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张自忠 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张自忠

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张自忠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生平  少年时代

  光绪十七年(1891年),张自忠出生于山东临清。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煎熬之中。清廷昏庸腐败,国势极端衰弱,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一浪高过一浪。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张自忠父亲张树桂病逝,其母亲冯夫人成为一家之主。举家迁至临清。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六岁的张自忠由母亲做主,与临清县咨议局议员李化南之女、十七岁的李敏慧结了婚。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他考入了临清高等小学堂。强调忠、孝、仁、义的旧道德从小便在张自忠的内心深深扎下了根。学习之余,张自忠常借一些小说来阅读消遣。最让他喜爱的是《三国演义》、《说唐》和《说岳精忠传》。这些古典名著对传统道德作了活生生的注释,关云长、岳武穆和秦叔宝的忠义侠行和浩然之气对他影响颇深。

  宣统二年(1910年)夏,张自忠从高等小学堂毕业。[2]

  军阀混战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辛亥革命爆发。冬,张自忠考入了当时中国北方有名的法律学校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这些振聋发聩的进步思想在他原本只知孔孟的头脑中增添了崭新的内容,对他日后的成长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1年底,张自忠秘密加入同盟会,亲身投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1916年9月,同乡好友车震偕张自忠到了廊坊,将他推荐给了冯玉祥。冯听了老友的介绍,又将张自忠上下打量一番,见他长得高大英武,且颇有“沉毅之气”,便很满意地收下了他。投奔冯玉祥之初,张自忠被委为中尉差遣。不久,张自忠由见习官升任排长,所在连连长就是后来颇有名气的“倒戈将军”石友三。

  1918年9月冯玉祥在常德设立了军官教导团,以炮兵团团长鹿钟麟任团长。张自忠奉派进入教导团军官队深造。主要学习战术、率兵术、地形、兵器、兵史、筑城、简易测绘及典、范、令等。

  1924年春,张自忠被冯玉祥任命为学兵团团长。是年秋,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任命冯玉祥为第三军总司令,令其出古北口进击开鲁,但冯玉祥暗中班师回京,与驻防北京的孙岳部里应外合,发动北京政变,囚禁直系首领曹锟,并将溥仪皇帝驱逐出宫。在此过程中,张自忠部受命由古北口直趋长辛店,截击吴佩孚的交通兵团,迫其缴械投降。不久,张自忠奉命移驻丰台。张自忠率部到达丰台,驱逐英军,重获丰台主权。

  1930年5月,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军阀混战——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双方投入的兵力高达130万人。此时,张自忠任第6师师长,编入张维玺统领的南路军。5月初,南路军首先在平汉线向蒋军开战。5月中旬,张自忠指挥第6师一夜之间从蒋军徐源泉部手中夺回许昌十五里店。6月中旬,张自忠等部由平汉线转用于陇海线,支援东路军。在高贤集打败蒋军精锐张治中之教导第2师。他的参谋长张克侠评价说:“其决心坚强,临危振奋。每当情况急迫之时,辄镇静自持,神色夷然。”

  1930年9月18日,一直坐山观虎斗的东北军统帅张学良宣布放弃中立立场,通电拥蒋,随即挥师入关,占领华北。张自忠的第六师除了配属粱冠英的第十七旅随梁投蒋外,尚有第十五、十六旅一部和手枪团大部,约5000人,是西北军残部中最完整的部队之一。

  1931年1月16日,西北军残部正式编成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宋哲元任军长,秦德纯、刘汝明任副军长,冯治安任三十七师师长,张自忠为三十八师师长。同年6月,南京政府开始整编全国陆军,第三军改番号为第二十九军。[2]

  抗日战争

  1933年1月10日,二十九军主力奉命由山西阳泉开赴通州、三河、蓟县、玉田待命。这是张自忠有生以来第一次同日军交战。

  1933年3月4日承德失陷后,二十九军奉命赴喜峰口阻敌,冷口防务交商震部接替。3月7日,张自忠与冯治安抵达遵化三屯营与日军激战七日,日军无法获胜,转而将主攻方向转到罗文峪方面。张自忠、冯治安将三十七师刘景山二一九团和三十八师祁光远二二八团调往罗文峪方面,归刘汝明师长指挥。战斗结果,日军再遭败绩,狼狈撤退。这是抗日战争前期中国军队少有的胜利之一。但由于蒋介石此时的主要注意力仍放在“围剿”共产党和红军上,长城防线兵力薄弱,日军从冷口突破商震部防线,攻入长城以内,继而占领迁安,二十九军陷于腹背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被迫放弃喜峰口、罗文峪阵地,向西南方向退却。国民政府加紧向日军谋求停战,最终被迫同日方签订了屈辱的《塘沽协定》。

  1937年2月国共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事变发生时,张自忠在北平卧床治病,高级官员中惟有北平市长秦德纯主持工作。10日夜里,日军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与日本驻平陆军助理武官今井武夫会见张自忠,无功而返。蒋介石议和,平津舆论界一度认为张自忠为“汉奸”。8月6日,张自忠偕副官廖保贞、周宝衡躲进了东交民巷德国医院;同时通过《北平晨报》等媒体发表声明,宣布辞去所有代理职务。8日,北平沦陷。9月3日,张自忠逃离北平。

  1938年张自忠将军所部第77军179师师长何基沣驻防洋坪时,对蒋介石消极抗战极为不满,导致其手下多名将领被陷害致死。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出战。7日拂晓,张自忠东渡襄河,率部北进。14日,双方发生遭遇战。15日,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在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激战到16日佛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5月16日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5月16日下午4时,张自忠所部全军覆没,张自忠战死。[2]

