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胎记最常出现在宝宝的面部和颈部,通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数周内出现,表现为暗红、橘红、暗紫色。红胎记一般不会侵犯周围的组织,多发生在皮肤的表层,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
![新生儿红色胎记的辨别 新生儿红色胎记 新生儿红色胎记的症状](http://img.aihuau.com/images/e/76654/0516060404053195516361.jpg)
红胎记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1)鲜红斑痣,又叫毛细血管扩张痣、葡萄酒样痣,是一种先天性的毛细血管畸形。这种红胎记一般发生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多数表现为暗红色或者青红色的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褪色,好发于面、颈部和头皮,多数发生在一侧。发生在枕部、额部或鼻梁等部位的鲜红斑痣有时可以自行消退,但是累及一侧且面积较大的一般会持续终身,随着孩子长大而增大,并可以逐渐增厚,颜色加深,甚至出现局部的增生,形成一些结节。鲜红斑痣的主要影响是外观。
(2)草莓状血管瘤,又叫毛细血管瘤、单纯性血管瘤,在婴儿中比较常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通常不是在出生时出现,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这种红胎记高出皮肤表面,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数量也可为多个。开始是头颈部2-4厘米大小的鲜红色或紫红色隆起的柔软肿物,边界很清楚,以后的几个月里,迅速长大,甚至可达数厘米大小。但一岁以后生长就会停止,并且逐渐消退。到5-7岁的时候,大部分患者的血管瘤体可以完全或者不完全消退。
(3)海绵状血管瘤,多数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皮及面部,也可累及口腔或者咽部黏膜。这种血管瘤可以累及身体各部位,皮肤、肌肉、肠道都可以受累,损害一般比较大,可能是单个或者多个大而不规则的柔软皮下肿物,可以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者分叶状,多数为淡紫色或紫蓝色,挤压可变小。海绵状血管瘤有持续存在和不断增大的倾向,增大时可以发生破溃,继发感染和瘢痕,也可以伴有一些系统性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少和紫癜,也可以是某些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面部海绵状血管瘤除了使容貌颜色发生改变外,还可以造成明显的形态改变,比如受累一侧皮肤隆起,口唇受累的可以明显增厚肿胀,眼周围组织受累的可以引起斜视、散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