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句式的七个小类
孙长江
大家都知道,无论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句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归到不同的类别中去。如按照语气分,句子可分为四种类型: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按照句子的繁简可分为长句和短句;按照句子成分的位置有无变化,可分为常式句和变式句……所谓被动句,是与主动句相对应的;将句子分为被动和主动的标准则是句中的主语的施动与受动,主语接受动作的就是被动句,否则,则为主动句。这是古今汉语一致的地方。所不同的是现代汉语只保留了“被”字式、“受”字式与“意会式”三种形式的被动句,而古汉语中被动句的形式却有七种之多。
我们先来看带有明显标志的被动句。
第一种我们称它为“为”字式。“为”字作为介词有两个读音,一读“wei”,一读“wei”。表被动时读“wei”,带宾语,能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王朝不施行仁政而导致迅速灭亡时写到:“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者,何也?”“为天下笑者”就属于“为”字式被动句。例子太多,如“为谷中大水冲击而成”(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适为虞人逐”(马中锡《中山狼传》)、“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等。
第二种属于“于”字式。“于”字作为介词,可以表处所、表比较等,其中有一种基本用法,就是表被动,并且也可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一般地说,表被动的介词“于”与它的宾语的位置都在动词谓语后,在句中作补语,译后作状语。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而君幸于赵王(而您被赵王宠幸)”,再如《师说》中的“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不拘于时(不被当时的时弊拘束),学于余”,再如《屈原列传》中的“内惑于郑袖,而外欺于张仪(对内被郑袖迷惑,对外被张仪欺骗)”等,就属于这种被动句。
第三种被动句,则可称为“见”字式。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再如《庄子·秋水》篇中“焉河伯”见到北海的水面之大于时反思后的那段名言中的一句话“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期被有见识的内行人嘲笑了),”再如《屈原列传》中的“信而见疑”,《荆轲刺秦王》中的“而燕见陵(凌)之耻除矣”等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见”表被动,如果句中没有“于”与之照应,是不能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的,而与“于”照应的被动句中,均可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的;如上面的第二例。再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确实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
第四种被动句,应称为“为所”式,也就是说在这种被动句中,有“为……所……”作为标志。例子相当多。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印为余群从所得”(沈括《活板》)。译为“他的活字被我的侄子们得到”、“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贾家庄差点被巡逻的军官凌辱逼迫而死)、“恐为操所先”等。在这种形式的被动句中,“为”是介词,均可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第五种是带有标志“受”字的“受”字式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例子较少,教材内《赤壁之战》中有这样一句话:“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第六种被动句就是“被”字式,这是古今汉语均有的语法现象。例子太多,举不胜举。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再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再如“同是被被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等等。
最后一种是没有任何标志的,是应该从主谓关系的判定上辨析的。如《赤壁之战》中“今数雄已灭”,“灭”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必须接受的,再如《岳阳楼记》中的“宠辱偕忘”句中的“忘”这个动词也是主语必须接受的,再如《六国论》中的“洎牧以谗诛”句中的“诛”这个动作更是主语“牧”(李牧)要接受的……这一类句子就是所谓的“意会”式被动句。应该说,意会被动句的数量是比较大的。如“江都围急”(扬州被围困)“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伍子靡”(先前龙逢被杀,比干被剖,苌弘被掏出肠子,伍子胥的尸体被腐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