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诏孝行感甘露
至行格天古松呈瑞懿德动世学十署斋粱诏,宋时广西贵县人也。素以纯孝著名。其家有一古松,相传历年已久。一日,忽有甘露著其上,点点如珠,人称为孝思所感召。诏后任广东提刑干官。时苏东坡在广东,久闻诏有至孝名,询问得实,嗟叹称异,特亲笔署其斋额日“甘露”,林曰“瑞松”,读书处曰“薰风”。时人争传为美谈。据史载,与此事相类者有三:一、宋时易延庆,字余庆,筠州上高人,父丧庐墓,有玉芝生十八茎,人称纯孝先生;二、又有江西丰城人徐定者,亲丧,庐基三年,家有红紫牡丹悉变为白,人以为孝感;三、明晋府西河王朱奇溯,太原人,母卒,奇溯衰甚,宫墀古柏生花,时称孝心所感。三事堪与诏事参证。
至苏东坡,本眉山人。父名洵,即世所称“苏老泉”也,年二十始读书。东坡生十岁,父宦游远方,母程氏教之读。一日,母读《汉书·范滂传》,废书而叹。东坡曰:“儿如为范滂时,母其许我否?”母曰:“汝能为范滂,我岂不能为范滂母耶!”东坡以才名为世所忌,屡遭构陷贬谪。在黄州时,每日幅巾草履,与田父野老谈笑溪谷之间。仁宗读其文,每叹“奇才奇才”不止。居儋耳时,地非人所居,独著书自娱。其知杭州日,筑长堤湖上,遍植芙蓉杨柳,俨如图画,号“苏公堤”。孝子才子,相得益彰矣。
【译文】
梁诏。宋朝广两贵县(治今广西玉林)人。一向以纯厚孝顺著名。他家有一棵古松,相传已经生长很多年了。一天,松树上忽然出现甘露,点点如珠。人们认为是梁诏孝思所感的结果。梁沼后来任广东提刑干官(官员属下的办事人员)。当时,苏轼在广东,早就听说梁诏的孝子之名,询知实情,感慨称异,特意亲笔为其住处题写匾额“甘露”,题其林曰“瑞松”,题其读书处曰“薰风”。当时人都把这件事传为美谈。据史书记载,和这件事相似的还有三件:一是宋朝的易延庆,字余庆,筠州上高(今江西上高)人,父亲去世后,在父亲墓旁结庐守丧,居处生长出18棵玉芝,人们因此称他为“纯孝先生”;二是江西丰城人徐定,父母去世,他结庐守丧三年,家中种植的红牡丹、紫牡丹都变成了白色,人们以为是孝行所感;三是明朝晋府西河,王朱奇溯,太原人,母亲去世,朱奇溯十分悲痛,宫殿台阶上的古柏开出花来。当时都认为是孝心所感。这三件事可以和梁诏的事相互参证。
苏东坡,本是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亲苏洵,就是世人所说的“苏老泉”,20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苏轼10岁的时候,父亲到外地做官,母亲程氏教他读
书。一天,母亲教他读《后汉书·范滂传》,放下书而感慨。苏轼说:“儿子若是做范滂,母亲答应吗?”母亲说:“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苏轼因才气过人而遭世人嫉妒,多次遭到诬陷被贬谪。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他头戴方巾,脚穿草鞋,与农夫野老在溪水山谷间谈笑风生。宋仁宗读了他的文章,不停地感慨说“奇才奇才”。贬居儋耳(今海南儋州)时,那个地方不适宜居住,他就独自著书自娱。他任杭州知府时,在西湖上修筑长堤,到处栽种荷花和杨柳树,西湖俨然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其长堤被称为“苏公堤”。孝子和才子,在苏轼这里相得益彰。
【评说】
孝心既然能感动上天,也就能感动其他各种有灵性或无灵性的东西。古松生甘露,玉芝生庭院,红紫牡丹变白色,古柏开花,等等,都被认为是孝感所致。“孝感”是整部《百孝图说》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其作者试图传达给人们的一种理念。在今人看来,这种理念似乎很荒唐,但古人对这种理念却是十分执著。
汤霖泣水夏结冰
秉至诚一心念老母颁明诏九重嘉孝行
汤霖,字伯雨,元时龙兴新建人也。事母极孝,能先意承志。母尝当盛暑时患内热症,身如火烧,时作谵语。霖遍访名医为母治疗,百药杂进,迄未见效。霖日夜服侍,衣不解带。一日,母于昏懵中忽张目语霖曰:“苦我儿矣!但我病非药力所能疗,如能觅得冰块食之,热方可退,病或当愈;倘不得冰,恐无生望矣!惟现当盛夏,何从得冰?我将随汝父于地下乎?”言已,忽昏厥,几不救。霖哭唤不绝声,母始渐苏,复张目四望,喘吁不已。霖见母病势危险,心中悲怆,莫可名状。暗想:“母既思食冰,病或可愈。母如不起,我何心偷生?”乃赴池上求冰。见水流潺潺,浪如叠纹,波光鉴影,断无成冰之理,不禁临流怅望,痴立移时。念及母病垂危,求冰不得,遂放声恸哭,累日不止。其时赤日如火,流金烁石。一日,正临流嚎恸间,忽闻池中嘎嘎有声,如冰裂之状。惊视之,则满池尽结冰矣。大喜过望,知为神助,急肃立向池拜谢,取冰奉母。母食之,热立退,病遂愈。人谓为“孝感”。郡守上其事于朝,奉旨嘉奖。
【译文】
