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进宇博士谈如何表扬和批评孩子(2012-01-18 17:24:41) 转载▼标签: 转载分类: 知识天地 原文地址:董进宇博士谈如何表扬和批评孩子作者:学思不至
一、表扬
在表扬孩子这个问题上,家长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误区。很多家长怕一表扬孩子,孩子就骄傲自满,从此不再努力而荒废学业。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绝大多数家长在该表扬孩子的时候,三缄其口,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失去了把对的事情继续做下去的热情,也失去了把已取得的成绩发扬光大的动力。其实,骄傲自满的心理状态,是源于无知,而不是表扬。当孩子不知道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当成顶峰了,以为到达终点了。这深层的原因是孩子在内心里选的参照系比较低,他专门跟比他差的人进行比较,因此得出了自己比所有人都强的错误结论。遇到这种情况,说明家长需要做另外动作,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进而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表扬是把孩子的动力给激发出来,我们不能因为激发孩子的动力可能伴随有孩子不知深浅而骄傲自满,就放弃表扬而让孩子失掉动力。正确的做法是,学会正确的表扬,使孩子产生动力;同时再用鼓励、确认等其他手段使孩子认识到学习无止境而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应该讲,绝大多数家长都不会表扬,而是无原则的夸大其词地乱说一顿。在家长培训课上,有一位母亲问说:“董博士,你说的道理我都承认,可是这‘表扬’不行。我儿子就是不能表扬,我一表扬他,他就找不着北。”董博士让她把儿子领来,当着董博士的面来表扬孩子。这位母亲是这样表扬孩子的:“哎呀!儿子,你太厉害了,你比你爸厉害,你比我厉害,你们班级你最厉害,全世界你最厉害了!”董博士当时就忍不住笑了,对那位母亲说:“你怎么知道你儿子是全世界最厉害的?你这纯属是胡说八道。”像这样的无原则地瞎说,自然会让孩子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真的是全世界最厉害的了。
正确的表扬根本就不会使孩子骄傲自满。只有学会了正确的表扬,我们才能既鼓舞起孩子的动力又不至于使孩子骄傲自满。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目光盯在孩子的优点上。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者把目光盯在被教育者的缺点上,把力气使在改掉孩子的缺点上。这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只要改掉了缺点,就只剩下优点了。这种教育思想是极端错误的,它没有看到孩子身上,一切都是处在生成阶段。如果我们家长把目光盯在孩子的所谓“缺点”上,就让孩子意识到他是那么的差,因为此时他的优点还没有产生,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让孩子感觉他是劣等的,他的自我价值会降到最低点,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人在强烈的自卑感的控制下,他的表现会极端畏缩,他的潜能处于被埋没的状态。在心理学上,有所谓的“确认放大原理”,在我们人身上,当我们把目光盯在哪点上,被盯的那点就会放大。家长的目光就像阳光一样,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一样。当我们家长的目光盯在孩子的优点上,就像阳光照在优点的种子上,使优点的种子发芽成长;反之,家长的目光盯在孩子的缺点上,就像阳光盯在缺点的种子上,使缺点的种子发芽成长。当家长目光盯在孩子的优点上,孩子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当孩子有了自我价值,他成长的生命火焰被点燃了,他会产生出自我完善的欲望,会让自己表现得更好。
2、表扬=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表达感受+表达期望+身体接触。表扬是让孩子继续努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做对动作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一个完整的表扬,必须按程序做对每一步:
