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体千字文 瘦金体千字文 荒诞不经的上博瘦金体《千字文》

                                                  荒诞不经的上博瘦金体《千字文》

 

 

如果没有搞错,下面两幅图片当然是来自于上海博物馆的《千字文》,毋庸置疑,上博的宋徽宗的瘦金体《千字文》可谓名扬四海,按照上博的说法,这是地球上遗留的唯一的长篇巨著《千字文》了,如此重要的作品,曾经在上博六十周年庆典的时候,作为中国古代书画的标尺,坐镇上海滩,引得无数“英雄”尽折腰。当日之盛况,只可以称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只可惜,盛况之后,英名不再。不止一次,上博的研究员们,铁嘴钢牙,咬定其“天下无双”,甚至在另外一次拍卖当中出现的克罗版印刷的《千字文》大加指责,以至于让对方颜面扫地。

瘦金体千字文 瘦金体千字文 荒诞不经的上博瘦金体《千字文》


对本文所摘录的《千字文》部分,强烈建议,结合个人电脑,才能一目了然。它会极大的提升对文字的理解。不过即使如此,只要放大图片,在手机屏幕上也会有不错的效果。特别提醒,专注作品当中的笺,牒,审,详,骸,驴,骡,犊这八个字,看明白了这八个字,那么所谓的《千字文》是手写是印刷就随之解决了。

 

我们似乎并不能够确定这就是上海博物馆的著名的徽宗《千字文》的真实照片,不过来自于《书法欣赏》(

http://www.yac8.com/)的文章一般来讲,其中的图片往往是足够权威的,图片和上海博物馆馆庆60周年的“翰墨荟萃”展出的样品如出一辙。这也与我们通常对《千字文》的理解是一致的。因此,这幅图片是出自于上博馆藏的《千字文》的结论是真是可信的。

 



尤其是“笺”,“牒”,“审”,“详”,“骸”,建议一动不动的盯住五分钟,暮然回首之间,你会怀疑自己,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为什么这几个字就像是魔咒一般,整体出现了一个方向“重影”?在这里,必须做出明确的回答,不是你的眼睛有问题,而是《千字文》出了问题。正如你的眼睛的感觉一样,《千字文》在这个局部表现出了“重影”的迹象。这个迹象就如同跳马落地的一个“小跳”,也如大队书记盖章时候的用力较猛的二次落印。这一小步不简单,它是我们对《千字文》特性判断的一大步,这种“重影”在专业术语上称之为“平移”,整体平移,是指刚体的各个要素的一次性挪移,这是人类手工无法达到的境界,也是影响书法审美的瑕疵,这其实是印刷时的“事故”,也是我们要解刨《千字文》的故事。对于手写来说,重影办不到,第二也不愿意,因此,只有印版和承印物(纸)出现了二次接触才能够出现的现象,第一次力大墨重,二次接触,力小而墨浅,这就是重影的最接近真实的解释。

 


是不是可以这样讲,上海博物馆的《千字文》确系印刷无疑,这是因为,我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一个让人能够排除印刷的理由,也找不出人类手写出现如此迹象的的理由,即使再高明的书法家也不会一笔下来出现带有明显整体平移的现象。即使是万分的崇拜,也不能背离了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我们今天仅仅拿出千字文的一个“片段”,实际上在整整28页的图片当中,出现重影的地方可不止一处,众人如果有兴趣,那么,还可以找出更多。

 

本来油墨和水墨是两个差别巨大的“物种”,前者的连接料是干性和半干性油,后者的连接料是动物蛋白,也就是明胶,主体的黑色都是固体颗粒“碳”,因此,即使在拉曼光谱仪也好,红外光谱仪也好,十分钟以内就能将蛋白质和不干性油区分出来,即使没有这些高科技,这两者所呈现的墨迹的光泽是有区分度的,油墨表面氧化结膜,因而略显光亮,水墨则略显沉着暗淡。至于印章的“荒唐”并没有安排在本篇讨论之列,实际上,就《千字文》的真实性而言,早已用不着了。

 

现在我们就水墨手写的图片做一次分享,至少可以明确,什么是手写的作品吧!如果这张图片还是解决不了手写和印刷的“心病”,那只能说“无可救药”了。

 

作品来源:民间收藏调查







我没有资格关心政治,最怕政治关心我。如果不是上海博物馆的许永翔先生的出格,诸如此类的文字是不会写的,即使如此,躺着中枪,这也是对上博的不公平。不过,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对上博做出如上的提醒还是有必要的,还原一个真实的文化存在,说起来恐怕也是对列祖列宗的最大尊重。许先生曾在上博的征集部门工作,这是天底下最牛的“肥缺”,我以为,按照塌方式的腐败来推演,如果细查,在这个位置上的掌勺,没有一个能够自证清白的。按理说,稍有头脑,许先生是最应该保持沉默的人,其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让世界把我遗忘”,他的无边无际的莫名自大和无端的盛气凌人让我感到很生气。用《千字文》当中的两句话做结束吧,“祸以恶积”“福缘善庆”。保持晚节不易,避免祸患更不易,请许先生好自为之可否?

 

无论“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句话有多么经典,我以为,这并不全是他个人的错,而是时代的错,时代和机制给了他这种权利,这也是几十年以来养成的“唯我独尊”气派,更是民间软弱可欺的写照。当权力和文化搅在一起的时候,哪有学术可言?哪有真相可言?哪有先进的文化可言?上博的“千字文”仅仅是中国国有博物馆的一个缩影,它甚至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理解万岁吧。

 

小文最后,还是想说几句多余的话,故宫南迁,迁走了,迁到了哪里?回来了没有?南北故宫有哪一幅古代书画是回迁之物,这些信息本是可以给纳税人看看的,《千字文》这样的印刷品是不是在各级博物馆当中已然成为了学术标准,这样的标准是不是只是造就了这一回征集错误,那么这样的标准是不是荒诞不经,是不是文化的垄断,是不是就不可更改。不能光靠段子活着,总得有个交代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3451/228951027496.html

更多阅读

瘦金体字体 宋徽宗瘦金体真迹图片

宋徽宗 《草书千字文》、《闰中秋月诗帖》是因为字库里没有编入那些字……字体都是变形了的,原来一样不好找,田英章的也变形了,有方正瘦金体字体,繁体和简体两种,搜下载字体就有不是,是毛笔写的行楷体,是要下载艺术字体的字库就可以

学习《千字文》笔记八 释义“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

第三章:释义《千字文》第一部分第五节:释义第一段“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原文】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译文】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释义】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这两句说明云雨霜露

宋徽宗和他的瘦金体书法 宋徽宗瘦金体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瘦金体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

瘦金体爱好者必备字帖《灵符碑》 瘦金体千字文字帖

《灵符碑》,宋徽宗赵佶于政和六年九月初九日祭祀济渎神所写。此碑现在现藏河南济源市济渎庙内,保存相对完好。碑文不仅鲜见于网络,更无碑帖出版。好友sanzhu三次亲探此碑,终获珍贵拓片资料,打算以自印字帖形式作为纪念宋徽宗932周年诞辰

声明:《瘦金体千字文 瘦金体千字文 荒诞不经的上博瘦金体《千字文》》为网友彼岸雨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