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整理)_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许倩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近代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产生。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各门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也纷纷建立起来。例如,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都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当然,这并不是说近代以前,没有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思想。但现代社会科学却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上。

(2)人文科学的发展

一般来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近几年,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现代社会,如果说,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第 1

一生产力的话,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1)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不仅要探讨各种方法,而且要以对多种方法为对象,探讨方法的本体基础、基本性质、中介特点、传导功能和运用原则,以提高研究者和运用者的方法论自觉。因此,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2)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

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 同时,方法是多样的,也是相互为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4)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

其二,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而诠释就是理解,就是评价; 2

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在这里,主观和客观、说明和理解、真理和价值是交融的,很难分开。正像王阳明先生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

但是,在现代条件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内容和原则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特点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理论创立于19世纪中期,以1845-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为标志。

(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实践性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这种方法论和以往的理论不同,它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

首先,它强调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

其次,它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主体和客体相结合的维度去考察对象。

再次,它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最后,它强调?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1)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 3

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

(2)基本原则

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以人为本的标准)。

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 4

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方法论》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反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领域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计划与生产等的矛盾;政治领域有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之间等的矛盾;文化领域有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之间等的矛盾;社会领域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等的矛盾。

社会矛盾贯穿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矛盾存在于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每一社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运动。社会过程和阶段不同,只 6

是矛盾的类型、性质和具体情形的不同,并非矛盾有无的不同。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都存在矛盾。所谓无差别、无矛盾境界,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没有矛盾就木有世界,没有人类社会。

矛盾分析法告诉我们要绝对与相对相统一,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矛盾分析法同时要求我们反对割裂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大事件中,我们要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完善社会主义体制,为矛盾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社会多元化,社会矛盾也随之不断多元化,推进新旧矛盾交替,加速社会发展变化。在这个关头上,我们更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利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及现象,正确对待社会矛盾,一分为二,抓实质,握主流,把握发展大向,统筹兼顾,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研究社会科学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 7

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而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些都是矛盾的特殊性。我们在研究社会科学时,必须如实地分析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其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运用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去研究社会科学使得我们从本质上认识社会科学发展社会科学并运用社会科学去发展社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科学文化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生产力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时候研究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抓住了它就抓住了理解人类社会矛盾全局、解释历史?之谜?的总开关。

(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

8

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矛盾,只是同旧社会相比,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罢了。自觉认识和解决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社会主义改革正是以超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为前提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指各种社会矛盾的双方处于相互助益而不是相互折损的状态。它不是以排斥矛盾为前提,相反,恰恰是以承认矛盾为前提,以正确解决矛盾为基础。我们只能在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建设和谐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一)注重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门科学的特殊研究对象,哲学研究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的矛盾;经济学研究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投入与产出、生产与消费等的矛盾。如果不重视研究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事物的特殊本质,无从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特殊领域,也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 9

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在研究社会科学时,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才能总结其中的规律和例外发生的原因,把已有的规律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的研究。

(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中经历的几个大的过程,每一过程的根本矛盾都有其特殊性,它规定了该社会形态的本质。每一社会过程又经历若干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上虽然根本矛盾没有变化,但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大小小的矛盾,有些激化了,有些暂时或局部地解决或缓和了,有些新矛盾又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不重视过程和阶段的特殊性,同样不能正确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在社会矛盾系统中,各种社会矛盾和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矛盾还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矛盾的次要方面。主要矛盾的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 10

面决定的;非主要矛盾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起着次要作用,单页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事物的的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研究方法,既要防止?一点论?,也要防止不分主次的?均衡论?。

(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 社会生活复杂多样的矛盾,按其性质和斗争形式不同,区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对抗性矛盾,一般来说,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表现为激烈的冲突,通常只能采取对抗的斗争形式去解决;而非对抗性矛盾,一般来说,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往往不表现为激烈的冲突,通常是通过非对抗的斗争形式去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种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敌我矛盾通过专政的方法去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则视具体情况,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民主的方法、利益调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等去解决。

