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民间珍贵古籍保护研讨会”在京举办

纂图互注尚书十三卷 题(汉)孔安国传 宋刻本 存二卷:一至二

《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此书与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刻本《纂图互注尚书》(存卷七至十三)为同一部书。钤有“天禄琳琅”“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为清宫旧藏。(韦力收藏

择要常传同名杂字(西夏文) 著者不详 西夏时期刻本 存卷不详

西夏(1038—1227)灭亡后,其典籍和文字逐渐消亡。20世纪初,西夏书籍状况始被重新发现。本件展品为字书类典籍,存14叶,是西夏文古籍中难得一见的世俗文献,国内外仅存,反映了西夏时期刻书、印书面貌,具有重要的文物、文献价值。(童志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 (北凉)释昙无谶译 隋写本 存一卷:三十六

卷轴装,首尾全,每纸84行,行17字。打纸染潢,砑光上蜡。卷尾保存原木轴,轴头涂棕黑色漆。总长956.6厘米,单纸最长达到142.3厘米,反映了隋代造纸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王水衷收藏)

7月10日,“册府千华——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在国家图书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海内外民间珍贵古籍藏品进行的最大规模集中展示,旨在让大众近距离欣赏收藏家收藏的古籍珍品,同时向社会宣传珍贵古籍的保护。此次展览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联合主办,邀请海内外30位私人收藏家参展,115件参展珍籍充分体现了海内外藏家较高的收藏水准,也为广大民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展览开幕当天,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联合举办“民间珍贵古籍保护研讨会”。研讨会围绕如何看待民间古籍收藏,如何更好地促进民间古籍收藏良性发展,如何加强民间古籍保护等问题展开研讨。与会代表踊跃发言,建言献策,对加强民间古籍保护提出建议。

此次展览和研讨会的举办,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引导民间古籍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联合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共同促进民间古籍保护工作,通过政府组织与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逐步加强民间古籍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刘惠平(国家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册府千华——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是呈现“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的系列展览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公藏单位组织的海内外民间珍贵古籍的最大规模展示,体现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古籍保护工作方针。

“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让我们一睹民间藏书之宏富、古籍善本之精妙。藏书家们不辞辛苦,不远万里,积极参与,共襄盛举,体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的成立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转变职能、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重要举措的体现。此次特展和研讨会的举办正是我们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推广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一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搭建了平台,期待形成政府、市场、社会良性互动关系,引领古籍保护行业科学发展。

李致忠(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公藏和私藏在中国都有传统。改革开放至今短短37年,中国又产生了一批新的藏书家,一方面是因为部分人有了余资,可以达成藏书的愿望;另一方面是优良的藏书传统使然。

历代藏书家有四个传统:一是悉心收求。书向少数人手里集中,使它们得以保护。现在积存下来很多古籍,特别是珍本、善本,可以说大多是藏书家积累而成。二是对每一本书精心保护。三是终日丹黄手校,厘清版本,比勘优劣。四是愿意公开展示或影印出版,“与天下士子共之”,这一点也是我们当代藏书家的特点。这次展览就是这样一个实例,一经发动,大家积极参与,比如这次展出的敦煌、佛经类展品,展品之精不亚于国家图书馆馆藏敦煌遗书,体现了中国藏书家的优良传统。

史金波(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所研究员):此次民间收藏家参展的古籍,内容丰富、琳琅满目,每件展品都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展品有的历史悠久,有的别具特色,有的补充了我们的文献缺陷,让人大开眼界。希望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多和藏书家们联系,把这件有益的工作继续推进下去。也希望藏家能精心保护古籍,如果条件成熟,也不妨归入公藏,不要让珍贵古籍流失海外,造成国家文化遗产损失。我想,这一点在座的收藏家们跟我心情是一样的。

此次藏品里有一部西夏时期刻本《择要常传同名杂字》,是国内外仅存孤本,共14叶,内容涉及西夏文字解析、西夏文字草书,以及如何学习西夏文等内容,非常珍贵。我们不要轻视私人收藏,希望把私藏和公藏联系起来,它们都是古籍重要的组成部分。

陈红彦(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册府千华——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涉及30位藏家115件珍贵藏品,展品丰富,质量高,各具特色。民间藏书是典籍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样性、区域广、机制灵活的特点,对典籍的安全传承起到很好的作用,可谓藏富于民。从历史上看,民间藏书比公藏更具延续性,它既是公藏的源头,又是公藏的重要补充,对文化传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上,民间藏书家在典籍的收藏保存、抄录刊刻、整理校勘、叙录题跋、编纂目录等方面均有卓越贡献。目前公、私藏书共同承担着保存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重任,推动文化学术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爱书、读书、治学的可贵精神。