汤霖,字伯雨,元朝龙兴新建(今江西就新建)人。侍奉母亲常孝顺,能够顺从母亲的意思。母亲曾经在盛夏时患有内热病,身如火烧,经常说胡话。汤霖遍求名医,为母亲治疗,吃了很多药,却是不见效果。汤霖日夜服侍,觉都没有睡过。一天,母亲在昏迷中忽然睁开眼睛,对汤霖说:“苦了我的儿了!但是我这个病不是药能治的,如果能够找到冰块吃,热才能退去,病或许就好了。如果没有冰,恐怕没有生的希望了!只是现在正是盛夏,去哪里找冰呢?我大概要随你父到地下去了吧?”说罢,忽然昏厥,差点死去。汤霖又哭又唤,母亲才逐渐苏醒,又睁眼四望,喘吁不止。汤霖见母亲病情危险,心中悲恸,难以言说。暗想:“母亲既然想吃冰,病或许可以治愈。母亲如果不治,我何以苟活人世?”于是就到池塘上求冰。只见池水潺潺,微浪如纹,波光明亮,可以照见人影,根本不可能结冰。汤霖站在水边怅望,不知不觉过了一个时辰。想到母亲生命垂危,却找不到冰,汤霖放声痛哭,一哭就是几天不停。夏日炎炎,赤日如火,似乎能把金石融化。一天,汤霖正在水边号啕痛哭,忽然听到池中嘎嘎作响,像是冰裂的声音。汤霖大惊,只见满池的水都结成了冰。汤霖大喜过望,知道是神灵在帮助他,急忙肃立向神灵拜谢,然后取冰回去。母亲吃了冰块,烧立刻退了,病于是就好了。人们都说是汤霖的孝行感动了神灵。郡守把汤霖的孝行上报朝廷.朝廷颁旨嘉奖。
解叔谦藤酒疗亲
诚动天鉴方传丁公藤心痛远途名齐宗曾子
解叔谦,字楚梁,一字仲恭,六朝南宋时雁门人也。事母素孝,乡里称之。母有疾,叔谦于人静夜阑时,在院中虔诚祈祷。恍惚间,闻空中有人言曰:“汝母病无忧,但能得丁公藤制酒饮之,即可痊愈。”惊视之,了无所见,而余声仿佛尚在耳边也。次日,即访诸知药道者,皆茫然不解。继又查遍方书及本草,亦无此药名。叔谦焦灼殊甚,以既承神明见示,决不能无此种藤。乃外出访问,皆无知者,心甚懊丧,然立誓非觅得不止。及至宜都,行经一山,忽见一老叟以斧伐木,木状甚异。叔谦睹之,意有所动,急趋前问曰:“此木何名?翁伐之,将作何用?”叟曰:“此木之名,知者甚少。君既问我,我便奉告。此乃丁公藤也,善疗风疾。以之渍酒,令病人饮之,神验无比,”即赠以四段,并将渍酒法说明。叔谦拜谢受之。倏忽间失叟所在。叔谦知是神明指示,乃携藤归家,依法渍酒,奉母饮之,病果愈。足征诚孝之所感矣。
又,同时南阳有宗元卿者,字希蒋,有至性。早孤,为祖母所养。祖母有病,元卿在远辄心痛,大病大痛,小病小痛,历试不爽,时人称为“宗曾子”,与叔谦齐名。
【译文】
解叔谦,字楚梁,一字仲恭,南朝宋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侍奉母亲一向很孝顺,受到乡人称赞。母亲有病,叔谦于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院子里虔诚地祈祷上天。恍恍惚惚中忽然听到空中有人对他说:“你母亲的病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只要能得到公藤泡制的酒,喝下去就可以痊愈。”叔谦大惊,朝空中望去,却是什么也没有,但余音却仍在耳边缭绕。第二天,他就走访懂得药理的人询问丁公藤,竟然都没有听说过。接着又查阅各种药方书和药物书,也没有这种药名。叔谦十分焦虑,以为神明既然告诉了他,就不可能没有这种藤。于是就外出访问,也是没有人知道,心中很是懊丧。他立誓不找到这种药物决不罢休。到了宜都(属今湖北),经过一座山时,忽然看见一个老叟正在用斧伐树,树的形状很特别。叔谦看见后,心有所动,急忙上前问道:“这是什么树?老翁砍伐它干什么用?”老叟说:“这种树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您既然问我,我就告诉您。这就是丁公藤,善于治疗风湿病。用它泡酒,让病人喝,效果神奇无比。”当即赠给他四段,并向他说明泡酒的方法叔谦拜谢,接过丁公藤,忽然间老叟却不见了。叔谦知道是神明指示,就携带丁公藤回到家中,按照老叟说的办法泡酒,给老母服用,老母的风湿病果然痊愈了。这件事足以证明孝子的诚心能够感动上天。与叔谦同时,南阳有一个名叫宗元卿的人,字希蒋,性情淳厚。小时候死了父母,由祖母抚养。祖母有了病,宗元卿在远地就心痛,祖母大病,他心痛得就厉害;祖母小病,他的心痛就轻一些。
李密辞官养祖母
上书陈情披肝沥胆遁世无闷亮节高风
李密,字令伯,晋时犍为武阳人。父母先后去世,密时年幼,赖祖母刘氏抚养成立。其祖母年高多病,密日夜侍奉左右,顷刻不离,衣不解带,目不交睫。仕蜀为郎。蜀亡后,武帝征为太子洗马。密上表陈情,中有句云:“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密今年四十四,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氏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武帝嘉其诚,怜其孝,赐奴婢二人,命郡县供其祖母食用。及祖母殁,哀毁逾恒。服终后,迁为汉中太守,后因事去职,遂归里不复出,以耕读自娱。时人钦其节操。密尝语人云:“吾独立于世,顾影无伴。然而不惧者,以无彼此于人故也。”观其所言,即可知其人格。有独立之精神,始能做独立之高士。如李密者,在晋时人物中,可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矣!
