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中叶以来,意大利艺术中的样式主义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渡风格,昙花一现。在一片沉寂中,罗马教廷为恢复教会的荣耀,开始招募各方艺术家到罗马来装点教会,企图将罗马变成基督教世界中最美的城市。这一运动大约开始于1585年,像100年前盛期文艺复兴一样,各地艺术家云集罗马,他们在这儿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一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风格绘画 巴洛克绘画 集体智慧的产物巴洛克风格绘画](http://img.aihuau.com/images/e/79857/1910060510194583523291.jpg)
所谓“风格”意味着一件作品是依照某种特定方式构成的,它本身有着内在的和谐一致,但又明显地区别于其他风格,故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风格的形成,当然是某一时代艺术发展成熟的表现。人们可以根据风格判定作品的时间、地点和作者。
从风格上考察,17世纪确实出现了一种区别于盛期文艺复兴艺术的新风格,它无论在精神上和手法上同古典艺术都大相径庭。巴洛克风格突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古典艺术的理性、匀称、静止、典雅的风格。表现在建筑上,它一反文艺复兴时期的庄重、和谐与结构,清晰的特点,追求结构复杂多变,配以大量雕塑和装饰的效果。在绘画和雕塑上,它不再遵循文艺复兴重素描结构,广泛采用垂直线、水平线,追求稳定等原则,而是在作品中强调激情、运动感和戏剧性,追求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广泛采用曲线、弧线,偏爱复杂多变的构图等等。这种新风格首先产生于意大利的罗马城,以后遍及欧洲各地,成为17世纪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
巴洛克风格正是各地招募来的有才能的艺术家在罗马创造的。不过这些人并非仅aIhUaU.cOM仅创造了巴洛克风格,在他们之中还形成了一些远远比过去大师的艺术更为丰富多彩的样式,其中有发扬盛期文艺复兴优美古典风格的艺术,也有描写亲眼所见的真实,取材于普通人生活的艺术,还有强调戏剧性和装饰手法的艺术等等。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其具体表现为:
(1)善用动势:不管是实际的,如波形的墙面或不断变化的喷射状的喷泉:还是含蓄的,如描绘成充满活力或动作显著的人物(不再如古典文艺复兴时的静态表现,而呈现歪斜配置的动感)。力图表现或暗示无穷感:例如伸向地平线的道路,展现无际天空幻觉的壁画,运用变换透视效果使其变得扑朔迷离的镜面手法。
(2)强调光线:设计一种人为光线,而非自然的光,产生一种戏剧性气氛,创造比文艺复兴更有立体感、深度感、层次感的空间。造成轮廓线模糊,构图有机化,而有整体感。追求戏剧性、夸张、透视的效果。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