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认为高血压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病因有三:恼怒忧思或长期精神紧张,可致肝气郁结、肝火上炎,凤阳上扰;食肥甘或饮酒过度,脾胃损伤,脾失健运;劳累过度或年老肾虚,肝失所养,肝阴不足。以上原因相互作用,使人体阴阳失调而导致高血压。
【辩证】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泵柱,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泵柱。临床以头晕、头疼为主要表现。肝阳上亢伴面红耳赤,烦躁易怒;阴虚阳亢见耳鸣,腰膝酸软,烦热;痰湿见头疼而重,胸腕闷,食欲差。
【艾灸治疗原则】平肝潜阳,补肾益肝,去痰化浊
【艾灸主穴】
1、足三里
【标准定位】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2、绝骨(悬钟)
【标准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主治疾病】颈项强痛,偏头痛,咽喉肿痛。胸胁胀痛。痔疾,便秘。下肢痿痹
3、曲池
【标准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疾病】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配合谷、外关等治疗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配合谷、血海等治疗荨麻疹;配肩髃、外关等治疗上肢痿痹。
4、涌泉
【标准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足太阴肾经的井穴。
【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艾灸配穴】肝阳上亢配肝俞、太冲、行间;阳虚阳亢配太溪、三阴交;痰湿配内关、丰隆;头疼头晕配阳陵泉、行间。
【艾灸方法】用艾条或配合灸器做温和灸,每穴每次15-20分钟,7日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