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免疫力弱,每到换季的时候,特别容易生病,现在是冬春交接的季节,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几乎人满为患。
孩子生病,家长着急,可带着孩子去问诊时,很少有机会和医生详细交流,往往话还没说几句,单子已经开出来了。
对此,家长们表示非常无奈,满腹疑问不知去何处咨询:孩子发烧、咳嗽要立刻去医院吗?如何跟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孩子生病是否一定要去儿童医院?今天小科就为您盘点一下在孩子生病过程中,家长最容易进入的六大致命误区:
误区1:宝宝一旦发烧、咳嗽就去医院
这对于新手父母是很难避免的一个误区,当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就会更了解其实大部分孩子感冒发烧是不需要去医院的。普通感冒就医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更多的只是为了父母本身更安心。
当宝宝出现身体不适时,体温的高低也不是就医的唯一依据,国外医生的建议是从3A来判断:Appearance(外观)、Activity(活动力)、Appetite(食欲)。如果孩子脸色苍白或泛黄,活动力不佳,胃口明显减少,即使体温不高,都应立刻送医处理。
对于孩子来说,疾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爸爸妈妈们不要谈病色变。其实宝宝每一次生病都能当做是与病原体做抗战的演习排练。生病一次,刺激免疫力增强一次,是宝宝幼儿时期特殊增强免疫能力的方式之一。

误区2:只选择去儿童医院
一般的感冒发烧等问题,如果选择去医院,附近的综合医院的儿科其实是更好的选择。儿童医院往往意味着更堵塞的路况,更长的等待时间,更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如果就医时间是夜晚或者周末,这时需要注意选择有儿科急诊的医院。
只有当孩子生病后的外观出现较大异常、活动力和食欲很差;在综合医院就诊后同一症状不断反覆;或者需要看非儿科内科以外的科室,如外科、皮肤科、变态反应科等等。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则最好到儿童医院就诊。
误区3:就医但是不信任医生
这是现在医患关系条件下,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我们的建议是,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信任的医疗机构,或者自己信任的医生来看。医患关系是基于专业能力上的互信关系,家长最重要的工作是找到一个信任其专业意见的医生,而不是自学各种医学知识,来怀疑每个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
如果你真的怀疑这个医生的专业能力,那么找他看病就是最大的错误。另外一个关于信任度的常见问题是频繁更换医生,孩子生病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家长看完病转天没有好转,马上就换一家医院来看。这样折腾反而对孩子的恢复不好。除非有非常严重的疑虑,否则应该至少按照之前医生的医嘱治疗一个疗程,再考虑更换医生。更换时,一定要带着之前的病历本,和新医生说明孩子的病情发展和既往用药情况。
误区4:没有和医生做有效沟通
小科在后台经常接触到爸爸妈妈关于孩子到底是什么病、化验单的解读、为什么要吃这种药、副作用如何、吃药的频率等等问题。我们回答完之后,往往都会加上一句:这个应该当时就问医生。现场诊断的医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最准确和权威的。
家长与医生间的有效沟通也是解决和医生之间不信任感觉的关键,信任感不是基于有怀疑咬牙不去问不去想,而是及时准确的和医生沟通。
当然大部分时候,我们去公立医院就诊的时间会很短暂,毕竟后面可能还有几十、几百的宝宝等着看病,因此为了保证和医生沟通的有效,家长应该和医生进行下面这些沟通,最好在看病之前把问题列成清单,写在纸上或者手机上。要知道你少问的每个问题都可能成为你回家之后夜不能寐的原因:
A、介绍孩子不舒服的状况、曾如何处理、已服用药物、其他病史,药物过敏史。
B、问清需要做的检查内容,检查的目的,诊断的病名、生病原因、会持续多久、会有什么病症,如何预防复发。
C、索取用药明细和服药须知,避免交叉用药和药物服用时间错误。
误区5:让医生开过多的药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病尽快好,往往要求医生开很多种药物同时使用。事实上,如果是一般感冒,家长拿到的药最好不要超过四种,多余的药物会导致副作用更大,抗药性更强。
开药过多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家长回家之后开始担心副作用,决定不吃或者早点停药。疾病从发病到结束都有一定时间,能立即解除症状的药并不见得就是好药。很多症状如果不是很严重,是不需要额外服用药物的。比如普通感冒和腹泻,只需注意避免孩子出现脱水现象,做好家庭护理,要相信小孩身体是有自愈能力的。
误区6:家长拒绝给孩子服药和擅自停药
这个问题的来源还是我们上面提到的不信任医生,或者没有有效沟通。导致家长对于医生开的药是否有效或者副作用有怀疑。
如果属于症状治疗的药物,如退烧药、咳嗽药水,若孩子症状好了,也可以停药,剩下的药物可留着再用,但需注意保存方式和有效期。其他的药物,如抗生素或属于慢性、长期性的治疗药物,有一定的疗程,父母不能擅自帮小孩停药,否则会产生抗药性或影响治疗。
【加微信970286和老胡聊早期教育!】
我是胡海默,如果你觉得本文有价值,请转发给更多的朋友!
胡海默简介:科学育儿理念传播第一人,宝妈经济独立教练,科学育儿会发起人。
咨询养育问题,请加微信/QQ:719372 科育会曲燕会帮你解决的!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