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老上海pdf 画说:上海

7月到上海学习,心不甘情不愿的出门了,由于不是头次去上海了,也就没有做任何出发前的攻略,哪知这次之行,“热”的自己受不了了!

 

7月28日早6:00到达双流机场,近中午11:00才 起飞,飞机的时间观不是我们能理解的!!!!
上海真的热!大家成都一行80多人的学习班专门一趟赶上了上海几十年未遇的酷热天气!
出门就是38、39、40度,直接发烧,屋里也就20几度,不到25度,温差十几度,遭遇热伤风、感冒是必然的了,唉!还是自己的身体不行。

 

第一天:

顶着烈日乘着公交,走走上海的街道 :高楼林立!


 去了上海首看“东方明珠”:

在世纪大道乘坐2路公交直达,走几步经过环球经济中心也就到目的地了。

说说这公交:在成都习惯了出门乘公交,一时半会儿改不了,结果一坐上2路车,直到下车都只有我们3人,就跟包车出门一样,看来当地人出行主要靠“地铁”,这话不假!

 

晚上出行,便选择地铁了,在成都自己是一次都没有乘地铁出行的经历,上海来到圆了自己的“地铁”经历,第一次乘地铁嘛,完全就是打不到方向,由同行的伙伴们的带领。


走走外滩,还好这一天的黄浦江有风,凉爽,一会儿就把汗水吹散: 





一旁的街道展出各类名表:

回来时,我们倒是坐的渡口2元的摆渡到了黄浦江对面,有缘啊,一看站牌,又是2路车,看到公交,本人就有安全感——熟门熟路嘛!

 

第二天:

一行近十人,乘地铁9号线,到“打浦桥”下,出站台便是“田子坊”了,终于能高清地铁线路、站台名、行进方向,进步了哈!

 “田子坊”的小街小巷,很有逛头,值得一去:






很多画家在这里开工作室:


第三天:休息


第四天:

 


下午半天,我们三个女的出门了,手上拿着上海地铁图,各个口子都有人发这种小单子,跟散发传单一样,照着上面花花绿绿的十一条线,我们上路了,


逛了推荐的城隍庙,吃了次小吃,逛了“豫园”:



这是“豫园”,门票30元,不进去就是你的损失了,在上海这高楼林立的地方,还有南方别院风格的院落,一定进去看看,一道古老的墙隔绝了墙外的世俗繁华,墙内古朴典雅、曲尽通幽:



城隍庙里的小吃很多,选择也多,大概都是这种16元一盅,正温着的小食物,让逛了一上午豫园的三个女人大有食欲:


同济和复旦,都跑马观花地到此一游了,算了了个愿,个人喜欢复旦,环境更幽静,特别是路两旁的法国梧桐,走起来很是感觉,难以想象到了秋天,这复旦的路上,人来人往踩着“咯吱”响的梧桐树叶,别是“秋高气爽”的风情!

 

同济,地铁十号线“同济大学”可直达!

复旦:地铁不能直达,在同济大学对面的路边坐960可直达“复旦大学”,不过960等得有点久!

最后一天周六,去了“上海科技馆”,2号线可直达,

但是一走到门口,我们就打退堂鼓了,“人山人海”这四个字放在这时候用都不足已表示人那个多啊!透过玻璃窗,你可以看到里面人挤人的排队等候体验的大人、小孩,算了建议大家要去科技馆,就在周一到周五去。

 

上海的各个旅游点,其实地铁全全涵盖,快速、凉快啊,有很多想去的还没有走到,下次上海行便有搭乘地铁的经验了!

地铁景点主要集中点:

 

 

说说培训单位安排的伙食:

画说老上海pdf 画说:上海


特别喜欢吃晚饭的“粗菜馆”,很多的明星:刘德华、张学友、邓秀文、蔡依林等来这里吃饭,可惜没有照照片,不过菜很适合大家的口味:

回来就顺利多了,飞机准点,到家也准点!一路顺风地回来了!

 

等候上机时,无意望向窗外,天变了色,云添了彩:

 

 

 


 上海走一圈,还是觉得成都凉快,这30几度的夏天,跟上海比起来,这个温度根本不算啥!!!!

临走时,我的热伤风也好了,不过跟我同室的一位女伙伴染上了热伤风:打喷嚏、轻微咳嗽、流鼻涕……不知道我传给她,还是上海临走时送给她的回礼!呵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6751/842474432752.html

更多阅读

老上海的那些电影院! 老上海和新上海的区别

▌老上海的电影院与现在的大有不同,每家影院几乎都放映不同的片子。那时,最好的是首轮影院,放映的是美国好莱坞新片,新鲜到什么程度?据说,日本的有钱人也要不远万里赶到上海来一睹为快。因为每一家影院播放的片子又各有不同,所以事先要买一

老上海的痕迹八十六,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打印机光栅在哪里

2011-10-27 09:57:03|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长篇纪实】老上海的痕迹八十六,乔家栅的栅在哪里?今天我们谈谈乔家栅这个名字怎么来的,这里不是在给乔家栅做广告,追根溯源,乔家栅的名字远比“乔家栅点心店”早得多,点心店只

老上海的痕迹四,沈家大院 老上海的痕迹

2009-10-15 18:54:33|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长篇纪实】老上海的痕迹四,沈家大院出了吉安里,人们看见我背着照相就悄悄的告诉我;花衣街和王家码头交界处有一座“沈家大院”更气派、更有来头,快去看看,下一次来可能看不到

舌尖上的老上海图 老上海图片

舌尖上的老上海,不容忘怀!老半斋:刀鱼鲜掉侬眉毛刀鱼上海老字号的扬州馆子扳着指头都能数的过来,其中便有福州路上的老半斋酒楼。老半斋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开业,原址位于汉口路湖北路口,民国初年迁至汉口路浙江路口。老半斋几位

声明:《画说老上海pdf 画说:上海》为网友雾里有江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