三、利益分析和阶层分析方法

(一)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无不表现为具体的利益矛盾。分析研究各种利益矛盾,探求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的途径,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要求人们科学分析各个社会主体思想行为背后的利益动因,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利益关联,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倾向、利益关切和利益诉求,分析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群体)的形成过程、经济地位、政治主张、力量对比以及变化趋势;科学研究建立和完善利益评判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补偿机制,有效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1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益分析方法仍然是认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的内容

1、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背后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根源。 利益问题既是重大社会事件的导火线,又是它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除了了解事件形成和发展经过的事实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它的利益根源,这样才能不被它的假像所迷惑,把握到其本质、动因和发展的趋势。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是它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

2、一切重大社会事件都可以归结到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其利益是由其所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了的。任何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对当时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非是完全均等的,一般而言取得政治统治的阶级和社会集团获得的利益最大。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它的基本态度。

3、分析利益格局是制定战略的依据。

既然重大的社会事件的产生根源于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而它的利益是由所处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那么分析社会关系即整个利益格局是制定整个战略的依据。

4、要根据社会事件对谁有利有害的性质和程度,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社会主体倡导和策划,以及实施任何事情都出于一定的利益动因,因此必须根据社会事件对谁有利以及利害的性质和程度来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利益分析方法的战略地位和实践价值

1.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的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基本矛盾形成和发展的一把钥匙。众所周知, 12

生产力之所以决定生产关系,并推动其发展(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经济基础之所以决定上层建筑并推动它发展(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原因何在?就是社会成员的利益起决定作用的结果。因为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人们的利益就得不到实现和发展,最后必然损害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这是广大社会成员所不允许的。恩格斯说过:?透过各种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页。)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所在。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所以对生产力、经济基础发生作用,也是通过利益而实现的。新的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实现自身的利益,就能唤起人们的生产热情,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相反,如果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陷入困境,就必然挫伤人们的积极性,使生产萎缩不前甚至受到破坏。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也是如此,要是它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损害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势必阻碍经济发展,若是它为新的经济关系的确立和实施服务,给广大群众进一步发展利益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自然就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可见,社会基本矛盾确实是在利益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把利益方法作为钥匙,才能对社会基本矛盾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获得深刻而又具体的理解。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是深刻理解一系列社会现象的工具。人类社会现象是复杂的,有民族纠纷、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等等,这些社会现象无疑与社会基本矛盾相联系,因此,用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社会基本矛盾是在利益的基础之发生作用的,因此用利益去说明就更深刻、更彻底,更能抓住根本。例如各个阶级内部矛盾、冲突、相互残杀,民族社会中氏族集团之间的冲突和吞并, 13

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仅仅从社会基本矛盾去分析是难以理解的。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各种社会主体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社会主体是多层次的,有个人、家庭、宗族、村落、企业、地方群体、社会集团、民族、阶层、阶级、国家以及全人类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由人所组成,其行为都根源于利益,受利益的支配和制约,而它们的利益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决定,因此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它们的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利益分析方法在判断个人、阶级上是有效的,在分析和判断国家上也是有效的。旧中国的国家政权是封建买办阶级的国家政权,作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不可能彻底维护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对内不可能不盘剥广大劳动人民。新中国是劳动人民掌握着国家政权的国家,它对外自然不屈服于资本主义大国的压力,维护本国的利益,对内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政府反复强调改革的措施和方案必须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意愿,照顾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并考虑到绝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这都是自然的。因为掌握着国家政权的阶级和社会集团决定了国家的性质及其行为倾向。

2、利益分析方法与其它方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是利益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就是从利益的角度探求社会事件根源的方法,它把握了事物的利益根源之后反过来就可以预见它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在阶级社会中的运用,就是分析各个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现存制度的利益关系,从而预见他们对现制度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观点,从而形成了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在阶级社会中很有效且非常重要。阶级分析方法之所以有效,就是它贯彻了利益分析方法,把握了各个阶级的利益所在,从而预见他们基本的政治立场和基本的倾向。阶级分析方法之所以重要,就是舍此很难解决阶 14

