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崇祯皇帝的小说 为什么崇祯帝没做亡国之事却成了亡国之君?

  导读:大明朝,是汉族人在中华大地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它的建立,使中华大地的汉族人民摆脱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又一次赢得了民族独立;它的灭亡,又让汉族人民成为满洲贵族奴役压迫的对象,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舞台。它的存在有伟绩,像郑和下西洋、一条鞭法、驱除蒙鞑倭寇、收复台湾、改土归流;有污点,像东厂锦衣卫等特务组织的建立、宦官专权、党争不断、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纷纷起义。

  它处于世界变革的大时代,西欧由此走向强盛,中国也由此走向衰落。虽然明朝为很多国人诟病,因为其社会极其黑暗,吏治极其腐败,但我还是要说,相对清朝,我对明朝是极其喜欢的,不为别的,就为它捍卫汉民族文明的决心。

  封建王朝的核心,就是皇帝。作为国家的政策制定者,皇帝的意见直接导致社会的变化。明朝灭亡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它建立者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又叫重八,贫农出身,双亲死后,给地主放过牛,当过和尚和乞丐,元末参加过红巾军起义。明朝建立后,他深知民间疾苦,颁布了一系列修养生息的政策,稳定社会。但正是由于深知民间疾苦知道百姓的力量,朱元璋惧怕百姓的起义,所以重典治国,颁布《大明律》与《大诰》。胡惟庸案因连坐一万多人丧命,蓝玉案更有两万多人因连坐而死。朱元璋还建立锦衣卫、兴诏狱,开启了明朝厂卫制度的先河。

  朱元璋的种种高压手段虽然有效的稳定了明朝的统治,皇权前所未有的加强,但是却激起了百姓的不满,皇帝把百官百姓当做工具,为明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朱允炆当政期间废除了锦衣卫,但他削藩太过急切,且步骤错误,让本有夺取天下之心的叔叔朱棣坐立难安,给予其口实以“清君侧”之名推翻了自己的统治。个人认为朱允炆能够继续做皇帝的话,应该能够实行仁政,当个好皇帝。毕竟此时大明朝已不是乱世,不必用重典。

穿越成崇祯皇帝的小说 为什么崇祯帝没做亡国之事却成了亡国之君?

  朱棣当皇帝后,继续发扬他老爸的高压统治,不仅恢复了锦衣卫,还设立东厂,让太监掌管。朱棣打破了他老爸对太监的种种限制,为以后太监乱政创造了条件。好在永乐朝的太监比较老实本分,不敢打什么坏主意,还出了郑和这个响彻海内外的航海家。最让人震惊的是朱棣硬是加上“门生”这一族,将支持建文帝的方孝孺灭了“十族”,打破灭九族的记录。当官的命尚且如此不值钱,也难怪人民会不断起义了。朱棣还急切迁都北京来“天子戍边”,后来事实证明这件事弊大于利,一是土木堡之变,二是俺答汗趋兵南下,三是李自成起义。

  朱棣他儿子还有他孙子,也就是仁、宣二宗在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历史中还算英主。为什么算英主,其实就是他们没他们后人那么胡闹,坐享他爸,他爷爷的成果,落得个守成之主的英名。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内阁制也逐渐完善。

  英宗,是个命运多舛的皇帝。太监乱政从他开始,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他亲征瓦剌,又因王振不愿军马践踏自己田地的庄稼改道宣府,导致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沦为也先的阶下囚。对于皇帝来说,沦为阶下囚是莫大的耻辱,敌营中的英宗痛定思痛,总结教训。回国后,在弟弟代宗病危时发动政变,二次登基。英宗后期政治逐渐成熟起来,百官各司其职,政局较稳定,但是却挽回不了明朝衰落的命运,土木堡之变就是其分水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7451/170673371900.html

更多阅读

崇祯皇帝传_(十)崇祯皇帝的最后岁月 明代崇祯皇帝最后死于

(十)崇祯皇帝的最后岁月文华殿各地义军攻城夺地的搪报纷至沓来,特别是李自成部已经攻入河北山西,直扑北京而来。皇帝阅览搪报心恢意冷。皇帝自语:“反贼李自成率兵袭来,朕现在是要兵无兵、要饷无饷、要帅又无人挂帅朕将如何是好!”皇

寻找花木兰短篇小说 穿越成花木兰的小说

一年前接到艾文化的电话时,我很吃了一惊。  三十多年了,我们没见过一次面。中间收过他一封信,大约是他考取大学后。当时,我是给他回了信的,却没有再收到他的回信。后来,他大学毕业,从办公室给我打过一次电话

崇祯皇帝的几点人力资源管理教训 重生明帝国之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即位之初,果断斩除奸臣逆党,选择贤能之人组建新的核心人力资源团队,尽心尽力治理国家。在位十七年,不近声色,忧劳勤力,常常自警自励。曾经在朝廷上感慨长叹,想得到杰出人才,挽救明朝败局。可是他人力资源使用不当,军事上连年失败,到后

女儿墙的由来 为什叫女儿墙

女儿墙在古代时叫“女墙”,包涵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所以后来便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在现存的明清古建筑物中我们还能看到。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清朝时也有

声明:《穿越成崇祯皇帝的小说 为什么崇祯帝没做亡国之事却成了亡国之君?》为网友梦中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