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逾越的文化瑰宝-中国古代建筑巡礼(下)
4)建筑中的古道传承
重视人与自然的楼阁与塔
山西洪洞广胜上寺的飞虹塔
中国的文化精神,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融洽相亲,楼阁就很能体现这种特色。天无极,地无垠,在广漠无尽的大自然中,人们并不安足于自身的有限,而要求与天地交流,从中获得一种精神升华的体验。嫦娥、羽人、飞仙是表现这种追求的神话幻想,楼台观榭则是现实的体现。所以中国的楼阁和欧洲古代的楼房在精神风貌上有明显不同:后者用砖石砌造,只开着不大的窗子,楼外没有走廊,内外相当隔绝,强调垂直向上的尖瘦体形,似乎对大地不屑一顾,透露了人与自然的隔阂。
中国的楼阁则相当开敞,楼内楼外空间流通渗透,环绕各层有走廊,供人登临眺望;水平方向的层层屋檐、环绕各层的走廊和栏干,大大减弱了总体竖高体形一味向上升腾的动势,使之时时回顾大地;凹曲的屋面、翘弯的屋角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也成了天地的一部分,寄寓了人对自然的无限留恋。有许多诗文就鲜明表达了楼阁的这种人文精神,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道出了诗人登楼远观,荡涤胸怀,浴乎天地之间的真切感受。从颇富意境的各种楼名,也可见出这层意思,如望海楼、见山楼、看云楼、得月楼、烟雨楼、清风楼、吸江阁、凌云阁、迎妲阁、夕照阁等皆是。
历史上的楼阁除佛寺宫殿所有者外,享有盛名者大都具有游观建筑性质,多建在风景佳胜之地或园林中,如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选址常在城市边缘临江或临湖地段,便于眺望并与城市联系密切,宜于"得景",尺度和造型都经过精心构思,建筑和自然有和谐的呼应。楼阁本身也补充了自然之美,成为被观赏的对象,称为"成景"。
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洞庭湖西岸,相传三国时此地就有阅兵楼,唐代以来诗文更盛,如李白:"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等。宋代重修岳阳楼,范仲淹曾撰《岳阳楼记》,楼名更传扬天下。宋岳阳楼仅从现存南宋岳阳楼图可略见一斑。现存岳阳楼重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在岳阳西城墙上,坐东向西,面临洞庭湖,遥见君山。楼平面矩形,正面三间,周围廊,三层三檐,通高近20米。屋顶为四坡盔顶,屋面上凸下凹,为中国现存最大盔顶建筑,覆黄琉璃瓦,翼角高翘。楼前两侧左右与楼品字并列,有三醉亭和仙梅亭作为陪衬。
黄鹤楼
黄鹤楼在湖北武昌长江南岸,相传也始建于三国,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宋画《黄鹤楼图》再现了宋楼的面貌。图中黄鹤楼建在城台上,台下绿树成荫,远望烟波浩淼。中央主楼两层,平面方形,下层左右伸出,前后出廊屋与配楼相通。全体屋顶错落,翼角嶙峋,气势雄壮。宋以后,黄鹤楼曾屡毁屡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但只存在了十几年。现仅留当时楼貌照片,已不是宋画在高台上丛建多座建筑,而取集中式平面,高踞在城垣之上,平面为折角十字,外观高三层,内部实为六层。下、中二檐有12个高高翘起的屋角,总高32米。
塔的中国化
北京妙应寺白塔
中国还有一种与楼阁相似、体形比楼阁更为高耸、称为"塔"的佛教记念性或标志性建筑。
塔的原型及其宗教含义是从印度传入的,在印度原意是坟墓,埋葬释迦牟尼的遗骨,到了中国,其含义有所扩大。
塔受到的实用功能的限制不大,形式比较自由,又多是由信徒集资或国家和地方资助建造的,常不惜重金以示虔诚,结构方式也很多样,所以样式十分丰富,是匠师们自由驰骋才思的地方,成为中国建筑艺术一个重要类型。中国佛塔以楼阁式和密檐式为主,都是结合印度塔的原型与中国汉代已大量出现的楼阁创造的。
陵墓建筑中的儒家内涵
秦始皇陵全景
陵墓特指一种用以瘗葬帝王,墓顶有封土的建筑类型。从殷商开始萌芽,战国正式出现,经秦汉唐宋以至明清,在中国一直受到极大重视。产生于史前时期的原始祖先崇拜,经过儒家的改造和强化,延续2000多年,体现在建筑上,除了前面谈到的祭祀祖先圣哲的"庙"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陵墓了。
儒家特别强调孝道,认为是维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秩序的稳固基础,说只要躬行孝道的人,就不会犯上作乱。孝事家庭尊长,不但应该在尊长生前,即使在尊长死后,也要事死如生,按时祭祀,逢事祭告,甚至平日出门进门,也要告于祖先牌位。祖先死后,入土为安,坟墓是祖先在另一个世界的住所,称作"阴宅",理应像"阳宅"一样予以充分重视,甚至更加重视。帝王陵墓更是这样。
照古人的观念,阴宅选址的地形地势、方位和安全,将长久地影响后代子孙的命运。这一考虑,在中国称为"风水"。风水之说起源很早,魏晋至唐及唐以后,风水学对葬地的选择越来越强调,风水著作也多以《葬经》命名,重视审察山川形势,讲究方位、向背和位置的排列。风水学不但运用在墓葬中,即对实际人生的各类建筑也都有很大作用,只是相对而言,对墓葬的作用更大。风水中固然有一些不科学以至反科学的因素,但它对形势选址的重视及其选址原则,往往又很符合科学和艺术规律,从大量按风水原则选址建造的陵墓中,不难见出它的积极作用。
在古代等级制社会,坟墓的具体规模,当然也有等级之差,不可逾越。《礼记》说:尊循礼的法则,就应该在各方面遵守量的规定,比如宫殿、房屋或器物的大小和数量、棺材的厚度、坟堆的大小等,都要等级分明,越尊贵的才能越大越多。在陵墓中,体现等级的最重要的就是坟堆的大小。体量,从来就是建筑艺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在感染手段上的一个重大不同,就是建筑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体量。古人从自然界的崇山大河、高树巨石中体验到超人的体量所含蕴的崇高,从雷霆闪电、狂涛流火中感受了超人的力量所包藏的恐惧,把这些体验移植到建筑中,巨大的体量就转化成了尊严和重要。所以君王的坟堆就特别高大,特称为"陵"或"陵墓"。"陵"字原意就是高大的山。其他人的坟堆较小,称为"丘墓"、"坟墓"或"冢墓"。丘、坟、冢原意为土丘或土堆。从秦汉直到明清,帝王陵墓顶上都有巨大的土堆。
唐代在结合自然环境方面有很高成就,气象辽阔,有很强的纪念性格。唐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整个陵区模仿都城,陵园规划和都城一样,渗透着严格的礼制逻辑,以突出皇权的尊严。明清在运用风水学方面更加重视,成就也更大,形制也与汉唐宋以来的有所不同,明十三陵和清东陵、清西陵都是著名的例子。
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是秦汉陵墓规模最大者。封土方形,每边约350米,有如埃及金字塔,呈三层方锥体台级状,全部人工堆成,现存残高仍有43米,顶上开阔平坦,曾发现有建筑构件,可能上面曾建有享堂。封土周围有两重陵墙,都四向开门,很可能是以北门为正门。陵南枕骊山,北望渭河,地势南高北低,以北门为正门使骊山成为陵的天然背景,是结合地形的良好规划。近年在陵园东墙外发现一批兵马俑,数量极大,有高1.8米的武士俑数千身,还有许多长2米的马俑,排成向东的方阵,气势雄伟,是陵园的地下守卫,表现了秦代高度的造型艺术水平和秦皇的赫赫武功。唐代是继秦汉以后中国第二次陵墓建设高潮。包括武则天在内唐共21帝,除武氏与高宗合葬,末代的两位皇帝葬在河南、山东外,其余都在陕西渭水北岸,号称"关中十八陵"。
唐代帝陵大都"依山为陵",就是利用自然孤山穿石成坟,其气势磅礴,较之人工封土还要超过。如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以梁山主峰为陵山,高出陵前神道约70米,较之秦汉一般只高约二三十米的"方上"要雄伟得多。各陵以层峦起伏的北山为背景,南面横亘广阔的关中平原,与终南、太白诸山遥相对望。渭水远横于前,泾水萦绕其间,近则浅沟深壑,前望一带平川,黍苗离离,广原寂寂,更衬出陵山主峰的高显。唐陵继承了汉陵四向开门的传统并更加发展,形成表征帝居的宏伟构图:在陵丘四周建方形围墙,称为内城,四面正中为门,设门楼,四角设角楼;南门朱雀门内建献殿,举行大祭典礼;朱雀门外是长达三四公里的神道,最南端以一对土阙开始,阙后为门,由此向北离朱雀门约数百米至一公里是第二对土阙及第二道门,再由此门通向朱雀门前的第三对土阙。在第一、二重门之间的广大范围分布众多的陪葬墓,太宗昭陵的陪葬墓最多,达167座。整个陵区范围十分宏大。昭陵和宣宗贞陵的范围周达60公里,超过了长安郭城。乾陵次之,周40公里,相当于长安。以下各陵周10公里至30余公里不等,各陵以乾陵保存最好。唐陵的石刻也很精采:在神道两侧列石刻,以乾陵为例,由第二道门向北,自南而北列华表一对、翼马一对、浮雕驼鸟一对、石马各附牵马人五对、石人十对。此外,乾陵在石人和第三道阙之间还有无字碑、述圣记碑各一通,在第三道阙和阙北朱雀门前石狮之间左右共列六十一王宾石像。内城东、西、北三门与南门一样,门外也有石狮一对、土阙一对。北门土阙外又加立马三对,号为"六龙",表明是帝宫的内厩。陵区广植松柏槐杨,将石刻衬托出来。这些石刻无疑丰富了陵区内容,扩大了陵区控制空间,对比出陵丘的高大,对于渲染尊严和崇高的气氛起了很大作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与儒、道、禅思想传承
颐和园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分的。
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早园林风恪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沦从园林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
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
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白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休,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国许多关于竹的诗文。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悔、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颐和园谐趣园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在哲学上,"道"为最高范畴,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道"与"理"的探求。
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据《史记·孝武小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小神山,龟鱼之属?
