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伤寒论白话全集 张仲景伤寒论 张仲景伤寒论评价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在后世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对我国的医学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张仲景的《伤寒论》做到了通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后来说的“辨证论治”。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书,它的全书构架是怎么样的?张仲景刻苦专研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在医学界有何地位?

张仲景伤寒论

张仲景本人的原著叫《伤寒杂病论》,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散失被后人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方论》是《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而《伤寒论》是西晋的王叔和整理,是一部古代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主要阐述外感病治疗的专著。

张仲景为人治病

外感病在古代通称伤寒,古人认为人受了风冷就会患发热的病,这些病都是由受冷引起,通称“伤寒”。现代医学上的伤寒和张仲景著书的伤寒现在定义是不一样的。《伤寒论》是由西晋的王叔和编整的,但是在五代十国时一度成为独本轶失状态,后来在北宋国家藏书中被朝廷国子监再次雕版印刷发行,现在我们保存的是北宋赵开美版的《伤寒论》。

张仲景伤寒论白话全集 张仲景伤寒论 张仲景伤寒论评价

全书一共有10卷,22篇有113个偏方,运用的药物为82种。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第二卷是“伤寒例”,第三到六卷则是论述六经病的脉、诊、治疗与预后。第七到是卷则是说霍乱等疾病的诊治以及伤寒的注意事项。

张仲景伤寒论评价

张仲景的《伤寒论》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六经辨证体系,对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治手段还有药方、用药规律都以条文的形式做了详细的阐述,归纳了不同程度的病症要如何诊治。

张仲景雕像

张仲景的《伤寒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果和自己的实践经历,是医学的集大成之作。《伤寒论》的另一个成就就是中医方剂学的贡献,书中记载的方剂选药和用量都是经过历代医家反复应用的,药量准确,效果明显,被后世誉为“经方”,张仲景也被称为“众方之祖”。张仲景的《伤寒论》奠定了他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称为后世从医人必读的医书。

张仲景能成为一代医学家,还是因为自身家庭条件的特殊,他从小就能接触许多医书,而且他自身对医学的热爱,才能使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放在这本《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在中医发展史上有划时代的作用,张仲景也因此成为中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5951/992421113594.html

更多阅读

《伤寒杂病论》作者简介张仲景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张仲景自小好学深思,“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

张仲景故里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张仲景故里--医圣祠医圣祠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是中国名满世界的汉代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医圣祠座北朝南,占地约17亩,其始建年代无确考,后经明、清多次扩建。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

声名不下张仲景的叶天士骗人治病 九天应元雷声治病

叶天士原名叶桂,天士是他的字,又号香岩。康熙六年(1667年),生于江苏吴县一个医生世家。14岁后放弃科举之路,立志继承家学,做一名医生。除家传医道外,他还先后向十几位名师求教过,积累了超群的医术。他特别研究了“温病”的诊治方法。乾隆十一

声明:《张仲景伤寒论白话全集 张仲景伤寒论 张仲景伤寒论评价》为网友梦里花非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