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工资 “50后”到“90后”第一份工资的回忆

在这些记忆里,我们看到了收入水平在变化,生活质量在提高,物价也在节节攀升,以及暗藏在工资背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变迁。

“50后”:首份工资用得最小心翼翼

在很多人眼里,“50后”生活在艰难的年代里。“50后”的幼年或童年正经历“三年困难时期”,饥饿是“50后”集体的深刻记忆。大串联,大游行,喊口号,举拳头,而“失学”也是“50后”的另一个磨难。在他们的记忆里,政治、阶级、集体主义取代了文化和知识,大量的时间花在开会、劳动上。

很多“50后”的第一份工作由国家分配,很多青年知识分子则“上山下乡”,从城镇来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时的瑞安,没有遍地开花的小卖部,更没有品牌云集的百货大楼,但经历过贫穷、饥饿的“50后”,却养成了保守的消费习惯,相较于“花费”,他们更愿意“存钱”,此外,与兄弟姐妹们共同成长的他们,也较独生子女更懂得分享与给予。第一份工资对于经历过贫穷、饥饿的“50后”来说显得弥足珍贵。

“50后”故事

第一份工资:跑城里买稀罕货

戴师傅生于1954年,初中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瑞安沿海轮船公司当船员。“第一笔工资领到25元,当时算蛮多的。”戴师傅说,那时物资匮乏,商品短缺,吃饭都凭粮票去供销社领的,有钱而没有票证是买不回东西的。他拿着第一笔工资,乘轮船停靠上海的时候,跑到百货公司,买了几件化纤衣服、热水瓶和肥皂等生活必需品。

从上海回到家,戴师傅成了街坊邻里的“明星人物”,因为很多人都托他在上海捎东西。“我每次出海,很多亲戚和邻居会给我列清单,就图个在上海买东西方便。”还有不少人千方百计找到戴师傅,帮忙买自行车、呢大衣,甚至还有大白兔奶糖等,这些在瑞安买不到的东西。

同样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鲍,第一份工资是21元。老鲍舍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资都攒起来,整整攒了一年,终于买了一只上海牌手表。“当时戴手表还不普遍,能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简直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啊。”老鲍说。

第一份工资:就想着攒钱买土特产带回家

马师傅1957年出生,初中毕业后,被分配至崇明农场当木工、造房子。当时,工友们第一个月的工资都是18块钱,不算太多,“其中九块钱用来买一日三餐的饭票,这算是吃得比较省的,四块钱用来买日用品、肥皂等,剩下五块钱,把它存起来,回家前买点特产带回去。”

70年代中期,崇明岛上唯一的小卖部位于岛的上埠,从马师傅工作地点步行过去,至少得花上一个小时,“花上几毛钱坐公交又不划算,所以基本不会有其他花销。”马师傅不抽烟、不喝酒,平时每月几乎没有额外支出。

马师傅告诉记者,当时从崇明来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块8毛钱,相当于1/6的月收入,因此,勤俭的他三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会买上大包小包鲫鱼、黄鳝等当地土特产带回家,与父母、兄弟姐妹们共享。

工作第一年,马师傅几乎没有任何应酬支出,直到第二年,他的工资涨到了27块钱,才偶尔买些小酒和土特产,用煤球炉烧些小菜,与室友小酌聚餐。尽管生活艰辛、物资相对匮乏,但在马师傅看来,那样的纯真年代再也回不来了,所幸的是,艰难岁月里却萌生出了质朴的爱情,这段缘分延续至今。

“60后”:一半补贴家用,一半买贴花

“60后”的入职时间一般集中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家里的经济开始有所宽裕,生存压力较小,但不少家庭还处于温饱水平,家里领工资的青年自然而然成了家中的经济支柱,大都是领了工资直接补贴家用。

“60后”是现在社会的中间力量,但其中有不少人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的首笔工资收入,聊起来也很激动。整体而言,他们对比“50后”,经济有所宽裕、生存压力略小,也没有“70后”、“80后”买房租房的压力;首份工资根据工种有了差异,但整体来说差异不大;在刚刚参加工作时,有的还能享有免费食堂、免费宿舍的待遇很有点延续了大学时代集体生活的意思。

[ 转自365知识网 http://www.zhishi365.com/ ]

当然,也有不少家庭的“老大”延续了“60后”贴补家用的习惯,在上海,很多家庭里“大姐”的首份工资贡献给了:母亲的围巾、小妹的毛线、插队落户弟弟的汇款单……

“60后”故事

第一份工资:58元26元零存整取

老贾清楚地记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资时的激动:58元这要感谢他的本科学位,令他的工资等级一下子跃到了跟辛苦工作了一辈子的老爸的同一水平。

