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宗国
古往今来的中秋诗词,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确实是写得最好的。宋代词论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甚至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直到如今,人们每当中秋之夜,面对着一轮清光无限明月,都会情不自禁地哼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要说,苏轼这首词既没有华丽的文采,也不含什么深奥的典故,完全是一通真情实话,只相当于一首通俗歌曲。那么,它为什么被视为中秋绝唱、名冠千古呢?我认为其中真正的奥妙,是它用人之常情常理,委婉地表达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家国苦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虽然爱你不容易,可我不能不爱你”。
关于苏词的这一本意,古人其实早已有所解读,只是没有说透而已。宋代词论家曾经对这首词的意旨有过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一种意见是扬湜在《古今词话》里提出,苏轼表达的是怀君之心、念念不忘朝廷。另一种意见是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认为,主要是表达兄弟之情。两种意见相持不下,于是这场争论就一度成为一桩公案。后来,明代杨慎在《词品》中下决断,说胡仔的意见是对的,主要还是表达兄弟之情。
然而认真推敲起来,其实这两种意见都有可取之处,但都有所偏颇,没有解读透彻。
先说表达兄弟之情吧,这当然在词的下半阙、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里也确有这个意思。可是苏轼在词的小序中交代得很明白:“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兼怀子由”,也就说讲兄弟之情并不是“作此篇”的主要用意,只不过是“兼怀”而已,我们怎么能违背作者自己的声明,以偏概全呢?
再说怀念君主和朝廷,这就明显超越词的文字本意而政治化了。不错,这首词确实是苏东坡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因和进行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和,外放密州时写的;苏轼也确实一直关注着朝廷里的那场改革。但是这首词的文字表达却没有这个意思,我们不能望文生义。有人牵强附会说,宋神宗读到“琼楼玉宇”诗句,叹云:“苏轼终是爱君”,这完全是无中生有。词中的“琼楼玉宇”明明指的是“天上宫阙”,皇帝怎么会自作多情意淫为朝廷皇宫呢?再说,如果苏轼有意怀念皇帝,岂能同时又来一个“兼怀子由”,那成何体统?
然而这两种解读也确实有可取之处。
苏轼写这首词的用意确实关乎社会现实、关乎世态炎凉,也可以说关乎君主朝廷、关乎兄弟家人。但他不是怀念朝廷,而是对朝廷的官场争斗和政局忧虑失望,甚至有些心灰意冷、想摆脱世事烦恼求道成仙。苏轼一生,以崇尚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但是,苏轼作为一个有着深切家国情怀的古代知识分子,作为一名有声望地位和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他的心情是矛盾的,而且长期陷入这种矛盾的苦恼之中。当中秋之夜,面对一轮明月,他对家国的眷念难舍之情越发浓烈,终于重拾入世的信念,这就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本意。他出于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应有的良知,排解了内心的苦闷,坚定了入世的态度,感受到一种既苦涩无奈又淡定旷达的释怀和慰藉,所以才在贬谪之地的中秋之夜“欢饮达旦,大醉”,而且“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家国情怀,当然和兄弟之情是相通的。时逢中秋,皓月当空,万家团圆,他想起自己几年来辗转各地,与胞弟苏辙(子由)云山暌违,一别七年未曾团聚了,自然倍加思念。但是苏轼在词中的“兼怀”并非纯粹是情感的吐露,而是和上阕对世事的通达释怀一义贯之,想到兄弟的别离和政治的宠辱以及世态炎凉一样,往往都是“古难全”的事情,正好比“月有阴晴圆缺”。所以对于这些无法回避的事情,尽管难免忧愁苦脑,也“不应有恨”,而应该自解自宽,想到只要人生在世,终有可为,于是他在结尾深情地唱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果说词的上半阕“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作者的矛盾心迹和处世态度,那么词的下半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就是对这种处世态度从世态人情和人生哲理的高度作了进一步诠释。所以说,苏轼这首词的本意是表达一种家国情怀和苦衷。
另外,一般读者都对这首词天上人间的神思妙想很感兴趣,其实这并不是苏轼的独创。比如开头的问月,那是受屈原《天问》和李白《把酒问月》的启发。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还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问月和“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而来的。黄庭坚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其实暗含揭老底的意思。有专家指出,苏词中的“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而“高处不胜寒”,则暗用了《明皇杂录》中的故事: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结尾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显是从南朝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蜕变而来的。另外,许浑的《秋霁寄远》也说过:“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总之,苏轼这首词的创意价值,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思想情感表达。
应该说,苏轼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家国苦衷是很有代表性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和士大夫虽然有的趋炎附势,有的归隐求仙,也有的离经叛道,但很多有良知的士子通常都处以这种矛盾复杂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之中。他们既是无奈,也是良心使然,这几乎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心理传统。因此苏轼的这首词很能勾起他们内心的苦衷,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同时,这首词传达的淡定生活态度和旷达的人生哲理,也对民生多艰的普通老百姓是一种精神慰藉,因此雅俗共赏,受到广泛的喜爱和传颂,于是成为千古中秋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