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里,纪念屈原不仅牵连着我们中国人浓重的家国情愫,同时也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里的一个独特符号。“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几千年来,为国奉献、对国尽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治在华夏子孙血脉之中,代代相承。今天端午节特别报道《家国血脉》,我们为您讲述的,是臧克家和他儿女们的家国梦。
端午节,又被称作诗人节,在山东大学的校园里,每逢端午节,同学们都保留着朗诵诗歌的传统。而这首流传甚广的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作者正是从山东大学走出来的当代诗人臧克家,他曾专门写过介绍端午诗人节的文章。
臧克家的小女儿 郑苏伊: 1941年5月30号是屈原的投江日,当时在重庆的诗人们决定把这一天作为“诗人节”,诗人们以图一聚,发生影响。
在这篇臧克家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回忆诗人节的文章里,我们可以读出臧克家对屈原精神的理解----“屈原,是热爱祖国,反对投降主义;抗拒邪恶、向往美好生活的。诗人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诗人节是为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反对投降,反对独裁,反对内战和分裂的。”也正是秉承这种精神,臧克家将近五年的时间里,深入抗日最前线,留下了大量的抗敌诗篇。
臧克家的小女儿 郑苏伊:台儿庄大战的时候李宗仁邀请我父亲去台儿庄采访,他就冒着敌人的飞机轰炸,三进台儿庄采访,十几天就写了一本《津浦北线血战记》 。
臧克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最及时,真实地记录了台儿庄战役。战役之后,臧克家又参加了绥枣战役,在大别山徒步几千里深入民间去宣传抗战,他精忠报国的亲身经历,深深震撼着儿女们。
臧克家的小女儿 郑苏伊: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挺身而出, 在国家需要建设的时候,我们兄弟姐妹都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报效祖国
这个小本,今年86岁的臧乐安已经珍藏了66年,上面有着臧克家对儿子的谆谆嘱托。
臧克家的二儿子 臧乐安:你是英气奋发的一匹小野马,你所具有的,正是我所缺乏的,今天你这匹小野马找到了一个可供驰骋的自由的原野,你必须俯首帖耳地为你的主人,人民服务,对你我存着一个大的希望,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我的,我们的小野马啊!
因为二儿子臧乐安属马,臧克家昵称他为小野马。这是聚少离多的父子俩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相聚时臧克家给儿子的题词。
臧克家的二儿子 臧乐安:太宝贵了,情深深、语切切,父亲对儿子的一种期望,俯首帖耳地为人民服务,爸爸教育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办事,这是最根本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要在莫斯科建立第一任记者站,臧乐安即将出国工作。考虑到父亲年纪大了,臧乐安有些犹豫,而父亲却说,“离合寻常事,天涯近家门。”
记者:他支持您吗
臧乐安:支持。写着祝你们身体康强,工作顺利,而且做出好的成绩来。
正是带着父亲的期望,今年已经离休25年的臧乐安,还始终坚持在俄语翻译战线上。臧乐安说,父亲到了九十多岁还笔耕不辍,就是自己最好的榜样。
臧克家:我这个人有个特点,第一,执着人生,看准的事情,我破命去追。
2002年,臧克家重病在床,他心里始终放不下一件事,给小女儿写了一封信。
臧克家的小女儿 郑苏伊:捐书给国家、人民,使人看书读书,涨涨知识,这是件大事。当时我爸爸已经97岁了,身体特别不好,写字都不成形了,他就特别希望咱们的下一代能够从这些书里面汲取知识,让这些书为教育下一代做一些贡献。
按照父亲的意愿,四个儿女一致同意把臧克家毕生收藏的一万多册书全部捐献给了母校山东大学。同时捐献的还有被臧老视若珍宝的字画。儿女们只留下了复制品作为纪念。
臧克家的小女儿:郑苏伊:我父亲曾经说过我们家的这些字画实际上可以算作半部中国文学史,这是郭沫若的、闻一多的、茅盾的、沈从文的、老舍的,因为父母这辈子都是一切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他们的行为都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
臧克家曾说,“我是个执著人生,热爱祖国与人民的人……由此,日夜燃烧,受大苦,得大乐。”
(央视新闻 记者 徐珊 李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