(1)陈述事实。即孩子做对了什么事情,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他什么地方做对了,什么行为被肯定和欣赏。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被表扬,他下次可以继续做下去。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又考入剑桥大学的优秀学生赵雨,在小时候她的母亲是这样教育她的:就拿学自行车这事说吧,一开始她连车都推不稳,怎么办呢?我就让她天天推一推,慢慢地敢推了,妈妈夸她进步不小;后来就叫她学跨车,开始时她不敢,怕摔着,妈妈给她扶几次,渐渐地她敢跨着走了;跨了好几天就是不敢骑,还是怕摔倒,妈妈说:“学骑车哪有不摔跤的?不摔着哪能学会骑车,我当时学骑车,不知摔过多少次呢!”说着,让她看了下腿上的伤疤,这下她真的有勇气想试试,可没走两步就摔倒了,妈妈给她扶起,她又骑上,一次又一次地摔倒,一次又一次地爬起,终于有一天骑上不倒了。过了几个星期,即使妈妈坐在后面,赵雨也能带着妈妈骑了。在学习上,每当赵雨遇到困难,妈妈常拿学骑车这件事鼓励她、开导她、干什么事都要有信心,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后总能解决一切困难。题做错了?没关系,重新再来。妈妈上学时也常遇到这种问题,只要有信心,有恒心,没有过不去的关口。她也真争气,每次考试都很好。别的家长问妈妈的秘诀何在,妈妈毫不保留地说:“当孩子有主动进取心时,家长要不断地表扬和鼓励,相信她自己能做,而且一定能做得更好。”
(2)确认事实的可贵性。即让孩子知道家长为什么要表扬他,让他知道被表扬的真实理由,知道自己行为的真实尺度,从而对自己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产生自豪感。孩子做对了什么事情,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他什么地方做对了,什么行为被肯定和欣赏。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被表扬,他下次可以继续做下去。
(3)表达感受。家长一定要表达为孩子高兴的事情。这种为孩子取得成绩而替孩子高兴的感受,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使孩子会继续把事情做下去。这里的关键是家长为孩子高兴(即家长说“我真为你高兴!”),而不是家长自己高兴(即家长说“我真高兴!”)。家长为孩子高兴,表明良好的行为和成绩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只是替孩子高兴,家长是旁观者。而家长自己高兴,传达了一个信息:孩子取得好成绩,家长就高兴,那么如果孩子不能取得好成绩,家长就不高兴。家长无形中把自己牵扯进去了,家长成了孩子学习的当事人,孩子的学习是为了家长,这就给孩子造成了巨大压力。
(4)表达愿望。即家长表达完为孩子取得好成绩而高兴的感受之后,还要表达新的期望。实质是暗含着告诉孩子,学习无止境,他还得继续努力,同时也表达了家长对孩子学习潜力的信任。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表达宏观的期望,“我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
确认孩子的优点、表扬孩子的成绩,是教育孩子的根本性天条。在一个人生命早期,他无法弄清楚成年人世界会如何评价自己做出的行为。而他首先要得到成年人的确认,第一个就是渴望得到父母的确认。孩子今天数学作业成绩10道题做对了9道,1道做错了;写了满篇的字只有3个字写得好,剩下的其他字写得很糟。在面对孩子的成绩时,你如何反应?90%的家长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没做好的部分:“那道题怎么没做上呢?”“你看你写的东西,一天你干嘛了?你怎么写不好呢?”当孩子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却因为他不完美而批评他,下次也许连这次的成绩都不如。我们专盯在孩子做错了的事情上,固执地认为,我指出你的缺点,下次你会做好的。真实的逻辑是完全相反的。真实逻辑是:今天孩子写100个字,只有3个是好字,我们要把眼睛只盯在这3个字上:“儿子,这几个字你能写得这么好!妈妈太高兴了。”那97个字,闭上眼只当作没看见,孩子的心理是“我写3个好字,能让妈妈高兴!”马上有了上推力,下次他会写出4个、5个、6个好字,你不断地表扬,最后孩子也练出了一手好字。表扬孩子就是把孩子推向你希望的方向。如果你将孩子推向和你希望相反的方向,那么你在亲手毁了孩子的前程。给孩子以正推力,就要通过他做的事,把好的事情重复放大,反复放大,通过不断确认,最后表扬他做好的事情。
