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数学教学总结(转)
一学期的工作又将结束了,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执教初一(1)、初一(2)的数学学科,工作中有收获和快乐,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以后的工作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现工作总结如下:
一、热爱教师工作,思想进步,团结同志,每天早来晚走,无私奉献,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和工作,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请病、事假,脚踏实地地执行学校的各项要求。
二、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年度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参加县里教师业务能力考试,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业务学习计划,本学期我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有序有效地进行了学习,我觉得自己的业务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我又认真学习了几本教育教学丛书,我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平时我阅读了《蔡林深与洋思教育》等书,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并能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好的应用。
三、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一面自觉学习先进教育思想方法、优秀教学方法等,一面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的分层教学研究,着力点放在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培养能力---形成品格上,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习兴趣,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秀生提高,各类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目标。对于班级的学困生,给予特殊的关照,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适当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使他们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发动班上的优等生做学困生们的辅导老师,组成"一帮二"小组,根据各自的情况给学困生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继续探索数学知识之间的数学思想的运用和数学问题的思路方法、分析规律等;作完初中数学各章的知识树和初中数学的分类知识树;撰写多篇教学经验类等论文。
四、认真参与班级管理,努力形成良好班风
通过班会、晨会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培养班干部,主动与家长沟通,虚心接受家长的见意,并从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争取与家长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我不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更注重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不但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而且更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我虚心学习、大胆创新,跟班紧、认真负责、指导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作用,使班级真正形成“团结向上,纪律严明,环境整洁,学习刻苦”的良好班气。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教材挖掘不深入。
2 、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 、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 合作学习 , 缺乏理论指导 .
4 、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 、教学反思不够。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 、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 、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 、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 、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 、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教师的工作周而复始,我将好好反思一年来我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立足本职岗位把以后的工作做好,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我帮助和批评,让我的工作更加有声有色。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逐渐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在“以学论教”的今天,结合一些在教学中的具体案例,从学生的变化看课改,别有洞天。
一.交流让学生分享快乐和共享资源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课程资源。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节课中,不同的学生依据不同的生活背景进行活动,自己抽象出图形,制作出纸质的立体图形。彼此间的交流,实现了他们对立体图形关键特性的理解和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
二.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代数式”这节课中,由上节课的一个习题引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得出一个规律5n+2,由此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在举例时,老师指出,“其实,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师说几个事实,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些式子除了老师刚才说的事实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一位男孩举起了手,“一本书p元,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多少钱”,受到启发,每个学生都在生活中找实例,大家从这节课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正如刘老师所说的,“代数式在生活中”。
三.学科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和综合式的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人们议论CT技术、磁共振成像,但很少有人能将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然而,学习了七年级上册“截一个几何体”以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现代医学的CT技术竟然和切萝卜类似。
四.创新设计让学生体现积极向上
在学生上网查询,精心设计、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课堂活动:这节课是以七年级数学上册的一题作业为课题内容设计的一节课,以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设计一幅图,并说明你想表现什么。事先由老师将课题内容布置给学生。由两位学生作为这节课的主持人,其他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说明自己的创意。最后,老师作为特约指导,对学生的几何图形图案设计及创意、发言等进行总结,学生再自己进行小结、反思。整节课学生体验了图形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数学观,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学会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同时这也是跨学科综合学习的一种尝试。
五.合作探究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愉悦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和教学中,要求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调查、收集你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学生或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或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搜集数据的过程,搜集的统计图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学生从中能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综合来看,新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教材的内容编排看
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轻能力重知识的要求,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把教材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步子,一会儿几何知识,一会儿代数知识,好比一台机器,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学生的面前,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组装机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半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究,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机械模仿教师的解题过程,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已在教台站不着脚。同时,新教材还有独特的一面,那就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考虑:七年级的学生还很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片,所以教材编排了很多想想做做、剪剪拼拼游戏中的数学,学学玩玩,玩玩学学的24点计算,火柴棒、排方桌等生活中的数学,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了,变的学生好容易理解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从教学的方面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和信息资源的采集者,好比“机器零件”供应商,要从讲台上的“独奏者”转变到后台的“伴奏者”。教师必须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找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关系。寻找相关数学资源、图片、实物模型,创造和平共处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体会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
如在教日历中的方程时,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日历表,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小彬在假期中外出旅游一周,这一周各天日期之和是84,问小彬几号回家?问题一出,学生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这时课堂热闹非凡,讨论的场面不言而喻,然后观察学生准备好的日历,找日历中规律,竖列中的数字关系,横列中的数字关系,紧接着玩日历中的数学游戏,学生情绪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比如商品中的打折销售,对于学生来说,买卖服装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但其中的数学知识学生知道的还不是很多,只要教师收集的资料准备真实有效,学生的会很感兴趣用数学的知识去解答这些问题,但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现在农村学生,阅读课外的读物还不是很多,若看到一些数据无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教师在上课时尽量做到让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发表意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同学之间少指责,使他们不再沉默。