级的政治战略问题。阶级分析方法适用于阶级社会,利益分析方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而且在阶级社会中,在个别地方、个别事件如同一阶级内部的利益矛盾,阶级分析方法不一定适用,但利益分析方法却是普遍适用。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与因果法具有同一性,两 者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利益分析方法本质上就是从社会现象探求其原因的方法,它与因果法是一致的。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为从社会存在看社会意识的方法提供进一步的支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转化为方法论就是从社会存在看社会意识,从社会存在的变化去理解社会意识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社会意识的变化要从社会存在的变化中去追溯根源。那么,利益分析方法与之是什么关系呢?利益分析方法为之提供了可以依托的基础和依据。众所周知,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包括社会意识的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前者决定后者,后者要为前者服务。社会存在之所以决定社会意识其根源在于利益对于思想的根源性和支配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页。)可见,用利益分析方法去审视社会存在即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即人们的思想观念,这是自然的。

第四,利益分析方法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提供了理解社会现象的指导线索。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不脱离历史事件,从而避免了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抽象。然而这种方法如果仅仅停留在现象的罗列上,就把握不到事件的本质。因此,历史主义方法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作为其辅助的工具,帮助其揭示事件的内在利益根源,并把事件发生的各种现象串连起来加以理解,从而把握其脉络及其本质。所以,利益分析方法是把各种现象按其内在关系串连起来加以理解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的工具。它与历史主义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5

3、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适用性

利益问题贯彻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利益分析方法当然适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被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广泛运用。例如在刑事侦察中常常运用利益动因的分析方法来寻找作案的对象和分析案件的脉络,以及对案件的性质作出判断。在经济领域,制定行业政策、产业政策和进行资源配臵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因为利益是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在政治领域,确立政党制度、国家制度,制定民族政策、干部政策等等都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正确处理国家间的关系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就是做思想工作也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是需要的。因为人与人的关系,最本质的是利益关系。作为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总是与他人以及整个社会发生关系,因此任何言行都对他人发生影响,如不正视利益问题,讲话和做事很容易伤害到他人的利益和感情,肯定是要碰壁的。当然作为一位企业家、商人更需要重视顾客的利益,因而更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了。至于对于掌握着一定的社会权力,领导着一个国家一个部门,肩负着调控社会,组织人们进行经济建设的政治家们和领导干部更是不用说了。

总之,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社会领域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改革愈深入,开放愈扩大,国际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趋势频繁,全球力量在不断地分化和组合的今天,利益分析方法的重大作用就更加日益明显了,因此更需要自觉地掌握它和运用它。

(二)阶级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

利益矛盾在阶级社会突出表现为阶级矛盾。利益矛盾是阶级矛盾的根源,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要求科学分析阶 16

级社会中各阶级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及其变动趋势,分析各阶级由其阶级利益所决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及其思想趋势,分析各阶级的差别、矛盾、斗争以及阶级力量变化的趋势,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阶级实质,解释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

(三)社会矛盾与阶层分析方法

阶层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同一阶级内部按照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相关标准划分成的社会群体。?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共产党宣言》)其二是指按照某种特定标准如谋生方式、从业范围、社会地位等而区分的不同社会群体。

江泽民指出?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这一论述为我国现阶段阶层矛盾的正确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现阶段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分析

A、现阶段各阶层矛盾的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我国各阶层基本上属于劳动者阶级范畴的不同阶层,以一定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有着一致或相 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他们都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承认,倾听自己的呼声,得到相应的利益保障,他们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人民大众。他们之间的冲突、摩擦和矛盾从根本上来讲是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现阶段各阶层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当一部分阶层的物质文化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造成,是各阶层在具体的、多样化利益上存在的不一致的体现。 17

不同阶层的政治态度和利益认同差异明显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不同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受益不同,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价值取向、归属感、认同感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具有相同利害关系的社会成员对利益问题更容易产生共鸣。在社会各阶层中,居于社会较高层次的阶层对改革和发展持积极的态度,认为存在收人差距是合理的.居于社会较低层次的阶层感到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对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感到怀疑,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对某些相关政策感到不满,对未来缺少信心。他们对社会收人差距过大反映强烈,如对腐败问题的看法,较高阶层和高阶层的人员对腐败问题看得相对较轻,而中低层、低层和最低层人员对腐败问题反映较强烈,最低层人群尤其为甚。

B不同阶层之间关系复杂矛盾突出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系下,社会各阶层总会形成一定的利益格局

