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与崔莺莺一番云雨 张生与崔莺莺为什么门不当户不对

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不知道看哭了多少的痴情男女。不少看过《西厢记》的人都有一个疑问:张生的父亲是尚书,崔莺莺的父亲是宰相,相差并不大,怎么就"门不当户不对"了?其实,当时的“门当户对”并不是看官职高低,而是看姓氏郡望。爱华网网告诉你张生与崔莺莺为什么门不当户不对。

当时的郡望,作为贵族血统的一种标志,与一个人的政治生活、社会交往、婚丧嫁娶等密切相关。也因此,不少人千方百计都想挤进等级较高的姓氏郡望中。

所谓“郡望”,就是“郡中望族”。秦汉以后,用以辨贵贱的氏和姓合二为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家族逐渐兴盛,为了区别于其他家族,他们便把自己的居住地称为“郡望”。作为区分“贵贱”的新手段,郡望形成了新的姓氏文化,甚至发展到了“竞以姓望所出”的程度。

魏晋以后,郡望成为贵族的身份标志。“永嘉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世族南迁。迁到新地方后,他们会为自己的家族做“宣传”,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郡望来彰显自己的贵族身份。郡望与籍贯分离,也在这时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张生与崔莺莺一番云雨 张生与崔莺莺为什么门不当户不对

门当户对——皇帝想攀亲,也得靠边儿站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郡望还是名门世族论婚联姻的依据。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名门世族的婚姻更是非望族不娶,非望族不嫁。

《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不被认可,很大程度上与郡望有关。崔莺莺的父亲是博陵崔氏,母亲是荥阳郑氏,都在“四大望族”之列,而张生的西洛张氏,却并非“海内望族”。崔老夫人之所以说“门不当户不对”,看的也是郡望。

在唐代,七宗五姓(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势力极大,皇帝想把公主嫁到清河崔氏,也被无情地拒绝了。

唐高宗时,出身寒微的宰相李义府,为他的儿子向七大望族求婚,不但处处碰壁,还受到了羞辱。李义府怀恨在心,便说服皇帝下诏禁止七大望族通婚。七大望族不敢公然抗旨,只好省去婚礼仪式,只在天黑后用一顶花纱遮蔽的“檐子”(肩舆),把新娘抬到新郎家。中唐以后,“檐子”迎亲甚至成为有身份的标志,七大望族之外的家族也纷纷效仿。在宋代,“檐子”送嫁逐渐公开,“檐子”也开始被刻意装饰,成为花轿的前身。

郡望文化——各姓的郡望,成为姓氏标志

宋代以来,朝廷选官不再看被选者的出身,民间嫁娶也不再讲究门第,即所谓的“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分阀阅”,标榜郡望从而失去了实际意义。这之后的郡望,成了姓氏的一种标志。在此背景下,郡望成了同姓人群的共有标志。时至今日,郡望已经变成了有关姓氏的代名词,而不再是贵族血统的标志了。但作为一种血统的延伸,一种文化的延续,一种寻根念祖的传统思想意识,郡望仍然为很多人所重视。

在台湾,几乎每个姓氏都保留着传统的姓氏郡望,每遇红白事,他们都会在门前悬挂标有郡望的灯笼,以示世人。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也大都把自己的郡望和姓氏、家谱一样视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

现在很多年轻人很讨厌门当户对这套说法,觉得只要有爱情就能战胜一切。其实婚姻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忽视的,所以《西厢记》还是挺有教育意义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2751/82395872209.html

更多阅读

欧弟与崔贞媛罗美七 一吻传情组图 崔贞媛主演的电视剧

欧弟与崔贞媛(罗美七)一吻传情(组图)4月20日下午,长沙,《传闻中的七公主》三位主演李泰兰(罗雪七)、崔贞媛(罗美七)、朴海镇(年幼男),走进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组,录制了一档韩式礼仪的节目。博主在现场观看了节目录制,清秀白皙的罗美七生病

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 崔莺莺 崔莺莺-人物生平,崔莺莺-形象特征

崔莺莺,小说、戏剧中的人物,最早出现于唐代元稹的小说《莺莺传》,《莺莺传》描写的是张生对崔氏始乱终弃的故事,文章的最后说“崔氏小名莺莺”,元稹的《莺莺传》为后代西厢故事之祖,金代董解元在《莺莺传》基础上作《西厢记诸宫调》,把张生

声明:《张生与崔莺莺一番云雨 张生与崔莺莺为什么门不当户不对》为网友樱花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