【译文】
李密,字令伯,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乐山东南)人。父母先后去世,李密当时年幼,是祖母把他抚养成人。祖母年高多病,李密日夜侍奉在其身边,片刻不离,衣不解带,连打盹的工夫就不曾有。三国时为蜀郎官。蜀灭亡后,晋武帝聘他为太子洗马。李密上书说明情况,其中有这样的话:“臣如果没有袒母,就不会有今天;祖母如果没有臣,就无法安度晚年。臣今年44岁,祖母刘氏今年96岁,这就是说臣为陛下效力的时间长,报答祖母的时间短。
臣这种心情就像是乌鸦反哺一样,希望能够侍奉祖母终身。”晋武帝嘉奖其忠诚,怜爱其孝顺,赐给他两个奴婢,命令郡县供给其祖母的农食之需。祖母死后,李密悲伤得超过了礼数。守孝三年后,朝廷提升他为汉中太守,后来因事离职,于是就回到家乡,不再出来做官,而是靠耕种读书自我消遣。当时的人钦佩其节操。他曾经对人说:“我独立于世,孤身一人,没有同伴。但是,我却不害怕,这是因为我对人从来没有彼此之分的缘故。”听了他的话,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有独立的精神,才可以做独立于世的高士。像李密这样的人,在西晋人物中,可以说是铁骨铮铮、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评说】
在西晋历史上,李密也许算不上什么人物,但一篇《陈情表》,却使他名垂青史,扬名万世。他是祖母一手抚养大的,对祖母感情至深,所以,当朝廷征聘他入朝为官时,他以祖母年纪高迈为由,上表陈情。其文不仅充满激情,而且文采斐然,“日簿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词语,皆出自此文。不论是南朝.粱·昭明太子选编的《文选》,还是清人编的《古文观止》,都收录这篇文章,确实是有道理的。
刘殷哭芹孝感天
烽火连天负戈悲离别生死不贰苦节懔冰霜
刘殷,字长盛,晋时新兴人。七岁父殁,哀毁骨立,三年不笑。祖母王氏冬月思食芹菜,殷时方九岁,乃赴田泽中恸哭。忽闻有人在耳旁言日:“勿哭,与汝芹。”惊视之,无一人,及视地下,则芹生矣,得斛余以归,奉祖母食。一日,夜梦有人告曰:“汝家西墙下有粟。”醒后志之,因掘地,果得粟十五钟,并有铭曰:“七年粟百石,天赐孝子殷。”食之七年方尽。同郡张宣子妻以女,相夫孝亲,亦有贤名。王氏殁,柩尚未殡,忽西邻火起。殷夫妇叩头哭祷,火竟越其家而延烧东邻。后有二白鸠巢其庭树。永嘉末,刘聪即位,闻殷贤,擢迂任用,官至太保。殷有七子二女,五子各授以经,一子授《史记》,一子授《汉书》,七业俱兴。二女英、娥,为刘聪左右贵嫔。娥通书史,性贤明,后立为后。时聪谋建凤仪殿,廷尉陈元达切谏,聪怒甚,欲斩之。娥上疏云:“自古败国丧家,皆由妇人。妾尝病之。不意今日身逢其境,恐后世视妾,亦犹妾之视昔。妾诚无面目复奉巾栉,愿赐死此殿。”聪阅疏,立释元达,引上殿,以娥疏示之曰:“外辅如卿,内辅如后,朕复何忧!”殿工遂罢。
【译文】
刘殷,字长盛,西晋新兴(今陕西榆林)人。7岁的时候死了父亲,他囚悲伤过度而损毁了身体,守孝三年从来不笑。祖母王氏冬天想吃芹菜,刘殷这时才9岁,就到田野痛哭,忽然听刽有人在他耳边说:“不要哭,给你芹菜。”刘殷大惊,四下看了看,却没有一人,等看地下时,芹菜已经长出来了,采得一斛(五斗)多回家,给祖母吃。一天夜里,他梦见有人对他说:“你家西墙下有小米。”醒后还记得。就把地挖歼,果然得到十五钟(合计为百石)小米,并有铭文说:“七年粟百石,天赐孝子殷。”这些小米,吃了七年才吃完。同郡张宜子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妻子帮助丈夫,孝敬祖母,也有贤惠之名。王氏死后,灵柩尚未殡葬,两邻忽然失火。刘殷夫妇磕头哭泣,祈祷上苍,大火竟然越过他家烧到东邻。后来,两只白斑鸠在他家院子中的树上筑巢。西晋永嘉末年,汉刘聪即位,听说刘殷贤德,越级提拔,升至太子太保。刘殷有七儿二女。五个儿子每人各传授一经,一个儿子传授《史记》,一个儿子传授《汉书》,五经和《史记》、《汉书》之学因此得以兴旺。两个女儿娥和英都是刘聪的贵嫔。刘娥精通书史,生性贤德,后来被立为皇后。当时,刘聪准备修建凤仪殿,廷尉陈元达直言进涑。刘聪很恼火,下命斩陈元达。刘娥上疏云:“白古以来,败国丧家,都是由妇人引起的。我对这种现象曾经也很痛恨,没想到今天让我遇到这样的事,恐怕后人看我,也像我看前人一样。我确实没有脸面再侍奉陛下。希望陛下把我赐死在这座宫殿中。”刘聪读了,立刻释放了陈元达,命人把他领到殿上,把皇后的上疏给他看,说:“外面有你这样的人辅佐,后宫有皇后这样的人辅佐,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于是凤仪殿的工程停了下来。
