副作用进行有效的制约,则通常是寻找精准药物更容易的方式,这就是中医学中特有的方剂配伍。
针对某一特定病理状态的方剂,由于组合了针对标靶的不同环节、不同机理的药物,效果会有比单味药更好的疗效,而且,方剂中加入了对“君臣药”的副作用(或偏性)制约的佐药,因而一个好的中药组方,无论是对于标靶还是全身状态,往往会有更好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