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近年来呈现越来越火之势。她的作品,她的传记,关于她的电影,都纷至沓来。这个民国四大美女之一,俨然演变成为一个商业热点,演变成一个“白富美”或爱情的符号,被小资们追逐着、八卦着、幻想着。
可是林徽因是小资吗?或者说林徽因的爱情与境遇跟现代小资们的情感与生活有可比性吗?这是我一直疑惑的。
我看过一些对林徽因的研究和评价,发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想还不如索性看看她的文章,从其文章中窥见她的真实。
在一些人笔下,林徽因被写成温柔有才、诗情满怀、眉眼温婉的江南女子的样子,甚至无限放大她跟徐志摩、金岳霖等人的感情纠葛,她似乎成了一个多情滥交的女子。据我所知,林徽因并不怎么温婉,她的性格有些霸道且直言快语,她自称“为人直爽性急”。这一点从其笔下的文字中不难感知。她直言旧体诗伤愁太多,“一首诗竟像一张美的证券,可以照着市价去兑现!所以庭花,乱红,黄昏,寂寞太滥,时常失却诚实。”她说:“无论什么诗都不会脱离过比喻象征,或比喻象征式的言语。”可谓一语道破诗歌之隐秘。卞之琳说她的散文是“并非形上的诗,不外露的诗”。
虽说她的父亲是高官,她留过洋,但是童年时她也经历了残缺家庭之苦,“早年的家庭战争已使我受到了永久的创伤”。而此后,她的一生也是多磨多难,长期生活在病痛之中。更何况,那个时代的艰苦,不是矫情人所能想象的。她曾写道:“当前的艰苦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充满整个民族,整一个时代!”
林徽因是一个颇有抱负之人,为证明并抢救民族文化,跟随丈夫梁思成满中国地跑,考察中国建筑,并写下一些建筑学的论文。她在文学和建筑学上都有所建树。她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我自己也到了相当年纪,也没有什么成就,眼看的机会愈少……真是怕从此平庸处世,做妻生仔地过一世!”这样的抱负和成就,恐怕不是当今小资们所能比的吧?她也是一个呐喊者,为了民族的命运。“七月在卢沟桥与敌人开火以后,纵横中国土地上的脚印密密地衔接起来,更加增了中国地域广漠的证据。每个人参加过这广漠地面上流转的大韵律的,对于尘土和血,两件在寻常不多为人所理会的,极寻常的天然质素,现在每人在他个别的角上,对它们都发生了莫大亲切的认识。”“信仰坐在我们中间多少时候了,你我可曾觉察到?信仰所给予我们的力量不也正是那坚忍韧性的倔强?我们都相信,我们只要都为它忠贞地活着或死去,我们的大国家自会永远地向前迈进,由一个时代到又一个时代。”这样的文字和忧思,与当下满身醉心于名贵时尚却又有无病呻吟的惆怅的小资们,不可同日而语吧?
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这些是小资们能比的吗?
看看她笔下的文字,就大致可知那些八卦和谈资,是多么的不靠谱。有人说:“林徽因好像一个壳,是个人就往里面填埋自己的幻想。”林徽因之子梁从诫回忆说:林曾经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么一个人。”我想,一些迷恋林徽因者,也是很有可能源自对名门、对美丽、对才学的渴求之心理,特别是满足自己对众星捧月的幻想的。
一群网民在网上讨论哪个演员适合扮演林徽因。有人说:任何演员都不具备林徽因的高雅的气质和高贵的灵魂。我也不想去神化林徽因,只是现在的演员谁能有林的文化底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