新教材的优点很多,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困惑: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但在此过程中,好的学生能积极讨论、发言、学到了很多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但对于哪些调皮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放松。什么都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作为新教师十分头疼,如何解决呢?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因此,数学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这样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当有人在表演时,观看的人群自然的围成一个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羊吃到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形?”这些实际问题。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57班数学教学工作。现将一学期来的成与败总结如下,以备今后继承发扬和摒弃吸取教训。
一、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工作
面对新的学生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激起我的挑战欲望,决心立志要争取教学教研方面有所成就。于是我每天花3小时以上时间认真阅读、挖掘、活用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研读新课标,明白这节课的新要求,思考如何将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认真书写教案,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别人的教学教法教学设计,根据57班同学的具体情况制定课时计划。每一课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使学生易懂易掌握,我还根据教材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制作课件,本学期我制作了4个课件,争取多到多媒体室上课。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进行阶段总结,即每章一总结,期中、期末一总结,学完代数、几何、统计知识又一总结。
2、把好上课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质量。
新课标的数学课通常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使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所以在课堂上我想方设法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情境。在这一学期,我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兴趣,每节课都有新鲜感。
一位老师说过"新课标老师轻松多了"。我原来不同意他的看法,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课外要花多些时间精力,而课堂上老师一定要"轻松",不能太忙。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堂上常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讨论、思考、表达。由于学生乐学,兴致高昂,通常学生获得的知识都超过教材和我备课的范围。
3、虚心请教同组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由于没有新课标教学经验,所以我虚心向他们请教每节课的好做法和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结合他们的意见和自己的思考结果,总结出每课教学的经验和巧妙的方法。本学期我将自己在备课中想到的好点子以及遇到的问题整理成"教学反思录"。
4、做好"培优、辅中、稳差"工作。根据57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潜力,我把他们分成三类:优生5人,中层生共5人,待进生15人。利用每天课间时间分别辅导他们,星期一辅导优生,星期二辅导中层生,星期三辅导待进生,星期四、五机动,有问题要问的学生自由来办公室问,或让作业不过关的同学有老师指点。除了老师辅导外,我还要求学生成立"数学学习互助小组",即一名优生负责一至两名中层生和一名待进生,优生经常讨论学习问题,弄懂弄透了才去辅导其他同学。
5、制定数学课堂常规,促成良好学风。我所教的班,原来上课的时候不够认真,常有睡觉、开小差、讲粗言烂语的现象,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也糟糕,甚至有放弃学习数学的学生。对此,我提议制定数学课堂常规,按常规进行奖罚。由于此常规是师生一起讨论得来的,所以它得到全体同学的认可,不交作业的也少了。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新课标学习与钻研还要加强;
2、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效果方面还要考虑;
3、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还有待提高;
4、"培优、辅中、稳差"的方法方式还有待完善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5)班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刚接手新课标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观念方法方式方面都有新的挑战,教学起来感到不适应、很吃力。我不敢放松自己,每天都花三个小时以上时间去备课,钻研新课标,以尽快适应新形势的数学教学。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取得不少经验,在期末质检中,本班45人的平均分是53.3分,优秀人数有4人,优秀率是4.12%,合格人数有24人,合格率是24.74%,从试卷难度和全县各中学七年级数学成绩来看,还算是不错的。同时也得到不少教训,获得失败的伤痛,有时屡试屡败。总之,磕磕绊绊、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教、边做边适应地走进新课标。现将一学期来的成与败总结如下,以备今后继承发扬和摒弃吸取教训。
一、 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工作
面对新的学生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激起我的挑战欲望,决心立志要在新的老师角色中争取教学教研方面有所成就。于是我每天花3小时以上时间认真阅读、挖掘、活用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研读新课标,明白这节课的新要求,思考如何将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认真书写教案,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别人的教学教法教学设计,根据(5)班同学的具体情况制定课时计划。每一课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使学生易懂易掌握,我还根据教材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进行阶段总结,即每章一总结,期中、期末一总结,学完代数、几何、统计知识又一总结。
2、把好上课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质量。
新课标的数学课通常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使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所以在课堂上我想方设法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情境。在这一学期,我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兴趣,每节课都有新鲜感。
一位老师说过“新课标老师轻松多了”。我原来不同意他的看法,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课外要花多些时间精力,而课堂上老师一定要“轻松”,不能太忙。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堂上常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讨论、思考、表达。由于学生乐学,兴致高昂,通常学生获得的知识都超过教材和我备课的范围。
3、虚心请教同组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由于没有新课标教学经验,所以我的教学进度总是落在其他老师之后。我虚心向他们请教每节课的好做法和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结合他们的意见和自己的思考结果,总结出每课教学的经验和巧妙的方法。本学期我将自己在备课中想到的好点子以及遇到的问题整理成“教学反思录”。
4、 做好“培优、辅中、稳差”工作。根据(5)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潜力,我把他们分成三类:优生15人,中层生共25人,待进生5人。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半个小时的时间分别辅导他们,星期一辅导优生,星期二辅导中层生,星期三辅导待进生,星期四、五机动,有问题要问的学生自由来办公室问,或让作业不过关的同学有老师指点。除了老师辅导外,我还要求学生成立“数学学习互助小组”,即一名优生负责一至两名中层生和一名待进生,优生经常讨论学习问题,弄懂弄透了才去辅导其他同学。
5、制定数学课堂常规,促成良好学风。我所教的两个班,原来上课的时候不够认真,常有睡觉、开小差、讲粗言烂语的现象,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也糟糕,甚至有放弃学习数学的学生。对此,我提议制定数学课堂常规,按常规进行奖罚。由于此常规是师生一起讨论得来的,所以它得到全体同学的认可。在数学课堂里迅速形成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出现了“四少”:抄袭作业的行为少了,讲粗言烂语的少了,上数学课开小差的少了,不学习数学的少了。出现了“三多”:热爱学习数学的多了,好问者多了(好多学生常到办公室问老师问题和要求老师额外多布置一些题目),文明礼貌的行为多起来了。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新课标学习与钻研还要加强; 2、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效果方面还要考虑;
3、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还有待提高;
4、“培优、辅中、稳差”的方法方式还有待完善。
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 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工作精神从事数学教学。我积极响应学校的各项号召,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领会学习内容,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自己。思想积极向上,要求进步,这学期,我非常光荣地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在他人的入党宣誓中表达了自己的感想,这样的机会使我对党的领导已经党的感染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教学中,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学习热情和信心,以健康文明的形象言传身教。二、业务素质方面
