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就业难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

研究生就业难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步伐的加快,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因而大学生就业就成了一个难题。对大学生中占有44%的女大学生来说,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分析和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积极探寻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女大学就业难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1.传统社会文化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我国关于“男主外,女主内”,“夫贵妻荣”的传统观念,将女性的理想角色定位于贤妻良母、贤内助。近年来观念有所改变,但传统观念并未从人们思想深处消灭,社会对女性的家庭角色期待大大高于对其社会角色期待。由于这种传统社会文化因素的长期存在,女大学生会更习惯于将自己定位于弱者,不敢积极进取,不愿参与激烈竞争。这直接影响到她们的职业定位。另一方面,社会对女性所应从事的职业已经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只能从事教师、文秘、服务等行业。因此,许多企业在招聘时以岗位不合适为由拒绝女大学生。
2.高等教育知识结构不合理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适合女生的专业较集中于医学、语言、财经、艺术等,集中于师范院校。在人文科学师范类学校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而在理工科院校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厦门大学福建女性发展中心在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在集中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领域就业比例极小,原因与女生的知识结构有直接关系。女大学生专业结构的局限性确定了她们在求职中的劣势地位,造成在求职中女大学生无缘竞争高级管理层和科技含量高的职位。只能聚集在第三产业技术含量低的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就业人数需求量每年正呈下降趋势。女大学生专业结构隔离状况的加剧,使其就业处于不利地位。
3.我国社会保障机制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为了保障女性就业方面的相关权利和利益,颁布了《劳动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但这些法律并不健全,还存在很多漏洞和空白。许多用人单位处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认为招聘女大学生从经济上是很不合算的。他们以女大学生面临着工作之后很快要结婚、生子、女生事多、不能经常出差、比较麻烦等等原因拒绝招聘女生。这些都说明了我国有关女性就业的法律的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还很弱。因此这种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和相关法律很难实施也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尴尬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自身因素
1.女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
女大学生就业期望普遍比男同学高,固有的白领情结,缺乏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过分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促使她们追求大城市、大企业的工作环境,向往福利好、待遇优的工作岗位。过高的就业期望使许多女大学生失去就业良机。
2.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晌
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心理对其就业产生很大影响,男性和女性相比,女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在实践活动中缺乏自信,意志不够坚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卑心理导致女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评价过低,自己看不起自己,对择业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害怕碰钉子,害怕挫折、不敢参与就业竞争或在竞争中没有自信;过分依赖学校、家庭的帮助等等导致女大学生求职困难重重。
3.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影晌
当今女大学生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弱点是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忽略了能力培养,工作能力、社会实践和适应能力与男生存在一定差异。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倡能力培养,要求人才是复合型的。而女大学生虽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并不亚于男生,但她们的知识结构却往往不及男生全面,知识面狭窄,这显然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
除此之外,女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等基础能力一般落后于男生。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
(一)弘扬先进性别文化,使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我国各级政府应当担负起宣传责任,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先进的性别文化,摒弃男尊女卑的思想,抵制各种歧视女性的行为和现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大众媒体应利用其自身宣传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大力宣传男女平等思想,使广大人民群众改变“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观念,倡导人人平等,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竟争环境。
(二)高校教育应与市场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女大学生的特点
高校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同时要充分考虑女性教育特点,开设一些适合女大学生的课程和科目,实行“因性(别)施教”,充分考虑女性教育特点和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上要具有女性特色,注重女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尤其加强女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等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结构,通过选修、辅修等方式给女大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拓宽知识面的渠道;多给女大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抓好女大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四自”教育,营造女生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知识和技能培养方面,高校应针对女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不能致用”的特点,开设适合女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实习和实践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培养女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且通过职业训练和工作岗位实践,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
(三)结合女性实际,改革女性工作体制
为使女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有效运行,真正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必须改革女性工作体制。我国可效仿发达国家,在立法、决策时考虑女性的特殊需要,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女性就业的工作体制,如实行阶段性工作制和弹性工作制。
第一,阶段性工作制。阶段性工作不同于阶段性就业,是指女性在其职业生涯中,因生育、抚养子女、照顾亲属、就学或参加其他没有报酬的活动而自愿退出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要保留女性返回工作岗位的权利,也就是多给女性享有在特殊时期“放长假”的权利。但因为它保留了工作岗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灵活性相对较小,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试点进行。
第二,弹性工作制。弹性工作制是指女性如果因抚养子女、照顾老人等原因不能参加全日制工作,可以选择日工作时间短的工作岗位,如半天工作,半天在家。弹性工作的工资要相应低于全日制岗位,但其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应当有保障。
(四)高校应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从“掌舵”转为“划桨”,加强对女学生个体研究和职业策划。建立“立体式”就业指导组织网络体系,重视就业工作的机构、队伍和学科建设。首先,就业部门每年对人才市场要作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情况,及时提出人才需求预测方案和人才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建议,指导学生选择职业,这项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产品的畅销或滞销,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极大。其次,加强对女大学生相关的心理辅导。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教育女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再次,通过给女大学生讲解女性面试成功技巧、就业心态的调适、网上就业咨询等形式的服务,有选择、有针对、有目标、有意识地拓宽女生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张建军.社会转型期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71-73.
[2]李文喜,李红光.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114.
[3]王敏.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34(1):
71-73.
[4]吴兆书.浅析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J].才智,2011,(29):216.
[5]钱艳芬.后危机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兼谈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25(1):42-45.
[6]谢作喜.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应对策略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260-261.
[7]韩新路.女大学生就业观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3):58-61.
[8]许子姝.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12):144.
[9]崔艳萍.论就业保障对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J].教育与职业,2011(5):87-88.
[10]肖华,邱冠文,刘桂娥,安娜.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10):143-144.
[11]常大治.从就业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华章,2010,(4):60.
[12]常大治.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0(1(上)):3-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子课题(编号:10-XY01002);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学生工作);牡丹江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编号:P2012q106)。
作者简介:常大治(1977—),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牡丹江师范学院学生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科长,研究方向: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4351/824482947579.html

更多阅读

孟晓驷:中国重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中国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5日在此间举行的全球妇女峰会女部长圆桌会议上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助推数万名女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孟晓驷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与中国总体的就业面临巨大压力的现状紧密

女大学生脱光上衣就能赢得就业机会吗 女大学生

毕业季即将来临,围绕大学生就业的话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将有800多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4月20日广东工业大学的六名女生,戴着口罩墨镜帽子,身着T恤短裤,脱光了上衣,手里举着示威的牌子,呼吁社会给予她们平等的工作机会。由此,不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 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分析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步伐加快,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随之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并且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

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网 再访“中国女大学生创业第一人”李玲玲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驱车至江夏大桥开发区,在一片葱郁树林旁,找到了李玲玲的厂区,门口竖着“海纳门业”招牌,新厂乔迁于此刚好五年。“很平常啊。”回望这五年,李玲玲语气充满着平和,早已忘却曾经头顶的诸如“女大学生创业第一人”之类的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女大学生做少奶,就业压力惹的祸?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如今,不少大学生正在外力的推动下,品尝一道爱情快餐———相亲。这项传统的恋爱方式在他们的演绎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版本:有渴望嫁入豪门,规避就业风险的;也有因为经济原因,迫切希望有个依靠的……相了数次亲的悦儿说:

声明:《研究生就业难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为网友哥不想长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