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竹而闻名的郑板桥,也喜欢用数字入诗,他的数字诗《咏竹》可谓别出心裁:
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
诗中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却写尽了竹子的风姿神韵。
有一次郑板桥到扬州,与好友柳先生一起到“小玲珑山馆”参加一个诗会,会上作《咏雪》诗云: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看不见。
诗中嵌入十二个数字,获得满堂喝彩。
数字入诗,使诗的节奏更加明快,语调更为清新,令人百读而有余香。
如果在一首诗中嵌入较多的数字,而且用到好处,那就更称得上奇了。
如人们最为熟悉的一首儿童启蒙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全诗共二十个字,竟嵌入十个数字,又用得自然而不堆砌,人们称赞不已。
西汉武帝时,司马相如被召入宫后,陶醉于豪华的官宦生活,对远在家乡的结发妻子卓文君慢慢淡忘,起初还有书信来往,后来连信也很少写了,在最后的一封信中, 却只写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一些数字给妻子。文君见信后先是落泪,后悟出在司马相如眼里,往时的夫妻恩爱早已像数字一般枯燥无味了。伤心之 余,她给司马相如回了一封信: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胜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 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盼只盼,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这是一首咏叹别离之情的数字诗,回答了司马相如信中的一堆数字,读来令人柔肠寸断。
南朝时,鲍照诗云:
一身事关西,家族满山东。
二年从车驾,斋祭甘泉宫。
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
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五侯相饯送,高会集新丰。
六乐陈广坐,祖帐揭春风。
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
八珍盈雕俎,绮肴纷错重。
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容。
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
诗共十韵二十句,嵌入十个数字,诗意高古,“俊逸鲍参军”果然名不虚传。
乾隆皇帝下江南,舟过长江,见江边有一只渔船,一个渔翁正在忙着。
时正秋晚,明月悬空,景致迷人,乾隆即命纪晓岚作即景诗,纪晓岚随口吟道: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诗中竟用了十个“一”字,摹景状物非常得当,得到乾隆的赞赏和奖励。
南宋女诗人朱淑真有一首《断肠谜》词,一共十句,有趣的是,这首词由十个谜面组成,每句打一个数字。
谜面是这样的:
下楼来,金簪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不回;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
千种相思一撇消!
第一句,“下”失落了“卜”乃是“一”;
第二句,“天”没有“人”就成了“二”;
第三句,“王”去掉中间的一笔竖直,当然是“三”;
第四句,“詈”下半去除“言”宇,只剩下“四”;
第五句,“吾”失了“口”为“五”;
第六句,“交”字没有下面交叉的撇捺就是“六”;
第七句,“皂”字上部一“白”扔下不管,无疑是“七”;
第八句,“分”字分为上下两半,“刀”抛开不用,遂成为“八”;
第九句,“仇”旁的“人”不要,为“九”;
最后一句,“千”消去上面一撇,只有“十”字。
谜底依次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
朱淑真一生抑郁不乐,此谜也是文字凄婉。她的文才巧思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