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妇女在性生活后出现便血,去医院检查确诊为结肠癌。这可能是因为性生活时腹肌收缩,腹压上升,血压升高,肠管运动增加,诱发病灶出血所致。
另外,房事之后发生的头晕、头痛、胸闷、气急、腹痛、腰痛等现象,都不应忽视,当然,其中有些症状稍经休息就会好转、消失,但有些症症可能是某种疾病的表现和预兆,不可掉以轻心。 夫妻双方在房事届手后,应仔细观察对方的脸色、表情、动作,以求及早发现问题。临床上,经常有男女双方通过性生活后的仔细观察,发现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疾病的例子。可见夫妻双方要重视性生活后的健康监护。 由于对性爱科学的无知或者对性爱的其他考虑,夫妻之间的有害的性爱行为时常发生,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影响,而且也会给双方的心理造成损害,所以,一定要杜绝有害的性爱行为。
那么,哪些属于不正常的性爱呢 一是有意拖长性交的时间,也就是为了延长快感。有人为满足感觉享受,就用紧张的意志抑制和推延快感的高潮时刻的到来。 这样男女生殖器官长时间充血,可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停滞现象,从而引起前列腺的疾病、月经不通、下腹部坠重难受。 而且长时间重复这种不正常性交行为,将会引起神经衰弱,损害身体健康。 另一种不正常行为是不完全的性交 这往往发生在缺乏避孕知识而又不希望很快有孩子的青年夫妻中。他们由于担心受孕而把性交在射精以前中断,这对男女双方来说,都是有害的。因为在中断性交的时候,总不会象正常情况那样得到满足。 从医学生理角度来看,性交在射精以前中断,储备的精力弹药没有完全退膛,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皮层和脊髓中枢神经仍旧长时间地处于紧张状态,精囊没有完全出空,人就觉得不平静,觉得十分烦躁,久之会引起男子前列腺疾病、尿道末端的停滞现象和阳痿。 对女子来说,常会引起不满足的感觉,甚至发怒、怨恨。如长期这样还可以影响夫妻感情,丧失爱情。因此,为了保护性生理的健康,应当绝对禁止这种中断性交的做法。
性生活与癌症 性生活可以预防癌症,也可以诱发癌症,关键在于性生活是否科学、有度。
预防癌症:性学专家的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两情相悦的性生活有助于预防多种疾病,如头痛、肥胖、经前期综合征、失眠、紧张、抑郁以及癌症等。美国俄亥俄大学的研究表明,经常享受缠绵之性爱的女性、性生活和谐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明显低于性不和谐的同龄人。研究表明,愉快的性生活能激活体内的T淋巴系统,而T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角色;男性精液中的精液胞浆素具有青霉素那样的功能,对女性的生殖器官有一定保护作用,使之免受病痛之苦。
报警癌症:已婚男女通过性生活可观察到性器官的某些变化,而捕捉到癌肿的“信号”,为早期发现癌症赢得时间。某女士,人到中年却产生了难以遏制的性冲动,同时伴有神志模糊、腹胀、呕吐等症状。医生检查证实她患上了左侧卵巢瘤,手术切除后性欲亢进及其他症状随之消失。
某先生,年届“不惑”,身体素来健康。一天,他的阴茎莫名其妙地“硬”起来,而且很长时间不疲软。医生检查后确诊为白血病。原来,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了阴茎海绵体,导致血管腔内血栓形成以及白血病细胞淤滞,进而阻碍了海绵体的静脉血液回流而造成。
另外,夫妻在性生活中相互注意健康监护,也有可能“侦察”到自身或配偶的癌症“苗头”。
性生活可以防癌、报癌,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性生活必须和谐、科学,而且还要做好性器官的保健。据临床医生报告,不科学的性行为常与以下几种癌症有牵连。
前列腺癌:性生活过早、性活动过频的男人,到50岁以后,易与此种癌症结缘。另外,滥用壮阳药的男子,因扰乱了体内激素的平衡,也是导致前列腺癌的一大祸根。
宫颈癌:女子的性伙伴过多是导致宫颈癌的危险因素。男子精子进入阴道之后,可产生精子抗体,此种抗体一旦生成,须经过4个月才消失,如果与多个男子性交,就会有多种异性蛋白进入体内,不但不能产生抗体,相反,强烈的刺激还会诱发癌变,或者引起不育症。另外,性伙伴越多,女性感染上乳头瘤的机会越大,增加了罹患癌症的可能性。美国著名学者布雷利特指出:只有那些18岁以前没有性生活,一生中未同两个以上性伙伴发生过性关系的女性,才不致患宫颈癌。
乳腺癌:假如婚育过晚(35岁以后)、不婚不育或流产次数过多等,就容易与乳腺癌挂钩。此外,为保持乳房丰满和外形美观而在乳房内填充物质,如施行隆胸术等,也可能成为乳腺癌的受害者。
阴茎癌:主要见于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因为包茎局部藏污纳垢,而这些污垢乃是强烈的致癌物质,不仅可刺激阴茎头部引起阴茎本身的癌症,而且可通过性活动影响配偶,诱发女性宫颈癌或阴道癌。解决的办法是,包茎患者及时手术,平时多洗浴,尤其是与妻子同房前最好先用洁净的温水将阴茎洗干净。
女性患宫颈癌与性生活有关
●“在中国,十个女性有八个都不知道,宫颈癌的发病与性生活有关系。”
●“这种恶性肿瘤与一种名叫HPV(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病毒密切相关。”
●“我们如此惧怕淋病、梅毒、艾滋病等,但忽略了HPV感染也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记者刘永生
进入新世纪以来,女性宫颈癌死亡率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下降曲线后,开始轻微回升,这一状况引起了专家的密切关注,原因何在?