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这中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阔的方式来摹拟东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
(1)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面积总和的三、四倍。同时,主附水体之间已有明确的仰承呼应关系。班固云?前唐中(池)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数量众多,相互映衬的水面形态,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木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
(2)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体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环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3)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已往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的园林形式中加入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叫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文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成之-它提们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已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与儒、道、禅思想传承
"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
"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厂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苏州园林
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人世和进取精神。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和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
中唐以后,士大夫艺木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哀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依次失去平衡,这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了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早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儒家思想在宗都性建筑中的映射
儒学的理性,着力于关注人间秩序的和谐安定,对于虚无飘渺的神灵世界,采取尽量回避的态度。《论语》说,孔子从来不说有关鬼神的话。当有人问到他神鬼之事时,他总是机智地反问道:人间的事情还没有办好,怎么还会想到鬼神呢?积极地提醒人们关注人事。但在古代科学发展水平和社会情况的制约下,神灵观念的产生又是必然的。早在史前时代就有了自然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并由此发展为原始宗教。中国是一个早熟的社会,当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这种原始崇拜被保留下来,并被儒家按照自己的观念小心地加以改造而得到强化,就是以神权和族权来烘托皇权,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的重要精神支柱。所以孔子还是非常重视对自然神和祖先的祭祀,说只要做好祭祀这件大事,治理国家也就不难了。这正是儒家入世精神的体现。
这两种崇拜的祭祀方式常有区别,一般来说祭祀祖先多在室内,称为"庙",如太庙、孔庙、关帝庙等。也常称为祠,如司马迁祠、武侯祠、各地的先贤祠和家庭祠堂。祭祀自然神的典礼多在露天一座高台上举行,称为"坛"、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等。但有些自然神被更加拟人化,祭祀也常在室内,此时也被称为庙,如祭祀泰山的岱庙,祭祀嵩山的中岳庙等。它们合起来就是"坛庙",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建筑类型,既不同于宗教寺庙,也不同地直接用于人的生活的宫殿、住宅或园林,其中坛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准宗教建筑,庙则更多地具有纪念堂的意义。中国流行的宗教主要是公元1世纪时从印度传和的佛教。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和塔,应该注意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佛教之于中国,与基督教之于西方相比,始终也没有上升到统率全社会的思想的主流地位。在中国,没有出现教皇制,君临天下的最高统治核心一直是君王。中国和西方都宣扬君权神授,但西方更强调的是"神授",中国更强调的是"君权","君权神授"不过是使君王的统治又蒙上一重神圣的光环罢了。这种区别反映在建筑上,西方长期以来都以神庙或教学为主流,中国则始终以宫殿和都城为重心,宗教寺观处于次要地位。
(2)从佛教传入之初,中国人就开始按照中国方式来改造它,使它在发展中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所以从一开始,中国佛教建筑就不是印度建筑的简单移植,主要是中国人自己的创造。
(3)中国与西方的宗教建筑在艺术性格上也很不相同,后者强调"表现"信仰者对天国向往的激情和狂热,所以,神秘的光影变幻、出人决表的体形、飞扬跋扈的动势、动荡不安的气氛,就成了它的性格基调;前者则强调"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与平和,寺庙应该就是天国净土的地上缩影,虽然必然会伴随着某种神秘,但温婉馥郁庭院、舒展平缓的体形、平易近人的体量,都使得中国佛教建筑更多地显现出一种安详与亲和的气氛。
(4)中国佛寺与住宅和宫殿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样都采取以院落形式为主的群体组合方式,而不像西方的教堂,与住宅或宫殿截然不同。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建筑称道观,往往模仿佛寺。晋祠
祭祀西周封于晋地的成王弟叔虞之母的晋祠在太原西南,现存祠内圣母殿和鱼沼飞梁都建于北宋,献殿重建于金,其他都是后代所建。所谓"飞梁"是架在一座名为"鱼沼"的方形小池上的十字平面石桥,十字中心扩为方台。敦煌唐宋壁画则所见相类者极多,都在大殿前,殿前有水池,名净土池,池心立平台,四向通桥,是净土宗信奉的阿弥陀经所说佛国有七宝池八功德水的表征,鱼沼飞梁也应取法于此。中国的祠庙和道教建筑常取法佛寺,这也是一个例子。圣母殿重檐歇山,前檐进深两间,十分宽敞。殿内龛中置圣母即叔虞之母的塑像。龛侧和沿墙有著名的宋代彩塑42座美丽的侍女和女官像,性格活泼,顾盼有致,活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间真情。
圣母祠浓荫四布,曲水回合,自古以来就是晋中胜游佳处,庙会极多,平均每六天就有一次,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社会娱乐中心,宗教气氛已不强了。总平面布局顺应这个性质也作了相应的考虑,如圣母祠本身没有围墙,它和周围众多祠庙的外部空间融合在一起,开朗活泼。开敞的献殿,波光潋滟的鱼沼飞梁和造型空灵轻扬的圣母殿,都渲染了氛围的明朗性格。
民间有不少祭祀建筑,或祭祀家族祖先,称祠堂,或祭祀先贤圣哲,称先贤祠。此外,还有祭祀民间信仰诸神的神祠。
广州陈家祠堂作为全省72县陈姓的合族宗祠,是广东最大的祠堂。陈家祠堂布局方式为"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抄"。"三进"指由前至后的三列厅堂;"三路"指左、中、右三路,中路各厅五间,左右二路各厅三间;"两厢抄"是指除以上九座建筑外,在最东最西还各有五座朝向中轴的房屋,全祠共有十九座建筑和六个院落。三路之间和左、右厢的前面各有纵向敞廊,称青云廊。横贯全部首进建筑之前为入口广场,对面有长照壁,外门设在广场东、西。以上全部建筑的基地为正方形,各边均80米。陈家祠堂除祭祀功能外,左右两路又可供各地子弟来省赴考读书住宿,所以又称陈氏书院。陈家祠堂又以建筑装饰繁杂多样著称,如木雕、砖雕、石雕和岭南特有的灰塑、陶塑等,在这里都有充分的运用。各建筑都是硬山屋顶,屋脊和山墙也是重点装饰的地方。陈家祠堂对外以高厚砖墙封闭,内部却十分开敞,各厅堂朝向院子都是可以完全开启甚至摘下的隔扇,与院子相通,通风极好,很适宜炎热潮湿的气候。青云廊直达各屋,雨天完全不必露天穿行。屋坡陡,出檐短,利于排泄雨水,也较利于抵抗台风。这些,也是形成陈家祠堂地方风格的因素。
民间还有先贤祠,都不由家族建造,不具有宗祠那样加强宗亲血缘关系的用意,其泛家族的色彩使它们具有更多的人文文化内涵,起着强化全民族共识的作用,凝成为中国人一种强大的共通的文化心理。人们认为,被崇祀对象留下来的诸如仁义、忠勇、智慧、坚毅等优良德行,与宗亲血缘之情一样,都是应该倍加重视的。
在封建社会,孔子历来都受到统治阶级和全社会的极大崇敬,由官方建庙崇祀,就是各地孔庙,是一种广义的祖先崇拜。最大的孔庙在孔子家乡曲阜,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所建,由皇家主持建造,体现了最高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
孔庙
孔庙座北朝南,宽约140米,南北长达600余米,狭而深长。庙正门与县城南门仰圣门正对。自南而北全庙由多进院落组成,前三进是前导,进入第四进大中门后才是孔庙主体,门内有高大的藏书楼奎文阁。第五进东西横长,有横路通向城市干道,院内有各代碑亭13座。第六进分左中右三路,以中路为主,大成门内的杏坛象征为孔子讲学的地方,覆重檐十字脊歇山屋顶,造型很好。大成殿是孔庙核心,石头檐柱满雕盘龙,屋顶为重檐歇山顶,规格很高,殿前宽大的月台在举行大祭典时列陈舞乐。院落东西廊庑奉祀孔子门徒和历代大儒。院后有寝殿,祀孔子之妻。第七进中路为圣迹殿,藏孔子圣迹图石。
