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生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哲学内涵 社区 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F0- 0 【文献标识码】A
国以民为本,民生问题已成为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而“生态民生”却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早在2005年,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的核心思想业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也是民生。2015年5月,在习近平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后,首次来浙江考察调研选择的第一站就是舟山,并专门走访新建社区,对“美丽乡村”建设做出高度评价。新建社区的生态民生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提供了鲜活的民生注解,也为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新思路。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哲学内涵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在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中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哲学思想。马克思认为:“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由此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内涵,我们不能脱离民生去空谈生态文明建设。
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强调自然界的基础地位,无论人与自然最终如何实现统一,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2]。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曾深刻指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为了能够 ‘创造历史’。”但是,人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4]。人类首先是自然的产物,“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5]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再次强调了人类社会的根源就在于自然界,“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不能无视和违背自然规律,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这种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那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又取消了。”[6]人类的实践,改变的仅仅是物质运动的方式,而不能创造自然,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如果自然环境恶化到使人类难以生存了,那么,就无从谈起“人的全面发展”。
2. 人是实践活动和价值追求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思想,生态的核心,究其根本,离不开人。“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活动。人的幸福在这种双向活动中,客体的变化及其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表现为客体向主体的生成”[7]马克思认为,人是实践活动和价值追求的出发点,从这个引申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问题,可以得出,生态文明建设,最终是要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其中,民生是重要的因素,“民生问题第一个层面是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第二个层面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第三个层面则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8]。那么人与自然界是如何实现联系的呢?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实践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根本”,劳动是人从自然界中分化、独立的根本动力。
3. 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和谐共生
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但人是有意识存在的,是具有高度主观能动性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对自然界有着天然的依赖性,“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9],但他们从来没有否认人类的主体地位,也从来没有要求人类消极被动地去顺应自然,而是强调要把自然放在与人类一样平等的地位,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并且共生的,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人类才能通过改变自然获取生存需要,要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联系起来,实现经济、环境、民生三者共赢,确保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民生改善相统一。
二、新建社区生态民生建设实践案例分析
舟山市新建社区,位于定海区干览镇西北,居坳腹地,地势低凹,三面环山,由黄沙、南洞、里陈三个自然村组成。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建社区时指出,“多年前我在浙江工作,我就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理解了,我为此而感到高兴,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近年来,新建社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乡村、田园、文化、景区”的发展方向,努力探索生态与民生互动,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案例。
1. 坚持生态优先,改善宜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新建社区始终坚持在优化环境中科学发展,实现发展与生态并进。“十二五”以来,采取了连续和系统的规划及措施,切实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将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实施了基础设施完善提升、环境综合整治、区域节点景观打造等系列工程。全面完成水系改造提升,提升水库坝下核心区域和水库边坡治理工程,打造水库坝下凉亭景观,建成水库�h线游步道和骑行慢道。建设社区文化党建广场和南洞民俗民事服务中心,提升改造渔人码头、桃源广场和南洞休闲小广场。打造里陈民房青年旅社品牌,整体提升里陈区域环境。在整个村庄内布点建设游客休息点,改造消防安全系统,升级建设便民商业网点、医疗服务点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对社区整体环境卫生加强整治,新设生态垃圾桶、生态厕所等;开展壁画村美化提升工作,完成村民民居外立面改造;开展村庄绿化种植提升,大面积进行农作物和景观植物种植。通过上述系列工作,新建社区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环境基础,“美丽乡村”油然而生。同时,也为将社区生态优势转化为第三产业优势创造了条件。 2. 坚持“三生”融合,壮大生态经济促进民生改善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新建社区依托特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因势利导,积极投身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把良好的生态环境看作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不断将生态保护、生态经济与民生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布局引导农民试点种植特色水果等农作物,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推出一批以农家采摘体验、民俗风情为特色的农业精品项目;统筹规划发展提升农家乐、民宿产业,创建民俗基地、农家乐一条街,形成规模效应,扩大产业影响;打造中国南洞戏剧谷,丰富戏剧谷内涵,建成戏剧广场、戏剧舞台和戏剧景观小品区,引进知名戏剧文艺演出团队、设立戏剧名家工作室,打造中国戏剧原创实践基地。全面提升建设大学生实习、作家采风创作基地,积极引进大专院校、文艺团队到南洞采风、创作。打造户外旅游运动休闲基地,举办各式户外旅游运动体育休闲活动。推进文化创意小镇建设,建成南洞文化艺术中心,开展群众文化艺术的培训、创作、普及和文化旅游商品制作、展示、销售等活动,如开发渔民画、绳结、剪纸等本土文化衍生产品和靠垫、漆盘、丝巾等文化旅游商品,打响了南洞海洋民俗文化品牌。改造提升社区文化礼堂村情村史、崇德尚贤、美好家园三个主题馆,将文化礼堂建设成为海洋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教育基地。开发建设一批体验性、娱乐性、参与性为主的旅游项目,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特色生态经济的发展,不仅为渔农民创业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实现了生态环境优化、生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民生改善三者的融合促进。
3. 坚持扶持引导,创新生态民生实践参与模式