社会改革在对既定的社会结构体系进行调整和变动时,必然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从而造成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据调查,城市居民对主要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排在前四项的是:失业下岗、腐败问题严重、收人差距拉大、社会贫困,这都与各阶层矛盾有关。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往往围绕物质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如处理不当,很容易激化。如工农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差异上)、先富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矛盾、干部阶层和其他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而腐败现象又加剧了这一矛盾)、劳资矛盾、不同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矛盾、生产经营者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等。若这些矛盾长期积累,将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增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难度。

C正确处理好我国现阶段各阶层矛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 18

在重要位臵,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而各阶层的矛盾和摩擦,是社会结构层面不稳定不和谐的信号 。

我们应根据各阶层不同特点和要求,积极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有针对性地做好团结引导工作,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实现各阶层利益的协调和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兼顾各阶层的利益

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是最根本的社会和谐,只有每个人利益得到合理实现,才能激发人的活力,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新时期,我国社会各阶层都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我们既要保护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阶层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低收人人群、困难群众的利益。党和国家在制定方针政策时,应当面向全体人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的利益.各级政府应当关心各阶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使广大群众在社会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整理)_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是一个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由于社会群体对改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得到的补偿不对等,社会政策不完善,阶层贫富差距扩大。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是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收人或消费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20%的富裕人口收人或消费份额却高50.0%。最富裕的20%人口与最贫困的20%人口之比为10: 19

7。而贫富差距大多是由分配不公造成的。为此,我们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保护合法收人、调节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同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时刻把弱势阶层的冷暖挂在心上。

3、建立公正合理开放的阶层结构

社会结构合理与否,是影响乃至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尽管我国现代化社会阶层的基本构成成分已经具备,但阶层结构不合理呈正三角形分布,离理想的?橄榄型?社会还较远,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稳步扩大中等收人阶层的比重,提高中下阶层和下层群体收人水平,逐步形成高收人者和低收人者占少 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因此要优先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步伐、改革和完善现行教育体制、促进教育公正、提升全体国民素质,加速社会阶层结构形态向?橄榄型?转化。

其次,通过政策和制度建设,发挥后致性社会流动机制的作用,促进各阶层人员公平竞争和合理流动。

第三,全面清理各项法律法规,消除对不同阶层差别待遇,如户籍、就业、人事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加速社会的开放和流动。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阶层关系融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阶层关系融洽、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改革使各阶层普遍得到了实惠,但各阶层的实际收人的增加有多有少,有先有后,个别人还会失去某些利益。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各阶层对改革的态度。我们要把握各阶层成员的思想状况和心态变化特 20

点,采取宣传、说服、激励等方式,疏导结合,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引导各阶层正确认识现阶段存在的阶层差别,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引导高收人者拿出一部分资金来为社会为他人服务,引导各阶层成员共同营造各得其岗、各享其成、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利互惠的和谐社会。

5、建立和完善社会预警机制加强对阶层矛盾的监控

完善的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阶层矛盾摩擦等不稳定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会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社会预警机制是正确处理阶层矛盾的积极措施,有利于防范于未然当矛盾处于萌芽状态,社会预警机制就能早得信息、果断处理,控制矛盾的发展。我们要努力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广、反馈及时的社会预警系统,完善组织网络,建立信息汇报制度、社会稳定隐患排查制度、有奖举报制度、干部调研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等,通过多种渠道倾听不同阶层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愿望。同时,推进民主建设,保证各利益阶层都有表达自己要求的权利,并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自己的利益,以调动各个阶层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阶层分析,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社会阶层的利益分析,是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具体运用。阶层分析与阶级分析是互补的关系。在有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只有把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观察和正确认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和现状,为认识各类社会现象、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提供必要的基础。利益分析、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都是研究社会矛盾的重要方法。

2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4451/148362853866.html

更多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总结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特点

一、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

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者:许腾,陈兆德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本站发布时间:2010-4-27 15:06:10阅读量:611次摘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得出的逻辑结论,也是中国共产党始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就形成一系列科学方法。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带有全书绪论的性质,其核心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弄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

声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整理)_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为网友声音都冷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