关帝庙
山西晋城关帝庙
山西运城解州镇是蜀汉大将关羽的家乡,有一座中国最大的关帝庙,就是一座规模很大的民间建造的先贤祠,建于清代。
全庙很有宫殿色彩,庙门内有前朝、后寝二区。端门是入口前奏,雉门为正式大门,门前东西分立钟楼、鼓楼,与雉门以城墙围成横长广场。雉门内午门是一座殿堂,再穿过"山海钟灵"牌坊就是前朝。前朝最前为形体高伟的御书楼,楼后为正殿崇宁殿,很大,围绕一圈蟠龙石柱。后寝的寝殿在崇宁殿后,已毁,最后"气肃千秋"坊内是春秋楼,楼前左右相对有刀楼、印楼,都是两层三檐歇山顶。春秋楼、刀楼和印楼三面围合,气势雄壮。
关帝庙又称武庙。解州关帝庙楼阁很多,多为重檐,牌坊也很多,又广泛采用琉璃瓦,全庙气势磅礴,颇有阳刚之美,很符合"武庙"应有的性格。
河南南阳社旗关公祠也是一处宏丽的建筑群,始建于清初。祠分前中后三进。前院很有气派,由照壁、东西辕门、北面的悬鉴楼和楼左右的钟鼓二楼围成,院内有铁旗杆一对。悬鉴楼是全祠主体,三层三檐,向北一面是戏台,构图丰富:是在台口再附加一座"四柱三楼式"("楼"字在此意为屋顶)牌坊样建筑。屋顶层层错落,比例合度,加上钟鼓二楼的陪衬,气势极为雄壮。楼内木雕也相当精美。中院很大,全部铺以青石,东西各有厢楼,可以观礼看戏。中院以北分三路,中路月台上有大拜殿。
5)建筑小品
吻兽:细微之处的中国文化
我国古代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络。经过长时期的封建社会,园林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体系,不论在规划上,建筑群,建筑空间处理上,还是建筑细部装饰,都具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而且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历史文化灿烂辉煌,一脉相承。中国建筑经过数千年继承演变,流布极广大的区域。民舍以至宫殿,均由若干单个独立的建筑物集合而成;而这单个建筑物,由古代简陋的胎形,到近代穷奢极巧的殿宇,均保持着三个基本要素:台基部分、柱梁或木造部分、屋顶部分。三个部分中,最庄严美丽、迥然殊异于西方建筑、为中国建筑博得最大荣誉的,自是屋顶部分。而屋顶的特殊轮廓,更为中国建筑外形上显著的特征。在这优美轮廓线上点缀着的是一些出自于动物原形并经过艺术加工的一种特殊的饰件--吻兽。这些美丽的装饰品有的在屋顶的正脊,有的在垂脊和岔脊上,有的在屋檐上,被称为中国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古建行内部也称为小跑或“走投无路”。它们已经"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会掉下去,真的是走投无路的。它们排列非常规整,做工精细,它们有什么作用,只为装饰用吗?一系列问题,使我们不得不探究到底。
历史渊源
吻兽从何处来?这要从中华民族龙的文化说起。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龙所具有的那种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崇拜龙,希望龙能帮助避邪除祟,帮助战胜自然灾害(古人对天灾、火患、雷电等自然现象不了解,认为这是龙的驾驭驱使),给人们带来吉祥……龙文化的延伸由“观念”--龙的传人、龙的崇拜,到龙的服装、装饰器皿和用具,到传统建筑上的"避邪物",可以说,文化涉及到哪里,龙文化就延伸到哪里。因此,在古建筑中更少不了龙的文化。尤其是在中华传统建筑上的雕塑装饰物上。
房脊上的龙文化,究其源可上溯至汉代。1960年,中国在湖北省沙市郊区发现现存最早的纪年脊兽。在一件筒瓦脊兽的瓦内壁刻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距今已近2100年。可见中国建筑上出现吻兽,至迟在西汉时期就比较完备了。
通常置于古代大型建筑的屋脊上的“避邪物”,传说可以驱逐来犯的厉鬼,守护家宅的平安,并可冀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为此,不论是建筑等级高或低的宅主均在戗脊端、角脊上饰有"龙"来避邪,并以此来显示宅主的职权和地位。
古人传说,宫殿、庙宇等屋脊上装饰“龙吻兽”可避火灾,驱魑魅。起初并不是龙型的,是由简单的翘突逐渐形成动物形的脊饰,有鸟形的,更多的是鱼龙形的,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周代,《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屋脊两端就有这类装饰物。鸟形演变为鸱尾(传说是一种海中能灭火的神物),至中唐或晚唐出现张口吞脊的鸱吻。宋代以后龙形的吻兽增多,清时已很普遍,表面饰龙纹四爪腾空,龙首怒目张口吞住正脊,脊上插着一柄宝剑,艺术形象完美,称为“正吻”、“龙吻”、“大吻”。正脊以外的垂脊,戗脊上则常用兽头,这些兽头顺着脊的方向面向外望去,故名望兽。吻兽的使用也逐渐形成较严格的定制和比较严密的格局。
“龙避邪”,平民百姓住宅饰以素瓦或陶质者为多,一般不得用大型的龙吻兽;庙宇、官宅、宫廷则以金黄琉璃瓦者为多,而且造型个大苍劲、华丽美观。我国目前最大的“大吻”在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它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是我国明清时代的宫殿龙饰物“正吻”的典型作品。
“龙避邪”千年演变,各历史朝代在使用上并无定则,各自形成独特的风格。至清代"避邪物"始成定制。规定:翼角处“骑凤仙人”之后的“走兽”皆用单数,数量最多可达11个。如最高等级的殿宇,故宫太和殿的垂脊兽的数目就是11个。而地方建筑物上的“避邪物”则自有习惯,而且南北地域各有差别,多不遵守官制,走兽造型亦生动活泼、曲线优美、气质精秀、朴拙浑厚、神态各异其趣。
从“龙避邪”的普及,可知中华民族建筑文化和风土人情,及人们祈盼安宁、幸福,企盼在同天灾火患斗争中得到“仙人走兽”之帮助,以“驱鬼魅”、“镇宅”、“避煞”、“破邪”。如装龙饰物可避火灾、调风雨,因为龙能兴风作雨;龙还是权力和富贵的象征。凤饰物则象征着吉祥如意,也含富贵和权力之意。狮子则是兽中之王,有震百兽、示威武之象征。獬豸传说能辨别是非曲直,是“正大光明”和“清正公平”之象征。总之,无论是“龙避邪”,还是“仙人走兽”,都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它既是一种建筑装饰,又是一种民族文化;装饰显示着建筑物的豪华和宅府的等级。
时至今日,人们仍可见到“龙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示,如今的龙文化(装饰)不仅仅是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海内外,凡饰有"龙避邪"的,一定是华人宅府),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
关于吻兽
重脊前为什么用仙人骑凤?有这样一个传说:齐国的一位国君,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头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这位国君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
1、鸱吻(龙的九子之一),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正脊上,它形似鱼尾,张牙舞爪,似乎要吞下整个屋脊,故又名"吞脊兽"。传说这种正吻是海龙王的九子之一,它属水,能激浪成雨,把它放在屋脊上可以当作灭火消灾的"镇物";但又怕它吞下整条屋脊,故用宝剑将它牢牢扎住。目前我国最大的"大吻"在太和殿的殿顶上。它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是我国明清时代的宫殿龙饰物--"正吻"的典型作品
2、凤,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这里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也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凤。是封建时代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3、狮子,古代人们认为它是兽中之王,是威武的象征。《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4、天马,意为神马。汉朝时,对来自西域良马的统称。
5、海马,亦叫落龙子,海龙科动物,可入中药。天马和海马象征着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在我国古代神话中也是吉祥的化身。
6、狻猊,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能食虎豹的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
7、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8、獬豸,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不触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皇帝、“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
9、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嫡[虫旁]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与镇物。
10、行什,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是压尾兽。
吻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
北京故宫的金銮宝殿(太和殿),是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兽最多。金銮殿是“庑殿”式建筑,有1条正脊,8条垂脊,4条围脊,总共有13条殿脊。吻兽坐落在殿脊之上,在正脊两端有正吻2只,因它口衔正脊,又俗称吞脊兽。在大殿的每条垂脊上,各施垂兽1只,8条脊就有8只。在垂兽前面是1行跑兽,从前到后,最前面的领队是一个骑风仙人,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共计10只。8条垂脊就有80只。此外,在每条围脊的两端还各有合角吻兽2只,4条围脊共8只。这样加起来,就有大小吻兽106只了。如果再把每个殿角角梁上面的套兽算进去,那就共有114只吻兽了。而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檐角的小兽为9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小兽为7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小兽又减为5个。有些配殿,仅有1个。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易燃。传说这些小兽能避火。由于神化动物的装饰,使帝王的宫殿成为一座仙阁神宫。
