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书我都看过,那些只看过一本的人就开始妄加评论的人我觉得可以收收你们的傲气,耐下心去通读一遍《明朝那些事儿》,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完全没有价值,把这本书划到小说一类,略不妥当。
首先回答作者问题,《万历十五年》符合事实,《明朝那些事儿》作者讲的不全面,有些地方有失偏颇。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只是侧重写人,历史事件讲的并不全面,对于国家整体的概况很多时候并没有去讲。虽说没有细讲,但是有些时候也会谈到一些,并不是题主所理解的“各种牛叉”。
比如在谈到崇祯灭国的时候,作者谈到过从嘉靖,万历的怠政,到天启时代的魏忠贤里里外外一顿猛锤,国家已经无法收拾,灭亡的道路已经无法逆转。比如明朝后期是有一些厉害的部队,但是军纪不保证(左良玉劫掠百姓),其他部队各种渣(打不过起义军),再加上天灾,文管系统完全无效率,这种情况想不灭亡都没戏。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市井文化,也就在江南有点,其他地方民不聊生,否则起义军怎么会星火燎原。
有人回答“《那些事》的作者,估计看不懂黄仁宇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呵呵,当年明月写过,明末的财政他听了一个历史学家讲了好几个小时。好吧,姑且算他看不懂。
《万历十五年》确实是一部好书,因为这部书从几个人身上展开,讲述了中国文官集团在明朝时候的运作原理,而且很多传统都是很早就有的,这部书最大的作用是,用并不大的篇幅讲明白了中国几千年来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对于不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外国人来说,这本书见微知著,实为外国人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书籍,所以这本书名气甚大。
对于明朝灭亡,《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夹杂了太多个人感情,对明朝灭亡充满惋惜,对满清有失偏颇(略有),《万历十五年》分析透彻,以小见大,看历史看的多的人,自然有判断。
===================================================================
下面开始说些私货。
《明朝那些事儿》是我6年以前读的,那时候还没出完,5年以前完结的时候,我深深被作者的文字打动,最后一次重读是在2年以前。
第一次读,注意力都集中在作者的幽默上面,那时候历史读的还不多,读这种爆笑的文字,着实打发了不少时间。
后来史书看的多了,对历史有些认识之后,自然对这部书稍微轻视了一些。不过我觉得,这部书闪光点还是很多的。
刨除国人喜欢的政治斗争,宫廷大戏,刨除作者为了阐释一些问题写的浅白的文字,刨除一些作者个人情感,刨除作者的幽默。
我们看到他笔下的各种人物都是活的,有情感的,不是电视剧和电影里面那些刻板的正派和反派,而是活生生的人。有理想,但是会妥协,有善念,也有恶意。
读二十四史的时候,我从未被有气节的人打动,史官们的刻板文字写不活那些人,那些气节也只是变成了符号。而在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从开始的文天祥到最后的卢象昇,每一个有气节的人都深深打动我。中学时候学《五人墓碑记》,没有任何感觉,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五人就义时候的从容以及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难以忘怀。多年以来,看书看电视剧看电影,我都没有落过泪,唯有一次,在读当年明月笔下的杨涟,热泪盈眶,难以自已。
而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一生的经历就在眼前,他们聪明的地方,他们愚蠢的地方,他们如何成功又如何失败,这些事情摆在眼前,我觉得比任何心灵鸡汤和成功学都来的实在。
有些文字简直是神来之笔。
所谓“杀降不祥”,所谓“天道若存,必定有报”,根据哲学原理分析,大致应归入迷信之类,但迷信之所以被称为迷信,是因为有人信。
当年白起不信,项羽不信,常遇春不信,胡宗宪也不信。
毕竟死于非命,毕竟失去天下,毕竟四十暴亡,毕竟……
人,毕竟是要讲点道义的。
还有
对明朝而言,这实在不是个太大的事。
既然不是什么大事,自然就没人管,自己不管别人当然也不管,加上那些无聊的言官泼脏水,修明史的清代史官照单全收,日本和朝鲜史料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各说各话,于是,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争议、误解、谜团。
然而无论大小,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样一件事情:
四百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摧垮贪欲和邪恶,远赴他乡,进行过一场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里,他们中的许多人,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知道有这样一场战争,有这样一群人,曾为了捍卫自由与正义,英勇奋战,毫无畏惧。
为了那些无比的智慧,无畏的勇气,以及无私的牺牲。
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月,征倭总兵麻贵率军凯旋归来,明神宗在午门接见了他。
在搞完大大小小不厌其烦的程序仪式后,明神宗下旨,当众宣读大明诏书,通传天下,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结束。
这是一封诏书,也是一个预言,因为在这份长篇大论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还有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嗟尔,明朝对于上述八个字,崇祯应该是认账的,因为不认账不行。
上台以前,憋足了劲要干掉那个死人妖,死人妖干掉了,又出来党争,后金入侵,看准了袁崇焕,要他出来上岗,一顿折腾,后金没能折腾回去,袁督师倒给折腾没了,本想着卧薪尝胆,忍几年,搞好国内经济建设,再去收复大好河山,结果出了天灾,又出来若干人等造反。
调兵,干掉若干人等,若干人等被干掉,又出来了若干更狠的人(比如张献忠、李自成),再调兵,把若干更狠的人,又打下去,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正准备一鼓作气……
清军打进来了。
好吧,那就去打清军,全部主力调到辽东,打个一年半载,好不容易把人熬走,后院又起火了,投降的不投降,跑进去的又跑出来。
很巧,又是灾荒,大荒,没法活,于是大家跟着一起造反。
这种编剧思路,很类似于早些年的经典电视剧《渴望》,按照当时编剧的思路,就是找个弱女子,什么坏事、孬事、恶心人到死的事,都让她碰上,整体流程大致是,一棍子打过来,挺住,再一棍子打过来,继续挺住,挺到最后,就好人一生平安了。
崇祯的故事就是这样,他挨棍子的数量,估计比渴望女主角要多得多,抗击打能力更强,但不同的是,他的故事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因为他的故事,是真实的,而真实的东西,往往都很残酷。
崇祯并非一个温和的人,他很急躁,很用力,用今天的话说,叫用力过猛,但那个烂摊子,不用力过猛,只能收摊。
崇祯很节俭,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请注意,打补丁的,并不一定很节俭,往往很浪费,比如后来清朝的道光同志,衣服破了,让人去打了个补丁,五十两白银,这哥们全然是败家的,还说特便宜。
而崇祯的补丁,是他找老婆打的,免费。
此外,崇祯还有个特点:走路慢,因为走得快,里面的破衣服就会飘出来——节俭是节俭,脸面还是要的。
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据史料记载,大致要干七八个时辰(十四到十六个小时),累得半死不活,第二天接着干。
简单地说,崇祯同志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穿得破烂,吃得也少,跟老婆困觉较少,只睡五六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打过来,西边打过去,祖坟被人烧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等。
这工作,谁干? 最不幸的是,崇祯同志以上所有的不幸,都无法换来一个幸福的结局——他的努力,终究失败。
但比最不幸更不幸的是(简称最最不幸),崇祯知道这点。
知道结局(注:悲剧),也无法改变,却依然要继续,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同志应该知道自己的结局,他多次谈到命数,气数,经常对人哀叹: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
然而他依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往死了干,直到最后结局到来,依然没有放弃,直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依然没有放弃。
一个了不起的人。
至于作者在第七本论述的袁崇焕死因,个人觉得,学术高度还是有的,再不济,这段分析也算是一家之言,这不是厕所读物的水平。
成功只有一个,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整部书,结尾这句话,我偏偏最喜欢。
我一直觉得,是这本书讲明白了什么是理想,什么是忠诚,什么是气节,什么是谋略,纵然有些地方有些不如人意,总体上来说,我觉得我读完之后,有了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