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语言的故事 巧妙运用语言的故事 精准备 巧运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实验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课堂上学生要经历、要体验、要活动,就要有材料,因此开展实验活动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提供的材料,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既要充分准备,也要仔细检查,还要灵活变换,更要有序呈现,才能使实验效率得到不断优化。

  一、充分准备材料,实验方法更全面
  科学课程提倡的是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应为实验活动提供充分的材料,满足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的需要,为学生选择多种实验方法创造条件。
  如《保护我们的听力》一课控制物体发声的实验: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装置――发声罐,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呢?大部分学生想到把发声罐包裹住;也有学生想到在发声罐里面塞些物体;更有少数学生想到把发声罐放在水中晃动试试看?而课前为学生提供的材料有毛巾、海绵等常规材料,没想到学生会想到把发声罐放入水中,学生想出的一些方法没有所需的材料来开展实验活动。在后面几个平行班上课的时候,我就把相关的材料准备得更充分些,学生基本上都能想到在外面包裹物体――用毛巾或袖套等;在发声罐里面塞物体――海绵或手帕等;把整个发声罐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晃动;更有少数学生想到在发声罐里装满水检验发声罐发出的声音是否变轻。
  有时候教师提供的材料种类有限,使得学生想出的方法得不到尝试,很容易会扼制学生发散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全部预设到学生想出的方法,当然也是不太可能的,但应最大限度地预计到学生可能想出的方法,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材料,使学生能自主选择材料、运用多种方法来开展实验活动。
  二、仔细检查材料,实验结果有保证
  材料是否得当,事关实验活动能否顺利实施、成功与否,往往还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教师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同时也应备材料,还应仔细检查为学生的实验活动提供的材料,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
  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用瓶子继续研究的实验:改变玻璃瓶在水中的沉浮。我为每组学生准备了水槽、水、空玻璃瓶和空塑料瓶,学生在实验时“意外”发生了,有两个小组汇报说:把空的玻璃瓶放入水中是上浮的,装满水之后也是下沉的,再把玻璃瓶中的水倒光以后,玻璃瓶却还是下沉,和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怎么不一样?
巧妙运用语言的故事 巧妙运用语言的故事 精准备 巧运用
  实验中出现了“意外”之后,我在课后马上把每个小组的玻璃瓶一个一个放入水中再操作一遍,结果他们两个小组的还是和上课时出现的“意外”一样,会不会是玻璃瓶的问题呢?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后来把那两个出现“意外”的玻璃瓶中的水倒干净之后,再用抹布把里外的水迹擦干!放入水中,这次行了,空的玻璃瓶上浮了!原来是那两个出现“意外”的玻璃瓶空间比较小,只要稍微加一点点的水就会下沉,把水倒掉之后,尽量把玻璃瓶里外的水迹全部擦干后放入水中才会上浮。
  因为课前的疏忽,没有仔细检查一遍为学生提供的材料,导致一次实验活动出现了“意外”,当然有时“意外”或许也会引发新一轮的探究活动。我们不是一直向学生强调实验活动时要仔细检查、认真记录吗?作为教师,为他们的实验活动检查材料时何尝不应该这样呢?
  三、灵活变换材料,实验难点巧突破
  实验活动中往往伴随着实验现象的产生,但学生对于有些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往往百思不得其解,有时教师加强引导、分析,效果却也不是很好。实验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变换材料,往往可以使问题变得明朗。
  如《沉和浮》单元制作沉浮自如的“浮沉子”的实验活动:把上端是密封的、不漏气的笔帽,下端插在一块橡皮泥上,放入装有水的瓶中并拧紧。同时思考: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学生在实验时,观察到了实验中的不同现象,但对于挤压瓶子与“浮沉子”的沉浮有什么关系这个难点问题,说出原因的为数不多,稍有难度。基于上述情况,我就用玻璃试管替换笔帽和橡皮泥,把试管口向下放入装满水的塑料瓶,拧紧瓶盖使试管倒立着漂浮在水里。学生观察到了“浮沉子”中水和空气的变化情况:挤压瓶子,试管内进入更多的水,“浮沉子”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受到的浮力变小就会下沉;反之,松开手后水的压力减小,试管里的空气体积增大,“浮沉子”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就会上浮。
  灵活变换材料,学生对于水和空气变化的认识从模糊变得清晰,挤压瓶子与“浮沉子”的沉浮有什么关系这个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灵活变换材料,可以给教师和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活动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四、有序呈现材料,实验状况易调控
  实验材料直接全部呈现在课桌上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无暇顾及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汇报等事情,再加上学生的自控力不佳,教师有时还要为课堂的“纪律”而操心。有序呈现材料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较为容易地调控实验状况。
  有序呈现材料既可以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帮助学生观察到不同液体刚放入水中的状态及在水中的扩散过程,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更可以避免课堂上“乱”而“无序”现象的出现,教师在有效完成实验任务的同时,可以较为容易地调控实验状况。
  总之,在目前的科学教学中,就实验活动所需的材料来看,还无法做到与学生的实验活动完全相配套,这就要求教师在为学生选用材料时,要考虑到教学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材料来开展实验活动,提高实验活动的效率,在实验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江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3651/336423712721.html

更多阅读

巧妙运用语言的故事 运用“店中店”巧打经济算盘

  小玉是一位“80后”创业者。三年前,记者在位于桂林市微笑堂后面的店铺里见到她时,她对经营还没有头绪,只是凭着兴趣去卖东西。三年后记者又见到她时,发现她已经较好地控制了小店的运作成本并成功地使人气旺了起来。小玉说,这都是经

第22节:形神兼备—身体语言的巧妙运用(1)

系列专题:《沟通技巧实用宝典:实用口才全书》  形神兼备——身体语言的巧妙运用  成功的社交口才,既要有动人的谈吐,又要有得体的表情动作,方可趋于完美。语言较多地显示着内在的思想和智慧,举止则更多地显露着外在的风度和形象。恰

积极正面思考的力量 第60节:第6章 正面语言的力量(1)

系列专题:《提高你的魅力指数:魅力背后的心理秘密》  第6章 正面语言的力量  本章要点  一、运用正面语言的力量:语言的力量巨大,弄清别人的想法,使用积极振奋的语言,学会操控语言,讲故事的力量;  二、有效使用否定语言:批评必须是

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公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列宁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论民族自决权》)公文作为反映公务活 动的工具,自然也离不开语言,它是在提炼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乎语法、修辞和逻辑规范的书面语言。 公文的语言,是公文写作中一个极其重

声明:《巧妙运用语言的故事 巧妙运用语言的故事 精准备 巧运用》为网友单身跪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