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并焦灼着”。这是昨天新学年开学第一天,一些家长、校长说起的无奈。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跷跷板”上,若想求得一个让校方、行政部门、家长、学生各方面都满意的平衡点,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准备期会否缩水?
柏女士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昨晚看到新发的课表,家长就立马有些担心了。课表上一共列了33节课,比市教委课程计划中规定的课时数还多了1节,其中有三天是上7节课,有两天是上6节课。最多的是阅读课,共9节;最少的是综合活动课,仅1节。老师说,这张课表先试行两周,从第三周起再更换新课表。
然而,本市从2007学年起全面推行的小学“学习准备期”,时间安排是2至4周,并且特别提出要在第一个月内安排16至20课时的“综合活动”课。对此,柏女士有个疑惑,一周9节阅读课,会不会变相成语文课?孩子大字不识几个,难道天天阅读漫画书?如果是文字阅读,那岂不是在拼“早教”?
课程增减谁来监管?
按本市新下发的2012学年度课程计划,小学每周总课时数为32至34节,初中为34节,高中为35节,而且均包含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以及社会实践课程。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学段和年级的升高,超课时的现象越是普遍和严重。有的小学和初中即便总课时没有突破,但却存在着随意增加基础型课程的课时并缩减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课时的情况。比如,一张某小学三年级的课程表,每天安排了1节英语课,每周还要上1节外教开设的课,这就突破了全市课程计划规定的该年级一周只上4节英语课的要求。
“我们的四年级、五年级每周老老实实只上规定的6节语文课,但据了解有的学校排了9节语文课,说白了就是为了在全区统测中获得‘好看’的分数。”一位小学校长说,各年级开多少课,哪些课多上点,哪些课少上点,其实“主动权”都在校长手里,只要总课时不太“出格”,课程设置几乎没什么人来管。
毕业班要赶进度吗?
这名小学校长的话在高三年级课表上再次得到了印证。记者看到的一张高三课表,均为基础型课程,一周课时多达45节,同学们说,这还不包括早读和中午的加课。今年暑假,本市一所示范性高中借用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场所集中大面积补课,虽然在被举报后当即停止了补课行为,但有老师私下里说,不赶进度上完新课,将来高考复习时就会腾不出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