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在高考中,选择题是主要的基础题,也是重要题型之一,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侧重考查“双基”。选择题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决定了总成绩的高低。一般其题设条件与选项往往经过命题者深思熟虑的加工和匠心独运的改造,以其多重的形式布下层层陷阱,声东击西的命题策略考查考生的“双基”,它可以校正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毛病。同时也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双基”和一定的技巧。近年高考中,选择题也突出了思维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考查功能主要有使试卷有较大的知识点覆盖面,其中少量的“基础题”增加考生得分的基数;保留某些类型的“常见题”调控总难度;考查的知识容量较大,有较广泛的发散性,最热的考点主要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概念分析、原子结构、周期表和周期律、化学键及晶体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化学、电解质溶液(pH计算、盐类水解)、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简单计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还考查某些较高层次的能力;考查思维的灵活性。总之,这类题对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化学选择题没有一个通用的解法,但不管哪种解法都要经过认真审题、析题、解题这三个环节。
提高选择题得分率主要方法:①多练、多思考,平时练习不要仅仅满足于得到答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完成之后还要进一步审思,理解其中涉及的原理概念;②平时训练采取定时间训练,并与比你水平略高的同学比较得分情况。我们平时的选择题强化训练是老师精选精编的,也是给大家进行定时训练,要引以重视;③把自己常出现错误的题目记录下来(或标记),穷根其涉及的原理、知识点,以达扫除知识盲点。
快速巧断选择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之一,也是高考取胜的关键一。巧解的真谛是善于审题,狠抓题目的特有条件,因题制宜地分析、推理、估算、寻求解题地最佳思路,从而快而准确获得答案。
本讲主要根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易错的选择题归纳分析,总结一些解题的最佳思路。
一、选择题“陷阱”回避策略
(一).正确理解基本概念避开“陷阱”
一些题目往往围绕化学概念设置“陷阱”,如果概念掌握不清、理解不透,就难逃一“劫”。因此,一定要吃准、吃透每一个概念。
例1.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在①锰;②二氧化锰;③高锰酸钾中,可以做催化剂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 D.②③
【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过程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例2.下列物质是非电解质的是( )。
A.C12 B.NH3 C.NaCl D.CH3COOH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例3.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和的甲烷和丙烷混和物22.4L,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8NA/22.4
C.标准状况下,1LSO 所含分子数为NA /22.4
D.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和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2NA
(阿伏加德罗常数命题之陷阱:①状况条件。若给出在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25℃、1.01×10Pa、),已知气体体积,不能直接应用22.4L·mol进行计算。②物质状态。已知在标准状况下,而给出的是非气态的物质,不能直接应用22.4L·mol 进行计算。③微粒数目。注意:H中不含中子;He、Ne等为单原子分子;N2 、O2 等为双原子分子;O3 、P4为多原子分子。④陷阱之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得失)数目的计算。⑤电解质溶液。注意:弱电解质是部分电离、盐类的水解。)
例4.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之为稳定同位素,近20年来,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如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做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4S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6
B.1H216O在相同条件下比1H218O更易蒸发
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D.2H+的酸性比1H+的酸性更强
【同位素的特点:①结构上,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②性质上,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有的相近、有的差别较大;
③存在上,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同位素的原子个数(不是质量)百分含量一般是不变的。】
【练习】
1.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B.1mol硫原子同足量的铜粉充分反应时,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C.3molNO 跟水充分作用,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NH3氧化制HNO3时,在吸收塔里发生如下反应:
3NO2 + H2O==2HN03+NO △H<0。为加快此反应的反应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及时分离出NO D.增大吸收塔中的压强
3.常温下,在饱和石灰水中加人下列固体物质,恢复到常温,溶液的pH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NaOH B.Ca(OH)2 C.CaO D.NaHC03
(二)灵活运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避开“陷阱”
物质的性质不能单单只停留于记住,更关键的是会灵活运用,避开命题人设置的每一个“陷阱”,以不变应万变。
例5.把6mol铜粉投入含8mol硝酸和2mol硫酸的稀溶液中,则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A.2mol B.3 mol C.4 mol D.5 mol
【练习】
4.按反应物与产物的结构关系,有机反应大致可分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三种,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6H5CH2Cl+NaCN → C6H5CH2CN +NaCl B.C6H5Li+ C02 → C6H5COOLi
C.CH3CH2CHO + HCN → CH3CH2CH(CN)OH
