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可谓人体的“化工厂”,是抵挡病毒的重要挡箭牌。肝一旦出现问题,人的生命也就岌岌可危了。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尤其在中国的不发达省份和地区甚为常见。慢性乙型肝炎该如何防治?且看下文分享!
本病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常以饮食、接触(血液)传播为主,临床多见慢性感染,治疗困难,并且该病是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病变最常见的原因。急性期常有恶心、不思饮食、乏力、身目发黄等表现,之后病情呈慢性发展。本病在传统医学中常以“肝着”、“胁痛”、“黄疸病”等命名,现今统称为“肝着”。
本病病位在肝脏,通过各种病理机制损伤肝功能,造成肝脏代谢功能失常,继而导致各种有害物质代谢障碍,从而危害健康。如本病持续发展,易引起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最后导致死亡。
云南省中医医院脾胃肝胆病科以中西医结合思路诊治慢性乙型肝炎有多年经验,以传统中医辨证治疗为主,辅以保肝、调节免疫机能、补充维生素、改善微循环等西医治疗。其中,中医治疗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予辨证论治,以中药内服并配合穴位贴敷、艾灸、药物离子导入、中药热奄包治疗等外治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
一、中医中药辨证治疗
1.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推荐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组成:茵陈、栀子、制大黄、滑石、炒黄芩、石菖蒲、川贝母、藿香、射干、连翘等。
常用中成药:25味松石丸、茵栀黄口服液、龙胆泻肝合剂。
中药针剂: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等。
2.肝郁脾虚证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中。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苏条参、陈皮、甘草等。
常用中成药:院内健脾养肝丸、乌灵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舒肝片、保肝胶囊。
中药针剂:黄芪注射液、丹参多酚酸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等。
3.肝肾阴虚证
治法:养血柔肝,滋阴补肾。
推荐方药:一贯煎加减。
组成:北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川楝子、甘草等。
常用中成药:杞菊地黄丸、院内灵芝益寿丸、院内健脾养肝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
中药针剂: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等。
4.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干姜、制附子、炙桂枝、山药、生地、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肉苁蓉、甘草等。
常用中成药:院内蛤蚧兴阳丸、百令胶囊、金匮肾气丸、培正扶生丸。
中药针剂:黄芪注射液等治疗。
5.瘀血阻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散结
推荐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组成: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丹皮、赤芍、延胡索、枳壳、丹参、鳖甲、炙甘草等。
常用中成药:院内灵芝益寿丸、院内健脾养肝丸、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等。
中药针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二、其他中医综合疗法
(1)针灸治疗:体针疗法取穴中脘、内关、胃俞等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还可以采用穴位注射疗法和耳穴压豆疗法。
(2)穴位贴敷治疗:对肝病引起的各种不适及疼痛有益。
(3)中药保留灌肠:对急慢性肝病尤其是合并内毒素血症及糖、脂代谢紊乱者有效。基本方为健脾护肠清毒汤(全国肝病协作组处方),药物组成:生大黄9g,黄芩12g,白及15g,紫草6g,儿茶6g,茯苓30g,薏米24g,赤芍24g。水煎20分钟,浓缩至100ml,以250ml玻璃输液瓶盛装。药液温度为38℃灌肠。
(4)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肝病治疗仪照射期门、章门穴等进行治疗。
(5)磁热疗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药物:中药丹参煎为汤剂后浓缩依据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腧穴论的观点,通过低频脉冲信号在相关的穴点上,作用于脏腑深部,起到按摩肝胆,改善肝脏血流变化,加速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选穴:肝俞、胆俞、章门、期门、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等。体位:平卧或坐位。每日1次,每次30分钟,30天为一疗程。
三、护理调摄
(1)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营养要均衡,应适当进食较多的蛋白质、低脂肪、高维生素食物,碳水化合物摄取要适当,以避免发生脂肪肝,恢复期要避免过食,肝病患者切忌饮酒。
(2)情志调节与休息:要注意心理健康,过度焦虑、紧张、抑郁的精神状态及不良饮食习惯均可能导致病情快速恶化。慢性肝炎活动期应适当休息,病情好转时,应注意动静结合,不宜过劳。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3个月以上者,可恢复其原来的工作,但仍须随访1-2年。
(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定期复查。应定期复查血生化、血细胞分析、病毒学指标、AFP和肝脏影像学检查等。
中医和西医学不同的是,中医疗法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因人制宜,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最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多年来疗效明显,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作者简介
陈羲之:住院医师,就职于云南省中医医院脾胃肝胆病科。2008年本科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同年进入脾胃肝胆病科进行专科临床工作至今。2014年7月以在职硕士研究生文凭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擅长中医药诊治慢乙肝、慢性胆囊炎、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