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矩形的判定及教学反思(姜梅娟)_矩形的判定

6.1矩形(2)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分以下几面:

1、充分考虑了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研究探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能学以致用。

2、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适当、适量设置例题、习题。使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了活动性、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生成性。

3、教师始终起到启发、点拨、纠偏、示范的作用。

4、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使他们“听”有所思,“学”有所获.

【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生活中随处可见矩形,矩形的应用非常广泛。矩形第二课时的一节也是后续几何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探索得出矩形判定的方法,为以后进1步研究其他图形奠定基础,与矩形相关的问题也是考查的热点。
2.对教材的处理
本节课主要是探索矩形判定的条件,应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利用这节课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实践、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亲身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观念,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在选题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配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题。教学中,通过有效措施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与交流,逐渐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并会运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的逻辑推理、动手实践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增强集体责任感。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索矩形判定定理的过程及应用
难点:矩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合作学习的方法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对矩形的学习,谁能回答以下问题

1、判定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是什么?(用定义)(1)是不是平行四边形,(2)再看它有无直角。

2、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哪些性质?

(通过对矩形定义及性质的回顾,引出判定矩形除了定义外,还有哪些方法,导入新课。)

环节二:尝试发现,探索新知

活动一:

1、先请同学仅用手中量角器量一下图形中的四边形的角(有几个直角)。

2、然后通过同桌同学交流用有几个直角才能构成矩形,并说明理由。

(此问题的解决以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矩形的定义,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一。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探究进程并适当给予点拨。)
最后教师进行适当板书进行推证、讲解。在此过程中,全体同学可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

活动二:教师提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相反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在学生回答是或不是的情况下,让学生下例步骤进行探索。

1、画任意两条长度相等的相交线段,并把它们的4个顶点顺次连结,看是不是矩形?

2、画两条长度相等并且一条并分另一条的线段,并把它们的4个顶点顺次连结,看是不是矩形?

3、画两条长度相等并且互相平分的线段,并把它们的4个顶点顺次连结,看是不是矩形?

4、然后通过同桌同学交流用怎样的两条长度相等才能构成矩形,并说明理由。

最后通过教师演示动画,师生进行适当交流、归纳、讲解,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二。

(此问题的解决仍以分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通过此种互动过程,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三:矩形的判定定理二的证明。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

对于判定定理二的证明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与学生交流。

(1)条件与结论各是什么?(引出条件与结论的关系)

(2)使1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已学过什么方法?(引出矩形的定义证明)

(3)要证明1个角是直角,根据平行四边形相邻2个角互补,只需证明什么?(引出证明2个三角形全等)

(4)如何选择要证明2个三角形全等,它们的条件是否满足?

最后由学生说出整个证明的过程,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与板书。

当判定定理一、定理二得出后,让学生总结矩形的3种判定方法(定义,定理一与定理二),并对题设进行比较、区分,使学生进1步明确定理应用的条件。

环节三:应用辨析,巩固定理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定理,应用如下:

应用一、工人师傅为了检验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否成矩形,你有没有方法帮助工人师傅解决这个问题?(这一题是由引入判定定理二改编而成的,主要考查学生的判定矩形的多种解决方法的实际问题。)

矩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矩形的判定及教学反思(姜梅娟)_矩形的判定

应用二、例题讲解

一张四边形纸板ABCD形状如图,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若要从纸板中剪出1个矩形,并且使它的4个顶点分别落在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上,可怎么剪?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过去证明“依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使学生联想到连结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然然后运用中位线定理,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应用三、

练习一、判断题:
1、内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一组邻角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5、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练习二:如图AC,BD是矩形ABCD的两条结角线,AE=CG=BF=D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练习一,二是课内练习,主要为加强学生对所学定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将给出的条件转化为应用定理所需的条件,辨析判定定理的题设,以便更好地应用定理。这2个问题的解决分别应用所学定理,使学生能够学习致用。这两道题的解决方法是先采用独立完成形式,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求助老师或同学,学生互助完成,派学生代表板书讲解。)

环节四:小结,体验收获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环节五:布置作业:见作业本

教学反思:

《矩形的判定》一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后提出的。因为有了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做为基础,所以本节课采用了“类比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学习”的方法进行新知的探索与学习。在设计中,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演示活动引出主题“矩形”,运用回忆的方法,对“矩形的定义及性质”进行了预备知识检测,再对矩形的判定方法进行猜想与验证,紧接下来设计了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学以致用,最后用一流程图进行了小结。

在设计中,我一直想要抓住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索猜想新知验证新知,课堂上也看到了大部分学生们在积极认真的思考问题,但是小部分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对于探索证明的方法还是有些欠缺,加上课堂上关于逻辑思维的证明引导的不够充分彻底,不能够为学生做好充分的铺垫,所以部分学生感觉推理困难,这是最遗憾的地方。在学生应用判定定理做习题中,也没有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汇总巡视学生做题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只是做个别指导。等等的问题,在今后教学中,自己一定要更加的注意这些问题的出现并想办法解决,让教学中的“遗憾”少一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3951/992490930639.html

更多阅读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王天姣 秋天的怀念一等奖教学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大连市西岗中学王天姣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环节。学习过程中一旦偏离目标,教师应及时引入正题。在《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中,我设计了“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人物描写(动作、语言、神态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怎么写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亮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蝴蝶、有蜻蜓、有蚂蚱……还有太阳的光芒、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这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反思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反思广东汕头华侨中学王娜(苏红教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市级培养对象)《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节课,我准备用3个课时完成。本来我打算用第二课时来开汇报课,即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 香港 璀璨的明珠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二至五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我把握住了略读课教学的步骤,让学生从阅读提示入手,按阅读要求独立阅读、思考,在初读课文

声明:《矩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矩形的判定及教学反思(姜梅娟)_矩形的判定》为网友我心堪比柠檬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