“当时我爸跟我说,家里三兄弟大哥在卫生局,小弟在大学当老师,不需要我补贴,让我每月存26元在银行,这样三年以后就有近一千块了。”老贾最清楚的就是自己的第一份工资近一半放到银行当时最流行的“零存整取”账户里。

剩下的钱怎么花?在老贾的印象中,一个宿舍的同事在周末轮流请客,但也没有上馆子。是到菜场去买回来大家一起聚餐:“反正花不了多少钱。”但老贾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里两件最奢侈的消费先攒了两个月买了辆自行车,然后再攒了3个月买了个音响。“后来自行车被偷的时候,还心疼了好一阵。”老贾笑言。

“60后”集体生活下的“私房钱”

葛女士1964年出生,入职时间是1984年。在国企工作的她,第一笔工资是21元。“领到钱后分文未花,回家就交给父亲,很自豪也能赚钱帮家里了。”葛女士感叹地说,钱虽然不算多,但当时还是很有分量的,现在工资一涨再涨,却也没有当初第一份工资到手的那种分量了。她说,“60后”的兄弟姐妹普遍较多,一般领了工资,会交父母的居多,用于补贴家里的开销。

选自:365知识网

说起自己的第一笔工资,夏先生说,当时领到20多元,一半放在了贴花储蓄里。“10元钱一张的贴花,跟创口贴般一样大小,每个月领一张贴花,按月份整整齐齐贴在存折上,一年下来就有100多元,过年时给家里置办了一台收音机。”夏先生说,那时贴花储蓄是风行千家万户的一种存钱方式,后来随着储蓄品种的增多和人们理财观念的变化,已经永远留在“60后”的记忆里。

“70后”:收入差异开始呈现

选自:365知识网

“70后”的首月薪,普遍在千元以下,但相对当时的消费水平,工资还是比较耐用的。那时,工资补贴家用的观念开始淡化,花钱的选择也开始丰富起来。

对于“70后”来说,首份工资用来干啥?分化开始拉大,找个70、71年的与79年的可能活法完全不同而且,在他们中有不少已经是独生子女。所以,首份工资贴补家用的观念开始淡化,而且花钱的选择比起上两代人极大地丰富了:很多人开始攒钱准备继续出国深造;有远见的在家人的帮忙下买了套房,日后证明这一决策无比英明;也有人给自己的电脑升级换代,彻底告别486时代……

对他们来说,首份工资买个自己心心念念的奢侈品也很正常,不过,当时的奢侈品并非是现在动辄万元以上的LV包包、爱马仕皮带,而是一条几百元的美国品牌牛仔裤、一双心仪很久的亮色高跟鞋。整体来说,他们对物欲的掌控拿捏的不错。

“70后”故事

“70后”工资存起来以后买房子

严女士1970年出生,属于“70后”的第一批。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她,分配在杭州一家医院。严女士说,她的第一份工资有100多元,当时全部用于自己杂七杂八的生活开销了,还有些不够用。“幸好当时都住单位的集体宿舍,不用担心租房的问题,否则就得靠父母救济了。”

而1973年出生的李先生,显然看得更远些。他说,那时瑞安房价还不算特别高。1994年开始工作的他,工资除了留下少量零花钱,他全交给了老妈。5年后,李先生在瑞安市区买了套房子,花了近15万元,没贷款。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个明智的决定。当2004年,李先生把这套房子卖掉后,卖房子的钱已经可以用于买两套房子的首付,父母一套,自己一套,而他每个月只需还1000多元的贷款,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上海人:名校优势体现在薪金起点上

1976年出生的小吴是独生子,但他回忆同学中也有有兄弟姐妹的:“当时在学校里老妈就管得很严,动不动就说不好好考个好学校,以后扫马路。果然,一毕业,差距就开始出来了”

据小吴说,自己小学时的玩伴中,复旦大学毕业的一开始工资就能拿到3000元。像他这样普通本科院校的也就一千多一点。最重要的是:“工作开始挑人了。”小吴回忆,自己拿到的第一份工资虽然只有1200元,但这是每天六点半起床,从通河新村挤95路再转车到城隍庙辛辛苦苦赚来的,“而且如果我不做了,应届大学生多着呢,都在后面排队。”

小吴记得,对外表还挺在意的他花了300多元买了条当时年轻人中比较流行的第五街牛仔裤,很是宝贝:“当时不懂嘛,牛仔裤还用来烫一烫。”

