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阴翳,在美学词典中的解释,为:
繁枝茂叶投在地面上的光影。
●●●美并不存在于物体,而存在于物体之间的阴翳与明暗之中。
阴翳美是间接光线产生的幽暗之美,身处其中,会觉得温润、沉稳和寂静。如果你愿意,她能引导你去体会禅的况味,那是一种更靠近灵魂的美。
谷崎润一郎,日本唯美派大师。他在《阴翳礼赞》一书中,阐释了日本文化中的阴翳之美。但其实,在中国文化中,早有“阴翳”之美一说。在现代的美学词典中,被形象地叙述为“繁枝茂叶投在地面上的光影。”
而在日本近代以来形成的美学中,“阴翳”一词,诉说的理念,有隐晦、含蓄、朦胧之美。
在《阴翳礼赞》中,谷崎润一郎说:
我在京都、奈良等地的寺院,看到那古式的微暗而打扫得异常清洁的厕所时,深感日本式建筑的优越可贵。
这种厕所与正房相脱离,建造在绿叶芬芳、青苦幽香的树荫里,通过回廊走过去,在薄暗中,一边欣赏那微微透明的纸窗的反射光线,一边耽于冥想,又可眺望窗外庭园景色,这种悠悠情趣,难于言喻。
我喜欢在这样的厕所里静听那淅淅沥沥的细雨声。轩端树丛落下来的水滴,洗刷着石灯笼的底座,滋润着踏脚石上的苔藓而沁入泥土,那幽闲的细声微音,宛如近在耳边。
西方教堂的哥特式建筑,屋顶高高尖尖,尖端直耸云霄,人们以此为美;
与之相反,我国的寺院,建筑物上端建一大大的屋脊,屋檐下有深广的庇萌,全部构造围集其中。
不仅寺院,即使宫殿、居民庄宅,从外部看,不论瓦葺茅葺,最显眼的是大大的屋顶和其庇荫下充溢着的浓“暗”。
有时,虽是白昼,轩下却宛如洞穴一样幽暗,甚至连大门、门口、墙壁、廊柱都看不清楚。如此,我们营造住宅最重要的是将伞一样的屋顶扩展开来,在大地上撒落一片日荫,在这薄暗的阴翳中建造。
所谓美是从实际生活中发展起来的观念,我们的祖先无可奈何地居住在幽暗的房屋中,不知何时竟然在阴翳中发观了美,此后为了要达到增添美这一目的,以至利用了阴翳。
事实上,日本居室的美与否,完全取决于阴翳的浓谈,别无其他秘诀。
淡谈的日光从庭院反射,透过纸门悄悄地进入室内。我们居室美的要素,无非是在于间接的微弱的光线。
这温和静寂而短暂的阳光,悄然地洒落室内,沁入墙壁间,仿佛特意为居室涂筑了一道颜色柔和的沙壁。我们就是喜爱这种纤细的光线。
在我们看来那墙壁上的余光或者微弱的光线,比什么装饰都美,我总是亲切地欣赏而百看不厌。
我们在客室中设置壁龛,悬挂立轴,摆着插花,这与其说具有装饰作用,不如说主要是增添阴翳的深度。
很多时候,窗户的作用与其说是采光,不如说是使侧面射进来的外光先经障子纸过滤一下,适当减弱光的强度。
我们祖先的天才,就是能够将虚无的空间任意隐蔽而自然地形成阴翳世界,在这里使之具有任何壁画和装饰都不能与之媲美的幽玄味。
我伫立在书斋中微微透光的纸拉门前,竟然忘却了时光的推移。
所谓书斋,顾名思义,古时是读书之所,因此开建了窗户,但不知不觉却为壁龛采光之用。
庭院的阳光,钻进庇檐,穿过廊下,终于到达这里,早已失去血性,只不过使障子纸微微泛白一些罢了。
我时常伫立在那障子门前,直视着那明亮而一点也不感到炫目的纸面。
那纸面上淡白的反光,无力赶走壁龛里的浓暗,反而被那黑暗弹回来,以致出现无法区别明暗的混迷世界的缘故。
诸君进入这种客室时,会发觉房间里飘溢的光线不同于普通光线,这光线给人一种颇为难得的厚重感。
在内心诵读以上句子,会有一种东方式的温润弥漫周身,随后开始怀念记忆中平常生活的那份阴翳。
昏暗迷蒙的光线,遮天蔽日的树荫,曲径通幽的小路,还有江南雨后布满苔藓的湿滑的石板路,攀附在老墙上恣意生长的爬山虎,徐徐凉风中轻轻摇曳的竹帘,油纸伞下的一片阴凉,少女睫毛下的一方阴影……
从文明的起源上看,中国人的早期生活离不开农耕。
我们的祖先面朝黄土背朝天,烈日下,他们挥汗如雨,“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他们渴望的是一块可以遮挡日光的阴凉之地。
中国书画同源。
传统的水墨画才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它们将纷繁的世界褪色为黑白,他们用无色赋予画面无尽的想象,用单纯的笔墨观照内心的波澜,甚至以此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水墨营造的黑白阴翳是内心永远向往的宁静单纯。
建筑上也是越往南走,越可以从建筑的外形结构中获悉中国人的某种精神密码。
最典型的是徽派建筑,白墙黛瓦,蜿蜒逼仄的石板路,相邻的屋舍只有一道缝隙般的距离,在多雨阴湿的季节,将阴翳演绎到了极致。
在这样的阴翳里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不觉之间,晴天雨日,晨午晚夜,一律淡白,殆无变化,从而对“悠久”二字竟也不再抱有恐怖之念了。
现在购买,随书附赠精美笔记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