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看不起我 你可以看不起博士,那你去读一个试试。


我出生在湘西南部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由于雪峰山脉阻隔,交通极为不便,即便今天也是相对与世隔绝,所以自然环境反而保护得很好,山清水秀,民风也是十分淳朴。风景秀美的资江支流从我家门前流过,小时候,我经常与小伙伴一起在河里游泳、抓鱼、摸虾,非常惬意。我的父亲生在长沙,长在长沙,从小天资聪颖,可惜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受所谓阶级成分的影响,痛失了很多求学机会,虽有满腹诗书才华,却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他从小就教育我们兄妹,即使身居乡穴,也要胸怀天下,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经常拿一生获得过35个荣誉博士学位的胡适先生成长经历教育我们。长大以后,辞别三湘四水的父母,我来到白山黑水之间,开始了人生的闯荡。走过五指山,走过尼罗河,最后来到了天子脚下的京城,开始追寻自己的人生梦想。在星移斗转、职业轮回的岁月中,耳旁总萦绕起父母的叮咛。学术情结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激励我一直前行,激励我来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这个曾培养过杨小凯等学术大师,亩产博士最高的学府,开始学术思想的长征。


为什么要读博士?


记得新闻报道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先生访问我国的时候,对他的官方称谓总是称呼为“基辛格博士”,可见,美国人对博士称谓有多么看重。我国在1983年首批18位博士诞生后,博士体系才得以健全。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一切向钱看的普世大众价值观念下,在学历教育跑步扩容,官员“仕优则博士”的背景下,单纯就读“博士”成了傻的代名词,甚至被人称呼为“傻得像博士”。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读博士?


一、读博士方知自己的浅薄


中国社科院诞生过无数灿若星河的学术大师,他们或学富五车如吕叔湘,翦伯赞等前辈,或学贯中西如马寅初、冯友兰等先生。记得在上博士期间,很多给我们授课的研究员其貌不扬,对衣着也极为不讲究,甚至还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来到花家地那一亩三分地给我们上课,但是这些“扫地僧”一旦走向几百人的大课堂,马上从古到今,从西到东,从宏观到微观,抑扬顿挫,收放自由,让台下几百学生听得如痴似醉,忘却尘世的烦恼,这就是学术大家的风范!再如我的导师是国际贸易领域的大家,当年就曾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对我治学之道点拨不说,对我的人生规划也十分关注。在学业上的收获可以量化为博士论文,在人生阅历上的收获确实无法用语言来描绘。有诗为证:“香山赏红叶,健步如飞,英姿不减当年;奥海观野鹤,思绪如潮,视野更比天高”。


你可以看不起我 你可以看不起博士,那你去读一个试试。

“无论你过去的学术成就有多高,在社科院,你总能找到自己的短板”一位入学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基金经理曾这样对我说。是的,读的书越多,就越觉得自己的渺小,在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中,我们每个人的知识量都是九牛一毛,太有限了!这也许就是越是大腕越是平易近人的原因吧。


二、博士论文研究培养规范的学术范式


博士论文有多难写?凡是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同学都会用“九死一生,脱下一层皮”来形容,我的一位师兄甚至因为写作太过执着导致右耳暂时性失聪。博士论文的研究写作过程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两点:一是文献综述,它要求的是研究的广度。博士论文选题必须对所研究领域有全面的了解,知道前人研究过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后来,我在工作岗位中,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跳出局部,站在全局的视野来看。站在全流程的角度来看部分流程,确实很容易看到问题的所在。二是创新角度,它要求的是研究的深度。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博士论文都要求必须有创新之处。确实,博士学位是学术培养的最高层次,如果本科是素质教育,硕士是专业教育的话,博士则是异化创新教育。可以是理论创新,也可以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的创新,但是没有创新就不能成为一篇博士论文。为什么国内多数高校不招收在职博士或者逐步缩小招生比例,主要问题在于在职攻读人员需要同时处理好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很难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博士论文。不少高校有的在职博士生一拖就是七八年也完成不了论文,最后只能肄业。我想,博士代表的是一种学术研究能力,我国博士的培养一定会向美国等西方国家靠齐,宽进严出,靠官衔,靠金钱无法搞定一个博士学位。


现在回想起来,就读博士的价值不在于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CSSCI)或者是SSCI上发表了多少篇文章,而在于就读过程中培养出的一种学术规范。在工作中,如果思路想到总能与众不同,也就成功了一半。


三、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原人民银行五道口研究生院一样,由于没有自己的本科院校,生源来自五湖四海,相互交融,真正形成百花齐放、兼容并蓄的包容文化,这是国内其他高校所没有的。尤其是社科院经济片基本涵括世界经济、工业经济、金融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数量经济、财经战略、人口与劳动经济等各个经济学科,门类十分齐全,研究领域十分广泛。


我们一届经济学部七八个所分在一个大班,大家彼此互相取长补度。我由于年龄偏长,每次去研究生院上课,课后都要招呼在校的同学们去饭店“打牙祭”,一来二去,大家彼此都很熟悉。四年的学习过程中结识了不少同学,即便彼此分开了十多年,大家还是能常来常往,不少同学已经成为我事业上的伙伴。


有位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同事问我“单位对学位也没有要求,你为什么傻到去读博士?”,我的回答是“像我这样没有背景,来自农村的孩子读书花了22年时间,只是为了能够和你在一个办公室”。是的,人的出生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出生可以是卑微的,但是我们的灵魂必须高贵。我可以通过读博士让自己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你可以看不起博士,那你去读一个试试。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5251/315401145457.html

更多阅读

读书笔记之: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整理后成型的文字,刊于《文艺评论》2012年第5期。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读米歇尔·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 李龙(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福柯的《疯狂史》,揭示了理性如何掌控疯狂以及疯狂如何遭到理性排除、压抑

姜文现在拍的电影为啥看不懂?_TCBFLW 姜文去世

女儿看完电影《让子弹飞》回家说:“姜文拍的电影为啥看不懂?”我说:“姜文拍过五部电影呢,你都看不懂吗?”女儿说:“他拍的后边两部电影《太阳升起》和《让子弹飞》看不懂。”我笑着说:“原来是这两部电影,我也看不懂这两个电影说的啥东西。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病 没保险看不起病?

     破解关于美国医疗费的神话  有个谣言(不知是官谣还是民谣)在国内流传了很久,就是美国的医疗费很贵,看病很难。比如央视记者王志安在微博上说:“在美国如果没有保险,基本看不起病。” “其实要说国内看病难,如果有欧美国家的生

声明:《你可以看不起我 你可以看不起博士,那你去读一个试试。》为网友好好活下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