龙、凤在古建筑中多是成对出现,吉祥、安康是其基本意思,还有生活美满、子孙满堂之意。狻猊在古籍中是和狮子同类的猛兽,《尔雅·释兽》中说"狻猊,食虎豹"。将其用于装饰屋面,大概是象征镇灾降恶的意思。獬豸外形似龙,尾部似狮却生独角,十分奇特,也是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据《异物志》载:"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选择獬豸装饰殿宇,含有主持公道的意思。行什因排列在第十个,故称"行什",是个猴子形的走兽。行什在一般古建筑上极少使用,只有在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上可见到,所以它只出现在等级最高的建筑上。狮子、天马、海马、押鱼、斗牛,都是猛兽或猛兽的化身。自然界中的狮子凶猛无比,无需雕琢。天马则不同,在马的两肋处凭空添加了两个翅膀,故称天马。马善奔跑有"奔跑如飞"的形容,古人还感不够,加上了翅膀。斗牛外形似牛,古人觉其忠厚老实,不够凶猛,故将其装扮成身披鳞甲、神态似龙的异兽。海马、押鱼,却被古人雕琢得面目全非。海马似马,押鱼似龙(古代传说中的"虬龙"即有角的小龙,尾部带鳍似鱼形),都增加了几分威严,象征着尊贵。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梁思成评价道:"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在天安门屋顶上东有吻兽10个,传说这是"九脊封十龙"表示每天有10条龙来守护宫殿。在正脊两端有龙头形正吻,吻背上插着扇形的剑把,据说是为了防止它逃走,垂脊上有个仙人和九个走兽:龙、凤、狮子、麒麟、天马、海马、鱼、獬等。古代文人说这些吻兽是"跃苍龙于瓦甍",颇有趣味。传说,南海有鱼虬,尾似鸱,可激浪成雨,在屋顶上安了这种鸱尾吻兽,就能避免火灾。
除其主要作用是装饰,反映等级,避邪之外,吻兽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如加固作用,为了使吻兽固定,它必须用很长的钉子与屋脊相连,这样做就加固了屋脊,从而也加固了殿顶。
当人们看到感慨古老的建筑和精美壁画之余,往往被屋顶形态各异、样式众多的吻兽所吸引,这些出自明初宫廷匠师和地方工匠之手,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的瓦顶龙形饰件,以它独有的魅力让人惊叹不已。这些龙的同族子孙们,个个生气勃勃,姿态万千。愚顽中透出一股难以言喻的灵气,似乎它们不是人工意造,原本就是大自然中某种动物脱模而出。这些吻兽如同守护神一样,忠实地挺立在各自的岗位上,沉默而威严。几百年的风吹雨打没有改变它们的神韵。只有厚厚的苔藓诉说着岁月漫漫,这些精美的建筑装饰以它高超的艺术魅力和独有的文物价值留芳于世,供后人学习、研究、欣赏。中国古牌坊
湖北均县武当山的“治世玄岳”坊
起源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断,"衡门"至迟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衡门是以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的结构存在的,旧称"衡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牌坊的老祖宗。
其实牌坊与牌楼是有显著区别的,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而且又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长期以来老百姓对"坊"、"楼"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
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现在这种形式,于是百姓逐渐地称这种坊门为牌坊。
种类
从建筑样式和风格上分,牌坊大体分南、北两大派。南派牌坊秀丽精巧,尤其是徽式、苏式、桂式牌楼,高挑的檐角显得淑女气十足;北派牌坊则受京城皇族影响,大多为宫廷建筑,显得凝重粗犷;如果按材质分,牌坊分为四大类:石坊、砖坊、木坊、水泥坊;如果按名称分有功德牌坊、忠正牌坊、功名牌坊、官宦名门牌坊、孝子牌坊、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百岁寿庆牌坊、历史纪念牌坊、学宫书院牌坊、文庙武庙牌坊、衙署府第牌坊、地名牌坊、会馆商肆牌坊、陵墓祠庙牌坊、寺庙牌坊、名胜古迹牌坊等。这些牌坊主要起着褒奖教育、炫耀标榜、纪念追思、风俗展示、装饰美化、标识引导等作用。
牌坊之最
最多的城市:北京曾建各式知名牌坊三百多座,现仍有百余座古牌楼傲然屹立在各景点,目前北京还有新建牌楼百余座。
最小的牌坊:最小的石牌坊:北京最小的石牌楼在颐和园东北角谐趣园内名为"知鱼坊"。
最小的木牌楼:位于北京颐和园公园内的琉璃塔坊。
最大的牌坊:最大的木牌楼:北京顺义县杨镇的三联木牌楼其夹杆石就有两人高,主牌楼总高18米,总长42米。它不但是亚洲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木牌楼。
最大的石牌楼:昌平十三陵有一个北京最大的石牌楼,总宽28.86米,高14米。为六柱五间十一楼,建于嘉靖19年(1540)。
楼柱最短的木坊:位于北京北海公园内的普安殿坊
中国古牌坊
最老最厚的琉璃牌坊:位于北京神路街的东岳庙坊。
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建有中国的牌坊,牌坊已经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1988年在加拿大唐人街建有"中华门"牌楼;伦敦的爵禄街头街尾及麦高田街,在1985年和1987年分别建立起3个牌楼;英国曼彻斯特"唐人街"中心竖立着一座"曼彻斯特中国城"中英文字样的牌楼;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华埠商业区矗立着一座目前美国最大的中国式牌楼;日本横滨市的中华街有七款颜色不同的中国牌楼;英国利物浦于2000年1月31日建成利物浦乐华坊;毛里求斯路易港市中心皇家大道上,1997年"香港回归"前建立了一座高大的中国牌楼;澳大利亚卡勃拉玛打市的中式牌楼,耗资35万澳元所建,筹建时间达四年,有人甚至认为定全澳最美观的一座中式牌楼。戚继光牌坊
内涵
牌坊不只是起着一个点缀装饰的作用,其中蕴涵的文化内涵也很深刻。中国的古人立牌坊是一件极其隆重的事,每一座牌坊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而这些内涵和象征,主要是通过牌坊上雕刻彩绘的各种图案花纹,用隐喻手法表现出来的。例如牌坊上常有这些图案:
龙凤:如果你看到哪个牌坊上刻有龙凤,那一定与皇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龙乃百兽之尊,是封建社会中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象征;凤乃百鸟之首,封建社会中常用来作为高贵的皇后的象征。
蝙蝠:因"蝠"字与"福"字谐音,因而成为好运气和幸福的象征,人们常常以五只蝙蝠组成图案雕绘在牌坊上,以象征长寿、健康、富裕、平安、人丁兴旺及子孙满堂等五种天赐之福。
鹿:与"禄"字谐音,常被用作牌坊雕绘的图案,以象征升官晋爵、高官厚禄。
鱼:与"余"谐音,常与水塘、荷莲一起组成图案被雕绘在牌坊上,以象征金玉(鱼)满堂或连(莲)年有余;同时,鲤鱼跳龙门又是读书人金榜题名、荣登仕途的代名词,因此,鲤鱼腾浪也常被用于雕绘牌坊的图案,以象征科举及第、金榜题名。
松、鹤、龟、麒麟、荷花、荷叶、牡丹、如意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花卉和器物也常被刻绘在牌坊上,表达长寿、幸福、健康、吉祥、如意等丰富内涵。
道冠古今牌坊
除了这些动植物的图案外,牌坊最大的特色还有"坊眼"。比如北京中山公园进口出的牌坊,上面就有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字,为的就是表明这座牌坊的建造对象和建造原因,否则就失去了建造的意义和价值。另外还会在牌坊上注明牌坊是为谁建的、为什么事建的、由谁建的和什么时候建的等内容,有的还会题写对联。这些文字,可都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人们的人生理念及封建礼教、传统道德观念的集中表现。
但是,在等级制度森严的过去,立牌坊是一件极为隆重的事,并不是谁都可以立的。根据当时的规定,凡是进入国子监读书和获得举人以上功名的人,方可经地方官府审核批准后,由官方出资建功名坊。至于立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功德牌坊者,要求就更严格,须经当地官府查核实后逐级呈报,最后由皇帝审查恩准,或由皇帝直接封赠,方能建造。即使允许建造,建造什么规格的牌坊,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如只有帝王神庙、陵寝才可用"六柱五间十一楼",一般臣民最多只能建"四柱三间七楼";但孔庙的"万古长春"坊仅是一个破例,因为人家可是"孔圣人"。所以在当时来说,如果一个人能获得皇帝降旨建造牌坊,那对这个人、这个家族乃至这个地方来说,都是一种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殊荣。古门古窗:古香古色之韵
就像中国红木古典家具在中国家具文化史的地位一样,门窗在中国建筑装饰文化史上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在古人眼里,门窗有如天人之际的一道帷幕。中国古代尤其是明(1368-1644)清(1644-1911)时期的花窗花板,集富贵之相,儒雅之风于一身,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雕工精美,给人以很高的视觉享受,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高度的装饰实用性,时下正日益成为现代家居最时尚的装饰材料之一。
巧夺天工的门窗艺术
从中国建筑史的角度看,建筑艺术发展的核心就是木构件的比例、曲率、组合方式等艺术的演变。结构艺术的成熟,使中国古代工匠最具空间表现力地完成了门窗的结构和组合方式。中国古代门窗的文化内涵是由门窗纹饰与图案表现的,门窗的装饰也体现了房屋主人--官员、商人与文人--迥异的审美情趣、身份地位和财富象征。
