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粘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以下资料来自;当代妙方——内科篇2 1、白及 15g,枳实 10g。加水500ml,文火煎至 100ml,滤出药液。两液混合2次服,服药前半小时,服痢特灵 0.1g,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 43 例,总有效率为 91% 。
2、 党参20g,附子、高良姜、白术各 10g,莪术6g,熟大黄、甘草各5g。水煎服,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45例,痊愈39例,好转4 例,无效2例。

3、平肝健胃冲剂(含党参 84g,白茅根 350g,茯苓、黄芩、柴胡、鸡内金、元胡、郁金、川楝子各 70g,吴茱萸 6g,蒲公英 140g,煅瓦楞 105g。水煎后制成浸膏,加淀粉,烘干;分成 84包)。1日3次口服1包。治疗172例,总有效率为 97.09% 。
4、白术 15g,白芍 30g,木香 6g,白及、元胡、乌贼骨各 10g,蒲公英、鱼腥草各 20g。水煎空腹服。治疗60例,总有效率为 98.33% 。
5、黄芪 20g,当归、元胡、甘草各 9g,白芍、白及各12g,香附 10g,乌药 7g,肉桂 3g,乌贼骨 15g。水煎2次,浓缩得滤液75ml。饭前3次服用,治疗66例,痊愈 42 例,显效 15 例,有效 7 例,无效 2 例。
6、白头翁210g,生黄芪105g,浸泡1昼夜,文火浓煎2次取上清液。另将蜂蜜280g煮沸去浮沫入药制成糖浆。每次服20ml,日服3次,治疗147例,治愈51例,好转84例,无效 12例;
7、白芍50g,延胡索20g,十大功劳叶、五灵脂各15g,白及30g,乳香、没药、生甘草各10g。水煎3次后合并分3次服,治疗56例,治愈者50例,显效 5例,无效1例。
8、 生黄芪24g,黄连5g,大黄、生姜各6g,桂枝、大枣、炙甘草各10g,白芍30g,蒲公英、白及各15g,三七末4g,元胡8g,乌贼骨20g。水煎,分3次服。治疗32例,总有效率为 96.87% 。
9、蒲公英、黄芪、乌贼骨各30g,元胡、川贝、甘草各12g,白及10g,白芍12g。水煎服。治疗128例,总有效率为 9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