【评说】
刘殷和李密一样,也是由祖母抚养成人的。他自幼就懂得如何孝敬祖母,9岁时,祖母在冬天想吃芹菜,他跑到野外痛哭,竟然感动了上天,平地长出芹菜来。冬天吃芹菜,在今天已是十分平常的事,但在古代,这差不多就是天方使谭,因此也属于典型的“孝感”故事。“孝感”是对孝子孝孙的最高嘉奖,几乎是所有孝子故事的固定模式,读者不可穷究其虚实有无,也不应拘泥于是否可能,而只是李伟作者的良苦用心就够了。
程通上书代祖役
岩关悲远道荷戈戍边至诚动九重赐环归里
程通,明时绩溪人也。幼有至性。父早亡,依祖父为生,祖极怜爱之。祖名平,年已老迈,以罪谪戍延安。延安为陕北重镇,地接河套,明代在此驻有重兵防守。遇有重犯,往往发遣于此,名曰戍边,实则与古时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清代发给兵丁为奴之意相同。通念祖父春秋已高,安能远涉关津、苦度风霜?此去延安,路途遥远,兼之荷戈从役,沙场效命,亦非老人所能支持。尝言:父有难,子当之;父有事,子任之。今祖父遇此远戍之事,不幸我父早已谢世,无人代役。我既属长孙,子任父劳,替祖父前往,亦应尽之天职也。乃刺血上书曰:“臣乃罪犯程平之孙,本不应冒渎天威,但情势所迫,不容缄默不言。臣幼而失父,伶仃孤苦,赖祖父抚育,始克成人,是祖父即臣之父也。祖父又老而无子,视臣如命,爱孙如子,是臣亦犹我祖父之子也。祖孙二人生死共命,臣不忍见祖父以风烛残年疲命边疆。臣乃我祖父之孙,愿以身代我祖父之役,万死不辞!”书上,明帝见其措辞沉痛,一片血诚天性流露于字里行间,顾左右而叹曰:“壮哉此儿,可以教孝矣。”急诏谕刑部,除其祖戍役名籍,特赦其罪,奖勉有加,并救所司送之还乡云。
【译文】
程通,明朝绩溪(今属安徽)人。自幼性格淳厚。父亲去世早,依靠祖父为生,祖父对他十分疼爱。祖父程平,已经年纪大了,因犯罪发配到延安。延安是陕北重镇,其地与河套相接,明代在这里驻扎重兵防守。遇有重犯,往往发配到这里充军,叫做戍边,实际上和古代发配到四方边疆抵御夷族、清代发配给士兵为奴仆一样。程通心想,祖父年龄已大,怎么能够到远方的边关经受风霜之苦呢?从这里到延安,路途遥远,再加上拿起枪保卫边关,在战场上卖命,也不是老人能够做得到的。有句话说:父亲有难,儿子担当;父亲有事,儿子去做。如今祖父遇到这种到远方戍边的事,不幸的是我父亲早早去世,没有人代替祖父服役。我既然是长孙,儿子应承担父亲的责任,替祖父前去服役,这也是应尽的义务。于是就刺破手指写下血书,上奏朝廷说:“臣是罪犯程平的孙子,本不应冒犯天威,但情势所迫,不容沉默不语。臣幼年丧父,孤苦伶仃,依赖祖父抚养,才得以成人,祖父等同于臣的父亲;祖父老迈没有儿子,视臣如命,爱孙如子,臣也就等同于祖父的儿子。祖孙二人相依为命,臣不忍心看着祖父风烛残年在边疆疲于奔命。臣是祖父的孙子,愿意自己代替祖父去服役,万死不辞!”书信上奏后,明朝皇帝见他的书信措词沉痛,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片血性和真诚,就对身边的人感叹道:“此人是一个壮烈的汉子,可以用他来教育人们行孝道!”急忙下诏刑部,把其祖父从戍边的名册上除名,特意赦免他的罪过,给予嘉奖,并令负责其案仲的官员送他回故乡。
【评说】
程通与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情同父子。祖父犯罪被发配边关,他上书朝廷,请求代替祖父充军服役。其书信恳切真挚,入情入理,打动了皇上。皇帝赦免了祖父的罪过,并嘉奖他教育孙子有方。程通自愿代替祖父服役,是出于一片孝心;皇上嘉奖他们,也是出于教育世人行孝道的目的。这两件值得称道的事情在“孝”字上找到了共同点。