后来最终选择去德国留学镀金的小吴如今已经在杜塞多夫定居,已成为一双儿女父亲的他回忆:“好像从我们的第一份收入开始,竞争就异常激烈。我后来每年回上海探亲,就觉得都市人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东西也越来越贵。”

非上海人:工资用法完全不同

“相比我们,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真是太幸福了。”今年38岁、毕业于上海交大的曹先生是新上海人,虽然户口早已到了上海,但回首自己的第一份工资,他觉得名校硕士学位的他在同龄人中毫无优势,在生活质量上比不过职校毕业的本地人。

“当时起薪是2000元,我还帮朋友的公司打打杂,赚点零花钱。虽然在当时算挺‘富裕’了,但我跟女朋友都是硕士毕业,年纪已经不小了,家里催着结婚,租个房子就要近1000元,收入直接打对折。”曹先生回忆,“我的第一份工资的近一半就直接贡献给房租,而且当时因为有结婚压力,总不能花媳妇的钱,所以对自己很‘抠门’,最窘困的时候身边的本地同学叫出去‘撮一顿’都不想去。”

“80后”:生活费还要爸妈资助

让我们把目光放在2000年,那时一直被称为叛逆的一代的“80后”走上了职场。对第一笔工资,很多“80后”的反应是“挣钱真不容易。”

回眸“80后”的第一份工资,有人觉得有点“坑爹”因为他们顶着扩招的“历史机遇”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挤进了大学校门,飞入了梦想中的“北上广”,四年寒窗,南柯一梦,天之骄子也必须直面“惨淡的人生”。

从80后的第一份工资里面我们可以读到,当大学文凭变得“一地鸡毛”,当全国房价变得“遥不可及”,当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当魔都房价从四位数直接乐声至五位。是的,没有90后的潇洒,没有50后的惬意,80后的第一份工资似乎在宣告这是“无奈的一代”。

“80后”故事

“80后”:大学毕业不等于起薪高

冯小姐1985年出生,2009年毕业于哈尔滨一家职业学院。毕业后找了好几个月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时觉得自己太没用了,回家还靠父母。”幸好几周后,冯小姐终于在一银行落脚,成为一名引导员。“第一个见习期的工资发了1000块钱,其中500块钱请了家里人吃饭,买了些新衣服,就没剩下多少钱了,生活费还要爸妈资助。”

1988年出生的李小姐是一名追逐时尚的女生。大学时,她就办了信用卡,每逢商场有打折促销活动,都会去血拼一番。“现在物价这么高,衣服、鞋包、化妆品,随便买买都要好几千,几乎每月都要透支上千元。”李小姐领到的第一份工资,是还信用卡债。“每月工资还卡债,常常向别人借生活费,算是‘卡奴’大军中的一员吧。”。

实际上,当初不少凭全国扩招“历史机遇”挤进大学校门的“80后”,大学毕业证书不再吃香。一毕业,就失业。“80后”不再有分配的铁饭碗,不仅面临挤破头也难进的残酷就业竞争,还有遥不可及的房价。啃老,蜗居,卡奴,“80后”的第一份工资似乎宣告着他们是“无奈的一代”。

留守派:第一份工资全部交房租

“第一份工资啊,不谈了,全部交了房租还不够,妈妈从老家还寄了500元救济金。”2004年毕业的张伟在谈及自己人生的第一份薪水时,无不感慨地说。2000年从河南老家的农村里考入上海,4年后,他决定留在这个灯红酒绿的魔都。

他最终选了一家出版社担任发行助理,“原因很简单,出版社可以将我的户口落在上海,虽然工资并不高,干的活也很基层,但是,上海户口可比百元大钞金贵多了。”

刚到单位,老板让他从实习生干起,“第一月的1500元工资,全部交了房租。”张伟苦笑着说,他与同学在单位附近租了间房子,每月租金500元,付三押一要2000元,母亲还从外地寄了500元救济金,才好容易将房租交齐。加上水电煤气,一个月下来也得600元多。“好在是两个人分摊,压力还小些,否则老板可以直接将工资开给房东了!”

