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真要想彻底解决“绿领巾”的问题,可能不是教育这条食物链最低端的家长和有些老师所能做到的,而是要整个链条的改革,甚至是整个社会制度要改革,观念要多元化。否则道歉也好,声明也罢,充其量是“外魔易去,心魔难除”。———
西安市一所小学老师给差生佩戴“绿领巾”以达激励之效的事情弄到网上之后,引起他们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一直重视到校方出来向学生和家长道歉,反思整改,还惊动更高层:教育部的“负责人”明确说,反对以好和差来区别学生,要爱护所有学生(昨日《京华时报》)。到这里,似乎应该告一段落。
老实说,“绿领巾”和“五道杠”一样,是教育界的“极少数”,一经上网曝光,即成过街老鼠,背后代表的观念,狼狈地在众多网友的口水里挣扎,最后还是沉没淹死。这就是说,我们广大普通市民,这几十年来的观念变化很大。
想当年,我们的父母把小孩送到学校,第一句和老师说的话多是“老师,这孩子如果不听话,你就给我打,就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啊”。老师打不打自己的孩子我们不知道,但那时我们大部分人都挨过老师的打,还有老师往学生脸上吐唾沫。有了“严师出高徒”的理论支持,只要不打伤不打出人命,大家觉得也不是坏事。倘若那时物质条件能跟得上,估计绿领巾也算小菜一碟吧。
现在大家总算隐约知道,那样既不以人为本又没实际效果,不如正面激励,说白了就是用夸和鼓励哄孩子们学好和上进,据说这样可以培养更健全的人格。既然如此,像绿领巾这样的事,怎么还能容忍下去?好在当事学校和教育部门虽然谈不上从善如流,甚至背后或有难言之隐,但在面子上总算道歉的道歉、声明的声明,顺应了大部分的民意。
不过,我并不以此民意的胜利而感到多么鼓舞。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绿领巾乃是极端事件,这个出头鸟被迅速打掉,实属自然。但对我们教育领域存在的病症能有什么效果,则很难令人乐观。
就从教育部“负责人”所说的不能把学生分成好生差生说起吧。学生是好还是差,当然要看什么是好、什么是差。从当今社会来看,差生可能有千万种,但大部分学校的眼里,好生可能只有一种,那就是能给学校在各级升学考试中,带来能向外界炫耀、增加学校资本的辉煌战绩的那些学生。
之所以如此,从升学这条链子来看,是因为先有“好大学”和“差大学”之分。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好大学占尽便宜;高校入学标准单一,能考试的占尽便宜;教学评估标准单一,能考的中小学受尽青睐,也就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一路下来,学校分好和差,班级也分好和差,学生顺理成章地有好和差。所以,虽然有要求不能分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不能分好班和差班,但哪个学校口碑好,哪个班级很“特殊”,谁不知道呢!
另一面,“好”学生的家长,唯恐自己的孩子被差学生带坏,绝不反对分好差班;所谓差学生的家长,在这个逆来顺受惯了的社会,对此也并不敏感,反倒觉得差生就该呆一起吧。除非你真傻到搞绿领巾来公然刺激人家,否则这样的既成事实,谁去捅马蜂窝?
所以,如果真要想彻底解决“绿领巾”的问题,可能不是教育这条食物链最低端的家长和有些老师所能做到的,而是要整个链条的改革,甚至是整个社会制度要改革,观念要多元化。否则道歉也好,声明也罢,充其量是“外魔易去,心魔难除”。———当然去心魔任务太重,先驱外魔,把绿领巾先摘下,再让大家继续讨论,也算是个小进步吧。
(责任编辑: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