陆绩念母怀丹橘
髫龄具孝心袁术称异精义成博学陆郎多才
陆绩,字公纪,三国时江南华亭人也。当六岁时,其父因事赴九江谒袁术,绩亦随往。术见其韶秀聪慧,应对敏捷,而且措辞得体,甚为怜爱,摩绩顶,顾其父而言曰:“此儿秀外慧中,冰雪聪明,日后必当以文学显。”因命左右出丹橘赐之食。绩见术所赐之橘形色与常橘不同,思念母素嗜此,苦无佳者,因取数枚,纳于怀中,意在归以奉母。及起身告辞,不防怀中橘落地上,其父大惭。术笑问之曰:“小郎作宾客而偷橘乎?”绩曰:“吾母平日最爱食橘。今见将军所赐形色较常橘为佳,故怀数枚,归奉家母,同领将军之赐。”术及左右莫不赞叹。绩后仕吴,官郁林太守。以博学多才著名,星历算数,无不通晓。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有精义,传于世。
【译文】
陆绩,字公纪,三国时期江南华亭(今上海市)人。六岁的时候,父亲因事赴九江谒见袁术,陆绩随父前往。袁术见他聪明俊秀,应对敏捷,说话得体,十分喜爱,抚摸着陆绩的头,对他的父亲说:“这个小儿秀外慧中,很聪明,日后一定会以文章扬名于世。”于是命身边的人拿山丹橘给他吃。陆绩见袁术赏赐给他的丹橘形状、颜色皆与寻常所见不同,心想母亲平常喜爱吃橘子,可是却没有好的橘子可吃,于是就拿了几个揣在怀里,准备回去后让母亲尝尝,等到起身告辞的时候,怀里的橘子不小心掉落地上。其父见状十分尴尬。袁术笑着问道:“小孩子来做客为何偷橘子呢?”陆绩说:“我的母亲平日最爱吃橘子,今天见将军赏赐的橘子形状、颜色比平时见到的要好,所以就揣起来几个,回家奉献给母亲,一同领受将军的赏赐。”听了这话,袁术和身边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的。陆绩后来在吴国做官。官至郁林太守。他因博学多才而享名于世,天文历算无不精通。作有《浑天图》,为《周易》作注,解释《太玄》,皆有精当之见。这些书都流传于世。
【评说】
陆绩怀橘是小儿自然天性的表现,他知道母亲喜欢吃橘子。就很自然地记在心里。当有人绐他吃摘子的时候,他便想起了母亲,想拿几个给母亲吃。这固然是小儿的孝心,但同时也是小儿天真淳朴本性的表现。俗话说“童言无忌”。小儿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想就怎么做,不会掩饰不舍做假。正是因此,没有人认为陆靖怀橘是不良行为,反而还因这种做法而赞美他。
徐亨为母代兄死
救母救兄孝悌永垂明史传慰祖慰父馨香供慈云庵
百孝图
徐亨,宋时浙江桐庐人也。父早亡,亨与其兄奉母以居,事母极孝,事兄极恭。方腊之乱,其兄被贼掠去,母以长子拘贼巢,悲忧不已。亨既痛兄被掠,又哀母悲,乃拼死急往见贼首,跪求释兄。贼首不许,亨复叩头哀恳,谓家有老母在堂,我兄能奉养,小人愿以身代兄,请开恩速放兄归,免老母悬望之苦,万死不恨。再三哭求,始将其兄释放。兄弟恸哭而别,亨旋被害。后人有诗叹日:“泣奔方腊跪陈辞,壮气全忘百万师。那惜挺身投虎穴,赎兄归养慰亲慈。”
尝考《明史》列传,天顺年间,石康人有郭英者,母外出,中途为淫贼所掠。是时英年十六,闻母被贼执,大哭,急挺身赴贼垒。贼问何来,英言为寻母到此,且诈言:“我此来专为赎母亲,不惜金也。奈我家资财皆为我母埋藏,无人能知其所在,愿以身代母就拘,释母归取金。”贼信之,遂释其母而拘英。然其家中实无资财也,英卒遇害。廉州知府张岳敬其孝,建祠祀之。可与徐亨并传。
又据《轮科》载,梓潼县米恒丰者,米定诚之子也,兄弟四人。其叔父米定训身故,遗子恒达。恒达殴毙塾师,论死。其祖父叹曰:“达不能救,训嗣绝矣!”丰闻,为顺祖心,以身代达认罪,斩首。达感恩。朔望泣拜丰坟,数年未间。一日,哭甚哀,神昏仆地。比苏,语家人日:“丰兄已在慈云庵为神矣!”事亦类此。
【译文】
徐亨,宋朝浙江桐庐人。父亲死得早,与兄长侍奉母亲同住,侍候母亲非常孝顺,对待兄长非常恭敬。方腊作乱,其兄被乱贼掠去,母亲因长子被乱贼抓去,不住地悲伤忧愁。徐亨既为兄长被贼人抓去痛心,又因母亲忧愁而悲哀,就急忙冒死去见乱贼头领,跪下来乞求释放兄长。乱贼头领不答应,徐亨就又磕头哀求,说家中有老母亲,兄长能够奉养,小人愿意代替兄长,请求开恩把兄长放了,免除老母亲的挂念,本人万死没有什么遗憾。徐亨再三哭求,乱贼首领才释放其兄长。兄弟二人痛哭而别,徐亨很快就被乱贼杀害。后人有诗赞叹此事:“泣奔方腊跪陈辞,壮气全忘百万师。那惜挺身投虎穴,赎兄归养慰亲慈。”