  成就贡献  血战临沂

  1938年3月的临沂战役中,五十九军与敌鏖战七昼夜,粉碎日军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将日军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击溃,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随枣会战

  1939年5月,中日两军在鄂北地区展开了一次大交锋——随枣会战。5月10日,张自忠部在田家集以西的大家畈歼灭日军辎重部队,迫使日军放弃渡河攻击襄阳(原襄樊)。

  冬季攻势

  1939年12月张自忠率领右翼兵团参加冬季攻势。12月12日,张自忠率三十八师正面进攻日军,歼灭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一零三旅团,于1月初配合第八十四军稳定战线,2月14日发起反攻。此次战争是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国民党军发动的惟一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3]

  个人荣誉

  1940年5月28日国民政府追授张自忠为陆军上将。

  1942年12月31日,国民政府明令张自忠入祀全国忠烈祠。

  1946年,国民政府为张自忠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1]

  轶事典故  人物绰号

  1923年秋天,时任陆军检阅使兼第11师师长的冯玉祥,率军驻扎在北京南苑。张自忠当时在学兵营当营长。部队开始冬季大练兵,适逢连日大雪,天寒地冻,许多官兵产生畏难情绪。有一天,张自忠将全营官兵集合起来,大声问:“下雪天敌人发起攻击怎么办?”官兵们回答:“坚决抵抗!”张自忠接着道:“现在下了一场雪,你们就不想操练了,还谈什么打仗?我们当军人的第一条就是不能怕苦。现在,请大家都把棉衣脱了,跟我一起跑步!”说完,他竟自脱了棉衣。全营官兵都愣住了,然后也纷纷脱下棉衣,跟在张自忠身后在雪地上跑步。从此,“张扒皮”的绰号就不胫而走,在西北军中传开了。[4]

  坚决抗战

  1940年5月,日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5月6日晚致书副总司令兼77军军长冯治安一函:“仰之吾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师、179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179师、38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他自己亲自率领2000多人渡河作战。

  1940年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10多次。[5]

    举国送英灵

  张自忠殉国当日(1940年5月16日),由38师师长黄维刚带领敢死队,端着轻机枪于16日夜间突袭南瓜店,奋勇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日军则下令停止飞机轰炸,以免伤到张自忠遗体。

  张自忠的尸骨运回后方后,经检视,张自忠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随后,将军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

  1940年5月28日晨,当灵柩运至重庆朝天门码头,蒋介石、冯玉祥等政府军政要员臂缀黑纱,肃立码头迎灵,并登轮绕棺致哀。蒋介石在船上“抚棺大恸”,令在场者无不动容。蒋介石亲自扶灵执绋,再拾级而上,护送灵柩穿越重庆全城。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将张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28日下午,蒋介石与军政要员和各界群众在储奇门为张自忠举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

  张自忠殉国时,年仅49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6]

     人物评价

  日军设在汉口的广播电台在张自忠死后当日发出报道称张自忠为“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

  周恩来写下文章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1991年李先念书:“抗日名将,民族英烈。高风亮节,气壮山河。”

民族英雄张自忠 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张自忠

  2005年9月3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誉张将军是一位:“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7]

  2010年时任重庆市委主席的薄熙来说,张自忠将军英勇抗敌,忠贞不屈,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有世界影响的反法西斯高级将领。[8]

      后世纪念        命名纪念

  1940年11月16日,张自忠被以国葬之礼权厝于重庆雨台山。后来 ,冯玉祥在墓畔种植梅花,并仿效明代史可法所葬的扬州梅花岭,将此山改名为梅花山。

  国民政府在1942年12月31日,明令入祀全国忠烈祠,1944年8月,将宜城县改名自忠县,以资纪念。

  1947年3月13日北平市政府颁令将铁狮子胡同改为张自忠路。后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均设立张自忠路。[9]

  建筑  张自忠烈士陵园

  张自忠烈士陵园,位于重庆北碚区西南缙云山麓,距北碚城区2公里的梅花山。陵园位于北碚梅花山,渝武高速路北碚出口处。系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上将墓。[10]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张自忠纪念馆建于 1991年,位于湖北省宜城市。馆内以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为主,辅助于名人题词碑刻,较为全面、系统、真实地的反映了宜城市的革命斗争史。[11]

  张自忠教育基金会

  张自忠教育基金会由张廉瑜等人于1992年发起成立的这一基金会,得到了张将军亲友旧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截止2005年已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235人。[1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4751/43205212526.html

更多阅读

专访抗日名将张自忠之女张廉云 何基沣害死张自忠

“宜昌,我心中永远的牵挂”------专访抗日名将张自忠之女张廉云本报记者冯汉斌七十一年前的今天,1940年5月23日晨,在隆重的公祭仪式之后,宜昌十万民众倾城而出,满怀巨大的悲痛和崇敬,为七天前在与日寇浴血奋战中以身殉国的抗日名将张自忠

张自忠与张克侠关系探秘 张克侠 七七事变

张自忠与张克侠关系探秘张自忠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他出身于北洋陆军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和西北边防军,成长于冯玉祥国民联军和第二集团军,发迹于宋哲元第二十九军和冀察政务委员会,成名于鲁南临沂大战和豫南潢川战设,以战区右翼兵团总指

张自忠将军简介 张自忠 张自忠-人物简介,张自忠-成长故事

张自忠(1891.8.11~1940. 5.16),抗日殉国将领。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4年投北洋陆军第20师当兵。1916年入冯玉祥部,从排长递升至旅长。在1939年随枣会战及冬季攻势中指挥右集团军,曾先后两次亲率精锐部队,东渡襄河(汉水)截击日军,各歼敌一部

声明:《民族英雄张自忠 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张自忠》为网友抬头面对上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