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
桑枝,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 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
——搜狗百科
桑条、嫩桑枝、炒桑枝、炙桑枝、酒桑枝、酒炒桑枝、老桑枝
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1.(《圣济总录》)治水气脚气:桑条60g。炒香,以水10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空心服之。方中桑枝行气消肿,为君药。
2.双桑降压汤(《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治高血压病: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5g,加水1000毫升,煎至600毫升。卧前洗脚30-40分钟后即卧。方中桑枝降血压,为君药。
3.桑枝煎(《太平圣惠方》)治紫癜风:桑枝500g,益母草150g。上药以水5斗,慢火煎至1500毫升,去渣,入小铛内,熬成膏,每夜卧时,用温酒调服10g。方中桑枝祛风通络,为君药。
1、治疗臂痛: 桑枝一小升.细切 炒香 以水三大升 煎取二升 一日服尽 无时.(《本事方》)
2、治疗水气脚气: 桑条二两.炒香 以水一升 煎二合 每日空心服之.(《圣济总录》)
3、治疗紫癜风: 桑枝十斤(锉) 益母草三斤(锉).上药 以水五斗 慢火煎至五升 滤去渣 入小铛内 熬为膏.每夜卧时 用温酒调服半合.(《太平圣惠方》桑枝煎)
药用知识
该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桑枝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至1.5厘米,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皱纹,或有叶痕及腋芽。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0.2至0.5厘米,皮部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髓部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桑枝食疗作用:味苦、微辛,性平。归肝、肺经。
清热祛湿通络。用于风湿热痹、四肢关节疼痛。该品能祛风通络利关节,可单独重用该品(以老桑枝为宜)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等属热痹的关节病变,亦可配合其他药物同用。该品主要作用为祛风通络。主治风湿痹症,而尤宜于上肢痹痛。
桑枝做法指导:1、若治风湿手臂指麻者,可与威灵仙、防己、当归等同用;
2、若偏寒者配桂枝,以增温经之功;
3、若偏热者配络石藤、忍冬藤,以增清热之效;
4、若偏气血虚者配黄芪、鸡血藤等,以增益气补血之力;
5、此外该品能祛血中风热,对于风热入于营血所致的遍体风痒,肌肤干燥,紫癜风,则可与补骨脂、何首乌、生地黄等凉血养血祛风药配用;
6、又有生津利水之效,用于消渴,可单用煎服;用于水肿,可与赤小豆合用。
主料:老桑枝60克、雌鸡一只去毛及内脏(约500克)、生姜3片。
做法:1. 老桑枝洗净,并稍浸片刻;雌鸡宰净,去毛及内脏,洗净。
2.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个小时。可把鸡捞起,拌入酱油佐餐用。
药用价值:本膳有益精髓,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适合于坐骨神经痛患者。
双鱼戏桑枝主料:鲫鱼2条(约500克),赤小豆30克,桑枝6克。盐、姜各3克。
做法:1、鲫鱼宰洗干净,沥干水分,除尽血秽。2、赤小豆、桑枝、姜片同下砂锅,加入适量清水,煲至赤豆绽开。3、撇去桑枝,放入鲫鱼,以盐调味,滚熟即可食用。
药用价值:鲫鱼味甘,性温;赤小豆味甘、酸,性平。二者皆有健脾利湿、活血排脓、清热解毒、利水退肿之功效,与可清热止痒、通络除湿的桑枝合炖,对高血压病、眩晕头痛、关节不利等均有疗效。
桑枝红枣鸡汤主料:嫩鸡1只,桑枝25g,干红枣5颗,姜片10g
做法:
(1)将桑枝洗净,嫩鸡洗净斩件,飞水焯烫去血沫,捞出备用。
(2)将所有原料放入汤煲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煮2.5小时即可。
药用价值:天虽然天气暖和了,但是湿气也随之浓重起来,腿脚不利落的人或许是最不喜欢湿气的。这款汤品就是为了除湿而制作的,里面的桑枝有很好的除湿功效,专门负责疏通体内郁积的湿气,有利关节。俗话说通则不痛,没有了湿气,自然经脉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