据《明史》列传记载,明英宗天顺年间,石康(今属广西)人郭英,母亲外出途中被淫贼抓去。这年郭英16岁,得知母亲被贼人抓去,放声大哭,急忙赶到贼人的堡垒。贼人问他为何而来,他说到这里寻找母亲,并且骗贼人说:“我专门是为赎母亲而来,需要再多金钱也在所不惜。只是我家的金钱都被母亲埋藏起来了,没有人知道藏在什么地力,本人愿意做人质代替母亲,把母亲放回去取金钱。”贼人信了他的话,释放了他的母亲,把他抓了起来。然而他家中实际上并没有金钱,郭英于是被贼人杀害。廉州(今广两钦州)知府张岳敬仰郭英孝顺,建祠堂祭祀他。郭英的事迹可以和徐亨之事一起流传
另据《轮科》记载,梓潼县(今属四川)有一人名叫米恒丰,是米定诚的儿子,兄弟四人。他的叔父米定训已经去世,留下个儿子米恒达,因上私塾时打死教书先生,依法当斩。其祖父感叹道:“恒达如果救不下来,定训就绝后了!”米恒丰听后,为顺祖父的心意,自己顶替米恒达认罪,被斩首。恒达感谢其恩德,每月初一十五到他的坟前祭拜,数年问未曾间断。一天,他哭得很悲痛,昏迷了过去。等到苏醒过来,对家人说:“恒丰兄已经在慈云庵成神了!”这件事也属于孝友一类的故事。
【评说】
上述三个替母、替兄、替弟去死的故事,听起来确实感人。尤其是宋朝徐亨和明朝郭英的故事,体现出的正是儒家文化所宣扬的孝悌精神。至于米恒丰替堂弟顶罪而被斩首,虽是为了慰藉祖父之心,其实则是公然蔑视法律。
陈孝妇顺夫养姑
烽火连天负戈悲离别 生死不贰苦节懔冰霜
陈孝妇,汉时陈州人也。幼姆娴训,淑慎贞静。在闺中时,邻里咸叹其贤。年十六而嫁,至夫家,事姑尽妇职,一言一动,莫不遵礼而行。时值边防吃紧,军书纷驰,征兵警备,功令急如星火。其夫亦在征调数内,当起程赴戍所时,阖家凄惨,自不待言。夫忍泪指母语妇日:“我今将长别矣!沙场茫茫,生与死尚不可知。能生还固大幸,万一不还,我母老矣,汝能念夫妻情义,代我养母,我虽在九泉之下,亦当瞑目。”妇泣而应曰:“妇犹子也,事姑奉养,乃分内事。君请安心行,勿以老母为念。妾已许君,生死不二。”时母亦老泪涔涔下矣。妇百般劝慰。夫至戍所,战殁阵中。凶闻至家,姑妇相向哭。然妇自此养姑,仍如夫存时,纺绩织纫,以为家业。其父母怜其年少无子,劝令改嫁。妇日:“夫去时嘱儿养母,儿已许之矣。既许而不能全终,是失信于吾夫也,即死何颜再相见!”奋欲自杀,父母乃止。遂养姑二十八年,姑八十余,以天年终。妇将田宅财物出售于人,得价以作葬费。淮阳太守奏闻于朝,汉帝嘉叹,使人赐黄金四十斤。妇力辞不受,终身无所乞求于人,其所需用,胥出自含蘖茹荼中,世人称其孝妇,可以风矣。
【译文】
陈孝妇,汉朝陈州(今河南淮阳)人。自幼熟知女子应遵守的礼仪,贤淑贞静。未出嫁时,邻居就都赞扬她贤德。16岁那年嫁到丈夫家,侍奉婆婆尽到了媳妇的职责,一言一行都按礼仪要求去做。当时边关吃紧,军书纷至沓来,征召士兵戍边,军令十万火急。她的丈夫也在被征调的名单中,起程戍边之时,全家人凄凄惨惨的情形自不待说。丈夫含泪指着母亲对她说:“我如今就要长久与你们分别了!沙场无情,生死难以预料。能够活着回来固然是万幸,万一不能回来,我母亲老了,你念我们夫妻的情分,代我奉养老母,我即使死了也能瞑目了。”陈孝妇哭泣着答应他说:“媳妇如同儿子,侍奉老母,是我分内的事。你放心去吧,不要挂念老母。我既然答应了你,无论生死都不会改变。”这时,老母亲也是老泪纵横。陈孝妇百般劝说安慰。丈夫到了前线,战死在沙场。噩耗传到家中,婆婆和媳妇相对大哭。然而,陈孝妇自此以后奉养婆婆,仍旧和丈夫在世时一样,纺织缝纫,作为家业。陈孝妇的父母见女儿年轻,又没有生儿育女,劝她改嫁。陈孝妇说:“丈夫离开时嘱咐我奉养婆婆,我已经答应他了。已经答应而不能有始有终,就是对丈夫失信,我死了有什么脸面再与丈夫相见!”说罢准备自杀。父母这才作罢。陈孝妇奉养婆婆28年。婆婆80多岁去世。陈孝妇把家中的田产、宅院和财物都卖掉,用这些钱安葬了婆婆。淮阳太守把这件事上奏朝廷,汉朝帛帝嘉奖其孝行,赐给她40斤黄金。陈孝妇坚辞不受,终身不乞求下他人,所需各种费用,都是己辛勤劳动所得。世人称赞她是孝顺媳妇。她的事迹可以教化世人。
