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张仪是谁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对张仪的生平做了比较大的改动,与历史上的张仪并不完全符合。其中改动最大的就应该张仪入秦前的一些事情了。
芈月传张仪
在《芈月传》中,张仪原本是令尹昭阳家中的门客,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被昭阳所惩罚。张仪说昭阳是阴险的小人,不顾廉耻,对自己用私刑。在剧中,芈月出宫到抚养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的郑伯处,坐在马车上面,碰上一个满口鲜血,衣衫褴褛不整取,乞丐模样的人拦住了马车的去路。芈月与葵姑就下车一看究竟,发现了张仪。张仪以为自己的舌头被割断了,所以十分担心自己的舌头,芈月提醒他舌头没有断,张仪就晕倒在了马车前。于是芈月和葵姑就把张仪接到了郑伯的家中,让郑伯照顾张仪。
张仪病好了之后,芈月和黄歇带着张仪去见了秦王,张仪有机会将自己的才能施展。后来芈月和黄轩把张仪的一份书卷呈给了楚怀王,这份书卷说的是各国的美女,非常合楚怀王的胃口。张仪巧舌如簧,于是就从楚怀王处骗了一千金,要他到各国去寻找美女。后来张仪巧施连环计,让南后也给了自己五百金。张仪在暗中给南后郑袖设计计谋,杀害了魏美人,也使得楚魏的联盟破裂。秦王到郢都求亲回国之后,就把张仪给带回来秦国。芈月也因为魏美人的事情和张仪断交了。但是根据历史,张仪应该在秦国和芈月还有很多故事吧。
张仪简介
张仪原本是魏国人,和苏秦一样,都是从鬼谷子学习游说之术的人。后来苏秦到了赵国,说服了赵肃侯,所以可以去各国诸侯处游说,让各诸侯实行合纵之术对抗秦国,但是苏秦担心没有人能够到秦国为他工作,于是就暗使计谋,让张仪去了秦国。张仪知道自己是受了苏秦的帮助之后,说在苏秦当权的时候,不敢奢谈攻赵。
张仪画像
后来秦惠王攻打魏国的时候,张仪提议将蒲阳归还给魏国,还要把公子繇送到魏国去当人质,说秦国如此宽厚,魏国一定以利相报,后来魏国就把上郡十五县等土地献给了秦国,张仪也因此做到了秦国的宰相。公元前324年的时候,张仪拥戴秦惠王正式称王。一年后,秦王派张仪和齐、楚两国的使者在啮桑会盟。会盟回来之后张仪就免去了相职。
公元322年的时候,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去了魏国做国相。张仪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魏国战败,魏国战败。后来韩、赵、魏、燕、齐还有匈奴一起进攻秦国,秦国打败了韩国的军队。张仪说服魏惠王退出合纵联盟,之后回到了秦国出任宰相。还借机吞并了蜀国,魏国也背弃了秦国,加入了合纵盟约。
后来张仪戏楚,搞垮了齐国和楚国的关系。秦王要挟楚国,要土地就要以土地来换,但是楚王表示只要张仪,就可以交出土地。于是张仪主动请求前往楚国,把张仪给囚禁了起来。但是靠着张仪的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楚怀王又把张仪给放了出来。后来张仪游说诸国,又回到了秦国。张仪又因为齐王对自己的憎恨而自请到了魏国,但是齐湣王听了旁人的意见,没有攻打魏国,张仪到了魏国之后一年也就死了。
张仪和芈月的关系
在《芈月传》中,芈月是张仪的救命恩人,当张仪被令尹昭阳赶出家中,还对张仪杖责的时候,是芈月对张仪施以援手,将张仪救回了家中细心照看,所以才保住了张仪的一条命。
张仪漫画像
但是后来在魏美人的事件当中,芈月解了禁足,来到魏美人住的宫殿。正巧碰见张仪也在那里,芈月好奇张仪怎么会过来,于是就问张仪是否和魏美人有交情,张仪说没有交情。但是张仪却将自己是为南后出谋划策的人告诉给了芈月。芈月为此非常生气,说张仪不是君子,张仪说自己为人处世用的都是计谋,从来没说过自己是君子。于是芈月就说要和张仪断交。
