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82年11月10日-1906年12月19日),赫鲁晓夫之后的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曾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元帅、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等职务。他在位期间对苏联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有所改革,使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得有利地位,进一步加剧了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争霸。在他的统治下,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逐渐演变成霸权主义,并将“苏联模式”推荐给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以下我们来看一下勃列日涅夫对苏联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经济
1967年11月,他首次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即“各尽所能,按劳付酬的原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1977年,他进一步阐述说,“成熟的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是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道路上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这个社会的宗旨是“依靠强大的先进工业,依靠大规模的高度机械化农业,把越来越充分地满足公民的多方面需要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的主要目标。”
此外,勃列日涅夫认为“发展重工业,过去和现在都是苏联经济政策的不变原则”,是完成一切国民经济任务的前提。为此,他把85%以上的工业投资用于发展重工业。
政治
1965年6月,勃列日涅夫取消了经济行政区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和部门性国家委员会,成立了全苏和加盟共和国各部。1966年苏共23大,将中央主席团改名为中央政治局,设中央总书记来代替中央第一书记,恢复了苏共19大以前中央领导机构及中央最高领导职务的称谓。干部轮换制被取消,使得领导体制僵化和干部队伍老化。这个时期苏联各级领导班子变动极小,特别是最高领导层,处于一种超稳定状态。这段时期,还增加了许多新的管理机构,机构扩充明显,办公人员增多。
70年代中期以后,勃列日涅夫放弃了集体领导原则,加强个人权力。1977年,勃列日涅夫取代波德戈尔内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还兼任国防会议主席),独揽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力。此外,勃列日涅夫还开动宣传机器,大肆宣扬自己的功绩。
另外,在其任内,对斯大林的评价也逐渐肯定了一些,允许在宣传和文艺作品中正面提到斯大林,并在斯大林的墓前设置了半身胸像。他本人曾称颂“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领导了反击敌人的一切行动”,“在动员苏联所有力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raIhUaU.COMdquo;。
军事
苏联军事实力的迅速膨胀,逐步改变了美苏军事力量的对比。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海军在由近海防御舰队扩建为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战略核武器方面,拥有洲际弹道导弹1300枚,首次超过了美国1054枚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70年代初,美苏军事力量基本达到均衡,此后日益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这样,苏联只花了不足10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对美国的战略均势地位,步入超级大国行列。苏美在军事力量上的势均力敌,进一步加剧了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