为了适应农村初中数学的需要,我不断地钻研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5月份我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课题研究教师培训,5天的培训时间内我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学习先进理念。并在回来后积极与我校的其他数学教师研究教材,同时,把我的所学所感积习的与他们分享,研究,以此来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三、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这学期我担任的是一年级的数学教学。经验告诉我,对于这个年段的数学教学,如果不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就会使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没了,数学自然也不会学好。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勤于专研,注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潜心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理念,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制教具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注重形成性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并能够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四、努力提高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爱心和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4、在教学上狠下功夫,努力使学生的道德修养有更大的提高。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我,以百倍的信心与努力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初一学生大多数是13、14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总之,初一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掌握其规律教学,更应善于引导,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真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下面我谈谈我对初一数学的体会: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六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新课标理念,改进教法,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总结过去,挑战明天,更好地干好今后的工作,现将本学期本人的的教学工作做一简要小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本学期本人始终拥护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始终拥护国家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始终坚持教育的全面性和终身性发展。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教育的每一个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学习,团结同志,积极协调工作中的各个方面
我在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是以下几方面: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除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吃透教材外,还深入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拟定了课堂上的辅导、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中的辅导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了实效。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在设置作业中,仔细阅读教材,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反馈,针对作业中的问题确定个别辅导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辅导mg.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学成绩有所提高,在本学期期中考试中我所任教的六班取得了好的成绩。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还必需进行加强和训练。 七年级小学生大多数是13、14岁的少年,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好奇、热情、活泼、各都朝气蓬勃;的自制力却很差,注意力也不。总之,七年级学生半幼稚、半成熟阶段,其规律教学,更应善于,使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自觉学习。下面我谈谈学期来我对七年级数学的几点体会:
一、 学习的目的性
七年级学生学习性的高低,是由学习动机所决定,入学后,我对所带班级了调查,学生的学习动机可大致分为:
(1)学习无目的、无兴趣,应付家长占52.8%
(2)学习目的、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占20.2%
(3)学习为个人前途,为家长争光占27%
从数据可以看出大同学学习目的不,但的可塑性很强,除了的正面教育,还可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
二、 精心设疑,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对数学“爱”的火花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兴趣”这位良师,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记忆会而持久,在学习上变被动为。在教学中,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性和性。如课本每一章开始的插图,的问题,既能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每一章的学习目的;又如代数章有理数的引入,我给学生举了实例:从讲台走向门(向南)走3米,从门走回讲台(向北)也走3米,接着我问学生两个问题:(1)我的位置变了?(2)我走了几米?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问题,学生都说我的位置没变,可走了6米,怎么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感到茫然了。例子诱发了学生的胃口,趁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状态引入新的课题:“需要,把学过的算术数扩充到了有理数。”
此外,我还学生每天的作业反馈和单元测验成绩的反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方法,生理和心理特点
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往往直到课堂气氛的,学生的学习内在心理调动起来,备课时要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数学的心理特点来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让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学习注意里长的生理特点,每节课授课不超过25分钟,剩下的看书或做练习;练习要精心设计,多样,口算、笔算相;有时一题目学生用两种方法叫同一张桌子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有时叫不同的学生上黑板做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尝到的喜悦,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自我的机会,心理平衡。
四、 寓数学思想于课堂教学中
数学观念、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科学中的组成因素,是数学科学的灵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课本中讲述的推理论证及问题的思想方法,适时适度的教给学生,这有益于学生的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理数章了数型的思想,紧扣数轴介绍数a 与a的对应关系,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去问题、解决问题。练习时学生思考情形下的结论,从中渗透归纳的思想方法,其思维能力的。
其实,数学思想渗透到概念的定义、法则的推导,定理的问题证明和解答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站在方法论的讲出学生在课本的字里行间看不出的奇珍异宝,讲出决策和的方法,精心提炼,着意渗透,经常运用。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的是初一年级3,4班数学教学。一学期来能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备课
除认真钻研数学课标和教材外,还深入了解学生,注意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和个性心理品质,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并研究相应对策。 把教材和学生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安排详细的教学过程的程序,认真写好教案。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后及时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课堂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
组织好课堂教学,这是顺利进行正常教学的保证。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的集中是相对的,分散是绝对的,因此,把组织教学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之中。其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主动积极的去引导、启发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并进行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个别辅导,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作用的。
3、认真批改作业
作业的选取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分类总结,然后进行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课后积极主动的辅导后进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初一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加强了对后进生的辅导,耐心地帮助他们,一方面解决了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补了基础,教了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对他们精神上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不断地提高学习水平。
5、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主动积极与同备课老师同事交流,共同探究教育教学。积极参与学校公开周公开课教学,这学期除听本校老师的课外,还到雷甸中学等学校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6、继续学习,不断扩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
认真学习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以新课改的思想理念指导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这学年来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但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3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部分男生基础较差,产生厌学,作业有抄袭。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转化不足,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一学生大多数是13,14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总之,初一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掌握其规律教学,更应善于引导,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真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下面我谈谈这一年来我对初一数学的几点体会:
明确学习目的性
初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一般是由学习动机所决定,入学初,我对班级进行调查,学生的学习动机可大致分为:
学习无目的,无兴趣,应付家长占52.8%
学习为个人前途,为家长争光占20.2%
学习为国家,为祖国的建设服务占27%
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但他们的可塑性很强,除了加强正常的正面教育,还可利用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
精心设疑,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对数学"爱"的火花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记忆会深刻而持久,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利用课本每一章开始的插图,提出一般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了解每一章的学习目的;又如代数第二章有理数的引入,我给学生举了一个实例:从讲台走向门走3米,从门走回讲台也走3米,接着我问学生两个问题:我的位置变了没有 我走了几米 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 对于这个具体问题,学生都说我的位置没变,可实际走了6米,怎么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感到茫然了.这个例子诱发了学生的胃口,趁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状态引入新的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必须把学过的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