(5)身体接触。家长如果能够用抱孩子或拍打肩膀或抚摸孩子的头发,会让孩子直接感受到家长所传达的力量,效果会倍增。我们知道表扬的目的是让孩子有向上的动力。身体接触,会让孩子直接感受到家长所传达的力量。人是一种奇妙的动物,身体的接触会比语言更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很多家长,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与孩子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冷淡,很少与孩子有身体接触。甚至,连温柔体贴的话都不说了,最后剩下的只是苛责、埋怨与批评。在这种关系状态下,孩子的动力已经丧失殆尽。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间的亲密在孩子七八岁前还可以,抱抱孩子、摸摸头。孩子七八岁以后不再做动作,只能从说话上体现出感情,等到成年后连动感情的话也不说了,直接说很平淡的话:“爸,你来了,妈,你吃了吗?”我对这种感受特别深刻。上大学那些年一年到头回家一次,很想念父母,回家以后,跟爸说:“爸,我回来了!”想跟爸爸握握手,又觉得不对劲。不握手,又没有别的方法接触!想跟妈妈拥抱一下,妈一看我过来了,吓得直接往外屋跑,推托说要给我整饭吃!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亲子接触方式。但是从我们现在起对孩子是可以的。我女儿从外面回来,一下把我抱住,孩子个子已经快超过我了!就是说把亲子关系变成美的关系、高尚的关系!如果孩子有了成就,父母为孩子感到自豪应该表达出来。主动精神就是激励出来的!不断沿一个方向确认激励出来的。再重温一下马迪?金的诗句:“如果你在我乐意的时候,让我试试,而不是把我推在前面或挡在后面!”激励孩子去奋斗是真正教育孩子的手段!
所以,家长们要记住,要想让孩子改变,那么家长必须先改变。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先突破自我的局限,做出相应的动作,我们才能指望孩子有优秀的表现。
二、批评
当孩子犯了一次性的错误,并且是明知故犯的情况下,家长可以使用批评这个工具。但是孩子身上的缺点毛病是稳定的,已经形成了习惯,用批评这个工具是不好用的,而且会越批孩子的毛病越改不掉。事实上,很多家长就是用批评把孩子的缺点毛病给固定下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批评是一个不好用的工具,必须经过系统训练才能使用。
要想熟练地掌握批评的使用方法,就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适用批评的场合。对于孩子的行为,应该说犯错误是常态,把事情做对是特例。如果孩子事先没有被教导或没有被警告,那么他做了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是所谓的“错事”,是不应该被指责的。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错误,那么你批评他,他会不服而产生逆反心理,以后你正确的话他也听不进去了;或者把他给批傻了,下次什么也不敢做了,变得唯唯诺诺,自卑怯懦。所以对孩子进行批评的场合是:孩子对其所犯的错误是明知故犯;该错误行为是初犯,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果形成了稳定的坏习惯,批评这个工具就失效了,并且会越批越严重。
2、批评的矛头只能针对“行为”而不是指向“人本身”,这样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比如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不应该做出“撒谎的行为”,而不能说孩子因此就是一个“撒谎的人”,我们必须了解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当我们批评孩子的行为时,那意味着只要他不再做此“行为”就可以了,他还可以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而当我们说孩子是撒谎的“人”时,那就意味着今后他无论怎样做都没有用了,都无法成为一个诚实的人了。这等于给他判了“死刑”,使他感觉彻底没希望了。并且当我们破坏性地批评孩子时,扼杀的是孩子精神人格,伤害的是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贬损的是他的自我价值,使他失去改掉缺点把事情做好的动力。
3、批评公式:批评=陈述事实+确认可罚性+表达感受(痛苦)+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表达期望。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以后不再重犯,并且能够做对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必须把批评的步骤都做对,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想是一次有效的批评,必须做到:A.陈述事实。就是说要直接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事情,把他做错的事情说清楚,这是批评他的前提。B.确认可罚性。这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他,确认错误的严重性和对孩子以及别人的伤害性,给出批评的理由。C.表达感受。