【评说】
宋明理学盛行之前,对妇女贞节的要求并不是那么严格,改嫁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坚守贞节仍是官方和社会舆论所鼓励和支持的。翻一翻唐之前的史书,那些入《列女传》的女性除蔡文姬等少数女性是再嫁妇外,绝大部分都是忠贞守节之人。所以,像陈孝妇这样的女性不仅会得到社会舆论的赞扬,而且通常还会立贞节牌坊予以表彰。是否守贞,要不要守贞,应该由当事人来选择。如果是当事人的自主选择,不论是坚守贞节还是选择再嫁,都应该予以认可和支持。
鲍苏妻一心事姑
明大义贤妇守正甘薄幸游子弃家
鲍苏妻,周时河南归德人也。其母家姓氏失传,无从查考。自嫁鲍后,事上接下,均能以礼自持,而于处理家政,尤能吃苦耐劳。戚里皆叹新妇贤。其姑以其服侍用到勤谨,亦极怜爱之,故姑媳间情感极厚。后苏出仕卫国,为大夫之职。身既富贵,顿忘糟糠,在卫国另娶一妻,竟弃故剑于不顾,从此但见新人笑,那管旧人啼。此事传至家中,诸娣姒乃语苏妻日:“吾兄既不以嫂为妻,而别娶新妇,夫妻恩情已断,嫂又何必尊之为夫,而不思变计乎?”苏妻叹曰:“吾亦知彼不义,弃我不顾矣。但我自嫁鲍门以来,并无失德。女子从一而终,以顺为正,乃系天经地义。吾但守吾正而已,爱弃听彼可也。”事姑益孝。时人尊为女宗。
【译文】
鲍苏的妻子是春秋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其娘家的姓氏失传,没地方考查。她自从嫁到鲍家之后,侍奉长辈,对待下人,都能以礼相待,在处理家庭事务方面,特别能吃苦耐劳,亲戚邻居都夸奖这个新媳妇贤惠。婆婆因为她服侍得周到殷勤,也非常喜欢她,所以婆媳间的感情很深厚。后来,鲍苏到卫国做官,做到大夫这样的高官。富贵之后,鲍苏忘记了糟糠之妻,在卫国另娶一个妻子,竟把原来的妻子弃置不顾。从此以后是只见新人笑,哪管旧人哭。这事传到家中,妯娌都对鲍苏的妻子说:“我们的兄长既然不把嫂嫂当妻子,另娶新媳妇,夫妻之间的恩情已经断绝,嫂嫂又何必尊他为夫,而不想一想改变自己的景况呢?”鲍苏妻感叹道:“我也知道他不义,丢下我不管了。但是我自从嫁到鲍家以来,并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女子从一而终,以顺从丈夫为正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只是坚守正理罢了,至于他是喜欢还是抛弃,随他便好了。”此后,她侍奉婆婆更加孝顺。当时人称她为女中典范。
【评说】
这个故事出自刘向《列女传》卷之二《贤明传·宋鲍女宗》。鲍苏妻为春秋时期宋国人,丈夫另觅新欢,她却坚持从一而终、以顺为正的原则,对婆婆更加孝顺。宋国君主得知这件事后,旌封她为“女宗”。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鲍苏妻面对被抛弃的命运,依然无怨无悔,坚守自己认定的道德准则。她的选择,在当时来看是有益风教的。人们尊她为“女宗”,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元氏女投水殉父
夜托兆梦中话死别下明诏汉廷旌懿风
元氏女,名绍,汉时四川合江县人也。生而贞婉,天性笃孝。父尼和,为符县小吏,奉公尽职,极得县长信任。县长为赵君,偶因有要公欲投往巴郡,因事体重大,恐有贻误,非遣一谨慎练达之吏前往不可。乃特召尼和入衙,珍重嘱咐。尼和受令即行,不料登舟以后,行至江中,狂风大作,白浪翻天,将船蹙逼至成儒滩。浪卷水急,霎时间船覆,而尼和遂身陷滩中矣。噩耗传至县,县令赵君惊悼殊甚,命水手渔人分途捞尸,终无所得。绍自接父凶耗,哀恸不已。及闻县令派人捞尸不获,乃自驾一小舟,飞棹驰抵父所溺处,惟见波平似镜,水光连天,浪声潺潺,四望茫茫,仰天长嚎,临流呼父。逡巡间,突跃入水中而死。人望见之,急抢救,则已无及,尸身转眼不见。夜忽示梦其弟曰:“现在不须急求我尸,俟至二十日,自同父尸俱出。”届期果浮水面,颜色如生,观者咸叹为孝女。郡县以其事闻于朝,汉廷命立碑以旌之。女诚孝子也,而其烈亦有足多焉!