后来秦王求亲因为义渠的进攻而草草了事,赶着回到咸阳,张仪也跟着秦王一同回到了秦国。秦王说这一次离开故土,再回来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于是张仪就和秦王约定,下一次回到楚国,就是要和楚国兵戎相见了。
秦王回到楚国带回了张仪,芈姝嫁到秦国芈月是作为陪嫁的媵侍,所以芈月和张仪还会有非常多的故事,而且芈月一展宏图的时候一定不会少了张仪的功劳。而且在《芈月传》中,都在尽力刻画张仪一张巧嘴无所不能的模样,想必随着剧情的发展,张仪的一张巧嘴还会有更大的用处。而张仪和芈月的关系也将会发生质的变化。而且张仪作为历史上秦国的国相,与宣太后芈月肯定是有剪不断的关系的。
芈月传张仪的结局命运
在历史上,张仪是魏国人,但是却为秦王效力,即便是回到了魏国做了国相,张仪还是心系秦国。私下里张仪还是会暗中安排秦国攻打魏国,而且张仪之后又回到了秦国继续做国相。根据张仪的种种言行,我们也不难看出,张仪是个有勇有谋而且忠心事主的人。
《芈月传》张仪
但是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张仪则没有展现出他的这方面才能。在前面的剧情里,张仪不过是一个巧舌如簧,而且为了达到目的还会曲意逢迎别人的人。张仪为了达到楚魏分割的目的,牺牲了与他毫无干系的魏美人,这一点也被芈月说是非常不“君子”的行为。所以张仪在剧中的形象,并没有他在历史上那么高大。
而且在剧中张仪的身世有所改变,但是他最后还是跟着秦王回到了秦国,也就是说接下去张仪的剧情在大方向上应该会跟着历史的方向发展。张仪应该会帮助秦王前往列国游说,这个是他的老本行。张仪凭借着一张巧嘴,帮助秦王拿下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但是在秦惠王死了之后,张仪就会被派到魏国去,到了魏国一年之后张仪也就要去世了。
这样的情节也基本符合历史的事实,在历史上张仪在秦国做国相,帮助秦国登上了霸主的地位,就算是后来到了魏国做宰相也是间谍,之后也便回到了魏国。后来张仪背了齐王的憎恶来到了魏国,其实也是为了保护秦国,就算死在了魏国,也能看出张仪对秦国的拳拳之心。
张仪列传
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第七十卷第十篇,着重笔墨书写了《张仪列传》,介绍了战国时期杰出的纵横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张仪的生平事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仪剧照
作品中描写了张仪从少年拜鬼谷子先生为师,学习游说,到后来穷困潦倒,长街受辱,又被挚友苏秦所逐,因缘际会成为秦国宰相而改变命运的一系列故事,不由得人感慨,人生的跌宕起伏,是那样充满传奇色彩。
严格意义上来说,张仪是一位周旋在六国之中的“拆台”高手,他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那就是逐步瓦解六国的政治军事实力,助秦国统一天下。
纵观天下大势,诸侯割据,秦惠王是无疑战国众诸侯国王中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对张仪有着知遇之恩。善于政治投资的张仪当然看得清跟着最具实力的君主才最有前途这一基本事实,因而他所做的一切与其说是为报秦王之恩,倒不如说是他有着清醒的站队意识,对七国争雄的结局有着正确的研判。
《张仪列传》中详尽描述了张仪辅佐秦惠王,继而掌握军政大权,利用出使各国的机会先后“策反”魏王,欺骗楚王,而后又使齐、赵、燕等三国连横亲秦,终使秦国独霸天下的过程,却对秦惠王逝世后,秦武王对张仪的厌恶猜忌之心描写得十分委婉,以至于最后张仪辞职去往魏国,两年后身故的具体经过,在笔者看来也如雾里看花,不甚详尽。
然而仔细想想,这经过又何必去深究,古往今来,终究没有几个贤明君主能容得下功高盖主的谋臣,在杀机四伏的政治舞台上,张仪的急流勇退,未尝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