此外,还利用学生每天的作业反馈和单元测验成绩的反馈,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改变课堂教学方法,适应生理和心理特点
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往往直接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在心理调动起来,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数学的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让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为了适应学习注意里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生理特点,每节课授课不超过25分钟,剩下的时间看书或做练习;练习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口算,笔算相结合;有时一题目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叫同一张桌子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有时叫不同水平的学生上黑板做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获得心理平衡.
寓数学思想于课堂教学中
数学观念,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因素,是数学科学的灵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课本中没有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适时适度的教给学生,这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理数这一章特别突出了数型结合的思想,紧扣数轴逐步介绍数a 与a的对应关系,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方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习时引导学生思考一般情形下的结论,从中渗透归纳的思想方法,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
其实,数学思想渗透到概念的定义,法则的推导,定理的问题证明和具体解答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站在方法论的高度讲出学生在课本的字里行间看不出的奇珍异宝,讲出决策和创造的方法,精心提炼,着意渗透,经常运用. 2日山西省示范小学验收时王桂荣的《认识一位小数》受到验收老师和领导的好评。12月中旬,4位教师参加了山西省《教与爱》名师授徒研修部的学习培训,聆听名师杨少波的专题讲座,观摩其示范教学,领悟名师的高尚师德,探究名师精湛的课堂教艺,并在全校公开教学,受到名师认可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一月十二日王桂荣赴盂县作课,作为一个契机,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这我们的许多问题,有个在认识。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石晨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初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本期来在学校党、政、工的领导下,在广大教师的支持下,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了能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现将本期所作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本期以来,我经常收看电视新闻和阅读有关书报,了解国内外大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并认真做好笔记,通过学习,使我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使我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已。另外还经常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收看《今日说法》等法制节目,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使我的法制观念得到增强。注重加强了职业道德修养,时时处处不忘自己是一位教师,坚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热心帮助他人。
开学时,任初一·五班班主任和初一年级二班的数学课教学工作。开学时,为了搞好新生工作,经常抽空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情况,很快便与他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要使学生逐渐习惯自学方法,除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要逐渐教会学生阅读、理解、掌握教材,在教材上作眉批,教会学生做练习和核对答案的方法和要求,并作出示范,在这一阶段中,我尽快认识、了解学生,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在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是以下几方面:
1、课前准备工作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除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能使课堂教学中的辅导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把教材和学生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确定课堂上要讲的主要内容。
2、课堂工作
(1)首先搞好组织教学,这是顺利进行正常教学的保证。
新课程数学的组织教学与传统的组织教学有明显的不同,我们知道,组织教学的任务就是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组织到当堂课的学习任务上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地是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讲授上,但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一般地,初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的集中是相对的,分散是绝对的,因此,组织教学应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之中。
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能真正起作用,达到目的,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非常重要,因此,教师的威信将起到较大作用。教师既要亲切又要严肃,要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尽量避免学生产生压抑和过度焦虑,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发挥出正常的智力水平,高效地进行学习。
(2)其次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涉及本课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要简明扼要,抓住要点,点穿实质,然后,自然过渡,引入新课,简述学习课题,布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要求,以保证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和完整性。充分地照顾了学生学习上的差异,这样学生可以快者快学,慢者慢学,达到了班集体与个别化相结合。
(3)再次是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独立进行学习活动。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做练习,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对于学习思维品质不踏实的学生,要注意用具体的事例,通过严格要求,逐渐培养他们的踏实品质;对于学习成绩优异者,应指导他们向深度、广度发展,向他们提出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要求,并具体落实,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这段宝贵的时间,充分发挥其潜力,提高效率,超额超前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习基础较差,思维不敏捷的学生,加强重点辅导。在这里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和把握整个课堂,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非常重要。
3、课后辅导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
在辅导工作中,我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主动地去引导、启发学生,可问他是怎样想的?怎样理解的?听一听他们的见解掌握他们的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个别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对于提高差生,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会起到一定作用的。差生形成的原因虽然是多方西的,但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是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只要老师坚持不懈,会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不断地提高学习水平。
在教学教研上我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博览群书,不断拓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初一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金颜英
我们初一备课组共有三名教师,金颜英老师、叶晓燕老师和洪丽红老师。互相团结、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互相研究、互相提高是我们组一贯的工作作风。一学期以来,我们初一数学备课组在学校领导的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出了一份力。
我们三个数学老师虽然以前也接触过新课程,但这一学期才能说是真正地与新课程亲密接触,以前上惯了老课程,总感觉在新课程教学中有很多棘手的问题。尽管我们在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喜欢数学,主动学习数学,但时下学生的厌学情绪还是很浓,而且他们在小学没有接触过新课程,现在面对风格大变的教学内容让他们有些无从适从,理解不了,特别是对于长篇幅的信息量很大的题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读都读不懂的。不用说学生,我们老师也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幸好现在有网上资料可以查,解决了我们不少的疑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三人还是把开学初订的计划圆满的完成了。
一、 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组老师积极参加市、学校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还坚持除了组内的上课听课,这一学期每人在学校开了两次的公开课。在活动中学到了新一轮的课改的新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策略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我们学期初备课组活动有计划,学期末备课组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我组老师积极参加课件的学习和制做。初步掌握了制作动画的基本技能,在图形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有效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四、在课余时间经常交流教学经验、体会
由于办公室的特点,我们六年级数学备课组的老师都在一起,除了每次的备课组活动,平时我们在教学中有什么好的方法、点子,有什么疑难的问题都会及时地在办公室进行交流。其实备课组的活动不一定都是要统一一个时间坐在一起讨论,任何时间只要大家有想法都可以进行交流。
