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高考保分题目天天练(十四)
一、古代文化常识
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B.到了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C.“坐”在古代礼仪中指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D.“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慈、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尊: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等等。
二、语言文字运用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任务重、工期紧、条件艰苦是水电建设的显著特性,对此,征战江河数十载,在长江三峡水电站建设中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早已________。
②依据职称的评定标准,教师们将注意力从正常的教学中转移了出来,时间长了,自然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________。当他们已从这套标准中不断受益,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
③看着海岸上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海边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________,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
A.习以为常 习焉不察 熟视无睹
B.习焉不察 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C.熟视无睹 习焉不察 习以为常
D.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习焉不察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清晨上课前,不少中小学都在校门口安排学生值日,检查入校同学的仪表与证件佩戴情况,一般都很讲礼貌,会主动向进校门的教师行礼。
B.幼时,娘在我眼里永远是醒着的,就连晚上我们睡觉的时候,她也不睡,而是在扫地,在收拾着仿佛永远也收拾不完的家。
C.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支照亮夜空的火炬,点一盏守望家园的心灯,用自己的一点光、一份热去温暖自己、惠及社会、打动他人。
D.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入口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兵马俑的照片赫然在目,向人们反映着这位法国友人对推动秦俑走向世界的贡献。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
②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③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
④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会落一层土
⑤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
⑥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
A.②④①⑤③⑥ B.⑥⑤③②①④
C.⑤③①④②⑥ D.④⑥⑤①③②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顺应人的天性,这一理念被无数的教育家肯定。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就非常强调① ,道家教育理念也注重② 。教育应该考虑受教育者的性格和年龄特征,对他们区别对待,凡超出他们所理解范围的东西就不要让他们去学习了。
6.阅读下面的漫画,请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用“土地”“屋舍”“良田”等描写世外桃源景象的语句是“ , , ”。
(2)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表达诗人自己和琵琶女似曾相识的感受的句子是“ , ”。
答 案
1.选D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
2.选A 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习焉不察:习惯于某种事物而察觉不到其中的问题。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结合语境可知,A项正确。
3.选B A项,偷换主语。应在“一般都很讲礼貌”前加上“他们”。C项,语序不当。应该是“温暖自己、打动他人、惠及社会”。D项,搭配不当。“反映”与“贡献”搭配不当,可将“反映”改为“展示”。
4.选D 解答该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语段表述的内容,二是六句话的意思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横线前的内容从比喻的角度解说了人的名字与生铁的关系,即“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后面应接名字不被叫的情况的句子,六句话中,④⑥两句是表述名字不被叫的情况,根据其时间的长短,顺序应为④⑥;接着写如此长的时间土很厚,即⑤;①则接着说名字已很难被叫出来,③写名字的朽掉,②写这种情况下人的做法。如此即可得出答案。
5.解析:这道题考查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等,二是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家教育理念的理解等。从空格前的“教育应顺应人的天性”和空格后的“考虑受教育者……区别对待”等可以看出,空格的内容应该与因材施教、顺应自然等有关。
参考答案:①因材施教(或分门别类或个性教育)
②顺应自然(或尊重自然或效法自然)
6.(内容)一人翘起食指,煞有介事地做出承诺,承诺膨胀成一个大泡泡,一只小鸟飞来,用尖锐的嘴巴轻轻一啄,泡泡破裂,炸裂声使承诺者站立不稳,几乎摔倒。
(寓意)讽刺社会上有些人轻诺寡信,难以取信于人。
7.(1)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3)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