张伟告诉记者,刚入职场,总要买几套正式一点的衣服,小张捏着自己在大学时代做家教的钱买了一件衬衫、西裤。最初的几个月确实很辛苦,添置东西、吃饭、水电费、交通费、通讯费,偶尔还有朋友聚餐,哪样都要花钱,有时半个月工资就见底了。刚开始张伟不得不跟家里开口,让父母补贴一点。

本土派:大肆宴请坐等“啃老”

“1440元!”1982年出生的章晓林虽然毕业已近10年,可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份工资的金额,“其实当时谈的薪水是1800,但试用期打8折,所以最终到手1500元不到。”文科出身的小章清楚地记得,最初找了几份工作都不合适,在亲戚的帮助下找到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

第一份工资 “50后”到“90后”第一份工资的回忆

虽然当时的工资听上去很“寒碜”,不过小章坦言“2004年的物价仍可以过得很舒坦”。“我记得当时一份炒面只要3.5元,一客盖浇饭的价格在5元左右。”她说,“由于家在上海与父母同住,所以当时根本没有什么压力,1440仍旧可以过得很潇洒。”

与很多80后一样,小章的第一份工资也全部花在了请客上面。“800元请家里所有的亲自搓了一顿,宣誓我开始有经济能力了,500元请同学们去KTV爽了一把,基本上周遭的同学都是这样分配第一笔工资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第一份工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小章的工资基本都是“吃喝玩乐”。她笑称在自己也“资深啃老族”。“跟父母同住,一日三餐妈妈都准备好,头疼脑热也由父母管着,自己的工资基本都花在了购物上,属于“月光族”。

海归派:镀金归来市场却变了

2004年揣着澳洲文凭归国的康璐其实根本没有料想到,今后的日子是如此“痛并快乐着”。由于在澳洲读的会计,小康回国后直接进了“四大”,当时给出的薪水是5000元。

“5000元,对当年毕业的大学生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但谈及第一份工资的去处时,康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当时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花钱,第一份工资好像是全部交给父母了吧。毕业父母送我出国也不容易,总要补贴补贴家用。”

让康璐觉得比较“纠结”的是,2004年的上海物价,衣食住行,除了名牌衣服红酒之外,都比澳洲便宜,只要你不是隔三差五的买衣服化妆品,同样收入,日子过的要比澳洲宽松的多。但是现如今,上海的物价已经全面超越了澳洲。

“90后”:不透支是万幸

今年7月份毕业的“90后”,可能还沉浸在第一份工资到手的喜悦里。相比“压力山大”的“80后”,“90后”可以更享受“活在当下”的滋味。他们舍得花钱、甘当“月光”,主张个性化消费,虽然不盲目追随大牌,但在物价飞涨的时代,他们的第一份工资少有结余,不透支已是万幸。

关于“90后”刚刚开始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一代,流传着两个经典的段子:“70后”说:“工作狂基本都是我们。”“80后”则笑侃:“我们,拒绝加班!”“90后”很淡定:“我们,拒绝上班。”另一个关于消费,踏踏实实的“70后”说:“我们有存款”,买房、买车“压力山大”的“80后”则很无奈:“我们有负债”,“90后”们:“我们有老爸!”在消费观念上,“90后”享受“活在当下”的滋味,他们舍得花钱、甘当“月光”,主张个性化消费,而不再盲目追随大牌,物价飞涨的时代,他们的第一份工资少有结余,不透支已是万幸。

“90后”故事

“90后”第一份工资以“透支”告终

读中文系的小郑今年从杭州一大学毕业,毕业前在温州找到了一份文案策划工作。租房找个地方住是首选,小郑和两个同事在单位旁合租了一个套房,每月要分摊800多元的房租。前两天,她刚领到第一笔工资共1500元,用途分配如下:1000元分别给奶奶和外婆包了红包,500元钱给妈妈买新衣服。“还好之前实习时有一些积蓄,平时家里也会资助点,日常生活开销勉强能应付。”小郑说。

和许多“90后”一样,小新第一个月的工资也以透支告终。在一教辅机构当老师的她,第一笔工资主要用于买服饰、就餐及朋友聚会。“买套正装就花了2000多元,好在刷信用卡的,等于能用两个月的收入来还款,剩下的钱都用在吃饭、聚会上。”小新说,同龄人的第一个月工资,有孝敬爸妈的,有用来买苹果手机等数码产品的,也有准备存下来以后去旅游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花法自然不一样,但总的来说,一个月下来基本剩不了多少的。”记者手记时间流逝,时代变迁。第一份工资的用途支配,50年来已经大变样。人们的收入在提高,工资的去向也各自不同,理财观念更是一变再变。当年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在拿到第一份工资时基本上是补贴家用;而在如今“4-2-1”家庭构成的时代下,父母们已不奢望子女们经常拿工资来贴补家用;“结婚三大件”更是十年一换,从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换成了车子、房子和票子。