这一学期备课组有收获,但也有做的不够的地方。平时缺少系统的安排,开展活动没有周期性。在培优和补差方面还没有发挥团队精神。在下学期会努力改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任重而道远。 希望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全组成员通过努力,继续发扬团结无私协作进取的精神能够在培优补差这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培养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的中学生。
老师创新教学的平台,介绍教育及教学研究前沿动态,讨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践研究和理论研 究中的各类课题和观点,探索最佳学习之方法,交流个人学习的心得,关注中小学课程教与学,关注网络平台教学、教学新技术。此外,我还利用学生每天的作业反馈和单元考试造诣的反馈,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兴趣。三、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改变课堂教学方法,适应生理和心理特色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往往直接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在心理调动起来,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程度和数学的心理特色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让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为了适应学习注意里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生理特色,每节课授课不超过25分钟,剩下的时间看书或做练习;练习要精心设计,情势多样,口算、笔算相结合;有时一题目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叫同一张桌子的同窗用不同的方法盘算;有时叫不同程度的学生上黑板做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自我表现的机遇,获得心理平衡。
四、 寓数学思想于课堂教学中数学观念、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因素,是数学科学的灵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课本中没有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置问题的思想方法,适时适度的教给学生,这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自动性和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理数这一章特殊突出了数型结合的思想,紧扣数轴逐步介绍数a 与a的对应关系,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方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习时引导学生思考一般情况下的结论,从中渗透归纳的思想方法,增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
其实,数学思想渗透到概念的定义、法则的推导,定理的问题证明和具体解答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站在方法论的高度讲出学生在课本的字里行间看不出的奇珍异宝,讲出决策和发明的方法,精心提炼,着意渗透,经常运用。
七年级学生大多数是13、14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是他们的自制力却很差,注意力也不集中。总之,七年级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掌握其规律教学,更应善于引导,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真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下面我谈谈这一学期来我对七年级数学的几点体会:一、 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七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一般是由学习动机所决定,入学后,我对所带班级进行了调查,学生的学习动机可大致分为:
(1) 学习无目的、无兴趣,应付家长占52.8%
(2) 学习目的明确、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占20.2%
(3) 学习为个人前途,为家长争光占2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但他们的可塑性很强,除了加强正常的正面教育,还可利用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
二、 精心设疑,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对数学“爱”的火花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记忆会深刻而持久,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利用课本每一章开始的插图,提出一般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了解每一章的学习目的;又如代数第二章有理数的引入,我给学生举了一个实例:从讲台走向门(向南)走3米,从门走回讲台(向北)也走3米,接着我问学生两个问题:(1)我的位置变了没有?(2)我走了几米?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对于这个具体问题,学生都说我的位置没变,可实际走了6米,怎么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感到茫然了。这个例子诱发了学生的胃口,趁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状态引入新的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必须把学过的算术数扩充到了有理数。”
此外,我还利用学生每天的作业反馈和单元测验成绩的反馈,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改变课堂教学方法,适应生理和心理特点
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往往直接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在心理调动起来,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数学的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让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为了适应学习注意里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生理特点,每节课授课不超过25分钟,剩下的时间看书或做练习;练习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口算、笔算相结合;有时一题目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叫同一张桌子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有时叫不同水平的学生上黑板做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获得心理平衡。
四、 寓数学思想于课堂教学中
数学观念、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因素,是数学科学的灵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课本中没有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适时适度的教给学生,这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理数这一章特别突出了数型结合的思想,紧扣数轴逐步介绍数a 与a的对应关系,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方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习时引导学生思考一般情形下的结论,从中渗透归纳的思想方法,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
其实,数学思想渗透到概念的定义、法则的推导,定理的问题证明和具体解答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站在方法论的高度讲出学生在课本的字里行间看不出的奇珍异宝,讲出决策和创造的方法,精心提炼,着意渗透,经常运用。 一、命题原则及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次期末七年级参加部分区、县联合测试.试卷能依据课程标准,全面考查本学期所教的主要内容,试题背景新颖,呈现方式与教材基本一致,试题难度控制在课本例习题的水平上,全卷难度值约为0.75左右.从我区考试结果看,本次调研测试卷比较贴近我区的教学实际,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将对今后的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数据分析 全区均分76.7分,优秀率55.27%,及格率81.3%,差分率6.34%;与期中相比进步较大的学校是仙林中学;退步较大的学校是南炼中学、华电中学、南化中学. 根据全区部分学校提供的数据,各题得分率如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率 92 97 82 81 93 81 78 80 96 96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得分率 95 40 80 83 46 43 83 65 93 84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得分率 90 82 92 82 55 59 65 72 42 64 三、学生答题主要错误分析 第3题考查代数式的应用,学生对图形中信息的加工能力较弱. 第7题考查乘方的运算,学生在计算时,指数少1,应该实际操作一下,找出其中的规律. 第8题考查互余的意义,学生把它与互补混淆,造成错误. 第12题考查科学计数法的表示,很多学生审题不清,没有乘以10%,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单位是“万人”,看成“人”. 第13题考查代数式的应用以及对温差的理解,部分学生写成a-15. 第14题考查简单角度的运算,部分学生三角板的各个角的度数不是很熟悉. 第15题考查运用转化思想求图形的面积,学生识图的水平较差. 第16题考查绝对值的计算,全卷此题得分率最低,主要原因在于对绝对值的意义不理解,另外有的学生审题不清,计算的是x+y的值. 第17题考查解方程的能力,部分学生没有看清题目,将字母的值代错,导致计算错误. 第18题考查用代数式表示规律,学生不能从图形看出规律,有的学生看出规律,却不能用代数式很好地表示出来. 第24题考查解含有分母的方程的能力,学生普遍的错误就是“1”没有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第25题考查在方格纸上画垂直的能力,学生审题不清,只画了一个,还有的学生画的三角形虽然是直角三角形,但是顶点不在格点上,这说明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垂直时根本就不考虑格点. 第26题考查三种视图,学生审题不清,没有看到“最多”,只是画出一种符合要求的,还有的同学把俯视图看成左视图(从位置角度来看),导致错误. 第27题考查正确说理的能力,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说理,不能表示出图中角之间的关系. 第29题考查借助表格分析实际问题,并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此题的形式作了变化,改成一条一条的信息,学生不能适应,反映出学生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的薄弱,另外有的学生在表格中填的是最后的结果,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列表格的目的所在,还有个别学生最后没有取近似值. 第30题考查探索规律以及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在考试前一个星期我校已做过,只是改了一个数字,所以学生受其影响,主要错误有:(1)图没有画(原来图画好了),(2)图画错了,可是表格里的结果是对的(学生把结果背了下来),(3)结果算成1002(原题是100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学的非常死,不会活学活用,反映出学生的能力较差,这样也就失去了探索的价值,另外在解决第(2)题时,学生不能理解关系式的意义,写的是代数式,或者把y与n写反了,说明学生没有理解所写字母表示的意义,还有的学生粗心,2008-2=2004. (以上分析由摄山中学初一数学备课组提供)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备课组建设,提高备课质量.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努力领会编写者意图,教学中既不能肆意拔高,更不能随意弱化.提倡教师分工协作,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挥群体优势,以提高备课质量. 2、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质量.课堂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注重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同时,有效安排学生的活动和技能训练,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和反馈意识. 3、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长效管理,认真及时地做好差生辅导.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诸方面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激励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关注薄弱班级和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有效利用补课时间,针对问题和不足,强化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让这部分学生真正听懂、学会、练熟,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试题分析:
本张试卷共计28道题目, ,注重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察,试题设计囊括了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行、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章的第一大节,覆盖面大,其中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共有17道题目,占78分,这部分题目中有些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如:16、22、24、27题等,而28题又需要考虑三种方案,学生一般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出现了很多错误。另外,基础题也带有一定的技巧性,如填空题中的5、6、9题,选择题中的14、16题和解答题中的20、21、23、26题。为了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配置十一个图形,其目的就是考察学生根据条件、图形,分析、推理、计算、空间想象的能力。其中填空题的第10题是一道发散思维题,需要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而22、23、24、26题第二问、27、28题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反思及措施:
1、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几何基础知识和代数基础知识上的一种自然提升,无论知识和能力要求都有提高,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处理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逻辑推理的关系。注重了合情推理,计算能力的培养。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展示知识产生、发展、形成、应用的过程,把知识和推理融合起来,优化课堂结构,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不仅要教师引导性的教,学生探究式的学,还要注重能力的提升。
3、注重课堂小结和复习课。因为课堂小结对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复习课不但能查缺补漏,更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比如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包括两个大方面的知识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二元一次方程组又有两种解法,即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应用方程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理解五个步骤:审、设、列、解、答。这样,通过知识的系统化,使学生明确本章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按照这个思维模式对知识记忆会更明确,复习时更有目标性,能够抓住复习要点,再通过典型题型的训练,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
5、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树立奋斗的理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有目标的学习,主动提高自己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
全县参考人数为2164人,高分率14.3%,及格人数1175人,及格率50%,均分69.6分
二、试题结构及内容
数学试题采用闭卷形式,时限120分钟,满分120分,总题量27题(学生只需要解答其中的25题)主、客观题的分数比为75:45,客观题约占38%,主观题约占42%。其中选择题10道、填空题5道,解答题12道,试题的内容涉及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代数式的简单运算、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数据的处理,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展开图等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内容。将试题分为易、中、难三类,三中试题的分值比为7:2:1。对于难度较大的试题,都设有3小问,分易、中、难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试题特点
1、立足基础知识,考查人人都必须掌握的数学,抛弃繁、难、偏、旧的内容
以考生为本,与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了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必须掌握的主要内容,人人都必须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以及这些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立足基础,多角度,分层次、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程度。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并非那深不可测的内容。本次期末试题一个突出的特点: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全卷84分的试题和学生的生活相关,约占全卷的70%。例如:20题测量跳远成绩的方法、21题设计会徽、23题求树苗的高度、27题求股票的股数等等。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3、加强探索开放、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能力
此份试题,设置了探索性、开放性试题较多,有利于考查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过程,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理解与应用。如,4题、20题、21题、25题、26题等,考查学生观察、抽象、概括、类比、归纳、猜想、直觉思维外,许多试题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严谨性,以及思维过程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更加突出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考查。
四、答卷分析
七年级试题是这次期末试卷中,唯一没有降低标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所命制的数学试题。从全县整体情况来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从学校统计的学生成绩来看,学校与学校之间,差距较大,最高的均分可达89分,最低的只有50分,及格率最高的84.5%,最低的仅22.6%。为什么会差距这样大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落实不到位
绝大多数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还是能够运用新课程的要求来实施数学教学,加强了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等等,但实效性差。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教学,除了应重视让学生经历形成过程外,还应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形成数学素养和能力。
2、对学困生的辅导不到位
从学校所报的成绩来看学生成绩分化现象仍很严重,新教材许多内容呈螺旋似的上升,就是要避免学生过早的两级分化,从期末试卷看,也是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命制试题的,能够客观的检测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应达到的水平,有些学校与所期望要求相差较大,关键是两级分化太严重。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对新教材中每章内容的定位认识有偏差
新教材许多内容是呈螺旋上升的,老师必须把握每章每节内容的定位以及编者意图和要达到的目标。但有许多老师,由于过去老教材用习惯了,对这种不一步到位的新教材就感到很难把握,思想上存在困惑。加之有许多学校,使用的资料,不适应新课程,有些资料仍然是过去那种繁、难、偏、旧的试题,而且计算难度较大,(而新教材的计算都提倡使用计算器,包括中考都可以带计算器。)老师也不好把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也努力了,但效果很差,不能达到新教材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造成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也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考试。
五、措施
抓住新教材培训的机会,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认识,在解读七年级下册教材中,重点分析每章每节内容的定位以及编者意图和要达到的目标,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好教材的内容。在下乡视导中,针对有些学校存在的问题做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共同探讨出整改措施。继续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09年全市开展了学洋思、构建高效自主课堂的实验,全市七年级都使用了学院主编的《导学评练,学教指南》这本书,在此基础上,上学期期末,组织了全市七年级统一考试。
二、成绩分析
1. 区间比较
我区数学学科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高于海州区、新邱区、清河门区,只是低于细河区,位于第二;标准差低于海州区、新邱区,高于细河区3个百分点,高于清河门区2个百分点,位于第三。总的来看,全区七年级的数学成绩还是不错的。按正态分布分析,落在平均值加减一倍标准差(54.07 , 111.71)分之间的学生占63.5%,与理论值68.3%比稍小,我区七年级参加考试1195人,落在(54.07 , 111.71)分区间763人,小于54.07分的学生230人,高于111.71分的人202人,说明低分的人稍多一点,但不严重,所以我们要反思教师的教、学生学的情况。
2. 区内比较
最好的是24中,平均分第一,及格率第二,优秀率第一,标准差第三;最差的是6中,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标准差全都第七。主要原因是学苗比较差,家长重视不够,当然学校管理和教师也存在一定问题。
3. 答题情况
从卷面上看,学生1、2、15、28题答得最好,23(1)、27题答得不好。主要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书写技能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差。
三、今后启示
1. 教师要钻研《课标》和教材,进行资源重新整合
2. 训练学生的答题规范和技巧
3. 关注后进生,降低低分率
4. 促进教学成绩的均衡发展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标准差
4中
87.07
72.20%
55.61%
28.67
6中
69.36
49.65%
20.98%
30.30
12中
81.87
70.95%
36.49%
26.60
18中
81.74
67.66%
41.79%
29.62
21中
88.58
78.05%
48.29%
25.79
24中
91.01
76.60%
58.16%
27.13
水泉
77.26
62.91%
33.77%
28.75
太平
82.89
68.93%
43.05%
28.82
海州
79.78
63.72%
39.69%
30.05
细河
92.28
80.93%
57.69%
25.55
新邱
75.51
59.66%
33.62%
30.34
清河
74.23
57.22%
26.76%
26.95
全市
71.85
54.16%
28.93%
31.43
一、试题分析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有三种题型,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选择题有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有8个小题,每题3分,共24分;解答题有6个小题,共46分;全卷合计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内容与范围
从考查内容看,几乎覆盖了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所有主要的知识点,而且试题偏重于考查教材中的主要章节,如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图形和变换、二元一次方程组、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以及分式。