王水衷(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名誉理事长):随着中国的强大复兴,在全世界重新认识且高度重视传统文化资产之际,国家图书馆举办此次民间珍贵典籍收藏特展,不啻为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以国家规划的高度、海内外民间收藏的广度、专业办展的深度,具体呈现国家重视文物、鼓励收藏的实际成果,更是重视文化资产,强调永续发展的重要宣示。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风采,更好保护和运用这些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借由本次征集展出,散于公府之外的古籍善本可以展示于国人面前,既鼓舞海内外收藏家的努力,更增添彼此良好的互动,同时让收藏家多了一份责任感,共同为保护文化遗产而努力。

韦力(著名藏书家、芷兰斋藏书室主人):这个展览应该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最高水准的藏书展,也可以称其为“首届”。如果没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诸位领导的努力,不大可能把这么多好东西聚在一起,让人一夜看遍长安花。这种感觉是很惊喜的,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1949年以后,民间藏书基本上是以贡献给公共图书馆为最高荣誉的。文献作为公器当然很好,因为能让更多的学者便利地研究。但民间藏书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我觉得仍然有,因为它能够让人更加亲近典籍,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这两个角度讲,民间收藏真正体现了这一点,这个展览也更加体现了这个成果。

宋平生(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这次展览从展品质量来说,全国图书馆里,除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以外,很少有哪个馆能拿出这样一批高精尖的展品来。从收藏家的广度来说,也是空前的,包括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美国在内的30位藏书家,是一次规模空前、质量高端的盛会。

研讨会的召开,也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不断深化的具体体现。过去只有国家公藏匮乏、从民间征集图书时,藏书家才受到重视。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鲍廷博因为捐书数量最多,被皇帝赏赐《古今图书集成》,这可能是当时藏书家最大的荣耀。今天,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通过研讨会把大家联络起来,既摸清了家底,也使大家在收藏观念、收藏水平上得到提高,最终对古籍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孟宪钧(文物出版社副编审):这个展览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空前的一次。国家花这么大力气办民间典籍展览,不敢说绝后,空前是肯定的。这次研讨会很有代表性,但还有一些资深的收藏家没能出席。藏宝于民的观念正确,最好、顶尖的东西应该留给国家,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民间力量也很强,可以在国家力量之外,把一些古籍保存下来。而且民间保存的古籍,将来有机会,还可以贡献给国家,这一点是并行不悖的。我的有些古籍,目前的研究工作用不上,如果国家需要,我愿意献给国家。

我觉得很幸运,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收藏到一些够得上级别的好东西,又参加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工作,能为古籍保护做点添砖加瓦的工作,很知足。这次展览有很多老百姓来看,对于推动古籍保护工作,甚至对推动爱国主义宣传、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都有好处,是功德无量的事业。

翁连溪(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因为家里的传承,我有一部分藏书,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比如印刷博物馆办展览时,我捐赠了缺项的部分。这次展览的主办方委托我联系藏书家参展,但因场地、时间关系,一些藏书家没能参与。开始也有一些藏书家有顾虑,比如保管条件、陈设条件、人员专业程度、入关手续等。后来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以他们的工作热情、专业态度和规范操作,感动了一些藏书家,他们愿意把藏品拿出来。其他没有参展的藏书家也都表示,如果这次展览办得好,以后有机会他们也愿意参加。

这次展览对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是一个促进,让图书馆界开阔了视野,了解到民间还有这么多古籍。今后我们对古籍的整理、研究不要囿于公藏,眼界要开阔一点。希望图书馆古籍征集部门长期关注这些专家学者和藏书家,他们的藏书很多年以后有可能会捐赠给国家,而不是参加拍卖,甚至流失到国外,这也是他们的责任。

徐晓军(浙江图书馆馆长、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浙江图书馆原本没有那么多古籍,大部分是藏书家捐赠的,早期馆藏只有《四库全书》和一些普通古籍,后来通过捐赠等渠道收集来大量书籍,特别是善本,各界捐赠比较多。作为一个公共图书馆,从服务社会公众的角度,我非常感谢藏书家,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古籍普查,有些书副本量很大,有几十本盖馆藏章的,已经入馆藏的,我们就纳入普查;没有盖馆藏章的,选几套入馆藏外,其他作为存书保存。我们考虑可以经过一定审批,把它流通到市面上,盘活国有文献资产,增加藏书文化的活跃度,充分发挥文献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另外一些古代雕版,还可以刷印,为社会藏书提供资源。藏书文化很重要,从中能学到很多东西。文化藏书的生态一定要丰富多样,否则就变成戈壁滩了。

刘蔷(清华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现在几乎所有存世的古籍善本,九成以上都是经过历代藏书家递传而来。今天我们公藏非常之大,但这些书上遍布历代私藏家印记,对传统文化典籍的保护发挥了最大作用,这一点,我们作为古籍整理者和公藏单位工作人员是非常清楚的。每次整理时,看到藏书家印记,都感怀在心。