而首笔工资分量也逐渐弱化。“50后”、“60后”对自己的第一笔收入用法还如数家珍,甚至还保留着当年的物件。而“80后”、“90后”对第一笔工资没有太深的记忆,甚至记不清有多少、怎么花掉了。或许是工资都直接打卡上了,不如实实在在的钞票有质感,花起来也就没“轻重”了。“有工作,能管好自己就好。”这是大多数现代父母对子女的希望。

第一份工资:花在购物、就餐、聚会上

今年6月,90年出生的王磊从一家大专院校毕业,找工作那会儿,证券与期货专业毕业的他毫不犹豫地投身金融行业,目前任职于徐家汇的一家证券公司。“当时主要考虑到离家近,小区门口有辆班车,30分钟就能送到徐家汇,所以刻意投简历找到了这家公司。”

王磊的第一个月工资到手2200元,家底殷实的他似乎对于薪水多少不以为意,“交金、税收什么的很复杂,根本搞不清楚税前是多少钱,只知道拿到手的数目。”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工作按照底薪加绩效工资计算,第一个月都在接受入职培训,因此薪资可能相对较少,但之后的工资收入会随着客户及业绩的增加而增加,估计到手能拿到三、四千块钱。

王磊第一个月工资主要花在了购买服饰、就餐、聚会上,“买了套西装就花了2000多块钱,好在是拉信用卡的,等于能用两个月的收入来还款,多出来的钱都用在吃饭、聚会上了。”

和许多“90后”一样,王磊第一个月的工资以透支告终,好在之前实习时有些积蓄,收入水平目前并不高的他仍然能勉强自立,“工作后,我会在下班时买些面包、水果回家,但并没有交‘饭费’给父母,他们也不缺这点钱。

第一份工资:不够买一件化妆品

“90后”Suki是个典型的“富二代”,老爸是山西煤老板的她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Suki看来,有个“牛爸”就意味着有了一份好工作,因此直到6月份,当其他同学的工作都已落实,Suki才想起要去公司实习,谁知,“牛爸”能搞定国有企业,却搞不定外资银行,所有外资银行六月份都已招到了实习生。

无奈之下,煤老板托关系把女儿“塞”到了基金公司,谁知一个星期不到,Suki就开始嫌弃事情琐碎又繁杂,“牛爸”再次和基金公司老总打招呼,要求减少工作量。谁知,一个星期后,无所事事的Suki又开始抱怨“事情少,学不到东西”。“牛爸”第三次出马,要求给女儿适当增加工作量,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她仍未通过考核。

公司规定,过了考核才能按正式员工计算公司,悻悻离开的Suki只是拿到各项补贴总计500元,甚至不够她买一瓶高端护肤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4051/327012021260.html

更多阅读

“初恋”:我的第一份工作

     媒体让我谈谈我的第一份工作。可说实话,我一时还真不清楚哪份工作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在乡下当过农民,那期间当过大队(村)团总支书记,当过大队民兵连长;作为“工农兵学员”走出大学后当过翻译;从研究生院出来后当了大学老师,一直

第一份工作 解密成功老板们的第一份工作

 初入“江湖”的第一份职业,就像是人生挖到的第一桶金,又像是情窦初开的第一场恋爱,无论是苦涩还是甜蜜,都会留下深刻的烙印并影响着未来。   不知道朱金根当初在金属机床切削表演中引来一片赞叹时,是不是就注定了30年后他会接手这家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女富豪的第一份工作

    初入“江湖”的第一份职业,就像是人生挖到的第一桶金,又像是情窦初开的第一场恋爱,无论是苦涩还是甜蜜,都会留下深刻的烙印并影响着未来。     不知道朱金根当初在金属机床切削表演中引来一片赞叹时,是不是就注定了30年后

有了第一桶金之后 挖出“第一桶金”后,我们做什么?

说到做老板,大家都知道。其实在做老板之前,如果没有“第一桶金”,又如何去做老板啊?在得到“第一桶金”后,有些人并没有成为老板,或是做了几天老板后就烟消云散,再也无踪迹可寻。    “第一桶金”的赚取有好多种方式。有的不好说,有的

成长美文:从第一份工作中学到的最深刻的经验是什么

  1、工作是强调社会性而不是个性的地方,个性的一面,更多的留给自己和朋友就好;  2、工作要求你展现的必须素质和能力要努力培养,要尽快的培养和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让自己对他人、对公司有用;  3、你不可能在工作中讨好所有人,

声明:《第一份工资 “50后”到“90后”第一份工资的回忆》为网友成熟是一种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