古代门窗一般用上好的楠木、柏木雕成,历经上百年一点都不变形,经过长年使用反而浸润得更加油亮。在雕刻手法上也颇为繁复,门、窗、隔断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是吉语类的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牡丹、兰花等正宗传统的汉族雕刻图案。有的人家在花窗上还贴有薄薄一层金箔以显示富贵,这些金箔历经百年现在仍清晰可见。读书人家的门板等处雕有诗词书画,信佛的人家门板上刻有云锣伞盖、弥勒佛等佛教图案,从门板上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这家人的出身、喜好。
花窗花板按照木质可以分为楠木、樟木、柏木、黄杨、龙眼木、红木等,根据木质有不同的雕刻手法和表现形式,比如圆雕、浮雕、线雕、透雕等。古代门窗木雕大致有三派:第一是东洋木雕,雕刻得比较浅,比较细致;第二是安徽徽派,雕刻由深到浅;再有一种就是福建永春,一般以人物、情节见长,让人看了很舒服。花板大都来自门、窗、桌、床、椅、屏等。门窗纹饰及图案有以下分类:
1、几何图案
凡用各种直线,曲线以及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梯形等等,构成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几何纹样做装饰的图案,统称几何图案。门窗上的几何图案是最主要的装饰手段,它包括各种变体以及多种组合形式。几何图案中最单纯的有四方、六方、三角等形式,亦有星光、风车等文学含义的形式,还有拐弯处圆润处理的俗称一根藤、扯不断的寓意,吉祥的形式,再加上多种几何形式的组合,比如外方内圆,大面积的冰裂纹等。几何图案作为装饰主体的长处是,规律性强,因而富于节奏韵律。大面积整齐划一的装饰,视觉冲击强烈。尤其窗扇、隔扇单片数量多时,效果非常明显。几何图案属抽象图案,所以文学寓意不那么直接,比较费解。
2、树木花卉
树木花卉是古代吉祥图案中经常用的,古人赋予植物文学生命,注重各类植物内在的品质,加以倡扬。比如"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等等。在这里,植物的个性完全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具体写照。在明清门窗中,出现了大量植物图案。
古门古窗:古香古色之韵
3、动物图案
在绘画中,凡禽鸟统称翎毛,凡兽统称走兽。这里所指动物图案还包括龙凤麒麟等神兽,鱼龟蛙及昆虫等等。龙是中国人几千年创造出的神兽,代表着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力。龙的外观就集各类动物之长,鳄头、鹿角、蟒身、鹰爪,鱼鳞、虾眼,龙能够腾云驾雾,翻江倒海、上天入地、来去无踪。历朝历代,各类动物上对龙的描绘,尤其在皇家建筑上使用不厌其烦。至于民间建筑门窗偶见龙纹,也在表现百姓对龙的信仰。凤凰、麒麟等瑞兽图案出现的原因也与龙纹雷同。其他兽类,大致可分为家禽与野兽。凡家养动物,如马牛羊等,代表着物阜民丰的年代;凡野生动物,如虎蛇猴等,寄托着美好愿望。生肖文化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一种计年文化,中国人传统的十二生肖在门窗纹饰中时有表现。至于家禽野鸟,或取其吉,或纳其祥,万变未离其宗。
4、山水风景
寄情山水,是中国历代文人的一种嗜癖。生活富足,政治失意,均可在山水之间找到寄托。或远山近水,或一水两山,典型的明清山水画的布局,在门窗浮雕板上均可寻到踪迹。使用山水作为门窗装饰的为绝对少数,原因是山水画为文人较高层次的追求,而常人则认为过雅而不悦其目,故而弃之。5、人物神仙
人物指历史上确有其人,代代相传;神仙指宗教,神话创造的人物,妇孺皆知,但亦有无名无姓的百姓,如渔樵耕读,只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门窗在花板、中心盘等主要部分,常常深雕人物。这些人物题材中大致分为历史人物,如孔子、老子、苏东坡、李白等;文学人物,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等;神仙人物,如弥勒、八仙等;还有吉祥人物,如寿星、财神等,这部分人物出现频率最高,是封建社会整体社会心态的最直接反映。
6、故事戏曲
无论有文字记载也好,还是百姓口授流传也好,故事的生命力极强,尤其元代戏曲杂剧的兴起,使故事情节变得易记并长久不衰。明万历以后带有插图版刻的话本小说的普及,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的话本小说插图以及戏曲、酒牌、墨谱等,均出自安徽新安派、江苏金陵派、福建建安派和浙江武林派,尤以新安版刻为最。对这些故事,亦可分为四个部分:一、历史事件,如桃园结义、岳母刺字等;二、杜撰故事,如游园惊梦、打渔杀家等;三、民间传说,如二十四孝、风尘三侠等;四、神怪题材,如钟馗捉鬼、嫦娥奔月等。其中戏曲和故事是百姓最为喜爱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7、博古杂宝
博古可以解释为博学好古,历史的进程中留下的财富是文化。历朝历代生活在富足以后,都对先人的历史遗存感兴趣。最典型的是北宋、晚明、乾隆三个时期。尤其清乾隆盛世,政府的提倡,使好古成为全国的嗜好,百姓无不以古为荣。博古图案大同小异,只是因个人喜好不同,侧重点不一样罢了。青铜、古玉、陶瓷、象玉、犀角等,都是博古题材。另外,七珍八宝九章,八吉祥、暗八仙等等,这些都属博古杂宝题材,在门窗装饰题材中,雅而不俗,平易近人。
8、其他题材
古代门窗装饰题材多而杂,除以上几类,仍有许多题材归属不易。比如,文字装饰,中国字是象形文字,仅文字自身就是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书法艺术,书体真草隶篆,各具风采。用文字作为装饰手段,除外型特殊,内容也极重要,比如,福禄寿喜,重在吉祥;又如,朱子家训,重在守则;还有就是变形美化的字体,如团寿等,其他题材还有八卦,太极,方胜,五蝠捧寿,吉庆有余等,不胜枚举。实际上,古代门窗的装饰题材很少单一出现,大部分是多种题材组合,在山水中有人物,在花草中有动物,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再有就是故事戏曲与人物神仙常常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
古门古窗:古香古色之韵
明清时期的艺术巅峰
中国古代门窗的发展源远流长,其文化内涵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古人将更多的感情倾泻在门窗上,使门窗在居住环境乃至建筑艺术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家具上也有大量纹饰与图案,但较之门窗,题材还显单调,尤其是内涵丰富的戏曲故事人物,在家具装饰上极为少见。家具以立体存在,门窗以平面存在,这就是门窗题材丰富于家具题材的原因,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门窗与家具相辅相成的根本缘由和文化韵味。
魏晋以前,门窗不求装饰;宋代,是中国家具史中空前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门窗装饰空前普及的时期,唐宋数百年间,门窗逐渐被规范,实用与装饰并举;尤其明清以后,门窗文化成为重要的建筑装饰艺术门类,充满了世俗意趣的人物故事和花卉禽兽成为装饰主题,工匠们不遗余力地发挥想象,发挥才智,致使门窗艺术千方万华,令人叹为观止。
明清时代是我国古代家具制造的鼎盛期,也是门窗文化的黄金时期,其风格典雅、朴实大方、造型简练、线条流畅。
明式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条件。明代是我国历史上汉唐以来的又一个兴盛期。明初手工艺的繁荣,对明式门窗装饰以及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南洋各国的交流和贸易往来,更是从南洋诸国运回了大量的香料和花梨、紫檀等珍贵木材,大批优质木材源源不断地进到中国。明式家具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材质优良。海外贸易的发展,也是促进明式门窗装饰和家具发展的一个条件。
清初,门窗艺术继承了明代传统,风格基本上保留了明代特点。到了清朝黄金时代的乾隆时期,就像其家具发展一样,门窗装饰也达到了高峰,留下了大量的传世珍品,这一时期的门窗,材质优良,做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充分展示了盛世的国势与民风。总的来说,清代门窗艺术,以清中期为代表,造型上雄伟、浑厚,装饰上富丽、豪华,表现出强悍与富贵的气派,成为与众不同的独有风格,代表着清代的主流,被后世称为"清式风格"。
明清门窗文化虽然在风格上迥然不同,但其艺术成就深受人们赞许。
老物件成家居新时尚
目前中式老桌凳、老床榻、老书柜、老花窗这些原本只让收藏家和老外兴奋的物件正在日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很多年轻人都在搜罗着中式家具和饰品来装饰自己的家。
现在家装中主要在玄关、客厅和书房中使用花窗花板。花板一般作为装饰画,因为花板上的图案非常丰富,且有很强的故事性,现代家装中可以把花板作为装饰品摆在墙上,也就是所谓的"壁龛",让墙面凹进一处,把花板放在里面。
花窗也有装饰画的作用,一般直接挂在墙上即可。如果想要使书房带有古香古色之韵,可以在吊顶处放上花窗,灯光打在花窗上有一种隐约的美感。还可以将书房门做成中式风格,不管在里在外都很特别。再比如,在两个花窗中间放上玻璃,也能呈现出另一种新奇,推拉门上就可以使用这种风格的"玻璃花窗"。
影壁
绿影壁
影壁是中国古代院落大门内(或大门前)的一种屏障,也称照壁。其建筑材料包括砖、木、石和琉璃等不同的类型。
中国的影壁至迟在西周(公元前11世纪一前771年)时期就有了。据近年考古学家发现,中国在陕西省的西周一建筑遗址中,有一座影壁残迹,东西长240厘米,残高20厘米,这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影壁。
影壁的设置在中国古代也是分成等级的。据古代西周礼制规定,只有宫殿、诸侯宝那、寺庙建筑等方可建筑影壁。它作为一组建筑物的屏障,故又称"屏"。行人路过,因此不能窥见院内,如乘车、轿来访,客人也可在影壁前稍停,整理衣冠,然后入院拜访主人。至于一般民房(如北方的四合院)的影壁,都是后来才有的。
大同九龙壁
影壁中最精美的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彩色琉璃九龙壁。其中最大的一座,保存在山西大同市内,原为明太祖朱元漳的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一座照壁,长达45.5米,高8米,厚2.02米。壁上雕有九条七彩云龙,有的拨风弄雨,有的腾云欲飞,栩栩如生,各具姿态。其中最华丽的一座是北京北海的九龙壁,原属明代离宫的一座影壁。它由彩色琉璃砖砌成,两面各有蟠龙九条。如果仔细查看,影壁的正脊、垂脊、筒瓦等处还雕有许多小龙,大小龙共计635条,可谓洋洋大观。