今天一方面对当代藏书家表示谢意,另外也真心希望无论公藏还是私藏,在文化典籍传承和利用上能够有“大公心”。要使典籍尽可能集中,不要再度分散。这几年我看到拍卖会上同一部书、甚至同一函书再度分散,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希望国家和有能力的藏书家共同努力,让珍贵古籍完整保存下去。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民间珍贵古籍保护研讨会”在京举办

罗琳(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我是一个公藏单位的古籍工作者,从工作第一天起就坚持老师说的,我们图书馆的人不许买古籍。所以我一直坚持这一点,从工作到现在,没有收藏过古籍,现在看起来,我仍然坚持这一点是对的。今天看到民间收藏琳琅满目,非常震憾。现在还能见到这么多这么好的古籍聚集到国图展览,我感到很惊奇,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希望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继续办这类展览,我相信会越办越好。这些年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做了很多事情,展览办得越来越好,感谢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也从内心深处感谢民间藏书家,希望有第二次、第三次展览,让我们越来越感到中华传统文化在民间深深地扎了根。

拓晓堂(嘉德拍卖有限公司古籍善本部总经理):近些年来的私人藏书家,为中国古籍保护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很多以前根本就没想到能够存世的东西,居然在民间依然保存着,可见民间收藏对现存古籍的挖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和很多藏书家都打过交道,在我看来,他们不仅在资金上一掷千金,动辄数十万金,他们保护的精心程度也足以令人感动,对古籍的宣传普及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有一点小的想法:一是要官方引导,在收藏方面,官方毕竟是专门机构,有丰富的基础,对整个学术研究要做好引导工作;二是要支持,一些民间书籍在保护时有一定困难,国家图书馆有专业技术和专业水准,可以指导和参与保护。国家应该支持民间收藏。

王竹(中国收藏家协会国际艺术品交流委员会主委、教授级高级国际商务师):古籍是中华文化一个很重要的载体,今后若有适当机会,我们愿意运用国际艺委会在海外交流方面的渠道,为我国古籍收藏界提供一些国际学术合作、专题展览、髙端研讨的对外交流的机会。在本委员会近年的国际交流活动中,我们注意到海外收藏的中华古籍善本十分丰富,国内行业研究等很多方面都可以借鉴这些宝贵文化遗珍。同时,海外有些收藏家由于历史原因,也传承了不少非常重要的古籍文献,我们也希望能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国内公藏机构与国际藏界的联络提供帮助,使国内学术研究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海外资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服务!

侯晓强(山东胶州明清古籍展览馆馆长、谧水斋藏书室主人):我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的一所私立明清古籍展览馆的创建人。目前馆藏线装古籍1万多册,年代跨越元明清至民国不同时期,有刊本、印本以及抄稿本,我希望更多的人前来参观、阅读,感受古籍的魅力,自觉珍惜古籍,保护古籍,传扬优秀传统文化。

盛夏之际,我能来到国家图书馆共襄盛会,深感自豪和荣耀,借此机会向各位专家好好学习,与各地藏家们好好交流,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的平台,让每个人的藏书心得集合成大的藏书之道,使保护古籍理念、利用传承知识惠及民间。

晁会元(河南洛阳白河书斋藏书博物馆馆长):首先我要感谢国家图书馆对我们民间藏家的支持和帮助,我收藏了一套金陵本《本草纲目》,本来准备自己修一修,结果国家图书馆派了10名专家进行修复,而且全用的是明代的老纸,修了4年时间,修得非常好,所以利用这个机会,我再次表示感谢。我们家族有藏书的传统,现在由地方政府提供场地,在河南省文物局批准、支持下,我们创办了洛阳白河书斋藏书博物馆,欢迎国内的藏家到我们博物馆指导。这次来参加展览,也是想学习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经验,希望能得到指导和帮助。希望公藏单位和民间藏书家能结合起来互相帮助、互为补充,为保护中华古藉文献做出更大的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6251/23230253842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国家公园——名录 中国国家公园名录

2009年01月02日 星期五 08:47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 (11家)(2001年04月)这11家国家地质公园是: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湖南张家界砂岩峰林国家地质公园、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江西庐山国家地质公园、云南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 芒鼠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1楼属于兽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体形似黑熊,头圆而大,尾极短。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及四肢全黑色。常在竹林内卧睡,平时单独活动,行动缓慢,性情温顺,听、视觉较差、自卫能力较弱。栖息在海拔1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内,主要以竹笋、竹

荆州: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算数书》

《算数书》是迄今为止所知道的中国传统数学最古老的著作。1983年12月1984年1月,在湖北江陵(今荆州市荆州区)张家山247号汉墓(公元前187-157年)中出土了一批数学竹简,约有200支完好(185支完整,10余支已残破,但编痕犹存),共计约7000多字。因其

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2012年7月说 明一、本规划共收录491个项目,分为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历史、出土文献、哲学宗教、科学技术、综合参考、普及读物和古籍数字化等九个门类,除普及读物

声明:《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民间珍贵古籍保护研讨会”在京举办》为网友何必作戏给我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