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在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每次为期5到7天。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最重要的仪式是市长将金钥匙交给被称为“狂欢节国王”的莫莫王以及大型桑巴舞比赛。因场面壮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
演员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上表演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属于巴西狂欢节的一部分,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以其参加桑巴舞大赛演员人数之多,服装之华丽,持续时间之长,场面之壮观堪称世界之最,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由于巴伊亚人不愿将它市场化,这里的狂欢节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成为巴西传统和狂欢节精神最真实的体现。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吸引着大批外国游客,每年约有40万游客选中这个季节前来这个美丽的城市旅游。狂欢节不仅给巴西人带来了欢乐,并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旅游业,刺激了经济,已成为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年比一年更热闹。桑巴舞、狂欢节同足球一样,已成为巴西的象征。[1]
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仅限于贵族举行的一些室内化妆舞会,人们戴上从巴黎购买的面具,尽情地欢乐。1852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了街头。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阿泽维多的这一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狂欢节成了大众的节日。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最早并没有固定的场所,由于狂欢节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游行活动都在夜晚进行。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学校建议在市内修建一座桑巴舞赛场,用于狂欢节活动。1983年,著名工程师奥斯卡?涅梅耶尔亲自设计,6万名建设者齐心协力,建成了一座能容纳数万观众的桑巴舞赛场。从此,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就有了固定的场所。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
桑巴舞大赛是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项重大活动。赛场占地8.5万平方米,两侧是看台,中间是桑巴舞队伍行进的通道。每年狂欢节期间,要在这个赛场举行5场桑巴舞活动,其中以第三天和第四天的活动最为精彩。在这两天中,全市名列前茅的14个桑巴舞学校要在这里一决雌雄,评出当年的名次,名列前五名的还要再进行一场表演。
每个桑巴舞学校上场参赛的人数为3800至4000人,分成32个方队,方队之间还设有8辆彩车。参赛内容和配唱歌曲都要有故事情节,全队服饰都要根据表演情节设计。每年各校编排的故事情节内容极其丰富,有表现印第安人历史的,有表现巴西足球的,有表现人们现实生活的。
狂欢节国王被称为莫莫王,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开幕当天,里约热内卢市市长在市长官邸,亲手将城门的金钥匙交给莫莫王,象征着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正式开始。自此,在长达一周左右的狂欢节中,整个里约热内卢城都要由莫莫王“统治”,全体市民将按照自己的方式尽情狂欢。
莫莫王并不会真正坐到市长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在全城沸腾、全民狂欢的节日期间,“莫莫王”只要好好带领大家尽情跳舞、尽情享乐就算是出色完成了市长使命。
莫莫王一般在狂欢节开幕前两个月由市民选出,同时产生的还有一名“狂欢节王后”和两名“狂欢节公主”。他们将作为里约热内卢桑巴舞队的领袖参加狂欢节的彩排和正式演出,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拥有无限荣誉。
交钥匙仪式之前,莫莫王还与化装成巴西皇室成员的演员在街上进行马车巡游。这个别出心裁的仪式既是为了纪念巴西第一位君主——佩德罗一世抵达巴西200周年,也是为了增加狂欢节的喜庆气氛。同时,为了让更多市民和游客分享狂欢节开幕的喜悦。[2]
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在向北伸入的瓜纳巴拉湾西岸,有长达14公里的跨湾公路大桥与东岸的尼泰罗伊市相连。在巴西最大的海港城市里约热内卢,海滨分外迷人,这里是欧美旅游者的度假天堂。最著名的要数长达8公里的科帕卡巴纳海滩,海滩上建有数十个风情各异的小酒吧,不管是坐在酒吧里悠闲地品一杯烈酒,还是躺在松软的海滩上晒太阳,都会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