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 联系《新课程标准》变革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 联系《新课程标准》变革数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于是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渴望,是努力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一、转化思想,变革教学目标
传统教育漠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目标”来自官方的、传统的教学安排,容不得学生置疑和追求,学生所要做的就是接受和记忆,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就是落实这个目标。新的课程改革承认并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的价值,那么,教学目标就应该针对学生,有一定的灵活性。由于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所教班级情况不同,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不可能一样,因此,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围绕课程总目标,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要关注学生兴趣和学生发展需求,构建的学习模式应该是发现——探索——运用——创造。
1.主体性原则。学生既是教师施教的对象,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的未来,如果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扮演主角,教学目标又何以能够得到实现?因此,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开放性原则。如果说创新是现代教育模式的灵魂,那么开放性则是必然的表现形式。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塑造学生的崇高人格,忌给学生设置思维围墙。当然,教师的“导”也不应忽视,即使是放羊也应把羊引到水草丰茂处,而不是贫瘠的黄土地,更不是把他们围在水泥场里。“导”就是启发、点燃。
3.多样性原则。虽说教学的终极目标一致,由于施教内容不同,施教班级的差异,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不尽相同。其实,就是同一堂课教学目标也应是多样的,同样的班级在同一堂课中,不同的学生欲达的教学目标也不应相同,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设标,分类推进,方是科学之原则。
二、转化思想,变革教学方式
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把所学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呢?笔者认为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常规模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多增加一些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的问题,多让学生探索,甚至可以把数学课放到生活中去。让数学教学出现一种崭新的模式,使数学课变成一门生活课。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的思考”、发展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等。实践证明也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对数学感兴趣,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1.增加生活经验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教学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体会到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这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认识数学的同时,还能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源动力。比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在学习了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后,教师可以提供这样的问题。认真阅读下列对话:
小明:阿姨,我买一盒饼干和一袋牛奶(递上10元钱)
营业员:小朋友,本来你用10元钱买一盒饼干是有多的,但要再买一袋牛奶就不够了!今天是儿童节,我给你买的饼干打9折,两样东西请拿好!还有找你的8角钱。(注:一盒饼干的标价是整数元。)这样的应用题改变了以往应用题的叙述方式,而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形式来提供相关信息,(必要时也可以用图表的形式,图文并茂),人物的刻画符合的心理特征。这样的应用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时代性,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也只有这样的题目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如第五册P89第1题:用长20米的篱笆,一面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园子,怎样围才能使园子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尽管此题已经比较生活化,但是学生还是难以理解其中的函数关系。若稍作变通,可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人在教学中将它改为:每位学生发一根20cm长的铁丝,要求学生:(1)弯成一个长方形,相互比较长方形的形状,面积是否相同?相互讨论为什么不同,怎样弯可使面积最大?(2)如果弯成长方形的三边,另一边靠着课桌面呢?(3)弯成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比较不同的弯法,怎样弯可使铁丝两端距离最短?学生在动手实验、自主探究中明白了,铁丝总长20cm,长方形的长与宽、直角三角形的两角边,存在了此长彼短的制约关系,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到了函数这一概念,从而利用函数思想方法解决最值问题。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协同合作能力和小主人意识,为将来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扎实的心理基础。
三、转化思想,变革教学环境
在新课程理念下,日益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四、转化思想,变革教学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主要应考察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如,是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敢于面对遇到的困难;是否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作用。同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想法或结论给予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而回归数学课堂生活的人文性,需要教师以辨证科学的眼光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微观剖析,作出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支撑的扬弃型变革。难道这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数学课堂教学魅力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4251/589713869757.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什么是课堂教学设计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数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专题学习

作者简介:余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工作项目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主题一:教学情境,犹如美味而富有营养的汤作者:余文森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什么样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论文《舞蹈进入小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儿歌舞蹈大课堂

舞蹈进入小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我国素质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和学校美育,应该走进每一所小学校园,小学教育不应该让舞蹈教育成为少数舞蹈特长生的“专利”。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有感受舞蹈教育

创智课堂的几点思考 高校大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内容摘要】 大课堂教学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的直接产物。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大课堂教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以《国际金融学》大课堂教学为例,分析了《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性质以及在其大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声明:《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 联系《新课程标准》变革数学课堂教学》为网友葬着野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