主要是表达痛苦与愤怒的感受,这是要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使你感到非常痛心,由此让孩子感到痛苦,让他把他的错误行为与痛苦连接在一起。D.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这是说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他的行为错了,但是你依然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并没有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改变了你对他的看法。在你心中,他的“行为”虽然出了错误,但是他的“人”还是个好人。这样他才有改变缺点和错误的动力。E.表达期望。告诉孩子,尽管他犯了错误,但是你依然对他有信心,并且还期望他能够好起来。这是他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例:如果你的孩子是下午5点钟放学,孩子7点半才回家,在5点10分时老师就来电话告诉你说孩子5点钟就放学了,7点10分时网吧的老板打来电话说你的孩子还欠他十元钱。也就是说你已经知道孩子到什么地方去了。他回来后,你问他干什么去了,他撒谎说老师补课了。这样你怎样去批评他呢?这时你应该盯着他的眼睛,愤怒地问他:“老师真的补课了吗?”然后没等他回答就直接告诉他:“老师5点10分打电话来说你们5点钟就放学了;而网吧老板7点10分打来电话,说你还欠人家10块钱。你竟然撒谎说老师补课了,你怎么能这么做呢?你要知道撒谎是人最恶劣的行为,是一个人灾难的根源。我一直对你诚实,而你却跟我撒谎,你太让我伤心了!你自己好好想想,你这么做对吗?好了,尽管你这次撒谎了,我依然还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你下次不会再做这样的事了,对吗?只要你以后不再撒谎,那我们就忘了这件事吧。”
4、不当众批评孩子。如果想摧毁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你只要当众批评他的缺点,让他没有反驳的机会,一下子就大功告成了!大多的时候,孩子不听话,在人前屡屡“造次”,我们家长感觉伤了自尊,就大声呵斥孩子。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这是正常的。殊不知,当众批评只能让孩子暂时慑于压力,不敢抵抗。更严重的是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恶言恶语不用多一次就够了,一下子就可以把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伤害了!所以,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绝对避免当众批评孩子。
5、不能破坏性批评孩子。破坏性批评是对孩子自尊心无情剥夺。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希望通过批评来使孩子改掉缺点,我们把他批评孩子的行为看作一个作用力。当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行为上,即你的批评针对的是他的行为,孩子会朝你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的。反之,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人格价值上,即你攻击的是孩子作为人的价值,将使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尊严没有价值,逐渐真的丧失自尊和价值。
今天孩子没有认真做完作业。你对他进行指责:“你怎么这么不爱学习!你就是一个没毅力的孩子!……”你在直接攻击他的人格,他只是一次不认真,你一句话他就变成一个没毅力的孩子了!孩子的头脑中留下这样的信息:“妈妈说我是个不认真、没毅力、不爱学习的孩子。”这些对孩子人格的否定评价将存留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形成负面的心理。而另一方面,他会想“我都学习了那么长时间,只玩了一会……”他会找出一大堆的理由,你的批评根本没有起到让他认识到错误的作用。
如果你的孩子有逆反心理,那么你的孩子还有救。因为这表明,他还有自尊心,你伤害他的自尊,他就拿起这块盾牌来和你对抗。就好像人在打架时急了眼,不管是扫帚还是刀子,拿来就用。我们的孩子的反应也是同样道理,他不管你说的道理对错,随时准备还击。
当孩子一旦放弃了对抗:“反正你认定我是个撒谎的孩子,那我就撒谎!”说明自尊心已经被伤透了,彻底破罐破摔。没有了自尊心的孩子你已经无法透过语言的方式来校正他的行为。我们看到有多少父母,他们“辛辛苦苦”把孩子的自尊心破坏掉,然后又怨天尤人:“他怎么就成了这样的人呢?”难道这样还不足以引起家长们的警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