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主要原因与断奶期喂养不当,未及时补充铁质有关。
缺铁性贫血的表现及预防
幼儿嘴唇和口内黏膜颜色发淡,或者舌苔缺乏,则表明幼儿体内缺铁。正常幼儿的口腔黏膜呈粉红色,湿润而有光泽。缺铁性贫血大部分发生在宝宝出生5个月以后,发病高峰在6个月至1岁半。
主要表现:幼儿常面色苍白,食欲减退,倦怠、活动减少,生长发育迟缓,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或烦躁不安、易怒、消化不良,抵抗力低等。因免疫功能降低而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缺铁还会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宝宝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有些贫血婴幼儿可有呼吸暂停现象,俗称“背过气”,常在大哭时发生。
(三联阅读配图)
预防措施:缺铁性贫血一般经过改善饮食,如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和蛋黄,可获改善。宝宝的母乳喂养最好坚持4~6个月,人乳的铁吸收率高达70%,而宝宝从3个月起就应注意补铁。由于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高,故自5至6个月起,应加食动物血、肝、鱼及肉泥等,保证充足的铁摄人,使小儿聪明、健康地成长。蛋黄、肝泥、肉末或菜汁及铁强化食品都是很好的补铁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