为加快推进新建社区生态民生建设,新建社区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成立了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实行一套班子、一个管委会、一个开发平台的项目建设机制。同时,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充分听取社区群众意见,编制完成了新建社区乡村旅游发展、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总体规划和水系、交通、大地艺术景观、绿化景观、民宿改造等专项规划,注重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之间的有机融合,做到多规合一。编制完成了新建社区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分年度安排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为有序推进社区各项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区居民自发成立创业参事会,下设农家乐、文创产业、游乐休闲产业、农特产品等四个分会,形成了互助协作、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研究出台一系列扶持群众创业的优惠政策,结合技术指导、产业引领,让社区居民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组织社区劳动力开展民宿、餐饮、商贸、导游等职业培训及特色果木、蔬菜种植培训,在旅游就业等岗位上向社区群众倾斜,拓宽群众创业就业渠道,让社区群众获得更多实惠。成立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推进农家乐统一门面、统一招牌、统一清洁服装“三统一”工作,对三个自然村发展农家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打造,突出规模经营效应,完善利益共享机制,着力打造农家乐基地。在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社区群众在社区组织带领下,既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投身于各项特色生态经济事业,又积极参与社区各项事务,将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有机结合,形成了社区组织与社区群众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
三、新建社区生态民生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启示
生态民生建设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体现,是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可操作化。是在生�B文明建设中以民生为着力点,统筹民生和生态保护的具体实践。
1. 培育生态民生理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们在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保持一种健康积极的态度,其要义是把生态看作一种民生,保护生态就是改善民生,进一步说,生态建设不仅仅是环境保护,更是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生态资源、发挥生态效益,通过生态民生建设从生存和发展两方面改善民生,真正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方面,生态保障优先,实现“三生融合”。科学发展既是好与快、质量与速度的统一,也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财富”,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分析和解读生态文明建设时说的两句话。他认为,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环境本身就能带来财富,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的生态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生态、生活、生产做到有机融合,这就是最大的优势,也是一个地区发展蓄积的巨大后发力量。生态是美丽之源,生产是美丽之基,生活是美丽之福。生态是生活的本质要求,是生产的基本前提,因此首先是要保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不是对自然生态进行消极保护,而是结合生产、生活进行科学开发。另一方面,民生与生态共进,实现“三乐一体”。民生改善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的,也是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了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广大群众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来,必须解决好“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乐居、乐业、乐游是“三生融合”的价值体现和功能提升,“乐居”是环境维度上的价值感受和体验,“乐业”是功能维度上的价值感受和体验,“乐游”是体现地方魅力的价值感受和体验。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要把一个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优势,要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三乐一体”。
2. 形成科学的生态规划体系
生态建设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离不开规划的引领以及规划的执行。首先要确保生态规划的科学性。规划是龙头,要以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为引领,形成定位清晰、管控严格的空间规划体系和生态功能综合保护开发格局,并结合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制定细致、科学的具体实施规划。其次要强调生态规划的法定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遵守国家、浙江省制定的相关生态保护开发法规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相关规划的法定效应,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重要的“指挥棒”。最后要坚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在实践中,容易出现“一任领导一个规划”的现象,经常出现规划执行的层层走样,最后流于形式的情况。因此,在生态建设领域,尤其要强调规划执行的一致性和严肃性。 3. 明确主体责任实现共建共享
生态民生建设,基层组织和群众有着各自不同的责任,在实践中,要努力寻求和谐互动模式。一方面,明确基层组织的主导责任,做好“生态+民生改善”文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了自然和人的问题,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通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获取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继而通过实践改变生活。基层组织在生态民生建设方面,既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将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同时,要注重在绿色发展中持续促进民生改善,为居民群众创业增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强化群众主体责任,做好“生态+产业发展”文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只有一切为了人民,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才能提高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发展就没有产业、就业和税收,就谈不上金山银山,也不可能有持续的生态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基层政府组织应该强化群众主体作用,着力引导群众,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培育新的民生增长点。
4. 突出主题挖掘生态历史文化资源
文化是形成于自然环境中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心理。贯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建设生态民生,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避免“运动式”“形式主义”和千篇一律。一方面,要以特有的自然环境勾画生态之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生态民生建设首先要崇尚自然,让居民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起乡愁,根据独有的自然环境,去塑造更适合生活、更具韵味的自然环境,而不是去粗暴的治理、改变。另一方面,要以独特的历史文化浸润生态之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中,独特的生态文化建设,能够促使地方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织造百姓共同的精神纽带。尊重历史,发掘特有文化,原本普通的环境就有可能成为生态民生建设的亮点,就有可能成为生态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新建社区的案例来看,就是充分挖掘了生态休闲旅游资源,比如重点发挥了南洞艺谷的戏剧资源以及当地“民俗”资源,开发了一系列休闲旅游文化品牌,而在这个基础上,�M一步深挖地方宗祠文化、历史文化和独有的乡愁文化,更是使美丽乡村具有了脉动之魂,使“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实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有着极其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内涵。从民生视角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需要我们从一个个生动的实践中汲取宝贵发展经验,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运用哲学智慧,找到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具体化的结合点,进一步提升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8.
[2][4]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8,23.
[3][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6.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4.
[7] 林剑.幸福论七题[J].哲学研究,2002,(4).
[8] 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312.
[10] [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文韬,佩云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49.
[11]何涛.生态民生建设对策思考――对浙江省丽水市、宁波奉化市滕头村的典型案例分析[J].清江论坛,2011,(1):57- 61.
[12] 戴玲翔.生态民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创新实践――基于浙江省舟山市案例分析[J].中国轻工教育,2013,(2):27- 29.
[13]潘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J].中国生态文明,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