第三座九龙壁位于北京紫禁城里极门前,是中外游人所熟知的。
北海九龙壁
以上这三座九龙壁都是中国明代的珍贵建筑,都建在院落的前面,既是整个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显示了皇家建筑的富丽堂皇。除九龙壁外,中国各地还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等。
北京故宫内东西六宫,每组宫殿院落几乎都有一座影壁,有的是木制的,有的是石雕的,也有的是琉璃制的。影壁上还有寓意吉祥的雕刻图案,工艺甚为精堪。中国江南有些影壁中间砖刻或彩绘着一种怪兽--,因他贪食无厌,在海边看到初升的太阳,也想吞食,结果落水淹死。以此告诉人们一条哲理,凡贪得无厌者,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
门墩史话
门墩是在中国老式住宅四合院中,用来支撑正门或中门的门框、门槛和门扇的石头。枕石的门内部分是承托大门的,门外部分往往雕以鸟兽花饰,又叫抱鼓石。抱鼓石也有方、圆两种造型。门礅的雕刻颇为讲究,选材考究,工艺精湛,雕刻物栩栩如生。圆石鼓的两侧图案以转角莲最为常见,讲究的可以做成其它图案,如:麒麟卧松、犀牛望月、蝶入兰山,也有的做成五世同居(五个狮子)图案。圆鼓上面一般为兽形,上面有站狮、蹲狮或卧狮(俗称狮子狗),方鼓子也多雕饰。它是四合院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种精美的石刻工艺品。
关于门墩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还无法作出确切的回答。门枕石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四合院形成的早期就开始使用了。或许从那时起,经过逐步演化,才成了现在见到的门墩了吧。在门枕石的外侧雕刻饰物,似乎很早以前就有了。例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展出的北魏文成帝(公元452~465年在位)皇后陵墓的石券门。这个门的门枕石外侧就做成了虎头的样子。
门墩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有雕饰门枕石起源和演变的过程
突出在门外侧的门枕石,每天都看得见。想要装饰一下儿,这也是人之常情吧。于是,很早以前的某个人在门枕石外侧部分先刻上了一些装饰性的线条。
宋代编写的《营造法式》(公元1103年出版)中记载了这些例子。这个门礅是当时最复杂的。所以可以说当时箱型门礅或者抱鼓型门礅还没出现。箱子型门墩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
公元1100年以后,某个人把门枕石的外侧部分做的稍高一些,又有人在它的各个面上都雕上了装饰性的线条。有的人为了使门墩更加引人注目,把它做得更高些。后来,又在线条中刻上了图案,图案不断丰富。再后来,门枕石部分和门枕石向上延伸的部分界线逐渐分明,上部成了箱形,下部成了放箱子的台子。
抱鼓型门墩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
有人试着在门枕石上刻了一个通报来客的鼓,有的人在鼓面上雕出莲花。因为样子很漂亮,所以有人跟着模仿。
后来人们又想方设法美化台子有人把台子做成了水中荷叶形,不但造型很漂亮,而且"并蒂同心"代表着夫妻美满,很吉利,于是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一种样式。其次,受欢迎的门墩是在祥云上雕出莲叶形,再在上边放鼓。北京型门墩
北京地区门墩的起源,应该与蓟州郡县的建制有关,最早的门墩如今当然很难见到了,而早期的门墩,仍可以寻出一些蛛丝马迹来。北京现存最早的门墩是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前的一对石墩,有人说它是隋唐时期遗物。其中还有唐代时期的翼兽(存五塔寺),辽金时的石虎(存五塔寺),元代的石狮(存妙应白塔寺,贤良寺)。北京门墩的发展和辽中都、元大都的兴建也密不可分,而明清两代则是北京门墩的繁盛期。北京的门墩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数量也很多,文化内涵丰富。从现存的门墩看,总量仍在万件以上。
刻在门墩上的美好祝愿
门墩的表面刻有很多精美的图案。这些门墩借助人物、草木、动物、工具、寓言、几何图案,表达了四合院的建筑者们希望长寿、富贵、驱魔、夫妻美满、家族兴旺的美好心愿。九世同居/白猿偷桃
“狮”和“世”谐音,雕九只狮子的图案是“九世同居”,表示合家团聚、同堂和睦的祝愿。
桃为长寿的象征,传说西王母因为吃了仙桃而不死。门墩上雕"白猿偷桃",其来历是这样的:传说云蒙山中白猿之母患病想吃桃子。白猿十分孝敬母亲,偷偷去仙桃园中摘桃。不料被看守桃园的仙人孙真人捉住。白猿为了治母亲的病哀求孙真人,孙真人被他的一片孝心所感动,放走白猿。白猿之母病愈,让白猿将一部兵书赠送给孙真人。从此,“白猿偷桃”就成了祝愿老年人寿长万年象征。这个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鼓词里也有同一题目的曲词。
连年有余
事事如意
“鱼”和“余”、富裕的“裕”谐音,象征吉祥富裕、美好。雕“莲”和“鱼”的图案象征着“连年有余”。
雕鲤鱼跃于两山之间的流水之中,表示鲤鱼跳龙门,象征着仕途高升。
“狮”和“嗣”、“事”谐音,双狮并行是表示“事事如意”,狮佩绶带表示“好事不断”,雌狮伴幼狮是预祝“子嗣昌盛”,狮子咬住绣球则是将有喜事上门的吉兆。
刘海戏金蟾
福在眼前
雕刻女娃撒金钱,戏弄三足蟾的图案,金钱代表富贵,蟾是多产多育的象征,刘海戏金蟾的涵义为富贵多子。因宋代词人柳永有"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的诗句,所以刘海戏金蟾也象征着财源茂盛、汲取不断。
蝙蝠象征福,桃子象征寿。鹿和禄谐音,雕蝙蝠、桃子、鹿象征"福禄寿"。
雕一个佛手柑、一个仙桃、一个石榴。象征“多福”(“佛”字的谐音)、多寿(桃子象征长寿)、多男子(石榴子多)。佛手柑、桃子、石榴组合在一起,便成了人生幸福美好的象征。
雕五只蝙蝠的图案。“五福”指的是长寿、富裕幸福、美德和健康。
图中刻一只蝙蝠在飞翔,下有几个古代铜钱系在蝙蝠上。“蝠”与“福”谐音,古币铜钱外圆方孔,俗称“钱眼”,此图以两物之音义,组成一幅象征“福在眼前”的装饰图案。
飘带作为门墩雕饰图案使用很广泛,表示“好事不断”。
三羊开泰
并蒂同心
雕三只绵羊,表示三阳已生,否极泰来,即情况由坏变好,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利用汉语谐音,表示吉祥。雕两个柿子,一支“如意”。象征着事事如意。
雕刻一只插有结穗植物(如稻、稗)的花瓶,旁边再雕上一只鹌鹑。"穗"与"岁"、"瓶"与"平"、"鹌"与"安"谐音,表示"年年平安"。
雕一只猴子攀援在枫树枝上,想摘取挂在枝头的官印,树旁蜜蜂翻飞。利用汉字的谐音,取意“封侯挂印”,象征升迁,官运亨通。
以民间传说故事中“八仙”:汉钟离的宝扇,吕洞宾的宝剑,张果老大幽鼓,曹国舅的拍板,铁拐李的葫芦,韩湘子的笛子,何仙姑的荷花,蓝采和的花篮。八种物件的图案象征着八仙庆寿。
“八宝”即宝伞、胜利幢、宝瓶、金鱼、莲花、左旋海螺、吉祥结、金轮。藏区僧人认为八宝是释迦佛的化身,分别代表佛的八种器官。如宝伞代表佛的头,胜利幢代表佛的身体,金鱼代表佛的双眼,左旋海螺代表佛的妙音。
民间语言习俗,东、西、南、北与天、地,合起来称为"六合",泛指天下。门墩上雕鹿、鹤两种动物及花卉,利用“鹿”“六”、“鹤”“合”谐音,与象征春天地花卉一起,表示“六合同春”的涵义。
雕藕节处生一莲叶与一荷花,表示夫妻恩爱的良好祝愿。
瓜,初生时很小,但其蔓不绝,会不断长大,绵延滋生。所以,雕瓜的图案就成了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的吉祥图案。民间古建筑木雕艺术与茶馆文化的结合
中华民族在它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民间艺术,古老的木雕艺术则是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时下,在城市的茶馆等时尚休闲场所,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那些旧时的建筑木雕构件的身影,它们那独特的艺术美常常让现代人为之叹服。
悠悠数千年,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口传身授,日积月累,用他们的智能和汗水创造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手工木雕艺术。它是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具有民间艺术家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它们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凝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艺术风格,渗透着浓厚的艺术趣味。尤其是明清以来建筑木构件上的窗棂、门楣等,更是体现了极其精湛的工艺价值和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艺匠们在不足盈尺的面积中,将花草鱼虫、飞禽走兽、山水人物构勒得疏密得体,栩栩如生。造型丰富,风格纷呈:浓烈或清淡、粗犷或细腻、华丽或质朴、神秘或直白、夸张或写实,无不散发出奇异迷人的光彩。那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面和众多的极富想象力、超乎自然的美学意境,闪现着人类审美本质的熠熠光辉。人们或为其意蕴深邃的内涵所折服,或为其绮丽多姿的形态所倾倒,或为其奇古独特的艺术魅力所感染。民间艺术家们那种拙朴的情趣和大巧若拙、返朴归真的艺术气质以及超凡脱俗的坦荡和大气常常是文人艺术家们望尘莫及的。如今,人们将这些古老木雕窗棂、门楣等,配上极为精致的外框,在特别的灯光下展示其审美价值;也有的则将其巧妙地镶嵌在一个特制的墙体中,在特定的环境中以完美的形式展现出来。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现代人的青睐,融入了都市人的生活。它们作为时尚装饰的新元素在茶馆等都市的休闲场所纷纷亮丽登场。