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隶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其中涉及数与代数的知识点共有45分,占45%;涉及空间与图形的共有39分,占39%;涉及统计与概率的共有6分,占6%,涉及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共10分,占10%。纵观全卷,所有试题所涉知识点均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3、 难度与层次
整份试题易、中 、难三档所占分值比为6:3:1,设计难度为0.75,试题难度适中,坡度平稳,有利于中等及中等以上学生发挥正常的学习水平,区分度合理,试题背景公平,试题的信度较高。
4、试题的主要特点
(1)注重对“三基”的考查
本卷试题重基础,低起点,坡度平缓,大部分题目立足于考查本册教材中的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对考查“三基”时,不是单纯地展示问题,而是注意结合现实背景,体现对数学本质理解的考查。如第1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第2题考查事件的可能性;第3题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第4题考查生活中相似变换现象;第6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第14题考查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第17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第18题考查线段中垂线的性质;第22题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第23题考查方程思想、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第24题考查整式运算、三角形三边关系、转化思想、方程思想、整体代数思想等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全卷大部分基础性试题都源于课本或作业本,将教材中的例题、习题,通过类比、加工、强化或弱化条件、延伸或拓展,这样有助于提高试卷的信度,因此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真实的学业水平的。
(2)突出能力立意
注重对数学应用与建模能力的考查,部分试题中的基本知识融于生活背景之中,有利于考查学生对数学本质发现的能力,有利于考查学生“用数学”的水平,有利于考查是否能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用严谨、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如第1、3、4、10、14、17、22、23等题,取材贴近生活、背景公平,考生需弄清题意、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加以解决,特别是第10、17、22、23题都是从现实中取材,要求考生自己分析、理解、寻求问题解决之道。
注重探究能力的考查, 如第10题,表面上是考察图形的旋转变化,实质是让学生探究问题的内在的规律,第23(2)题,主要考查学生“用数学”的能力,以及对“最省钱”的方案进行探究、比较的能力,第24(3)主要考查学生用已知方法解决未知问题的知识迁移能力,即探究能力。
注重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在试题中设置考查收集并处理信息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如第10、17、23题等,这些题目要求学生仔细审题,从问题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有关信息的数量关系,发现数学本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是初中数学追求目标之一,本卷第21题,通过系列问题对三种图形变换进行考查,既能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行检测,又能让学生在考试的同时对知识进行回顾,很好的发挥了期末检测考查兼巩固的功能。
(3)关注对学生数学活动的考查
过程性目标是三维目标之一,在学业评价中有必要命制若干试题,对学生过程性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考查,如第13题,可以先有两个外角,先求出相邻内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的公式求出所求的角;第15题,要求先收集相关条件,再结合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最后确定应补充的条件,关注学生对相似知识点的类比与选择过程的考查。类似还有第17、18、22、23、24等题。
(4)以人为本,体现了对情感目标的考查
注重在试题中渗透情感目标,情感目标也是三维目标之一,数学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目标、过程目标,而且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从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如第10题,培养学生发现事物规律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第22题,培养学生改造物质世界,造福人类的意识;第23题,培养学生参与经济能力的活动和意识;第24题,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注重数学问题生活化,如第2、3、4、6、10、14、17、23等。
二、全县及各学区学业检测结果反馈(七年级数学)
全县及各学区学业检测结果反馈一览表(七年级数学)
单位
指标
灵溪
学区
龙港
学区
宜山
学区
钱库
学区
金乡
学区
桥墩
学区
矾山
学区
马站
学区
全县
参评总人数
5511
4510
1123
2229
1872
1086
986
758
18075
优秀人数/
比例
1193
21.6%
912
20.2%
236
21.0%
477
21.4%
376
20%
222
20.1%
201
20.4%
162
21.4%
3921
21.7%
后进人数/
比例
1111
20.2%
910
20.2%
232
20.7%
450
20.2%
376
20%
219
20.2%
198
20.1%
154
20.3%
3721
20.6%
平均得分
66.55
69.06
65.92
62.29
58.54
49.98
62.70
59.94
64.30
这份试题在全县的平均得分为64.30分,可见这份试题在我县的难度值约为0.64,距离期望难度值0.75还有相当的差距。
三、试题样本分析
(1)样本容量55
最高分100 最低分18
难度系数 0.76
分数分布情况
分数段
[0,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人数
0
1
1
3
3
4
5
8
11
19
比例
21.8%
43.6%
34.6%
各题得分及难度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失分人数
0
3
2
0
6
5
7
4
14
平均得分
3
2.84
2.89
3
2.67
2.73
2.62
2.78
2.24
难度值
1
0.95
0.96
1
0.89
0.91
0.87
0.93
0.75
预设难度值
0.8
0.9
0.9
0.8
0.9
0.8
0.9
0.75
0.9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失分人数
9
2
7
8
0
14
13
7
21
平均得分
2.51
2.89
2.62
2.56
3
2.24
2.29
2.65
1.85
难度值
0.84
0.96
0.87
0.85
1
0.75
0.76
0.88
0.62
预设难度值
0.7
0.8
0.8
0.8
0.8
0.7
0.7
0.65
0.7
题号
19(1)
19(2)
20(1)
20(2)
21
22
23
24
失分人数
8
25
14
27
16
30
33
48
平均得分
3.47
2.74
3.09
2.35
4.53
3.11
5.40
4.38
难度值
0.87
0.69
0.77
0.59
0.76
0.52
0.68
0.44
预设难度值
0.9
0.8
0.8
0.7
0.65
0.7
0.65
0.65
(2)小题失分原因分析:
1. 没有失分,说明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较好。
2. 失分的3个学生都选择A,这说明个别学生对生活现象形成了较强的思维定势。
3. 失分的两个学生都选A,说明基本概念不清,知识胡乱迁移,缺乏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4. 没有失分,说明相似变换的概念掌握较好。
5. 失分的学生主要选择A、B,说明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中的两个未知数以及整式方程没有掌握。
6. 基本概念不清,对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掌握不好。
7. 选C的学生较多,主要是因为学生混淆了分式的值为零和分式无意义两个基本概念,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审题不清,读题不详。
8. 基本概念不清,从而影响了作图。
9. 概念不清,不能正确认识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区别和联系。
10. 不能正确发现图形变换蕴含的内在规律,说明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11. 运算技能不佳,类似概念容易混淆导致失分。
12. 分解因式的基本技能不足导致失分。
13. 几何图形的处理能力不佳,计算错误较多。
14. 没有失分,说明学生对简单情景的概率计算掌握较好。
15. 写AD=AC的学生较多,说明学生对SSA能否作为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16. 旋转变化的性质认识不到位导致失分。
17. 对问题情境的理解接受能力有所欠缺,不能较好的发现问题的数学本质,从而不能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导致失分。
18.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没有掌握好,说明学生对已知条件的处理能力不强,缺乏深刻挖掘处理问题的能力。
19(1)一是不能根据方程的特点合理选用解方程的方法,导致计算错误而失分; 二是方程组的解书写格式不规范;三是部分学生放弃了该题,说明这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具备解方程组的能力。
19(2)一是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骤掌握不好;二是计算粗心导致失分;三是个别学生没有验根; 四是部分学生放弃该题,说明这部分学生根本不具备解分式方程的能力。
20(1)没有正确选用因式分解的方法,因式分解不完全。
20(2)本题考查整式的乘除运算和合并同类项。主要失分原因是混淆了各种整式乘除的运算法则、忽视了最终结果需要进行合并同类项从而导致失分。
21.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旋转变换的作图中顺时针和逆时针不分,可能是审题不清也可能是方向不分,从而导致失分。
22.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审题不清或思维定势,错误地以为四边形ABCD是梯形,从而得出AE=BF。二是把已知中的DF=CE直接当成三角形全等的三个条件之一,这说明学生没有深刻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前提条件。三是个别学生数学符号表达不规范、证明格式书写不够规范。
23.第(1)小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运用,失分原因一是部分学生无法理解问题情境,从而不能运用数学工具及解决问题。二是计算错误或没有作答从而丢分。
第(2)小题考查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动手动脑的水平。错误原因一是部分学生方法正确但计算错误导致失分。二是部分学生解决的方法不当导致失分。三是部分学生方法更具创意,计算也正确,但是与试题参考答案不符导致失分。(如,先拉三位其他旅客凑成15人去买团体票,然后把多余的3张票再比40元便宜点卖出,则这种方式比375元要少付很多钱。)
24.第(1)小题主要考查合并同类项,失分学生不多,失分原因是不会合并同类项。
第(2)小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失分原因一是计算错误,二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不好。没有对不符合要求的答案予以排除。
第(3)小题属于较难题,本小题考查学生数学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整体代换思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小题渗透了轴对称变换的性质、方程组的解法、因式分解的运用等知识。失分原因一是综合分析能力不足,对情境的处理能力欠缺,不能把问题的条件有效地转化成数学语言。二是没有掌握方程解法的本质,遇到陌生的数学问题不能用现有的方法加以解决,而是束手无策。三是数学视野狭窄对于平时做的不多的数学问题不能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缺乏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面对这类问题绝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显得僵硬,呆板,毫无灵气可言。四是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很多学生都是放弃这个小题只字未写,这个小题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认真观察分析,全神贯注地细心计算,那些缺乏韧劲与耐力的学生,解到中途弃之,实在可惜。
四、答卷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基础知识不牢固,基本技能不熟练
