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简介
陈友谅生于1320年,卒于1363年,共享年44岁,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并且建立了大汉政权。
陈友谅剧照
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人,陈友谅在一个渔家出生,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陈友谅小时候读过书,所以在文学方面也略知一二,后来陈友谅在县衙做小吏,对此陈友谅并不满足现状,他认为自己将来必有一番大的作为。1355年,倪文俊攻破了沔阳,陈友谅加入了红巾军,参加起义活动。随后,陈友谅因立功,升为元帅一职。1357年,倪文俊和徐寿辉发生了内乱,倪文俊没有杀掉徐寿辉,他担心徐寿辉前来抱负,便逃到黄州,投靠了陈友谅。陈友谅不久之后,便杀了倪文俊,将倪文俊的军队进行了兼并,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
1358年,陈友谅的军事实力扩大后,他率兵攻打了安庆、瑞州等地,进而进入江西等地。
当时,陈友谅是长江以南的霸主,拥有很强的军事战斗力。后来,朱元璋和他成为了邻居,朱元璋想要夺取池州,于是便派遣常遇春前去讨伐,陈友谅手下有一员猛将叫赵普胜,后来陈友谅中了朱元璋的反间计杀掉了赵普胜。
1360年,陈友谅杀死了徐寿辉,吞并了徐寿辉军队,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大汗。在他即位之时,各位臣子们都站在沙岸上向陈友谅恭贺他成为大汉的天子。
朱元璋不断进攻陈友谅打下的城池,陈友谅和朱元璋进行了正面开战。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展开了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败于朱元璋,并且当场被射死。
陈友谅是哪里人
陈友谅生于1320年,卒于1363年,共享年44岁,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并且建立了大汉政权。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人,陈友谅在一个渔家出生,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
陈友谅剧照
陈友谅小时候读过书,所以在文学方面也略知一二,后来陈友谅在县衙做小吏,对此陈友谅并不满足现状,他认为自己将来必有一番大的作为。1355年,倪文俊攻破了沔阳,陈友谅加入了红巾军,参加起义活动。随后,陈友谅因立功,升为元帅一职。1357年,倪文俊和徐寿辉发生了内乱,倪文俊没有杀掉徐寿辉,他担心徐寿辉前来抱负,便逃到黄州,投靠了陈友谅。陈友谅不久之后,便杀了倪文俊,将倪文俊的军队进行了兼并,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
随后,陈友谅打算自己称帝,但是恐于徐寿辉的军事实力,迟迟不敢行动。一次,陈友谅攻占了龙江,徐寿辉提议迁都到龙兴,陈友谅否决了徐寿辉。徐寿辉带兵从汉阳出发,准备在江州暂时驻扎。江州恰好是陈友谅管辖的地方,他知道这是一个绝佳消灭徐寿辉的机会,于是下令士兵在城内城外进行埋伏,徐寿辉一旦进城就要关闭城门,把徐寿辉和部下全部消灭,后来陈友谅把江州作为都城,要挟徐寿辉在此入住。1360年,陈友谅杀死了徐寿辉,吞并了徐寿辉军队,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大汗。在他即位之时,各位臣子们都站在沙岸上向陈友谅恭贺他成为大汉的天子。
朱元璋不断进攻陈友谅打下的城池,陈友谅和朱元璋进行了正面开战。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展开了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败于朱元璋,并且当场被射死。
陈友谅怎么死的
陈友谅被朱元璋的士兵用箭射中头部,当场身亡。陈友谅通过灭掉徐寿辉,建立了大汉政权。陈友谅的势力发展比较快速,成为长江以南的霸主。