茶文化和民间艺术一样,都源于我国悠久的农耕文化。茶之味平和、宁静,茶以一种亲切、自然、拙朴的面貌融于国人的生活,是人们寻求生活情趣,寄托感情的一种手段。在茶馆里,古色古香的木雕窗棂、门楣等装饰其间,以天然质朴的特质与茶文化水乳交融、相映成趣,人们三五成群,以茶会友,其乐融融,在袅袅的香烟下,在这里啜着香茗,仿佛回到了远古年代,享受着质朴纯真的田园生活,进入了精神上的桃源乐土。人们的怀旧情绪从这里得到了抚慰。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茶一旦置身于自然之中,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产品了,而成了人们契合自然、回归自然的媒介。一些独具慧眼的茶馆十分注重审美氛围的营造,在这里,你会被一种浓浓的中国民俗文化所包裹:墙上有木制的窗饰,精美的镂刻图案里有男耕女织、花鸟鱼虫,仿佛在轻轻吟唱着古老的歌谣;花草鱼虫、翊毛走兽、山水人物、历史典故,或取其吉,或纳其祥。凡人物生动、凡生物传神,清新脱俗,又美伦美奂。红褐色的古老家具因时代久远的摩挲变得光滑而细腻,在灯光下反射出典雅和古朴;橱窗里陈列着历代的水具、茶具,明代的青花茶壶,清代的粉彩盖碗……构成了一个民俗艺术的长廊。这时,泡一杯清茶,看着若有若无的水汽从水面缓缓飘起,嫩绿色的叶芽在水中徐徐舞蹈,都市的喧嚣和疲劳渐渐淡去,耳边响起来自远古桃花源外的歌声……古老的生活就这样介入了现代生活,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化境,心清神悦,身心愉悦。
这种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是我们的古人流传至今的一种东方式的情调,东方式的优雅和瑰丽,它深深地根植于性情温良的传统的中国人心中,以至成为人类文化视野中最具特征的一部分。
6)少数民族建筑
维吾尔族建筑艺术
维吾尔族建筑以伊斯兰建筑成就最大。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发源于阿拉伯,10世纪(明代)时从陆路传入中国新疆,在维吾尔人中得到普及,维吾尔伊斯兰建筑主要包括礼拜寺和圣者陵墓,造型方式与汉族建筑很不相同。礼拜寺布局自由,只要求礼拜殿必须坐西向东,信徒在西向礼拜殿后墙上的圣龛祈祷时,同时也朝向阿拉伯麦加的圣寺。圣者陵墓又称"玛札",埋葬对伊斯兰做出贡献的宗教人士。
喀什艾提卡尔大寺
喀什是中国最西的一座大城,自古以来,经过喀什来往于中国和中亚各国的商人、香客和使节十分频繁,是新疆最早接受伊斯兰教的地方。城内艾提卡尔大寺约创建于500多年前,现有面貌形成于19世纪后叶,是中国最大的伊斯兰礼拜寺。寺座西面东,大门开在东南角。门楼砖砌,正中是尖拱大龛,门墙左右以院墙连接两座宣礼塔,上有穹窿顶小亭。门左院墙很短,宣礼塔比较粗壮,右墙较长,塔较为纤细,以门为中心,取得了不对称的均衡构图。在院墙表面也有尖拱龛。立面上许多大小尖拱尖顶的不断出现,强调了造型手法的统一。
礼拜殿在院子西侧,座西向东,分外殿、内殿。外殿很长,向前完全敞开,采用本地古代已有的木柱密梁平顶结构。内殿三面为外殿所围,前墙正中开门洞,有非常精美的石膏几何花纹。
喀什阿巴和加陵
阿巴和加陵的陵堂非常美丽,平面近方略呈横长,四围都是砖墙。平面中央的大空间为陵室,平面方形,四面砌大尖拱,在拱背四角砌转角拱合成八角形,墙面在此弧转为圆形,在圆筒形的鼓座上接建大穹顶,顶尖再加穹顶小亭。大穹顶四面各接出一个半穹顶,全部内部平面呈十字形。由于中央穹顶颇大,下面又以一段鼓座将其抬高,所以从各个角度看去都得以充分显现。门墙在南面中央,呈竖高矩形,高耸在四墙以上,又前突于南墙以外,形象突出,强调了入口。在门墙正中开大尖拱,构图与阿提卡尔大寺的寺门差不多,但左右各立有一根塔柱,柱形同于宣礼塔而很细。这样的门塔组合构图,在新疆各地礼拜寺寺门经常可见。
玛札的四周墙面砌尖拱龛,大而浅。四角各立一座以穹顶小亭结束的宣礼塔,粗而高。大小不一的尖拱和穹窿顶,烘托出中央穹顶的构图主体作用,全体达到高度统一和谐,造型稳定端庄,比例匀称,气氛沉静肃穆。建筑外表面包括大穹顶在内,全都用深绿和浅蓝的琉璃面砖或瓷砖镶贴。在门墙尖拱大龛内有精美的石膏花饰。
陵区还包括其它一些建筑,如绿顶礼拜寺、大礼拜寺和两座小礼拜。两座小礼拜寺在建筑群总入口附近,转角上耸然挺立的宣礼塔,与用彩色琉璃面砖装饰得十分华贵的大门一起,形成富有变化的美丽构图。
维吾尔族建筑艺术
吐鲁番额敏寺
吐鲁番额敏寺也建于清代初年,在城南郊一片开阔台地上。全寺最引人注目的是紧贴寺的一角耸起的一座高大砖塔,称额敏塔。塔圆形,高达44米,下大上小,砖砌,轮廓通体浑圆,全体一气呵成,非常朴素。塔顶有一座穹窿顶小亭,十分圆和地结束了全塔。在简朴的塔身表面,十分精细地砌着凹凸砖花,呈环状分布,图案多达十余种,简炼而自然。寺院正面立着高大门墙,构图类似一般礼拜寺,也是在正中尖拱大龛周围砌造小龛,只是上面的一排小龛透空,龛内的阴影和露出的点点天空,给它增加了一点空灵之气。包括大塔和门墙在内,全寺都用同一种米黄色砖砌筑,不用新疆经常使用的琉璃面砖和石膏花,十分朴素庄重
纵向而浑圆的高塔,与横向的由直线组成的礼拜寺取得圆与方、曲与直、高与低、垂直与水平的丰富对比。门墙前凸并稍微高出,适当增加了一点变化。门墙与大塔之间的院墙较短,另一边较长,虽不对称却很均衡。它们呈现的米黄色调,与周围的黄土地完全协调,达到了与环境的高度和谐。
藏传佛教建筑艺术
西藏高原平均海拔达4000米,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气候寒冷,降雨不多,自然条件比较严酷,森林不多,而石材特别丰富。
西藏建筑以藏传佛教建筑的成就最高。公元7世纪,西藏高原出现了吐藩王国,随着与内地及南亚关系的发展,佛教也在此时从印度和中原传人。
吐藩王松赞干布的两个妻子唐文成公主(公元641年入藏)和尼泊尔尺尊公主都崇尚佛教,对佛教的传人起到了推动作用。由文成公主亲自组织,在逻些(今拉萨)建造了西藏第一座佛教建筑惹刹祖拉康,就是至今仍存的大昭寺的前身。公元762年,吐蕃王赤松德赞在札囊建造了西藏第一个正式寺庙桑鸢寺,首次剃度7名藏族青年出家为僧。
佛教传人以前,西藏原已有一种原始宗教苯教,以后融入佛教之中,加上带有后期印度教因素的印度佛教密宗的强烈影响。使以后发展成熟的西藏佛教带有很强的神秘色彩,与内地佛教明显不同,特称为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庙宇则称喇嘛庙,佛塔称喇嘛塔。
西藏从元代起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可以说,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西藏那样,宗教高踞于一切之上,生活充满着厚重的宗教气息,文化包孕着浓郁的神学氛围,一切都涵盖于宗教之中。藏传佛教在元代父传人蒙古地区,逐渐为蒙古族人民普遍信仰。明清两代,皇帝为切结藏族和蒙古族。在北京、华北等地也建造过一些喇嘛庙和喇嘛塔。
藏传佛教寺庙可分藏式、藏汉混合式和汉式三种。在西藏及其毗邻省分,几乎全是藏式:内蒙以藏式为主的藏汉混合式最多,也有少数汉式;北京、承德和五台山的喇嘛庙,则大都是汉式或以汉式为主的藏汉混合式。
藏式喇嘛庙又可分建在平地的和建在山麓的两种,以后者居多。平地寺庙常取接近于规整对称的方式,作为构图中心的主体大殿形象最为突出;山麓地带的取自由式布局、没有总体轴线也没有事先规划,仍都遵循着一些布局的规则,如寺庙多北负山坡,南向平地,在后部高处安置体量高大色彩鲜丽的经堂和佛殿,其外安排活佛府邸,在外三面围以大片低矮小院,居住一般僧人。一座大寺,多是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逐渐完备。
拉萨大昭寺
拉萨大昭寺是建于平地的代表,从公元7世纪开始建造,经历代增扩,才成为寺院,保存到了今天。
寺大门向西,面临八角衔。八角街围绕大昭寺一圈,每天都有信众沿着它右旋(顺时钟方向)回行,表示对佛的尊敬。
经过带有门廊的门殿,隔着一座干佛廊院,是大昭寺主殿觉康大殿。觉康大殿平面正方,周围四层,隔成一间间小佛堂,中轴线上一座佛堂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迎牟尼大像,有一间佛堂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的塑像,中央是一个高通三层的大空间,平顶。第四层四面正中各有一座鎏金铜屋顶,形象仿自汉族建筑。四角各有一座平顶角楼。
寺正门外有一座小围院,内有传为文成公主手植的公主柳、唐蕃会盟碑和劝人种痘碑。大昭寺的寺门、干佛廊院和觉康大殿,加上寺门外仿佛起着影壁作用的小围院一起,构成了一条中轴对称的空间系列围院与退进呈凹字形的寺门形成一个寺前小广场,是系列的起点。千佛廊院露天,廊子宽阔,觉康大殿内部则封闭而压抑,二者适成对比。觉康大殿的金顶非常富有特色,是沿着大段整个方形外墙墙头列短檐一周,把全殿统束起来。短檐在四座金顶殿处外伸、上即金顶殿,使得每个金顶仿佛都是重檐。再加角楼的陪衬,形象特别丰富而华丽。
夏鲁寺
夏鲁寺在日喀则东南,初建于1087年(宋代)。"夏鲁"意为新生的嫩叶,可能包含有佛教再兴的涵义。原寺在地震中毁坏,13世纪末(元代)重建。主殿夏鲁拉康底层中部是一座方形平面的大经堂,中部下顶凸出,光线从高低平顶间的天窗射入。这种布局以后称为"都纲法式",明清以后使用极多。在经堂左、右、后三面紧围多间佛堂,外侧再加一圈回廊,僧众可在廊内右旋诵经。
二层由周边四座纯粹汉族式样的殿堂围成四合院。据藏族古代文献记载,建造夏鲁拉康时曾请来了许多汉族能工巧匠,所以形成了一种早期藏汉混合的风格。
15世纪初(明初),来自青海的高僧宗喀巴在西藏实行宗教改革,创立格鲁派,又称黄教。以后势力渐强,不但在宗教上,即在政治上也逐渐占据了优势,曾建造了著名的黄教六大寺,也是藏传佛教的最大寺庙,如拉萨甘丹寺(1409)、哲蚌寺(1416)、色拉寺(1419),日喀则札什伦布寺(1447),青海湟中塔尔寺(1560)利甘肃夏河拉卜楞寺(1709)等。它们都建在山麓地带,可以拉卜楞寺为代表。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一个东西长呈椭圆状的盆地上,南缘有河。主要建筑沿北山山麓布列,全寺中部靠近山脚建造高大的建筑如经堂、佛殿和活佛府邸,一般僧人居住的小院占地面积最大,从东、南、西三面簇拥着它们。最外有一条长达500余间的转经廊,像一条彩带,将全寺从三面束围起来。全寺衔巷棋布,好像一座小城镇。
拉卜楞寺以最大的闻思学院为中心。闻思学院沿纵轴线从前到后依次为大门、前庭、带有门廓的经堂和紧依经堂耸立的后殿。
经堂内部呈方形网格布置柱子,密梁平顶。与夏鲁寺一样,中央部分的平顶高起。整面后墙都有佛龛,左右墙靠后部有经橱,其他墙面皆满绘壁画,地面、柱子、平顶下都覆盖织物,到处垂挂唐卡(一种绘有佛像的绢质卷轴画)和经幡。殿内光线幽暗,空间低压而深广,气氛沉重、微弱的酥油灯光在金色的法器上闪烁,更增添了一派神秘的色彩。由经堂后墙登上台阶可进入后殿。后殿隔成多室,分供佛像、瘗藏历代活佛遗体的灵塔和形象狰狞的护法神像,深度不大而很高,前墙突出在经堂平顶以上,开高窗,光线只及于佛像头胸,气氛更为神秘。
在经堂平顶上沿左、右、前沿高起为二层、朝向内部为廊或房间。经堂侧面从前到后逐步升起,有强烈的动势和韵律,性格外向。
佛殿仅次于经堂,以体量高耸为特点,常建在山坡高处而更显巍峨,顶层常建造仿汉式鎏金屋顶小殿。
拉卜楞寺最盛期有活佛府邸30座,现在只存10余座,是二或三层平面矩形的楼房,平顶,外墙面一般刷成红色,只有高级活佛的才刷黄色。
布达拉宫
西藏还有一种称为"宗山"的政权建筑。所谓"宗",是西藏一种地方行政单位,相当于内地的县。宗的政权中心多拥山而筑,居高临下,耸然挺立而为城堡,即为"宗山"。西藏最伟大的建筑拉萨布达拉宫,既是地位最高的"宗山",也是藏传佛教的圣殿。