这是所有教师强调最多的内容,可是在试卷中学生往往丢了多分,吃了大亏。这些平时一看就会的考点,在考场上相当部分学生却是一做就错,如第7题考查的是分式何时值为零的问题,可是有部分学生却跟这个只是与分式何时无意义产生混淆,这就说明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较差,很不扎实。在第9题中,相当多的学生解答错误,穷根究底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因式分解的定义,不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联系与区别。在第19(2)题中,大量的学生居然失分,部分学生对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死记硬背,机械套用,不理解解法深层次的原因,从而导致错误。
2、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教授学生数学方法比教授学生解题本身更加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广大教师也是这样去做的,然而学生的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是非常的弱,如第24(3)题,学生对一直条件经过处理后,得到一个一个方程组,其中一个方程是二元二次方程,另外一个是二元一次方程,如何求这个方程组的解,却难倒了绝大多数的学生,学生既不会运用消元的思想求解,也不会采用因式分解和整体代换的思想求解,而是束手无策。可见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能力还是非常脆弱的。
3、考生在审题时不够细心,没有看清题意就急于答题
审题不细、题意不清是很多学生的通病,各个层次的学生、各种类型的试题都有发生这种情况。如第19(2)分式方程求解后,没有检验增根。第20(2)整式的乘除运算后,最后一步没有进行合并同类项。第21题中的旋转变换作图中,旋转方向错误而失分。第22题中误把四边形ABCD当成梯形ABCD,从而直接得到AE=BF这一结论,导致解题错误。还有其他诸如计算错误等。
4、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发现数学本质的水平不足
能否在纷繁复杂的数学问题中,很好地对数学信息进行合理收集,处理,进而提取数学本质,是一个学生数学修养高低的体现。然而在考试中很多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显然是薄弱的,有待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渗透与提高。如第16题需要挖掘旋转变换中对应边的夹角等于旋转角这个性质,可是学生忽略了旋转变换的这个性质。第18题,需要学生挖掘出中垂线性质定理,以及三角形周长的定义,然而学生不管这些而是对已知数据进行简单的拼凑。
5、考生对数据、图表的处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强
在第23题中,有的考生没有正确地获取、理解和处理数据、图表所表达的信息去解决问题,有的考生在方程和算术两种方法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还是没能做对。
五、教学的几点建议
1、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
在教学中,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合理处理教材,注重基础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学业评价中所有的试题都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而且学生的基础永远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加强“三基”教学,尤其是要搞好初中数学中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教学,不仅要教这些基础知识本身,而且要让学生体验基础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真正在课堂上落实三维目标。
2、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答卷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从宏观上看,说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较差。当前,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比较笼统,比较抽象,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从数学问题入手,可以有意识地从选题、改题、编题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基本学力。
3、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
新课改后的数学学业评价的试题难度不是反映在学生对某个技巧的掌握及熟练程度、或者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上,而是反映在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和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上,试题注意与新教材相联系,注重在生活情境中考查数学,切切实实让学生领悟到数学的价值。因此,教学中,要时常关注社会生活热点,编拟一些贴近生活,有着实际背景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审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启迪他们关心生活,关注社会。
2007-200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市教育局确定七、八年级共15个学科为抽检学科,最后随机选定七年级数学为全市统一评卷学科,七年级4159名学生参加了全市统一命题的数学科期末考试。试卷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为依据,力求实现: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市学生的学业水平,有利于引导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其中填空题共10小题计20分,选择题共5小题计15分,解答题共10小题计65分。全市与考平均分64.38,及格率63.0%,优秀率33.2%,标准差24.4。各分数段人数如下表:
分
数
段
0
9
10
19
20
29
30
39
40
49
50
59
60
69
70
79
80
89
90
100
人
61
156
219
294
352
442
565
679
742
649
%
1.47
3.75
5.27
7.07
8.46
10.63
13.58
16.33
17.84
15.60
一、试题分析
1.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重点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应用意识,基础题量大、分数足。适度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意识(第7、9、11、16题)以及开放意识(第8、23题)。
2.试题体现了能力立意,以教材中的知识为载体,考查中知识与能力并重。如第22题结合课题学习的内容考查了列代数式及求代数式的值,第24、25题通过改造课本例、习题考查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这些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回归课本、回归课堂。
二、考生答卷抽样分析
为了对试卷进行比较客观的分析,抽取了七袋计210份试卷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统计。
1.各题考点及得分率
填空题(本题得分率73.4%)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考查
知识点
比较大小
相反意义
科学
记数
角的大小
可能性
打折
销售
截一个几何体
24点
游戏
七巧板
探索
规律
得分率
0.96
0.50
0.82
0.38
0.99
0.76
0.92
0.67
0.67
0.66
选择题(本题得分率75.3%)
题号
11
12
13
14
15
考查知识点
展开与折叠
数式运算
日历与方程
方程与变形
必然事件
得分率
0.94
0.86
0.32
0.68
0.98
解答题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考查
知识点
三
视
图
有理数的
运算
整式的
化简
解
方
程
角
的
计算
按
语句
画图
列式
求值
条、扇统计图
列方程解
应用题
探索规律
设计方案
得分率
0.77
0.78
0.73
0.55
0.55
0.70
0.32
0.71
0.41
0.50
满分率
0.60
0.56
0.52
0.50
0.41
0.50
0.12
0.36
0.17
0.18
2.考生答题错例及分析
第2题错误的答案多为-10,学生未仔细分析题意,习惯性地认为“向西走10米记为-10米”,而题问是最终的位置。
第4题学生答60°的较多,一方面学生未注意到“8:30”时针走过的度数(15°),另一方面也与学生很少使用带时针、分针的钟表有关。
第6题学生答(1-80%)a或a80%、a0.8的都有,有的是对“八折”理解错误,有的是代数式表示不规范。
第8题是“24点游戏”的开放性题,主要问题在于学生使用了超出题目要求的符号或重复使用已有的数字,如乘方、绝对值等。
第9题学生的得分率不高,一方面有计算能力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课堂上学生的动手机会不多的问题。
第10题有个别同学的答案是4016(2×2008),由此可见得到的正确答案6未必都是规律探索的结果。
第13题多数的错误答案为A(15号),有可能是由22-7=15而得,更多的是学生对日历中的数字排列规律不掌握。
第16题学生主视图画得较好,而画左视图问题较多,说明平时课堂中直观训练不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另外许多同学画图不标准,如没有使用直尺或画出的是长方形等,这说明平时的规范训练要加强。
第17题学生出现的问题仍是课堂上老师一直强调的,如运算顺序、乘方的意义等,看来如何把好计算的准确关,依然任重而道远。
第19题的得分率不高与第14题出现的问题是一样的,不该出现的错误一再出现。
第22题是以本学期使用教材中的课题学习“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形盒子”为载体简化后得到的,不想却成为全卷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表面上看原因不外乎是列代数式出错或求值时书写不规范或运算不准确,但更深的原因可能还是老师们对“课题学习”教学的忽略。课题学习做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亮点”,它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使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可能以交织在一起的形式出现,使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使传统的数学课本面貌有可能发生改变。这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研究和探索价值的题材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使数学在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24题由课本“能追上小明吗”改造而来,为了降低难度还设置了填空题“小洁家到外婆家有 千米”,题目的本意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但许多同学用小学所学的算术解法求解,造成本题满分率不高。当然学生在设元、列方程、解方程等环节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在所用时间或所走路程的比较及说理的逻辑性方面也有错误或不足。
第25题源自课本第126页材料及127页“问题解决”第1题的改造,学生对第(1)问填表完成得较好,对第(2)个问题的探索存在的问题较多,如:①对最佳方案的选择缺少讨论;②所选方式不是最佳的;③画出示意图,但没有文字说明;等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有:①学生分类讨论思想还未形成;②学生对问题解决及题意理解不够充分,如不少同学认为只要坐得下就行了,而对条件“③…且空位尽可能少”考虑不够。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重视“双基”训练 ①把好计算的准确关:本卷第17、18、19都是最基本的代数运算,但考试中就是有那么多的同学因为计算错误而丢分,说明教学的针对性要加强,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②把好理解审题关:平时教学中要加强训练,题意不清,不急于动笔答题。③把好表达规范关:一是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步骤清楚,不要漏掉重要的得分点;二是要书写整洁规范,平时训练时的马虎在考试时紧张的气氛下是很难有规范表现的。
2.重视回归课本、回归课堂 本次考试的题目多来源于课本或从课本的基本要求出发加以拓宽,而不是加深,这样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要逐步改变“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亲历数学化的过程。我们必须关注当前课改的新理念,给学生以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在自己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应摒弃“重结论,轻过程”的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探索过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培养阅读、理解、分析、探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