陈友谅剧照
朱元璋派遣常遇春讨伐陈友谅的占地。陈友谅军队中的将士对他杀徐寿辉而夺取政权一事非常不满,纷纷投向朱元璋的阵营,所以,陈友谅的失地越来越多,他一气之下,决定和朱元璋在鄱阳湖展开斗争,陈友谅事先建造了数艘大船,朱元璋利用轻便的小船前来迎敌。1363年,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士兵进攻南昌。朱元璋下令让朱文正等人在南昌坚守,三个月后朱元璋亲自前来增援。俩人在鄱阳湖一带相遇,大战了三天。朱元璋的军队有很大的亏损,马上就要坚持不下去时,朱元璋感觉到了东北风来袭,于是他下令烧掉陈友谅的战船,陈友谅在这次会战中损失很大,加上,朱元璋的船轻盈,进退自如,陈友谅很是挫败。
期间,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让陈友谅取消大汉的国号,不然朱元璋就会猛攻陈友谅,随后,陈友谅并没有给朱元璋回信。过了一段时间陈友谅军队没有了食物,打算从湖口冲出去,朱元璋派遣兵力进行了围截,陈友谅当时伸出头来指挥作战,被朱元璋部队一箭射中头颅当场死亡。
陈友谅死后,陈友谅军队军心大乱,朱元璋乘胜追击杀掉了陈友谅将士,并且掳走了陈友谅的一位妻妾。
陈友谅墓
陈友谅墓位于武汉蛇山引桥的南面,呈坐北朝南的方向。
陈友谅墓
陈友谅是元末年间大汉政权的建立者。陈友谅曾经参加红巾军,因为屡立战功得到了赏识,随之,陈友谅有了自己的军队,渐渐地,陈友谅有了野心,他在红巾军中制造内乱以此瓦解了红巾军实力,先后杀掉了徐寿辉等人。1360年,陈友谅自己称为皇帝,年号为大汉,随后,陈友谅一方面进行抗元战争,一面和朱元璋军队做抵抗。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开战,陈友谅在这次战争中战亡。陈友谅去世后,部下将陈友谅的尸体运回武昌,葬于武汉蛇山引桥的南面。
陈友谅的墓建造相当不错,立的有石牌坊,石牌坊上写着:江汉先英四个大字,背后写有三楚雄风四个大字。在陈友谅墓前会有16级台阶,通过台阶而上,就可以看见陈友谅圆形的墓。陈友谅的墓呈圆形,并且是红色。墓前有2米的墓碑,墓碑上写着“大汉陈友谅墓”六个大字,显得格外壮观。
1908年,有人在武汉偶然发现了陈友谅的墓地。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相关单位对陈友谅的墓进行了整修,整修工程第二年才结束。到了1956年,武汉市政府再度对陈友谅的墓园进行修葺。文革年间,陈友谅墓损毁严重,文革结束后,在1981年,湖北省相关部门对陈友谅墓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将陈友谅的生平纪事刻了碑文记载。陈友谅墓成为了武汉市的文物景观,也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友谅后人
陈友谅在建立陈汉政权时,参加了红巾军,认识了倪文俊、徐寿辉等人,他们对陈友谅有很大的帮助。
陈友谅剧照
陈友谅小时候读过书,所以在文学方面也略知一二,后来陈友谅在县衙做小吏,对此陈友谅并不满足现状,他认为自己将来必有一番大的作为。1355年,倪文俊攻破了沔阳,陈友谅加入了红巾军,参加起义活动。随后,陈友谅因立功,升为元帅一职。1357年,倪文俊和徐寿辉发生了内乱,倪文俊没有杀掉徐寿辉,他担心徐寿辉前来抱负,便逃到黄州,投靠了陈友谅。陈友谅不久之后,便杀了倪文俊,将倪文俊的军队进行了兼并,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
随后,陈友谅打算自己称帝,但是恐于徐寿辉的军事实力,迟迟不敢行动。一次,陈友谅攻占了龙江,徐寿辉提议迁都到龙兴,陈友谅否决了徐寿辉。徐寿辉带兵从汉阳出发,准备在江州暂时驻扎。江州恰好是陈友谅管辖的地方,他知道这是一个绝佳消灭徐寿辉的机会,于是下令士兵在城内城外进行埋伏,徐寿辉一旦进城就要关闭城门,把徐寿辉和部下全部消灭,后来陈友谅把江州作为都城,要挟徐寿辉在此入住。后来,陈友谅为了永绝后患,徐寿辉和他商量要事之时,派人敲碎了徐寿辉的脑袋,徐寿辉被陈友谅害死。
陈友谅十分多疑,他不相信有忠诚的士兵和朋友,期间他中了朱元璋的离间之计,将手下一员猛将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