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有时习书者想把历代名帖都临写一遍,以体会用笔和结构,并掌握全面的技法,如何?
启功先生答:如果是写着玩,那未尝不可,但实际上没有这个必要。只需要选适合自己的去写,便能形成自己的体段。平均用力,反而找不到自我,明代的祝允明一生就没有找到他自己的墙壁。如果在写某一家时.连带看到另一家可学,那样写就会好一些。
▼祝允明《祖允晖庆诞记》
问:有时我写某家字帖数年都长进不大,突然换了一本临写,倒感觉蛮好,这是怎么回事?
启功先生解释说:各人气质禀赋不同,勉强为之,那是跟自己较劲儿。不行,便大可不去学它,不过有时看看也会有收获。
▼祝允明《小楷前后出师表》局部
问:我若将平日所写的两三种字帖杂糅在一起,这样算创新吗?
启功先生说:有人以为创新就是几种字体的简单相加,看某人的字,何处是颜,何处是柳,或者杂糅篆隶行草笔法,就说是创新,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所谓创新,决不是拼凑,譬如有人吃肉,牛羊猪肉都吃了,到胃里消化掉吸收的是营养,身体便可强壮。决不是说你吃了牛肉就会长出犄角,吃了猪肉就会长出大耳朵,吃了狗肉就会长出小尾巴来。若是那样岂不成了怪物?
▼祝允明《草书曹植诗四首》局部
▼祝允明《前后赤壁赋卷》局部
▼祝允明《草书杜甫秋兴诗轴》
▋书家小档案
祝允明(1460-1526年)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支指生、枝指生、枝指山人、枝山等,人称祝京兆。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徐有贞外甥,李应祯女婿。与文征明、徐祯卿、唐寅并称“吴中四才子”。书法善小楷、行书、草书。
小楷代表作如《前后出师表》纸本,楷书,纵22.0厘米,横102.5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此卷用笔圆润,结字紧凑方正,提按分明,宛然钟、王之小楷气格。
行书如《客居晚步偶成诗卷》纸本,行书,纵23.8厘米,横42.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卷用笔洒脱,造型攲侧怪异,有明显的学米痕迹。《六体诗赋卷》纸本,六体,纵31. 1厘米,横 64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卷行草《节游赋》部分,多侧峰,掺以晋人笔意,既有宋元之态又有晋人之格,可谓学而融会贯通。
草书代表作如《前后赤壁赋卷》,纸本,草书,纵31.1厘米,横1001.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卷给人冲击力极强,它强化了“点”的书写,打散了字的独立结构,使“点、线”之间形成跳动的节奏感,变化极为丰富。
▼祝允明《客居晚步偶成诗卷》局部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