D.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0
(三)准确把握限定条件避开“陷阱”
例6.在由5种基团—CH3、—OH、—CHO、—C6H5、—COOH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练习】5.某有机物能使溴水退色,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还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则此有机物中一定含有下列基团中的( )。
①—CH3、②—OH、③—Cl、④—CHO、⑤—C2H3、⑥—COOH、⑦—COOCH3
A.③⑤ B.②⑥ C.⑤⑦ D.④⑤
(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避开“陷阱”
人们往往习惯用固定了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命题人根据同学们的这一弱点,常常在命题中偷梁换柱或弱化信息巧设“陷阱”。
例7.100g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约为( )。
A.6.02×1023 B.4×6.02×1023 C.4.11×6.02×1023 D.4
【练习】 6、①NH3N03中氮元素显+5价;
②4FeS2+l1O2==2Fe2O3+8S02反应中+2价铁和一2价硫都被氧化;
③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得电子数与氧化剂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这3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7.将pH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SO42-):c(H+)约为( )。
A.1:l B.1:2 C.1:10 D.10:1
(五)、正确运用语法知识避开“陷阱”
化学虽不像语文在语法上那么讲究,但有时正确运用语法,则完全可以避开“陷阱”,准确答题。
例8.能证明胶体微粒比溶液中电解质微粒大的操作是( )。
A.丁达尔现象 B.布朗运动 C.渗析 D.电泳现象
例题答案:1、C 2、B 3、AD 4、B 5、B 6、B 7、C 8、C
练习答案:1、BD 2、BD 3、BC 4、BC 5、C 6、D 7、C
二、抓住题目的特有条件,因题制宜地分析、推理、估算、寻求解题地最佳思路
(一)抓特例,否定做答;抓实质,肯定做答
例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例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Cl2溶液中通入C12:Fe2+ +C12= Fe3+ + 2C1-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
Ca2+ +OH-+HCO3-== CaCO3 + H2O
C.FeS固体放人稀硝酸溶液中: FeS+2H+=Fe3++H2S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4OH-==AlO2- + 2H2O
(二)抓数据特点,避惑解答
1、多数据的迷惑性
命题者在某些选择题中故意设置一些多余的数据,以干扰学生的正常思维。只有认真分析,去伪存真,排除干扰数据,准确选择必要数据,才能快速做答。
例11、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中含水7.62%,含K2CO3为2.38%,取1g此样品加入到46.0mL3.65%的盐酸(密度为1g/cm3)中,过量的酸再用7.0%的KOH溶液中和至中性,最后将其加热蒸发,所得固体的质量是:
A、1.07g B、3.43g C、4.0g D、4.5g
2、少数据的迷惑性
例12、由硫化钠(Na2S)、亚硫酸钠(Na2SO3)和硫酸钠(Na2SO4)组成的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0%,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72.6% B.54.0% C.22.0% D.36.3%
通过上例,我们可以看出,解题时,若能抓住不同化学式之间的某些特征(如通式、原子个数之比和量的关系、混合物组成成分之间的定量关系等),灵活、巧妙地将它们进行变形或拆分转化,往往可以速解某些化学式计算型选择题。
3、无数据的迷惑性
试题未给出明确的数据,使人陷入无据可依的迷惑。实际上,这类试题的数据并不缺少,而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类试题往往可以借助守恒法、设一法、差量法等求解。
例13、有一块铁铝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足量KOH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使之完全变成红色粉末,经称量,该红色粉末和原合金质量恰好相等,则合金中铝的含量为( )。
A.70% B.52.4% C.47.6% D.30%
4.扰数据迷惑性
有些试题数据完整,若按部就班,则陷入了命题者设置的烦琐计算中,若能发现题干、选择项中某些特殊规律便能轻松作答。
例14、将mg由NaCl和NaBr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的(m-2)g固体,通Cl2前原溶液中Na+、Cl-、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为( )
A、4:3:1 B、3:3:1 C、3:2:1 D、3:1:2
【练习】
8、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02、Cl2的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点燃,三种气体正好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26%,则容器中原有H2、02、Cl2的分子个数比是( )。
A.6:3:l B.9:6:1 C.13:6:1 D.10:6:l
9、将质量分数为0.052(5.2%)的NaOH溶液1L(ρ为1.06g·cm-3)用铂进行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了0.010(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 )。
NaOH的 阳极析出 阴极析出
质量分数 物质量/g 物质量/g
A O.062 19 152
B O.062 152 19
C 0.042 1.2 9.4
D 0.042 9.4 1.2
5.巧思、巧解
例15.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g)+O2(g)==2CO2(g) △H=-586kJ/mol
CH4 (g)+2 O2 (g)==CO2(g)+2H2O(1) △H=-890 kJ/mol
由l molCO和3 mol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
A、2912kJ B、2953kJ C、3236kJ D、3687kJ
例l6.二硫化碳(CS2)能够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今用0.228g CS2在448mL氧气(标准状况)中完全燃烧,反应后气体混合物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是( )。
A.112 mL B.224ml C.336 mL D.448mL
计算性选择题是高考选择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掌握一些重要的方法,诸如,守恒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十字交叉法等。
例题答案:9、AD 10、B 11、B 12、C 13、D 14、C 15、B 16、D
练习答案:8、C 9、B
【强化练习】