布达拉宫建造在布达山上,是一座壮丽非凡的城堡,在中国古代是绝无仅有的孤例,即使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难得的杰作。最高处外观13层,高达117米,面积达10万平方米。布达拉宫始建于洁顺治二年(1645)五世达赖赴北京朝见顺治皇帝前后,历50年建成。
布达拉宫白宫
布达拉宫中部外墙红色、称红宫,内有供奉历代达赖灵塔的灵塔殿和佛堂。在红宫东西连结有东、西白宫,东白宫主要是达赖寝宫,西白宫是僧人住处。红宫下部前伸为台,也是白色,把东西白宫连接起来、里面是各种仓库。
红宫最高最大,正中有一条上下通贯的凹阳台带,平顶上耸出许多鎏金铜瓦顶小殿、丰富了全宫构图,自然成了统率全局的构图中心。全宫上端横着一条暗棕色墙带,使建筑轮廓更加鲜明、与红宫也取得了色彩上的呼应。红宫的暗棕色墙带下又有一条白色墙带。与白宫的墙面取得呼应。建筑与山形也有很好的默契、前沿中部随着山势稍稍凹进,建筑最高处偏西,正当山的最高处。外墙全用石块砌筑,墙面明显倾斜,显得自然而稳定。这些,都与自然山石的构成肌理相近。建筑基脚和山坡没有明显的分界,人工与自然和谐呼应。
在下部石墙上加用了两排假窗,下有20多米高的壁面,夸张了建筑的高度。在暗棕色墙带上有许多鎏金铜板,墙顶的金幢、金宝瓶、金莲花伸入天空,与鎏金屋顶一起,在蓝天白云雪山的衬托下,粲然闪烁着迷人的光彩。自下而上,处理由粗而精,由简入繁,由壮实而华丽,由单调而丰富,色彩则由素净而华彩,自然将人的视线引向高处、越发显得建筑巍峨高大。布达拉宫雄伟、辉煌、壮丽、粗犷。震撼人心,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可以夸耀于世界的建筑艺术珍品。
席力图召
内蒙古藏汉混合式喇嘛庙大多建在平地,可以呼和浩特的席力图召为代表。
席力图召始建于16世纪末(明末),经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扩建而成。
它的总平面完全是汉式,坐北朝南,按中轴对称方式布置多重院落,从前到后是牌楼、寺门、门内东两的钟楼和鼓楼、汉式佛殿和大经堂。在大经堂前东南有一座喇嘛塔,为前庭增色不少。单体建筑除作为全寺核心的大经受是为藏汉混合风格、喇嘛塔为藏式外,其他都是汉式。
席力图召大经堂
大经堂正立面下层七间门廊的柱子和雀替都是藏式,廊上挑出短檐,承上层栏杆。上层缩为五间,两端各一间改为砖墙,丰富了构图。中部五间为木装修,承托屋榜。屋檐也挑出不多,并在檐上加砌一道女儿墙,与下层短檐风格一致。女儿墙中央突起金色法轮、双鹿和金幢,保持了较多的藏式风格。门廊两边砖砌实墙贴孔雀蓝琉璃面砖,以瓦据将墙分为二段,下简上繁。
大经堂的屋顶不采用藏式平顶,从前至后由三座汉式歇山屋顶串接组成,覆盖黄琉璃瓦,与色彩鲜丽的门廊一起,显出热烈浓重的气氛,光彩照人。
"外八庙"
普陀宗乘全景
明代至清康熙、乾隆时期,是中国建筑艺术史发展上的第三个高潮。清代的成就之一,就是在内地也建造了许多规模宏大的喇嘛教建筑。承德避暑山庄附近的"外八庙",就是其重要作品。
"外八庙"在避暑山庄东、北两面,其实是12座庙,从康熙五十二年(1713)开始建造,前后历时近70年建成。现在保存完好的还有8座,以普宁寺、普乐寺、普陀宗乘庙和须弥福寿庙规模最大、也最重要、全是藏汉混合式。比较而言,普宁、普乐二寺的汉式成分较多,普陀宗乘和须弥福寿藏式风格较明显。
普宁寺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以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贯穿南北,前部是典型的华北汉式佛寺布局,属官式建筑,有照壁、牌楼、寺门、碑亭、钟楼和鼓楼、天王殿、东西配殿和大雄宝殿;后部地势陡然高起近10米,台地上有主体建筑大乘阁,带有更多的西藏建筑风格。
大乘阁为四层,基本汉式,但屋顶模仿西藏桑鸢寺,是在四角各建一亭,中央耸起重榴大亭,象征宇宙中心须弥山。阁内空间高达24米,有巨大的千手千眼观音。阁周围有14座大小台、殿,代表绕须弥山出没的太阳、月亮、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四角各有一座喇嘛塔,为白、黑、红、绿四色,代表佛的"四智"或四大天王。后部包围整组建筑的波浪形围墙,是金刚大轮围山。整组建筑象征从印度传人西藏的所谓"曼荼罗"图式,形成一种汉地罕见的新颖形式。
普陀宗乘庙
普陀宗乘庙在避暑山庄正北,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规模很大,是对拉萨布达拉宫的模仿,但加入了很多汉式建筑手法。全庙地形前低后高,落差很大。总平面可分前、中、后三部:前部仍是汉式建筑轴线对称布局方式,沿中轴线有城楼样的寺门、巨大的碑亭、在一座台子上并列5座喇嘛塔的五塔门,还有琉璃牌坊;中部面积最大,山坡上散布10余座小"白台"和喇嘛塔,模仿布达拉宫宫前建筑;最后的山坡高处是寺庙主体,模仿布达拉官,由中央红台和左右白台组成,台顶也露出几座鎏金汉式屋顶。这些"台"实际上是外面围绕着平顶楼房的一个个方院,红台里有方形重据攒尖顶的万法归一殿,东、西白台内分别是戏台和千佛阁。
当然,比起真正的布达拉宫,普陀宗乘的"大红台"气魄是远远不及的。
傣族建筑
傣族佛塔
傣族居住在云南南部和西南,信奉上座部佛教,又称小乘佛教,建筑以佛寺和佛塔的成就最高,也最有特色。
上座部佛教的寺庙称缅寺,几乎每座傣寨至少都有一座。根据宗教戒律,每个男子都必须在少年时出家一次,在寺中学习文化。缅寺里不但进行宗教活动,还举行庆典、选举领袖、调解纠纷,寺庙已超出了纯粹宗教的意义,人们对它怀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所以缅寺与汉地佛寺和藏传佛教喇嘛庙都很不同,既没有前者那么严谨庄重,也不像后者那样雄伟粗犷,而且显得更加亲切近人,
西双版纳曼苏满寺
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坝曼苏满寺在澜沧江东岸,座西朝东,从东到西,依次布置了寺门、引廊和佛殿。在佛殿东北侧有傣式佛塔,另一侧为戒堂。佛塔原在殿南,被戒堂遮档,后拆迁于现址,与戒堂、佛殿及寺门一起,构成一个极生动美丽的不对称均衡构图。寺门三间,屋顶两坡,中高边低,手法简单而体形丰富。
佛殿平面矩形,与汉族佛殿以长向为正面不同,是以山墙即短边为正面。大殿中部覆两坡屋顶,四周包围单坡顶,总体构成为好似歇山顶的两段式屋顶。沿各条屋脊有密密排列的许多火焰形和卷叶形黄色琉璃装饰;正脊中央是一座小塔;脊端有鸱吻和孔雀形饰。殿内供奉大佛,座西向东,据说佛陀成道时是面向东方的。在柱子和横梁有称为"金水"的彩画,红底金色。图案多为植物和亭、塔等小建筑。
西双版纳景真寺"八角亭"
景真寺建于1701年(清初),在一座小台地上。基座是砖砌须弥座,较高。亭身也是砖砌,在四个正面开门。屋顶极其特殊,由向八个方向呈放射状层层伸出的许多两坡悬山屋顶组成,从下而上由大至小叠落10层,形成由80座小屋顶组成的状若锦鳞的屋顶群,非常复杂,与基座、亭身的较为简洁形成强烈对比。屋顶总轮廓呈凹曲线,动感很强,最后聚敛于刹盘,再通过高高的刹杆向上延伸,得到充分渲染和强化。全亭色彩十分艳丽:基座和亭身刷土红色,饰以金色和银色图案,镶砌彩色玻璃。屋面为小平瓦,装饰着小金塔和密排的琉璃火焰。全亭娇小玲珑,珠光宝气,在阳光照射下,宛如一朵初开的千瓣莲花,表现了傣族建筑匠师高度的造型才能和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烈感情。
上座部佛教的塔称缅塔,常与佛寺同在,也有单独建造的。缅塔全是砖砌实心,表面抹灰浆,外涂白或金色,从下至上大体由基台、基座、塔身和塔刹四部分组成。四个部分在形式和组合方式上的变化,构成了多样的形象。
基台是在夯土地面上用砖或石铺砌一层平台,略高于地面,平面多为方形,在基台四隅常置有面向外的灰塑怪兽各一,四面置有多个短柱承托的花蕾。也有不设基台而直接在夯土地面上砌筑基座的做法。基座多为一层或两层须弥座构成,有的是两、三层素平台座,呈阶梯状。塔身多由叠置的二至四层须弥座组成,层层收小,平面多为多角折角十字,也有方形、六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塔身以上为俯钟形塔刹刹座,上承仰莲、花蕾、多层相轮和高高的金属刹杆,杆上串有多层由金属环片组成的华盖,华盖之上以火焰宝珠或小塔之类的装饰物收顶。刹座以上之高约当全塔一半。傣族缅塔与汉族佛塔以楼阁为主要造型要素不同,更象是一个立放着的长柄之铃,非常挺拔俊秀。
西双版纳曼菲龙塔
西双版纳曼菲龙塔塔由大小九塔组成,共同座落在圆形须弥座基座上,九塔也都是圆形。中央一塔最高,由三层逐层收小的须弥座组成塔身,塔刹高剌入天,与曼苏满塔相近;其余八塔形象与中塔相似,但只有中塔一半高。在基座上,对应各塔呈放射状地有八个山面朝外的两坡小佛龛,各龛上面砌出船首形为过渡,象征慈航普渡。全塔亭亭依立,象一蓬出土春笋,洋溢着一片勃勃生机。曼菲龙塔在当地称为"塔诺","诺"就是春笋的意思。曼菲龙塔秀丽玲珑,精巧华美,是傣族建筑艺术珍品。塔建在约百米高的小山顶上,远在十几里外就能望见。
侗族建筑
侗族分布在湘桂黔交界地区,没有受到宗教的过多影响,民间流行一种原始巫教信仰,所以,与其他许多民族不同,侗族建筑艺术成就不是主要体现在宗教建筑上,而以民间公共建筑如鼓楼、风雨桥等为主,包孕着更多的民俗乡情。
与许多少数民族相同,侗族的私有观念也不强,所以民居都是外向的,没有汉族住宅常见的围墙和院落。侗乡各家的交往以至全寨性的活动都较多,如歌舞庆典、议事、聚谈何日常社交等,都在摘自中心的公共空间鼓楼坪进行。鼓楼坪又称芦笙坪,即鼓楼前的一块平地,坪前与鼓楼相对常有简朴的戏台。鼓楼每寨必有,有的不止一座。全部侗族鼓楼当在500座以上。“鼓楼”侗语称“堂瓦”,即公共议事厅,又称“播顺”,意为“寨之魂”。
侗族鼓楼可分塔式、厅式两种,以塔式最多。
从江增冲鼓楼
贵州从江增冲鼓楼是典型的也是造型最好的一座塔式鼓楼,八角十一重檐,檐端略有上翘,顶部再升起重檐八角攒尖亭,檐角起翘更大,整体轮廓变化丰富,风格秀丽,总高约20米。侗家传说鼓楼是照"杉树王"的样子建造的,总体轮廓真的很象杉树,体现了侗族有关大树崇拜的观念。鼓楼内部有四根大柱直通而上,柱间长凳围着中心火塘。楼顶悬大鼓,每遇大事击鼓为号。塔式鼓楼除八角外,也有六角或方形的。
三江程阳桥:侗乡与鼓楼齐名最为人称道的建筑还有风雨桥。风雨桥又称廊桥、亭桥,就是在木悬臂梁式平桥上建造长廊,在石砌桥墩和桥台上建造桥楼。桥楼很象鼓楼,但平面只是方形或矩形,没有多角形。
侗区多河溪,风雨桥几乎每寨都有,有的并不只一座,是入寨必经之路。风雨桥既可供行人遮风避雨,又可兼作寨门,更是村民游息聚谈之所。每逢盛节,外寨亲友来会,全寨人齐集桥头,盛装出迎,唱栏路歌,奉敬客酒,赛芦笙舞,显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风雨桥的选址十分注意成景和得景,使之既能妆点大好河山,又能在桥内观赏到周围的美好景色。
侗族风雨桥
最大也最著名的风雨桥是广西三江马安寨程阳桥,跨在林溪河上,全长达78米,有二台三墩五楼。中楼最高,顶部冠以六角攒尖亭,下为方形三檐;左右两座都是方形,四檐,也是攒尖顶;最外两座为矩形,四檐,歇山顶。在桥栏下有通长披檐,覆盖桥下四层悬臂木梁。
贵州黎平地坪风雨桥为二台一墩三楼,中楼连附檐为方形五重檐,上面再加四角攒尖顶方亭;其它二楼矩形,四檐,歇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