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的茎、叶和花都可入药,具有解毒、消炎、杀毒、杀菌、利尿和止痒的作用。金银花露是儿童夏天的防治痱子脓疮的佳品。
金银花茶的作用与功效
金银花茶的介绍
金银花又称忍冬花。忍冬是半常绿灌木,茎半蔓生,叶卵圆形,开喇叭形的花朵。初开花时白色,后逐渐转变为黄色,这是“金银花”名称的由来。金银花茶是一种新兴保健茶,茶汤芳香、甘凉可口,畅销国内外市常常饮此茶,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护肤美容之功效。
金银花茶的营养价值
金银花的茎、叶和花都可入药,具有解毒、消炎、杀毒、杀菌、利尿和止痒的作用。金银花露是儿童夏天的防治痱子脓疮的佳品。新鲜的金银花带清香,含水量花蜜较多,农村儿童常采取花朵吸食蜜汁。鲜花茎晒干或按制绿茶的方法制干,即为金银花茶有两种,即是金银花的成品。市场院上的金银花茶有两种,一种是鲜金银花与少量绿茶拼和,按金银花茶窨制工艺窨制而成的金银花茶;另一种是用烘干或晒干的金银花干与绿茶拼和而成。这两种金银花茶,前者花香扑,以品赏花香为主;后者,茶香味较低,但可保持金银花的药效作用,不失其保健效果。金银花茶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料,待别是夏天饮用更为适宜。
金银花茶的作用与功效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浓杆菌、结核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变形链球菌等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
凉血止痢作用,对热毒痢疾、下痢脓血、湿温阻喉、咽喉肿痛等有解毒止痢凉血利咽之效。
金银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暑热症、泻立流感、疮疖肿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玻
抗炎解毒作用,对痈肿疔疮、肠痈肺痈有较强的散痈消肿,清热解毒作用;
疏热散邪作用,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心烦少寐、神昏舌绛、咽干口燥等有一定作用;
金银花茶的副作用
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合长期饮用,仅适合在炎热的夏季暂时饮用以防治痢疾。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虚寒体质及月经期内不能饮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自己觉得上火了才喝,比较好,喝太多会适得其反。
金银花茶的泡法
金银花茶泡饮方法,以能维护香气不致无效散失和显示茶胚特质美为原则。
对于冲泡茶胚特别细嫩的金银花茶,如茉莉毛蜂、茉莉银毫、茉莉东风茶一类特高级名茶,因茶胚本身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宜用透明玻璃茶杯,冲泡时置杯于茶盘内,取金银花茶二三克入杯。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加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手托茶盘对着光线,透过玻璃杯壁观察茶在水中上下飘舞、沉浮,以及茶叶徐徐开展、复原叶形、渗出茶汁汤色的变幻过程,“一杯小世界,山川花木情”,堪称艺术享受,称为“目品”。
冲泡3分钟后,揭开杯盖一侧,鼻闻汤中氤氲上升的香气,顿觉芬芳扑鼻而来,精神为之一振,“香于九畹芳兰气”、“草木英华信有神”。有兴趣者,还可凑着香气作深呼吸,充分领略愉悦香气,称为“鼻品”。
茶汤稍凉适口时,小口喝入,在口中稍事停留,以口吸气、鼻呼气相配合的动作,便茶汤在舌面上往返流动一二次,充分与味蕾接触,品尝茶味和汤中香气后再咽下,如是一二次,才能尝到名贵金银花茶的真香实味。此味令人神醉,正如宋人范仲淹茶歌所说“茶味今轻醍醐”、“茶香兮薄兰藏”。综合欣赏金银花茶特有的茶味、香韵,谓之“口品”。民间有“一口为喝,三口为品”之说,细细品啜,才能出味。一开茶饮后,留汤三分之一时续加开水,为之二开。如是饮三开,茶味已淡,不再续饮。通过三开茶汤的鼻闻、口尝,综合领略茶味的适口度和香气的鲜灵度、浓度、纯度后,三香具备者为“全香”,茶形、滋味、香气三者全佳者为金银花茶高品、名品、珍品。
泡饮一般中档金银花茶,不强调观赏茶胚形态,可用洁白瓷器盖杯,冲泡100℃沸水后盖上杯盖,5分钟后闻香气,品茶味。此类金银花茶香气芬芳,茶味醇正,三开有茶味,耐冲泡。
泡饮中低档金银花茶,或金银花茶末,北方叫“高末“,一般采用白瓷茶壶,因壶中水多,保温较杯好,有利于充分泡出茶味。视茶壶大小和饮茶人数、口味浓淡,取适量茶叶入壶,用100℃初沸水冲入壶中,加壶盖,待5分钟,即可酌入茶杯饮用。这种共泡分饮法,一则方便、卫生,二则家人团聚,或三五亲朋相叙,围坐品茶,互谈家常,较为融洽,添增团结友爱、和睦的气氛。
金银花茶的地方特色
南方的金银花茶,运到北方,在干燥、低温的气候下,更显得香气浓郁。华北、东北、西北三省常饮金银花茶。四川茶馆泡饮金银花茶最有地方特色,茶具采用一套三件头(茶碗、茶盖、茶托),敞口式茶碗,口大便于注水和观察碗中茶景,反碟式的茶碗盖,既可掩盖茶汤香气,又可用以拨动碗中浮面茶叶、花干,不使饮入口中。也有人喜饮红金银花茶,通常为玫瑰红茶,其花色花香与红茶均相近。另一种是乌龙金银花茶,可用紫砂小茶壶沸水冲泡,小口小口地细品,别有一番滋味。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三联食物知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