1、混盐一般是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如Ca(NO3)Cl。下列各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
A.CaOCl2 B.(NH4)2Fe(SO4)2 C.BiONO3 D.K3[Fe(CN)6]
2、某元素R硝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该元素相同价态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该元素的可能化合价是( )。
A.(m-n)/14 B.(n-m)/14 C.(2m—n)/28 D.(n一2m)/28
3、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2B(g)C(g)+3D(g) △H <0。现将2 mol A和2 mol B充人体积为v的甲容器,将2 mol C和6 molD充入乙容器并使乙容器在反应开始前的体积为2v(如图1)。
关于两容器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的反应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两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组成相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
C.两容器达平衡后升高相同的温度,两容器中物质D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
D.在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 A和2 molB,平衡后甲中物质C的浓度是乙中物质C的浓度的2倍
4、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此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意即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核反应产生了新元素不是化学变化
B.原子间必须通过电子得失或形成共用电子对而形成化学键,而与原子核无关
C.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共价键,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离子键
D.原子晶体的原子间只存在共价键,而形成分子晶体的原子间均存在范德瓦耳斯力
6、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如下:
物质 干燥效率 物质 干燥效率
MgO 0.008 ZnCl2 0.8
CaO 0.2 ZnBr2 1.1
分析以上数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gO的干燥性能比CaO好
B.干燥效率可能与干燥剂的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有关
c.MgCl2可能是比CaCl2更好的干燥剂
D.上述干燥剂中阳离子对干燥剂性能的影响比阴离子小
7、向一种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后,溶液的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
A.溴水中滴加亚硫酸钠溶液
B.稀醋酸溶液中滴加酚酞指示剂
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D.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8、右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A.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
C.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
D.用过氧化钠固体和水反应制取02
9.将铝粉与某铁的氧化物FeO·2Fe203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5.68L;另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放出的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11.20L B.15.68L I. C.22.40L I. D.31.36 L
10.气态中性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I1),气态正离子继续失去电子所需最低能量依次称为第二电离能(I2)、第三电离能(I3)……表1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eV(电子伏特)]数据。
表l各元素电离能 。
元素 I1/eV I2/eV I3/eV
甲 5.7 47.4 71.8
乙 7.7 15.1 80.3
丙 13.0 23.9 40.0
丁 15.7 27.6 4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B.乙的化合价为+1价
C.丙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D.丁一定是金属元素
11.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12.咖啡酸具有止血、镇咳、祛痰等疗效,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咖啡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咖啡酸可以发生还原、取代、加聚等反应
B.咖啡酸与FeCl3,溶液可以发生显色反应
C.1 mol咖啡酸可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咖啡酸最多能消耗3 mol的NaHCO3
13.将KCI和CrCl3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熔制得化合物X。将1.892gX中Cr元素全部氧化成Cr2O72- ,Cr2O72-可与过量的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2.667g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72-+6I-+14H+==2Cr3++3I2+7H20,如果取溶有1.892 gX的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3,可得4.52 gAgcl沉淀,则表示X组成的化学式为( )。
A.K3Cr2C17 B.K3Cr2C15 C.K3Cr2C19 D.K3CrC14
14.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
A.O.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
15.往100 mL pH=0的硫酸和硝酸混合液中投入3.84g铜粉,微热使反应充分完成后,生成一氧化氮气体448mL(标准状况)。则反应前的混合溶液中含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0.02mol B.0.08 mol C.0.10 mol D.O.16 mol
16.浅绿色的Fe(N03)2溶液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
Fe2+ + 2H2OFe(OH)2+2H+,若往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A.绿色变深 B.变得更浅 C.变黄色 D.不变
【强化练习】答案:1.A 2.AC 3.BD 4.B 5.A 6.D 7.A 8.D 9.A 10.AC
11.BD 12.D 13.C 14. D 15.A 1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