6月8日,记者就上述问题,独家专访了美国克里夫阑医学中心杨斌博士,请他谈谈应对宫颈癌,中国人应该做些什么。
记者:普遍认为,宫颈癌与生活史,特别是性生活史有关,这种疾病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存在多大关联?
杨斌:全世界85%的宫颈癌病人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不是欧美发达国家。西方特别是美国,是全世界防治宫颈癌的典范。
宫颈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发生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是明确的,包括性生活过早(18岁以前)、早婚、多性伴侣、性病史、HPV(人乳头状瘤)感染、早产、多产、吸烟等。近年来,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尽管目前早婚现象相对少了,但早期性行为等现象却增多了,宫颈癌的发病特点应引起女性重视,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这种病毒的感染属性传播疾病。
记者:HPV感染对女性健康构成多大威胁?
杨斌:我们惧怕肝炎病毒,害怕丙肝会转为肝癌。但是,HPV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更密切。据调查,在中国,十个女性有八个不知道,宫颈癌的发病与性生活有关。
大约有10%的HPV感染者可能发生细胞学的病变,其中1%可能逐步发展为癌症。但是,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发展阶段,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癌,要经历3~8年时间。也就是说,人们有如此漫长的时间去发现、阻止它。让人们对防治充满信心的是,即便是感染HPV之后,引起轻度病变,只要改变生活方式,采取一定治疗措施,避免持续携带病毒,仍有85%的人可以自然恢复到正常。但是一旦发展为浸润癌,病人手术范围扩大,生活质量也会下降。
记者:美国的性开放程度较高,为什么成功地降低了发病率?
杨斌:美国人群HPV的携带率是27%。这意味着,如果你有四个性伙伴,按照统计学来推算,你这一生中是有100%的机会感染上病毒的。美国人性开放程度较高,如果一个人有多个性伴侣,那么感染HPV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防治的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防治模式。
美国并未采取禁欲的方式控制疾病,而是用全民预防。这种理念是,让你在不改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同时,把发病率降下来。近二十年来,美国人性活动曲线呈上升态势,但宫颈癌的发病曲线呈现下降态势。美国人用二十多年时间,把宫颈癌从排名第三,下降到30位以外,他们依靠的是全民化的细胞学检测,比如,定期做一个宫颈细胞涂片,这是一种简单的检测方式。美国女性认为,定期做宫颈涂片这类细胞学检测,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记者:这种防治模式具体怎么做?中国如何借鉴这种经验?
杨斌:宫颈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出现性交后出血等明显症状时,多数已经发展为晚期;如及时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治疗效果较好。我们相信这样一句话:“Killthe virus before the virus kill you.”(在病毒杀死你之前,你先杀死病毒。)
在美国,不论年龄多大,发生第一次性生活后,女性都要定期做宫颈涂片。每年做一次,连做三年。如果都是阴性,以后可以每隔3年做一次。此外,9~12岁的女孩注射HPV疫苗,这意味着她在接触病毒之前,体内已经产生抗体。总体来说,宫颈涂片检测起到很大作用。
在中国,多数女性在医生的建议下做此类检查。这是不成规模的,无法形成强大的防治网络。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发展中国家每隔3~5年对女性至少进行一次防癌普查,宫颈癌的总体死亡率可降低60%。
同时,加强个人的健康教育,使女性自觉地认识定期做宫颈细胞学检测的重要性,医院体检也把它作为例行检查项目,如果这两方面措施到位,有望像美国那样,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杨斌博士简介:
美籍华人。现致力于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及细胞病理学的临床诊断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是全美华人病理学会主席,现为中美宫颈癌普查项目美方病理专家顾问。应用目前最好的肿瘤治疗手段,也仅有50%左右的患者可望治愈,主要是因医疗资源有限和肿瘤早期防治知识未普及,很多肿瘤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肿瘤如能早期发现几乎均可治愈”是学术界的共识。 本书将讲述常见肿瘤的早期表现和征兆, 高危人群,提高人们的早诊意识和自诊能力;并讲解如何全面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改善居住环境,调整心态,避免肿瘤危险因素,主动的、有针对性的预防各种常见肿瘤,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2014/11/22雨霖转载/编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