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里为自己的论文画上最后一个句号,心里的石头掉下去了,却没有如释重负感慨。
我一直怀抱着大题大作的野心,试图建构一个胡塞尔科学哲学的体系,但无奈学力有限,无法突破其中瓶颈,论文一拖就是七年,忍痛掐头去尾之后,才算草草完稿,心里徒生刚开头又煞尾的遗憾。
愧对师长,自己也一直无法释怀。
是夜,我徜徉在岳麓山脚,尽管春寒料峭,记忆却没有因此凝固,生活的经历一幕一幕地在脑海里浮现:我曾经在企业营销这个行当里虚度了几近十年的光阴,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时,已过了而立之年;
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的“七年之痒”使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不惑”。
我曾多次问自己:为何自己的步伐总是比别人慢?我也常常回忆自己的童年,几岁的我就开始在“一大二公”的生产队里劳动——在我的记忆中,这种劳动是快乐的,为家里赚些工分以图多分点口粮,但由于社会体制的变革,我的劳动报酬被定格在每天3.5个工分。
也许就是它在冥冥中决定了我总是要慢半拍的宿命,我不得不像含辛茹苦的西西弗斯那样,背负着这个沉重的3.5分,不停地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行当跳入另一个行当,直到最后回归大学时的哲学专业。
至今,我仍然在一所以工科见长的大学里挣“工分”,每年的教学工作、科研论文、课题经费都会被折算成“工分”,从学校换回些“碎银子”,养家糊口,聊以度日,就这样又虚度了好多年。
在人生的辗转和回归中,我得到了一个又一个好人的帮助和指引。
引领我迈入科学哲学门槛的人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古祖雪教授,古先生的学术生涯丰富多彩,在物理学哲学和法学领域均有独到的建树,又担任过大学校长,具有深邃的社会政治智慧,与我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深情厚谊,对我的学习和生活关爱有加。
如今,先生毅然弃政归学,默默地在西子湖畔做一个思想者。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学者的睿智、坦荡与责任。
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倪梁康教授指引我跃入胡塞尔哲学的堂奥。
记得报考当天的深夜,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自己的简历和学术志向通过邮件发给先生时,是做好了石沉大海的准备的,因为我觉得自己当时所从事的科学哲学专业与先生专治的胡塞尔现象学是“不可通约的”,但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凌晨我就收到了先生的回复和鼓励。
及至入门,我发现先生个性方正,治学严谨,其言谈举止时刻折射出传统知识分子身上独有的那种君子人格的魅力;
他对待学生宽容有加、因材施教,特别是对我这个凡事要慢半拍的学生,总是善意地提醒和殷切地鼓励。
能够得到两位导师的调教,实为我一生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