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怪杰辜鸿铭 辜鸿铭后人 辜鸿铭为什么被称为“清末怪杰”?怎样评价辜鸿铭?

-->

  1857年,辜鸿铭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字汤生,号立诚,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一位西洋人。换到现在来说,辜鸿铭就是一个混血儿。他祖上是福建省同安县人,后来迁居到了南洋,在这里积聚了不少的财富和声望。

  辜鸿铭的父亲在一位名叫布朗的英国人的橡胶园中做管事,因为布朗先生没有子女,因此对待辜鸿铭就如对待自己的儿子一般。因为这么一个原因,他最开始接触的是西方文化,十岁的时候跟随布朗先生来到大英帝国,十四岁的时候前往得过学习先进的科技,先后在爱丁堡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就读,考取了包括、文学、哲学、神学在内的十三个博士学位。

  后来辜鸿铭回到故乡,从一位中国友人处接触了中国文化,从此深深的沉迷于中国文化之中。他潜心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还一直致力于将中国文化传播给西方人民。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中国人的精神》等书,在西方国家引起极大的轰动。辜鸿铭此人,也在西方留下了很大的名声,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由此可见辜鸿铭在西方的影响。

文化怪杰辜鸿铭 辜鸿铭后人 辜鸿铭为什么被称为“清末怪杰”?怎样评价辜鸿铭?

  辜鸿铭,学贯中西,被称为“清末怪杰”。“清末怪杰”这个称呼应该如何解读呢?

  首先来看“怪”,一个“怪”字,就将辜鸿铭与其他文学者区别开来。辜鸿铭怪在哪里呢?辜鸿铭怪在与环境的格格不入上!在他刚踏入中国的时候,留着一头西式短发,穿着正宗的三件式西装,一丝不苟。那时候的人们,长衫短褂,脑袋后坠一条长辫子,辜鸿铭这一副打扮如何不怪。这也就算了,等到了辛亥革命后,辜鸿铭还是怪的。

  

辛亥革命后,新思想新文化在整个中华大地涌现,一大批的人剪去了自己的辫子,换了一副新容貌。可是这个时候的辜鸿铭呢?他早已穿马褂,留着长辫子多年,并且鉴于他对中国文化的着迷,一点也没有想要改变的想法。一双深邃的眼睛,挺翘的鼻梁,立体的五官,烦着黄色的头发。穿着马褂长跑,带着瓜皮帽,脑袋上留着一条淡黄色的长辫子,在到处都是短发的中国,是有多么的怪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6151/335720097451.html

更多阅读

旷世怪杰辜鸿铭奇闻趣事 历史奇闻趣事500则

以一袭破旧的马褂、一顶瓜皮小帽压着的长辫,以及关于缠足、纳妾等奇谈怪论闻名的旷世怪杰辜鸿铭,自称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东西南北人”。他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11种语言,曾同时为操六

文化名人的婚外恋 文化大革命死的名人

——陆波在近现代中国知识界中,凡属旷世奇才、怪杰的,大多是少年时便聪明伶俐,智慧过人;青壮年即名士才情,有红袖添香。此种名士的婚外之恋,又绝不是如当今的“权恋”、“钱恋”,而是属于一种爱才惜玉的男女真爱。然而,这种空灵、纯净的情爱

在河南发掘的曹操墓里都有些啥 河南安阳曹操墓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器陵墓一直是世人关注的“千古之谜”。自魏晋始,一代又一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以至文学家、地理学家都对曹操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曹操墓成为历史之谜的过程,已远远超过曹操墓本身的价值,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中西文化比较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周易·彖传》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西方对“文化”的界定,并理解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领会大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理解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中中西文化比

1921年的中国 中国通史纪录片全集

1921年的中国傅国涌【按:此文应《中国经营报》之约而写,发表时有删节,这里是全文。】九十年前的那个春天,年轻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中国旅行,足迹遍及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扬州、长沙、洛阳、汉口、九江、北京等地,一路走来,他不

声明:《文化怪杰辜鸿铭 辜鸿铭后人 辜鸿铭为什么被称为“清末怪杰”?怎样评价辜鸿铭?》为网友花儿对我笑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