【译文】
元姓女子,名绍,汉朝四川合江县(今四川合江)人。生性坚贞柔顺,笃于孝道。父元尼和是符县的一个小吏,奉公守法,深得县令的信任。县令赵君偶尔因重要公文要投送到巴郡,事关重大,恐怕有闪失,一定要派一个谨慎老练的属史前往,于是特意召元尼和入衙,再三嘱咐他要珍重。元尼和受命前行,不料上船之后,行至江中,忽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把船冲到成儒滩。那里浪高水急,刹那间船就沉没了,元尼和遂丧身险滩中。恶耗传到县里,县令赵君非常震惊,令水手和渔夫分头打捞,最后什么也没捞上来。元绍接到父亲遇难的消息,悲恸不已。等听到县令派人打捞尸首一无所得,就自己驾一叶小舟,快速划到父亲遇难的地方,只见那里波平如镜,水光涟涟,流水潺潺,举目四望,茫茫一片。元绍仰天长嚎,对着流水呼唤父亲。正徘徊间,突然跳进江中。人们看见后,急忙赶过来抢救,已经来不及了,尸身转眼问就不见了。夜里,她托梦给弟弟说:“现在不要急着找我的尸体,二十天后,自然与父亲的尸体一同出来。”到了那天,父亲的尸体果然浮出水面,颜色和生时一样,看到的人都感慨元绍是孝女。郡县官员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汉朝命立碑旌表孝女元绍。元绍诚然是一个孝女,但她也太刚烈了一些。
【评说】
在这个故事中,孝女元绍的孝行,人们没有看到多少。人们看到的,只是她的刚烈,是她跳江殉父的刚烈之举。像这种刚烈之举,究竟是孝行还是愚昧,人们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说这种殉父的举动是孝行的话,没有殉死者是不是就不孝顺了?孝顺是不是只有这一种模式?生命是最为宝贵的。在生命面前,那些无谓的牺牲实际上都和愚昧有某种联系。这样的牺牲即便不是愚昧,也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匡昕号叫返母魂
母竞亡耶东西怅望灵何处魂果归矣惊喜应知孝格天
匡昕,字令先,南北朝时庐陵人也。生有至性,笃于孝恩,平日事母,能先意承欢,一时一刻不离母侧。即母亦非昕在左右不乐也。当母得疾时,昕延医服药,日夜服侍。无奈病势已入膏肓,药石不能奏效,以致日见沉重,竞致不起。及母亡后经日,昕抚尸号叫,哀感邻里。不料在昕呼天抢地之时,忽见母体微微转动。昕太惊駭,挥泪凝视,心疑俗有尸变之说,因止泪静守尸侧,以观其究竟。继见母翻转身躯,仰面长吁,徐徐坐起。昕急近前问讯。母曰:“我正在黄沙茫茫四望无人之际,耳听我儿哭喊声音,连续不断,我心如刀割锥刺,念我死后,我儿如何能生,故复转回。”昕不觉转悲为喜,曰:“吾母果死复生矣!”由此孝养如平时,母享尤寿,后以无疾而终,人称孝动天眷。按,明时桐城有檀郁者,字道清,一字子复。夙昔奉母孝谨,著名于时。当老母得疾,每夕礼斗,恳求减己算以延母寿,母痛果愈。此二者一则精诚还母魂,一则礼斗延母寿,孝心之虔,皆足为世法。
【译文】
匡昕,字令先,南朝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性淳厚,非常孝顺。平时侍奉母亲,能够令母亲欢心,片刻也不离开母亲,其母也是匡听不在身边就不快乐。母亲患病时,匡昕请医生给母亲看病,侍奉母亲服药,日夜服侍。无奈母亲已是病入膏盲,药物无效,以致病情日见沉重,竟至于卧床不起。待母亲病亡,已经过了一天,匡昕抚尸哭号,悲哀声感动了邻里。不料就在匡听呼天抢地之时,忽见母亲身体微微转动。匡昕大惊,擦去泪水,仔细观察,心中怀疑是不是俗话所说的尸变,于是就在尸体一旁静静守候,观察究竟。接着见母亲翻动身躯,仰面长吁,慢慢坐起。匡昕急忙到跟前问候。母亲说:“我正在黄沙茫茫四望无人的地方,忽然听到我儿的哭喊声,连续不断地传来。我心如刀割锥刺,想想我死之后.我儿怎么能够生存,所以就又回来了。”匡昕转悲为喜,说:“我母亲果然又重生了!”从此以后,匡昕侍奉母亲和平时一样,母亲得享高寿,后来无疾而终。人们都称赞匡昕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明朝桐城(今属安徽)有一人名檀郁,字道清,一字子复。平时侍奉母亲很孝顺,当时很有名。老母生病时,他每天晚上都拜祭北斗,恳求减去自己的寿命,延长母亲的寿命,后来母亲的病果然好了。这两件事情,一是精诚尽孝使母亲的魂灵复还,一是拜祭北斗为母亲延寿,孝心之诚,都足以为世人效法。
【评说】
匡昕之母死而复生的故事,富有传奇色彩。晋人干宝《搜神记》中就有类似的故事。这样的事情,在古人看来,都是上天或神灵这样的无形之手在左右着。但是,如果用现代医学来解释,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看这类故事,不妨多点现代眼光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